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銀行的服務精神(4更)

字數:4581   加入書籤

A+A-


    【】

    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重生八零:媳婦有點辣(ie)”查找!

    係裏老師的疑問,夏曉蘭也解釋不了。

    軍訓讓她和寧雪說過話,但寧雪性格比較清冷,夏曉蘭根本不知道對方在想什麽。

    也就是說,寧雪忽然自動退出,建築係隻剩下她一根獨苗苗去和別的係競爭。夏曉蘭倒是不怕競爭,她也想搞清楚寧雪的意圖。

    國慶節有3天假,寧雪是京城人,早上主動和係裏說退出“軍訓優秀畢業生”競選,就自己回家了。像夏曉蘭這樣家在外地才會呆在學校,她在305寢室怎麽可能找得到寧雪?

    夏曉蘭一直沒想通。

    夏曉蘭隻能先把這事兒給按下。

    係裏的老師也不是為難她,相反還鼓勵了她不少,給她灌了很久的雞湯才放她出辦公室。

    讓她不要太在意一時的評價,隻要認真做好自己的事,她在華清就不會虛度光陰,將來一定會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自然會有公正的評價——老師用的原話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言辭懇切,夏曉蘭喝了這碗雞湯還覺得挺溫暖。

    那也沒辦法,這些流言是各種巧合,學校總不能發個通知,讓同學們不要私下裏議論吧?

    那樣的話,才會搞得大家越發議論的停不下來。

    時間會淡化很多事,夏曉蘭用新的形象,覆蓋原本那種斷章取義的舊形象,流言就會慢慢消散。

    夏曉蘭真誠的感謝了老師。

    國慶還剩2天假呢,她該怎麽安排?

    部隊暫時是不能去了。

    要不去一趟周家?

    夏曉蘭想了想,還是先去銀行一趟。

    華清園裏的有郵政儲蓄所,華清的師生有什麽儲蓄匯款業務都喜歡在這裏辦,華清發下來的新生手冊上也寫著,“學生可以把暫時不用和可以節約下來的生活費儲蓄起來,既安全又誌願了國家的建設”,賣運動服賺的這筆錢,夏曉蘭按理說可以存在華清園裏的郵政儲蓄所,取用都方便……但這是一筆十幾萬的“巨款”,夏曉蘭不想在學校節外生枝,早就和陳錫良說過,匯款就匯工商銀行。

    否則一個學生,在學校的郵政儲蓄所裏有存款十幾萬,她要怎麽和周圍的人解釋?

    還嫌流言蜚語不夠多呀。

    夏曉蘭老老實實的到了海澱區的一家工行取款。

    她身上穿的就是和陳錫良合作訂的運動服,長袖的正適合10月的天氣。現在穿運動服的人多著呢,陳錫良和夏曉蘭的3萬套運動服根本不算什麽,兩人是把市場占領不完的,今年的體育熱潮,真的讓全國都在風靡運動裝。

    一個漂亮的,學生氣息的女孩兒來取錢。

    是取生活費吧?

    夏曉蘭搖搖頭,“取電匯單上的所有餘額。”

    櫃員看清楚電匯單,數了好幾遍,163000元。

    是不是小數點忘記了,是1630元?雖然對學生的生活費來說是多了點,對比起16萬,那也能接受呀!

    “沒有錯,就是這麽多。”

    “你還是學生吧,哪兒來這麽多錢?”

    櫃員的疑問,夏曉蘭沒法回答,“電匯單是真的嗎?”

    “是的。”

    “那我能對上密碼,能不能取錢?”

    “能……”

    夏曉蘭不說話,笑眯眯看著櫃員,那就取唄,哪有這麽多話。

    這裏是銀行,又不是派出所,這些問題她是可以不回答的。

    她臨時要取這麽多錢,驚動這個小支行的經理。人家不是質疑這麽多錢,經理是吸儲的。十幾萬的存款,留在他們支行多好呀,這麽大個客戶為什麽要放跑?

    夏曉蘭說自己取錢有用,經理笑眯眯的回道:

    “那您說說,有什麽事兒是我們辦不到的?”

    夏曉蘭其實想把給安慶縣一中捐書的事辦了。她不想直接匯錢回去,孫校長等人的人品她倒是相信,就是一大筆錢,老師們說不定會瞎想,直接把書送回去就好了。

    銀行的人辦事好像真的方便些。

    夏曉蘭說自己想買一批書,但她不知道書目。

    “那能冒昧問一句,這個購書總額大概在多少錢呢?”

    “先買10000元的吧。”

    “您幫學校采購的?”

    “算是吧。”

    經理怎麽猜測的夏曉蘭不管,反正她被留在了支行的辦公室喝茶。也不知道經理是怎麽辦到的,過了不到兩個小時,給夏曉蘭搞到了一份新華書店的書單,沒有電腦查詢,但她可以照著厚厚的單子,看書名選書。

    帶著書單來的,還有新華書店的一個工作人員。

    “主要是想買哪方麵的書?”

    “給高中生看的吧,適合放在高中圖書館的。”

    “那就是文學類,哲學類,和一些教輔怎麽樣?”

    得,這才是專業人呢。

    夏曉蘭不敢小覷別人,說話也客客氣氣起來。她還詳細說了下,是給縣城一所高中圖書館的,書盡量要多,是不是精裝沒關係,10000元能買越多有用的書,當然越好!

    一邊勾書單,一邊劈裏啪啦撥弄著算盤。

    10000元,給夏曉蘭選了三千本書,內容對高中生來說簡直包羅萬象,夏曉蘭不得不歎服專業人士的本事。讓她自己選,都不可能比這選的更好。

    叫夏曉蘭親自去新華書店挑,她會把眼睛挑花。

    “其實還有一些書,也適合高中生看……”

    這人欲言又止的,還給夏曉蘭看了點一部分書目。

    “您就說一共要多少錢吧。”

    “超不過15000元,這些圖書完全可以武裝好一所縣城中學了。”

    “那就照您選的給我開單,都買了。”

    夏曉蘭要求把書送到豫南省安慶縣,工作人員還挺詫異呢,“一定要從京城寄過去嗎?您是伍行長介紹的大客戶,我們把書單確定下來,可以讓豫南那邊的店直接配貨的。”

    1984年的服務業好不好?

    夏曉蘭之前以為是不好的。

    她現在感受到,其實80年代也有貼心到極致的服務。

    異地配送算什麽,人家內部的關係網就在那裏,豫南一家新華書店配不齊,整個省那麽多家新華書店總會配齊的。如果全省新華書店都找不到書……一定是不在書目上的“禁書”。

    伍行長全程都笑嗬嗬的:

    “夏同誌還滿意吧?這種小事,我們是能解決的嘛!”

    夏曉蘭被伍行長笑的頭皮發麻:“您就說吧,有什麽我能幫忙的。”

    “……夏同誌,是這樣的,我們也有上麵派發的任務,銀行的工作不好幹啊,您能不能買點國債產品?”<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