第二百四十八章另外幾個人就很是辛苦了
字數:3311 加入書籤
楊心蘭對著他鼓勵地點了點頭,又暗示的朝著姑婆婆的方向輕甩了下腦袋,就見張強生咬了一下嘴唇,然後很堅定地走了過來。
幾步就走到了衣世良的跟前,仰著小臉兒表了決心,“婆婆,您帶上我,我保證不怕吃苦受累,一定好好跟您學。”
“而且我‘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都可以默寫下來,《龍文鞭影》、《幼學瓊林》、《四書》、《孔子家語》、《孝經》也有開講。”
“不過因為家裏有變,所以這些還都學得不太好,隻是剛開始接觸而已,不過我會好好努力的,這邊請了教習,有機會我就會跟先生請教。”
聽著張強生的毛遂自薦,並且侃侃而談,衣世良認真地看了看他,聲音溫和地問到,“你今年幾歲了?”
“我今年十三啦。”說著話,張強生還挺了挺身子,顯得很英氣,但也是表示著,他對於自已這個決定的決心。
“學醫很苦的,也很枯燥,還會很寂寞,有時候進了深山老林,一個月吃不上一頓熱乎的飯菜,可都是尋常事,你確定自已能堅持下來嗎?”
“能,我一定能堅持下來。”張強生拚命的點著頭,自打爹爹過世,他看過了太多的世態炎涼,更是明白,自已如果沒有本事,一輩子都得受人欺負。
衣世良倒是挺喜歡這個孩子的,有衝勁,有靈氣,就是不知道……“你能做自已的主嗎?不用跟你爹娘商量一下?”
一直在邊上看著的楊好雪,這時候上前了一步,“良醫姑姑,我叫楊好雪,原來叫梅雪。”楊好雪給衣世良深深一個福禮。
“瞧你這客氣,我知道你,你和梅香,噢……不對,你和好婆現在是金蘭姐妹,好婆跟我說過你的事兒,難道……”
看了眼強生,衣世良這才有所覺,楊好雪也適時的說話了,“良醫姑姑,我是強生的娘親,我願意讓他跟著您。”
“我敬佩您的為人、醫術,我也願意他將來能曆練成像您一樣的良醫,有個自已拿得出的手藝。”
衣世良連忙搖頭,“我可沒有你想的那麽好,不過是憑著一份良善之心為人做事而已,既然你也不反對,那好,就先讓強生跟著我。”
“我自當會盡心地教導他,但萬事都有個緣法,能不能學得出來,就得看他自已了,得看他自已是不是能抓得住這個機會,我不過是領著他進門而已。”
楊好雪趕緊表示自已明白,“這個我明白,知道您肯定不會敷衍孩子的,他真要是學不出個樣兒來,也是怪不得別人。”
“我會好好的叮囑他,用心的跟您學醫術的,我相信強生會是個用功的,但有沒有這個天賦,也隻能看命運了。”
就像兒子學木匠,雖然也很用功,每天還弄得雙手都是傷,進展卻是很慢,跟曾家的二林比起來,簡直是沒有半點兒的天賦。
現在有個能給兒子換個技藝的機會,楊好雪也是希望兒子能夠好好的抓住,但有了前車之鑒,她真不敢說兒子就一定能學出來。
不過有姐姐的師傅親自領著教導,楊好雪倒是滿含著希望的,何況還能借此機會,給兒子一個安全的環境呢。
“良醫姑姑,我們家大房那邊每天還盯在鋪子外麵,我也是格外擔心,就怕強生一個衝動,去跟那個人渣拚命,不值當的。”
“這次能跟著您去山窩屯,也是個擺脫的好機會,起碼他離了縣城,也算是安全了,兩好合一好的事,孩子就全拜托良醫姑姑了。”
看著眼前這個同樣苦命的孩子,衣世良也真希望他能學出個模樣來,“強生、蓮花兒,你們兩個都去準備一下,一會兒跟著我去山窩屯。”
張強生剛想抬腿,卻明顯又是猶豫了一下,楊心蘭挑了下唇,“怎麽了,還有什麽事情想要交待的?”
“那個……”強生看向楊心蘭,“我要是走了,誰來照顧穆伯伯呢,他的腿剛開始見好,要是斷了泡腿和按摩,恐怕會影響穆伯伯的康複呢。”
沒想到小男生在這樣關鍵的選擇時刻,還能想到要照顧別人,楊心蘭對他的將來就更放心了。
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才會有更堅定的信念,才更容易獲得美好的未來,而張強生明顯就是個這樣的人。
“你就放心地跟著姑婆婆走,咱們這邊的人多著呢,我一會兒就去告訴二林,讓他先照顧著穆伯伯。”
“這邊的事兒你不用惦記著,你隻要好好的跟著姑婆婆,把自己的學業管好就成,等你下次回來的時候,我保證讓你看到一個健健康康的穆伯伯。”
聽到楊心蘭給了自己這樣的保證,小少年才靦腆地笑了笑,然後又跟娘親對視了一眼,轉身就要去做準備了。
看到姑婆婆還是個心急的,楊心蘭幹脆就隨了她的心意,“強生,你直接去叫我爹和大林過來,咱們今天早點兒回山窩屯!”
一行人很快就回到了山窩屯,隻是還沒等進屯子呢,衣世良就對楊心蘭說到,“趁著天色尚早,蘭兒帶我進山轉轉。”
“若不然的話,等你去了京城,回來就得是幾天以後了,藥材很重節氣,不等人的,錯過了這幾天,可能就會錯過這一批的好藥材了。”
楊三槐看了看天色,確實還挺早的,“行,我帶你們進山,咱們直接把車子趕到山腳下,那裏有一條近路,怕蘭兒找不到,而且那一塊兒的草藥可多了。”
“那就辛苦你了。”衣世良朝楊三槐一點頭,楊三槐急忙擺手,人家良醫來了山窩屯,是要幫咱自家的忙,自已可是受不得這一句‘辛苦’。
“得兒駕——”馬車直接拐上了進山的方向,下了車,曾大林看著車,其餘五個人一起進了山。
此路進山雖然近了很多,但山坡有點陡,楊三槐走慣了山路,當然覺得很容易,但另外的幾個人就很是有些辛苦了。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