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父女天性
字數:4895 加入書籤
貴妃在宮裏,能和皇後叫囂,憑的當然是皇帝對她的寵。
而為了維持她宮內第一寵妃的地位,她自然是讓她的娘家人,幫她做了不少“好事”。
比方說,哪個小貴人,小婕妤受寵了,她就會敲打一番。
這當然是很正常的,在宮內。
不過,當哪個小貴人,小婕妤懷孕了,那麽貴妃就會讓家裏人做些事了。
比方說,讓這些小貴人,小婕妤的娘家人出個啥意外的。
什麽九代單傳的,斷腿,或者沒了小命的。
像這種事,換了是誰,自己的親兄弟出了這種事,肯定都是傷心難過的。
特別是那種九代單傳的。
剛懷了身孕,懷孕還不穩,一激動,一傷心,孩子沒了自然是很正常的。
而由於不是吃了什麽藥造成的,完全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誰也不會懷疑。
當然了,當她成了貴妃,某些事情就更加多了。
家裏人仗著她寵妃的名頭,在京城欺男霸女,收愛好處。
得來的好處有大半自然是送進了宮。
她在宮裏收買宮女太監,幫她做些見不得人的事,沒銀子開道,誰會給她幹?
嚴格算來,皇帝現在子女少,絕對有她的大半的功勞。
包括皇後那時候沒了孩子,她也是參與了的。
所以,皇後不恨她那就奇怪了。
而到了最後,詔獄的人也不敢問下去了。
太多的宮內秘聞,他們也不敢上報上去。
因此,就此打住,把說的那些整理了一二,然後報給了皇帝。
能領導詔獄的人,自然是皇帝的心腹。
本來皇帝是想著,就讓愛妃的娘家人,意思意思,給國公爺一個交待的,哪裏知道會有這麽多事情爆出來。
身為皇帝,他一直對自己的子女稀少耿耿於懷。
就因為子嗣稀少,皇帝老是被一些清流說教,說他夫納不振。
皇後更是被清流說,說她愧為一國之母。
畢竟內宮之事可是歸皇後管的。
讓貴妃這麽囂張,不是你的錯,難道還是我們清流的錯嗎?
你身為皇後就應該拿出皇後的手段,氣魄來。
倘若皇帝以前對貴妃有多寵愛,那麽,現在對貴妃就有多恨。
因此,那些幫著貴妃做過壞事的威遠將軍府的人,自然是被處理。
至於貴妃,皇帝也要給自己的皇子和公主麵子,因此,隻是把她關了禁閉,把皇子和公主讓皇後去撫養了。
而再以後,國公爺的春天就來了。
然後領軍征討,建立了萬世不朽的功勳。
這一切,正傑自然是不會和容月說。
應該說,容月想的,正傑也有想過。
現在南洋的局麵大好,在正看來,哪怕國公爺自動請纓,估計皇帝也不會允許。
打仗需要銀子。
倘若把南洋的事,交給別人,皇帝還未必會放心。
畢竟,京城的一些貴族那都是連絡有親,萬一那些人聯合起來,坑皇帝的銀子怎麽辦?
在正傑看來,倘若真打了,國公爺在南洋倒是穩了。
戰場上燒錢燒得厲害,那麽,南洋更加重要了。
國庫能有多少的銀子?
聽了正傑的分析,容月覺得也有理。
關於男人的這種事,自己確實還是少摻和的比較好。
萬一讓國公爺誤會自己要幹政可就不好了。
古代不同現代,現代自己幫助男人建立自己的,那叫職業女性,會受到嘉獎。
可古代就不行了,人家會說你是牝雞司晨。
也會害得男人在同僚哪兒沒有麵子的。
而皇帝上完朝之後,又把國公爺給帶入了禦書房。
君臣二人先是說著國事,後來說著說事,朝陽公主便命人拿來了她親自做的紅豆白玉糕,還有一壺甜湯。
基本上,男的對甜品吧,都不怎麽喜歡。
不過,由於朝陽公主是皇帝最疼愛的女兒,所以,皇帝才會很給麵子的吃些。
而今天,有國公爺在,皇帝自然是很“大方”而“慷慨”的和國公爺一起分享了。
國公爺呢,一邊吃,一邊便說起了自己的女兒怎麽怎麽可愛。
什麽一看見他,就死活非要他抱,連她娘也不要了,死活揪著他。
倘若今天不是趁著她睡著,他壓根出不來,因為女兒一看見他,就要摟著他脖子。
最後又感慨了句,這父女天性這東西,真是太奇妙了。
你說昨天他們才第一次見麵好麽,怎麽女兒有這麽粘人的。
他已經不能想像,哪天寶貝女兒要嫁人了,他要怎麽辦?
你說有哪個臭小子才能夠配得上他的寶貝女兒啊??
那臭小子肯定是前世修了太多的橋,鋪了太多的路,所以,老天才會給他這麽一個機會。
國公爺一直自顧自的說話,壓根沒看見皇帝一個勁的翻著白眼。
本來皇帝吃那甜食,就是不得已而為之,誰叫那是自己寶貝女兒做的呢?
之所以分給國公爺,不是因為真有多寵信他,而是送來的時候,不是隻有他在嘛。
難道分為奴才嗎?
你說自己女兒做的東西,怎麽能分給奴才的?
那奴才哪有這麽好的福氣啊!!
也不怕折了他們的壽。
本來吃這個甜食,皇帝就很勉為其難了。
現在,還要聽國公爺說這麽惡心的話來……
皇帝覺得,自己沒有反胃直接吐出來,那是因為自己太疼愛女兒了,所以,才會忍下國公爺的話來。
國公爺哪裏會想到皇帝會很不爽啊。
他說著說著,越來越想女兒,便道,“皇上,下次微臣把霏霏給你帶來瞧瞧,你看見了,肯定也會喜歡的,那小家夥可愛得呢,和微臣幼時一模一樣。”
皇帝:這臉皮真夠厚的,怪不得世人都說不能聽信商人的話,看看,以前多實誠的孩子,去了趟南洋,沾染了那些商人的世儈的氣息……
朕愧對國公府的列祖列宗啊!!
不過,皇帝也覺得,像國公爺這樣挺好的。
兵權這種東西,不能在一個家族掌握得太久。
朝堂上的好些將領,以前都是老國公的部下。
雖然老國公過世也好些年了。
不過,說沒有半星星的殘餘威望,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人都是念舊的,特別是那種手把手教他們的恩師。
所以,皇帝覺得,幸好西北西南也沒有戰事,要不然,也不會把國公爺派過去!(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