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這樣的行為不得不讓人敬佩

字數:3354   加入書籤

A+A-




    皇上看到自已的臣子們都有著一份良善之心,自然是相當的愉悅,馬上就派人當庭擺了桌子,寫下了各人所捐之數,不論錢財還是實物。

    做為一國之君,皇上自然也是當仁不讓的,從自已的私庫裏拿了很多的藥材,並同時捐出了一大筆銀錢。

    反之,自然是把太醫院好一頓痛批,說他們在京城危難之時,沒有及時的做出救治舉動,以至於百姓隻能向《雲天山莊》求助。

    太醫院這樣懈怠的行為,實在是有傷朝廷的顏麵,老百姓肯定會以為是朝廷對瘟疫無動於衷呢,難道朝廷上撥了款項就是為了看熱鬧的?

    一旦百姓得到的救助不及時,什麽嚴重的後果都有可能發生,曆史上不是沒有發生過,由於朝廷對瘟疫控製的不得利,使得老百姓們忍無可忍,最後聚眾造反之事。

    好在有沈大人擎起了救治大旗,變相地解救了朝廷的危難,也給朝廷掙足了臉麵,讓老百姓們知道,朝堂裏還是有著正義的官員在。

    被批得灰頭土臉的太醫院,更是沒敢辯駁一句,而是在下了朝後,立刻組織了大批的太醫,直接奔了沈誌鴻大人的《雲天山莊》。

    看到這麽多的太醫,帶著藥材和工具進了山莊,楊心蘭真是被嚇了一跳,沒明白這是個什麽情況?

    大舅姥爺把事情都報上去好幾天了,朝堂上也沒見有什麽動靜,前兩天夜裏更是去了太醫院求援,結果是空手而回。

    怎麽今天就突然有了動作了?動作還挺大,而且既不是在京城裏,也不是在他們自已的地盤上,反而跑到自家的山莊裏來了,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好在沈誌鴻隨後跟了過來,把事情解釋了,楊心蘭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她還真不知道,自已和孫琦一段隨意的對話,竟然掀起了這麽大的一場波瀾。

    沈誌鴻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知道,敏王爺一直在《雲天山莊》裏幫忙義診,已經不眠不休的忙了好幾天了。

    “下官見過敏王爺!請王爺安!”沈誌鴻一撩前襟,就要跪下施禮,被孫琦眼明手快地給攙住了,隻行了半禮。

    沈誌鴻對孫琦的稱呼,讓楊心蘭也是直接懵掉了,這樣的場麵她還真是頭一次見哎,王爺……那是個什麽牌位?

    自已的身份都夠不上人家一根小手指的,敏王爺?怎麽聽著那麽熟悉呢?這樣高高在上的身份,自已不該有過接觸啊?

    躲在一邊不敢說話的楊心蘭,想來想去了好半天,終於起來了,自已確實是聽過敏王爺這個稱呼。

    那是在自家的《望月大酒樓》開業的時候,蘇伯伯就因為敏王爺和相爺的弟弟出席了開業典禮,而特意趕過來相陪,想來那個敏王爺就是眼前的這位了。

    怪不得在禮單上見到了《廣慈大藥房》東家的名字,爹爹卻說隻在進門的時候看到了孫琦,之後就再沒見他出現呢。

    想來,這位是被蘇伯伯請到雅間裏高坐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願意坐在那樣的位置上?

    王爺……楊心蘭偷偷地笑了一下,自已竟然也接觸過這樣大的人物呢,真是沒有白穿越一回。

    抬眼向孫琦看過去,卻被那人看了個正著,楊心蘭趕緊收起臉上的笑容,偷笑還被人抓了現形,真是有點兒尷尬。

    “沈大人,我開著藥鋪子呢,這次來山莊幫忙,身份上也不過就是一名郎中而已,沈大人且莫行這麽大的禮。”

    話是這麽說,孫琦自降身份可以,沈誌鴻卻是不能視而不見,哪還敢用他繼續為老百姓看病把脈呀。

    趕緊把人請進了裏間,又命人端茶上水,“敏王爺,太醫院派了不少太醫過來,王爺不必再親自辛苦了。”

    孫琦看到這個架勢,也知道自已不能再親臨第一線,給老百姓們看病了,心底裏還真是有點遺憾。

    自打穿越到這個時空裏來,擁有了這個莫名其妙的身份,他跟平民百姓的生活就天差地別了,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這話要是讓別人聽了去,肯定會以為他矯情,有個王爺的身份,還有什麽是辦不成的?好吃好喝好穿好住,隻要是他想要的,什麽不是招手即來。

    可這些人卻是不知道,他這一世的身份,隻是個前朝被送去扶桑國,被當成人質的質子太子的兒子,甚至是個被東盛國遺忘的質子。

    直到質子太子死去,都沒人想到要去接這位太子回國,明顯就是一個被拋棄了的棋子,最後鬱悶而逝。

    質子太子在扶桑國呆了二十多年,他不想娶扶桑國的女子做妻子,可東盛國卻沒人想到在他到了娶妻年齡的時候,給他送個身份合適的女子過來。

    最終,質子太子隻能娶了身邊侍候的一個宮女,直接封了太子妃,可那又如何呢,沒人會在乎她身份的高低,因為東盛國沒人記得他們。

    最後質子太子死在了扶桑國,扶桑國也再沒人盯著他們了,太子妃才在手下的人裏,挑了幾個忠心能幹的,帶著兒子偷渡回了國。

    一路上自然是千難萬險,甚至有一次所乘之船觸了礁,母子二人差一點兒就葬身大海,喂了海裏的魚蝦。

    但太子妃不後悔,這是丈夫臨終時的遺願,就是想要回到自已的國家看一看,所以無論經曆多少的險阻,她都要帶著兒子回到祖國。

    好在最後有驚無險,母子二人帶著幾個忠心的下人,終於是漂洋過海的回了到自已的國家,但經曆的艱險磨難先不說,身份卻是相當尷尬的。

    這時候先皇早已薨殯,質子太子同父異母的弟弟繼位都已經超過十年了,這位先太子的兒子和妻子,又該如何安放?

    皇上自已不好開口,群臣們自然是要替皇上說話的,總不能說皇上名不正言順,把位置讓給先太子的兒子吧?

    但這位前太子妃到底是跋山涉水、涉洋過海的曆盡艱辛,就為了回到自已的國家,這樣的行為卻是不得不讓人敬佩。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