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製造廠由李誌奇全權負責

字數:3365   加入書籤

A+A-




    因為被隋望帶著,薛剛現在也已經能夠記些簡單的帳了,這邊的賬目雖然不用他親自上手管著,但他總要看得懂才行啊。

    也正因為他平時努力地學了這些東西,這時候才有機會被提拔上來做掌櫃的,他身邊一起辦差的,也因為他的成功而更加地努力了。

    至於後廚的管事,就由荷葉擔上,重點是親自抓熟食的製作,當然,這個還得賴興娘再好好的教一教才行。

    大勺暫時由龐新負責,也就是負責紅案,主要是溜炒蒸燉等菜式,二勺自然就是蔡良了,主要負責涼拌、以及為大勺打荷(打下手的意思)。

    他得為大勺做好醃製、上漿等備料工作,畢竟切墩改刀是他的強項,而他媳婦兒隋宛自然是要跟著他了。

    後廚副管事就由荷語來擔當,輔助荷葉,主抓的重點是各種養生粥、藥膳粥、藥膳菜品、藥膳點心等等。

    至於當成主力帶過來的荷風,楊好婆發現真是個學啥會啥,一點就透的機靈丫頭,所以打算把人再帶回去,交給蘭兒。

    郝麵自然是負責麵食這一塊的工作,也就是平時常說的白案,他媳婦兒冼星依然還是跟著他打下手。

    關隘負責往來賬目的總賬,還有所有人員的識字教習,這個是楊心蘭一向最重視的,楊好婆和瑞風幾個人自然不會疏忽了。

    而車行、飯莊前廳以及後廚的分賬,則由孫瑜負責從總店調配人手經管著,他手裏的丫頭、小子已經有能出師的了。

    賴興娘和楊好婆暫時留下來,幫扶著荷葉和荷語加強本身的技能,並培訓新手,明天,就調龐新和蔡良去總店學習南北大菜的做法。

    商量妥當了這些事兒,李誌權和孫瑜就又趕回了仁理縣,那邊的事情更是不少,他們也不敢在這邊停留太久。

    臨走,李誌權鄭重地對瑞風一抱拳,“瑞風,這麽短的時間裏,你就把鋪子開展得這麽好,實在是令李某敬佩,也感謝你為楊記立下的汗馬功勞。”

    瑞風趕緊抱拳還禮,“瑞某感激心蘭姑娘的知遇之恩,是蘭兒的信任,才使得瑞某得以重新振作起來,又有了人生的方向和動力,此因瑞某終生不敢稍忘!”

    “告辭!”“再會!”馬車絕塵而去,帶走了兩個忙忙碌碌的人,留下了另一個同樣忙碌的人。

    瑞風送走了人,直接就帶著傷開始了望城縣楊記飯莊分店的籌備,其間自然是各種繁雜瑣碎,包括楊好婆對他不顧及身體的不滿。

    望城縣這邊的籌備情況就先省了吧,不一一細說了,再去看看楊心蘭京城分店的籌備又是如何了?說起來,也有些時日了。

    當初,隻以為原本就有現成的大酒樓,隻要抓緊找齊人手,簡單的修整一番就可以開業了,其不知一上手,就知道想當然是要不得的。

    這也就不得不說,楊三槐還是很有實幹能力的,雖然事情不容易,但在短短的十來天時間裏,他就已經把前店後廠弄得初具規模了。

    當楊心蘭帶著六大車、四小車的人、貨、禽、畜、物等,再次來到了京城的望月大酒樓時,不由得為改建的進度讚歎了一聲。

    楊心蘭因為經曆了仁理縣城那邊的開業,自然很是清楚,想要開張一家店,並不是想象中那麽容易的,中間的很多瑣碎細節,最是費時費力費心思。

    所以她見到楊三槐的第一句話就是,“爹,你可真是太棒了,我都快要認不出這個地方了,弄得真好!”

    說著話還跳了起來,向爹爹索取了一個大大的擁抱,把楊三槐弄得老臉一紅,畢竟這樣的招呼方式,有點太過於親熱了。

    何況後麵還有那麽多的老親舊友看著呢,楊三槐放下了女兒,就趕緊向來京的這些人熱情的打招呼,並張羅著安排住處。

    大家也都是趕緊放下了行李,就開始自覺地熟悉環境,特別是屬於自已的工作地點,都是搶著先去多看了兩眼。

    肖桂花自然是帶著大廚張仁初、二廚範良、打荷工米加、藥膳師荷婷、荷風,隨迎接的大酒樓掌櫃的嚴正,直接就來到了後廚。

    經嚴正與原崗位人員的介紹後,立馬就投入了後廚的改製工作,他們這一行人的雷厲風行,也是讓嚴正感觸頗深。

    半個時辰,所有人員的定崗、具體工作內容以及要求等等,全部捋順完畢,半個下午,廚房按需要改變鍋灶案台設置,也已經完成。

    接下來,就進入了料禽的宰殺、清理、醃製階段,這就已經是在為明天要出的第一批楊記熟食做準備了。

    準備明日食材的同時,也沒有落下目前最要緊的,那就是已經做好了大家到京城的第一頓晚飯,還挺盛的。

    這樣的辦事效率,令嚴正由衷的敬佩,當然,嚴正不愧是酒樓多年的老掌櫃,很快地就進入了自已的角色,迅速地安排好了明天售賣熟食的準備工作。

    而方仁則帶著梅夏、梅秋、夏青等人,組織新分派給他們的人員,將帶過來的貨品分類上架。

    說來好像隻是簡單的一句話,等他們一一的擺放妥當,已近掌燈時分了,人人都是累得精疲力盡的。

    勞動量實在是太大了,要求也實在是太高了,但大家的心氣兒都不小,比著摽著出點子,哪怕是一點小細節,也要做到最完美。

    結果在大家齊心協力的付出下,整個售貨大廳,大到馬車小到針頭線腦,每一個部分都被擺放得新奇、漂亮,讓人挪不開眼。

    李誌奇帶著山鬆、石濤和林大峰一起,走進了《京城楊記製造廠》的新廠房,安置好了各自的家夥式兒。

    楊三槐跟著就又將萬有、萬千等新招的木工鐵工介紹給了各位,自然也跟萬有和萬千他們說了,以後製造廠就要由李誌奇全權來負責。

    雙方寒暄見禮完畢,李誌奇就把工作區稍做了分配,按照三槐交過來的圖紙,把所有的人員和場地都做了分工,利落地開始了車輛的製造工作。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