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廢後風波
字數:2850 加入書籤
我們就在疏玉閣裏,熏香沐浴,你儂我儂,成就了一段好事。昭明峻潔,不僅是他的人品,他的衣物。我們之間的關係、感情,他也絕不允許有一點塵漬。在這些方麵,他甚至有點苛刻。我特別怕他忌諱,好在他對我十分寬容,我也對他付出了真心。
對於我來說,昭明就如同是一輪明月。而對於昭明來說,我在他眼裏也是光潔奪目。兩個相愛的人彼此對望,因為有內心裏麵愛的流注,所有的缺點都能被掩蓋,所有的異行都能被理解,所有的錯處都能被寬恕。那是兩個相愛的人!
但是在別人眼裏,我就不是光潔奪目了,而是劣跡斑斑,甚至無法容忍。
首先,廢妃的身份,就是蒙在身上的一道永遠抹不去的汙垢。
一個好女人,有德行的女人會被廢棄嗎?世人眼裏都是這樣看待的。一個端正淑雅、在後宮裏麵規規矩矩的女人,貴為王後,會無緣無故被襄王廢棄嗎?
襄王當年廢棄我的詔令上麵列舉的罪名是:“舉止無端,擅行無度,幹亂朝政。”襄王對我還是有感情的,沒有說出太難聽的話。就這幾句,也足夠我受的了。
其次,無德,就是我最大的罪名之一。沒有一點婦人應該有的容止德行。容止是婦人的行為,作為王後,每日早起、晚間問候天子,帶領宮妃問候太後與主父(天子之父),這是宮裏的規矩。自從我進宮,原本就是重病來的,昭明就給我免掉了。早上盡著我休息,睡到什麽時候都可以。這就已經失了德了。
究竟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按照周禮的規範,婦德的第三十七條,就是做人妻子不可以嫉妒。不妒才是婦人最基本的品德。婦德是對全天下的婦人做出的要求。身為王後更應該率先垂範。
王後的德行,就是把更多的有姿色、有才華、兼有品德的美麗女子選拔出來,進奉給天子。對待後宮的嬪妃,也一定要保障她們各自的權益,每到天子行禦後宮的日子,按照禮法規定,要讓天子到應該去的妃嬪那裏,公平有序,這才是王後應該有的美德。
這種美德我當然沒有。所以說我無德我也名實相當。如果昭明堅持按照這樣的禮法來行使後宮,那麽不管我們兩個有多麽真摯的愛情,我們兩個都無法共存。
一個有著廢妃身份,又沒有德行的女子做天子的王後,也難怪太後娘娘會那樣義憤填膺。用她的話講,任何一個宮妃,無論身份尊貴,還是才性品德,或者端正賢淑,個個都在我之上,我根本不配做昭明的王後。
現在又增加的一項罪名是:我還有不貞不潔的亂行。我和襄王不清白,當眾****。
本來我以為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昭明已經為我擔負了所有的罪責,後宮已經蕩平了風波。但是沒有想到:有些人不願意讓這些事情就這樣輕而易舉過去,這樣一個王後****的事情總會被抓住不放,然後將風波的浪潮迅速推向前朝。
很快,幾乎所有的朝廷大臣,在京畿裏麵任職的諸侯王都知道了這件醜事。忠心耿耿、敢於直諫的卿相大臣們紛紛開始上奏表,要求昭明肅清後宮,明正後位,將德不配位的王後廢除或降格處置,選拔品德更加溫良寬厚的有德妃嬪冊封王後。
昭明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我。但是消息還是傳到我這裏了。畢竟後宮裏麵的人很多都是前朝的親眷,二嫂也托人將朝廷裏麵的事情悄悄告訴給我。昭明看到奏章勃然大怒,當眾摔了很多上奏的表章竹簡,但是擋不住滾滾而來的肅清後宮的朝廷呼聲。
接下來,妖妃的傳言,天子好色誤國的傳言,專寵善妒的傳言,後宮****不清的傳言,在朝廷上下,王宮貴胄的府邸裏,還有京城的巷陌裏,開始流傳紛紜。
昭明回到關雎宮的時候神色鎮定,談笑如常,他不想讓我知道發生了許多事。但是我告訴他:我已經知道了。
“流言是能夠殺人的。殺人於無形。陛下還不比臣婢更清楚嗎?臣婢也不貪戀這個王後的位置,不愛王後的身份,更不想給陛下帶來這麽多的麻煩。陛下向來潔身自好,最怕惡名蒙身。不如就讓臣婢走吧。臣婢想了想,還好臣婢有鳳凰城,臣婢就回去到鳳凰城。陛下想去看望臣婢,去看一下就是了!”我說。
“莫離,有些事情你不能明白。你是生長在鄉野裏的,你不知道朝廷的權謀是什麽?這裏沒有世道人心!隻有猙獰的野心和**。很多人看上去義正辭言,冠冕堂皇,他們說的都是人話,心裏想要做的卻是鬼事。他們明裏是反對王後,背後有更深的用意。你走了也沒用,他們照樣有辦法來玷辱朕。”昭明說道。
“臣婢聽說廢後的呼聲甚囂塵上。陛下何必忍受這種壓力。就算陛下不願意臣婢走,廢後就是了。臣婢就算做一個女禦,能夠陪伴陛下左右也心甘情願!”我說道。
“周室是一個禮法社會。名不正則言不順。廢後是對王後的最大侮辱,已經被襄王廢過一次,朕怎忍再給王後加這樣的侮辱?你放心,不管前朝有多大的壓力,朕的王後誰也別想動!”昭明對我說。
我不知道外麵有多少的汙言穢語都被昭明的巨傘擋住了。他不讓那些汙穢的東西沾染到我身上。如果不是嫂子派人進宮來稟報我知道,我甚至不知道外麵已經揚起這麽大的風沙和雨雪。
我最心疼的是昭明,他最忍受不了侮辱,見不得汙垢,但是不管來自哪裏的汙垢都被他潔白的衣衫擋住了,他把一顆赤誠的皎如明月的心留給了我。
由於昭明的********王後的態度,和絲毫不妥協退讓的決心,朝臣們攻擊我的這場意外風波逐漸被平息下來。這場延續到朝廷的後宮事件其實是很多諸侯王在作祟。(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