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預兆災難的生物
字數:4946 加入書籤
2021年6月21日——2021年12月1日
在發現鬼蜮蚌之後,研究重心就從橢圓巨貝轉移到了鬼蜮蚌上,為了獲取更多研究樣本,我們在最初發現鬼蜮蚌的海域,進行了大規模捕撈,最終發現了10多枚鬼蜮蚌。
這些鬼蜮蚌對生活環境,並不像橢圓巨貝那麽挑剔,它們的生命力相當強,甚至能夠在淡水中生存,幾乎能夠以一切生物為食,比如像小魚小蝦、浮遊生物、各種海草。
經過一係列測試,我們發現,鬼蜮蚌幾乎是一種適應任何環境的生物,其可以在零下6攝氏度的水中,正常活動;可以在零上50度的水中,長期存活;強酸或強堿,都不會損壞它的外殼和內髒。
鬼蜮蚌的體內,也會像普通珍珠貝那樣,生成珍珠,隻不過它生成的“珍珠”,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矽”,和水晶幾乎完全一樣。
我們對鬼蜮蚌體內的水晶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它能夠發出一種低頻高能振動波,這種振動波,與橢圓巨貝的外殼共振頻率十分接近,我們據此大膽猜測,鬼蜮蚌能夠與橢圓巨貝進行通訊。
至於這種通訊能傳遞什麽信息,我們並不清楚,不過能夠確定的是,通訊中傳遞的信息,並不會太複雜,因為振動波並不複雜,不會包含太多信息。
在這個階段的研究中,我們廣泛查閱古代筆記、各地地方誌,希望找到鬼蜮蚌的相關記載,在翻閱了數萬本相關書籍之後,終於找到了十幾條記載。
這十幾條裏麵,去掉太過荒誕的(這些記載,包括鬼蜮蚌化為美貌少女報恩、漁民食用鬼蜮蚌變妖等等,應該是文人的想象和杜撰,具體內容,請見附表三),還剩下八條有參考價值。
通過對這八條記載的分析,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情況:每次有人發現鬼蜮蚌,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都會有大型自然災害發生。
最早發現鬼蜮蚌的記錄,出於唐代,之後五個月,南海某海域發生地震,海嘯吞沒了十餘個村莊,死者數百。
之後的宋代、明代和清代,都有這種情況出現,災害發生時間,少則一個月,多則八個月。災害類型主要是地震和台風,以及這兩者引發的巨大海嘯。
這種情況一次次發生,我們不能將其原因簡單歸結為巧合,古籍《山海經》的散失部分中,曾有“見之天下大災”的說法,這種說法很可能有其道理。
地震和台風的發生,從理論上講,是可以預測的(這種預測極其困難,目前各國都沒有辦法做到,而且在五十年範圍內,看不到做到的可能),也許鬼蜮蚌擁有特殊的感官,能夠預測到大型自然災害的發生。
需要特別說明一點,在自然界,有很多生物能預見大型自然災害的發生,比如說地震之前,老鼠、蛇、螞蟻會離開巢穴,大規模遷移;台風之前,水母、魚類會成群結隊遊動,躲避風暴。
可是這些動物,能做到的,隻是短期預測,時間是地震和台風到來之前的幾個小時,可是鬼蜮蚌做到的,是長期預測,時間最長可以達到八個月。
更奇怪的是,其他生物的預測,生物物種本來就存在,有沒有地震台風,它們都活得好好的,唯獨鬼蜮蚌,沒有台風和地震,它們就不出現,它們一出現,就會有台風或地震到來,等到台風或地震過去,它們就消失。
關於鬼蜮蚌的疑團層層疊疊,充滿了科幻的味道,我們內部,很多人都懷疑,鬼蜮蚌的出現和大型自然災害發生,隻是單純的巧合,沒有任何關聯。
結果在2021年12月1日這一天,強台風“畫眉”突襲安南國西南海岸,造成數千人死傷,距離第一次發現鬼蜮蚌,正好相隔七個月,而且畫眉的形成中心,就在最初發現鬼蜮蚌的海域。
2021年12月2日——2022年3月6日
強台風“畫眉”的來襲,讓我們一致認定,鬼蜮蚌與大型自然災害有一定關聯,有人提出猜測:鬼蜮蚌是橢圓巨貝的“偵察兵”,橢圓巨貝能感知到即將發生的大型自然災害,然後派出鬼蜮蚌,對災害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分析結果,由鬼蜮蚌傳給橢圓巨貝。
這種猜測,起初讓所有人啼笑皆非,如果是真的,那鬼蜮蚌和橢圓巨貝就不是簡簡單單的生物了,而是一種精密機器,或者是一種擁有智慧的生物(並不是人類通常理解上的智慧)。
對這種猜測,最大的質疑並不在於“擁有智慧”,而在於:橢圓巨貝為什麽要讓鬼蜮蚌去偵察自然災害情況,礁石內湖環境穩定,台風和地震都不太可能影響到它們,足以影響它們的自然災害,堪稱毀天滅地,偵察也沒有什麽作用。
即便真有自然災害能影響到橢圓巨貝,它們也沒有什麽應對措施,它們全身固定在岩壁之中,沒有任何運動器官,過大的體重,又讓它們不可能隨著水流而動,說得直白點,橢圓巨貝麵對自然災害,隻能束手待斃。
我們立刻著手研究強台風期間,鬼蜮蚌的振動波發射記錄,結果發現,振動波無論是頻率還是振幅,都變得極為複雜,有些頻率和振幅甚至按照一定規律重複,也就是說,鬼蜮蚌發射的振動波,是經過編碼的,可能傳遞複雜信息。
這個結果,讓我們開始懷疑,鬼蜮蚌真的是橢圓巨貝的“偵察兵”,可是證據不夠充分,這個結論,難以令人信服。
2022年3月7日——2025年6月5日
這段簡報跨越的時間相當長,內容很少,沒有太多字:
研究工作再次陷入僵局,現在已知情況:
橢圓巨貝是一種能量儲存能力極強的物種,能夠將潮汐能轉化成化學能,保存在體內。
橢圓巨貝和鬼蜮蚌是同一物種,因為基因選擇性表達的不同,形成了巨大形態差異。
鬼蜮蚌可以在體內生成水晶晶體,用振動波與橢圓巨貝聯絡。
鬼蜮蚌出現之後的若幹時間,會發生大型自然災害,災害期間,鬼蜮蚌發出的振動波變得極其複雜。
現在沒有解開的問題:
橢圓巨貝和鬼蜮蚌,通過什麽方式,感知自然災害的發生?
沒有災害發生的時候,鬼蜮蚌身在何處?鬼蜮蚌是不是橢圓巨貝產生的?
橢圓巨貝為什麽要讓鬼蜮蚌感知自然災害情況?
(其他疑團,諸如橢圓巨貝能量轉化機理,鬼蜮蚌振動波破譯等等,涉及大量專業物理、數學知識,短時間內沒有解開的可能,不再贅述)
為了解開這些疑團,我們在水下部署大量監控設備,對橢圓巨貝進行監控,自然災害不會隻發生一次,如果能在下一次自然災害前,觀察到橢圓巨貝的完整情況,應該會解釋很多問題。
此後內容一直都是“情況沒有變化”,研究工作陷入停滯。
2025年6月6日——7月5日
唐巍眾人看到這個時間段,都有些激動,因為這個時間段,距離現在很近,之後的所有內容,都將和他們的行動直接相關。
6月6日,經過了數年的等待之後,橢圓巨貝終於出現了變化,它們釋放出了卵一樣的東西,這些卵隨著礁石縫隙,遊入大海,大多數進入安南國九龍島附近海域。
我們捕捉了十枚卵,放置在海水中,進行二十四小時觀察,在十天之內,它們發育成了鬼蜮蚌。
這種發育是極不尋常的,一般貝類,受精卵會發育成麵盤幼蟲,麵盤幼蟲營寄生生活,在發育到一定程度之後,離開寄生體,變態發育成幼年貝類,而橢圓巨貝直接由卵發育成成熟個體。
這個發現驗證我們的猜測——鬼蜮蚌是由橢圓巨貝生成的,它們果然是橢圓巨貝派出的偵察兵。
之後我們密切關注橢圓巨貝的情況,它還是沒有任何變化。
2025年7月6日——8月5日
7月6日,台風“杜鵑”來襲,在台風之中,鬼蜮蚌發出大量振動波,頻率和振幅極其複雜,毫無疑問,聲波裏攜帶了大量信息。
與此同時,橢圓巨貝發生了巨大變化,它體內的儲能物質,從占體重比例的75提高到了95,而且出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卵泡結構,卵泡內部有大量液體。
經過取樣分析,我們發現,液體成分,與魚類受精卵內營養物質類似,我們由此推斷,會有某種魚類進入其中,並在其中發育。
唐巍看到這裏,心中一動,林奈的研究表明,寄生海蛇雖然像蛇,可是和蛇並沒有多少親緣關係,它的基因和鰻魚比較像。
看來橢圓巨貝果然是寄生海蛇的“育嬰床”,之前的猜測沒有出錯,不過寄生海蛇,為什麽要在橢圓巨貝體內發育呢?既然有橢圓巨貝這個溫床,為什麽還要迫使大型海洋生物擱淺?
唐巍繼續向下看,希望找到更多信息,可是這一段已經結束了,再往下看,已經沒有了,研究簡報,到此為止。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