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已經九個月了

字數:3567   加入書籤

A+A-




    我的臉上掛著長長的淚痕,打馬回來。在路上的時候,我看到襄王騎著馬,帶著人過來了。

    他一定是得到消息就來了。他擔心我的安全。

    我的樣子這時候看上去很難看。我一臉茫然,雙目無光,頭發淩亂,麵頰帶著塵土和淚痕,怏怏無神,出現在他麵前。

    “怎麽敢這樣冒險?”襄王責備說。

    “沒什麽。”我淡淡說。

    “太後娘娘已經盡力了!不要把自己再搭進去!陛下泉下有知的話!……”襄王說道。

    我一點都聽不進這樣的話。我衝他大聲喊道:“陛下還活著!”

    襄王點頭說道:“好!陛下還活著!好!陛下的心意太後娘娘不清楚嗎?他允許娘娘這樣去冒險嗎?”

    陛下他在哪裏啊!陛下!

    經過了一個難捱的夏天,秋天很快就來臨了。從去年十二月月中諸侯公推天子,到今年的九月,我們約定的一年時間很快就剩下三個月了。

    九個月的時間了!九個月!昭明到底去了哪裏了?

    如果還有一點希望,我會奮不顧身趕快去尋找。可是問題是:沒有一點蛛絲馬跡啊!

    我有時候甚至有點懷疑:是不是我錯疑了昭暉?昭暉無論是我偷聽的信息,還是觀察到的樣子,甚至是當著大王太後娘娘的麵,他始終都不承認是他劫持了昭明。

    如果真的是他的話,他應該也提出了要挾的條件了。可是他那邊,自從上次誘捕我的事件之後,就沒有一點動靜了。

    難道昭明真的仙逝了嗎?昭明一直性靈,他能夠未卜先知,感受都一些幽微的所在。難道他真的升仙而去了嗎?

    周室曾經有一位太子名喚王子喬,他是跟著嵩山浮丘公修道的,後來就得道飛升了。他當著眾人的麵和家人告別,然後一個人駕鶴西去。昭明這次也是當著諸位朝臣的麵失蹤的。難道他真的得道飛升了嗎?

    隻要想想他溫柔的笑容,想想他對我的溫存,我就連連搖頭。

    “不可能,昭明是不會拋下我的。”我說。

    夏天過去的那個時節,我騎著馬,已經在淩陰附近的那個北山,穿梭了無數回。我身上攜帶著昭明平時最喜歡的,經常帶在身上的玉笛,坐在那個幽靜的山穀裏麵,麵對著蒼茫高聳的大山,吹起了昭明最喜愛的曲子。

    剛開始是隔幾天去一次,慢慢的,我竟然離不開那個地方,幾乎每天都要騎馬跑過去,對著群山幽壑吹一段曲子。然後對著空空的大山失魂落魄大聲嘶喊幾聲

    “陛下!——”“陛下!——”

    楊毅勸我回去,我也不肯。當夕陽轉過山頭往山下麵墜落的時候,這裏的天色很快就昏暗下來。我還在那裏傻傻坐著。我手裏拿著那個玉笛,想想玉笛那個風流倜儻的主人,我就禁不住淚流如注。

    “太後娘娘,已經不早了!回去吧。”楊毅再一次勸我。

    我站了起來。將昭明的玉笛收好放在我的身上。然後騎上馬。楊毅也很快翻身上馬。當我們兩個人的馬開始奔馳,經過淩陰那一段山路的時候,當想到昭明是在這裏失蹤的時候,我的心忽然驀地糾結了一下。

    不是疼痛,也不是難受。那是一種什麽樣夢魂牽腸的感覺呢?那是一種心悸嗎?是一種觸動嗎?還是隻是一種緬懷和回憶?我忍不住放緩馬兒,四麵觀看了一下。

    崚崚嶒嶒的山峰,突兀陡峭的石壁,連花草都怯於在這裏駐足。夕陽最後的餘暉對我瞥了最後一眼也倏然遠去了。陰冷和蒼茫的昏暗覆蓋著這裏的一切。

    什麽都沒有?怎麽可能會有?昭明怎麽會出現在這裏呢?

    那一瞬間的悸動,是我的幻想,是我的憂思,是我的思念,是我就要逝去的,對昭明回來的希望啊!

    柳岸侍衛已經帶著他的人馬回宮了。他已經費勁了所有的心血,依舊是一無所獲。

    我在宮裏設下宴席招待他。我對柳岸侍衛說道:“陛下失蹤到現在,也快一年了。臣婢百思不得其解,陛下會到哪裏去呢?就算找不到陛下,怎麽會一點線索都找不到?一點蹤跡都沒有呢?”

    柳岸侍衛低頭歎息,對我說道:

    “太後娘娘!也許,陛下真的像傳說中的仙去了,飛升了吧。陛下向來靈性無比,有超乎眾人的領悟能力,也許真的像別人說的,天命無常,度化而走了!”

    “天命無常,度化而走!”我喃喃重複了一下。昭明的確是對我說過:“我們之間隻有三年的緣分。”

    在我入宮滿三年之際,先是日蝕突現,帝星無光,他突然吐血,我費勁心力到魚蓮山求師傅才把他救過來;然後岐山崩潰,三川斷絕,我也是離宮出走,一直都平定公孫茂反叛才回來;也就是剛剛回來,腿腳上麵的傷痕還沒有完全恢複啊,昭明就出了這樣的事!

    難道這是日蝕的結果嗎?

    難道,那個看不見的天命,真是無法抗拒嗎?既然費勁心力,準備豁出性命逆天而行,都無法抗拒那個看不見的天命嗎?

    柳岸侍衛接連喝了幾杯悶酒。他的臉上露出一點淒慘悲哀之色。我知道他一直跟著昭明,對昭明有感情。勸慰道:“將軍還有什麽想不開的?也許天命如此……”

    柳岸侍衛歎息說:

    “當年臣追隨陛下,匯聚天下諸侯討伐黑猶國。陛下用神過度,嘔血犯病,緊急之下留下兩道遺詔。一道遺詔將太子殿下托付給襄王;另一道遺詔將王後娘娘托付給襄王。臣當時私下問過陛下:太子托付襄王,襄王必然能夠把持朝政;再將王後托付給襄王,襄王豈不是權勢太大?難以製衡?”

    不知昭明這樣做的用意?我期待著柳岸侍衛接著講下去。

    柳岸侍衛說道:

    “當時陛下對臣說:襄王忠義,越信任他他越不會違背信任。朝廷之上,也隻有襄王能夠震懾天下;一旦朕有不測,王後必然會拚盡全力、保護太子登基。隻要有王後在,王後必然會製衡襄王,守護陛下的江山社稷。這都是陛下當日對臣說的私話。如今陛下不意仙去,此番情形,樣樣都如陛下當年料定的一樣。臣不得不佩服陛下知人之明、料事如神。天賜如此英主,賢明之處無人能比,卻旦夕之間無影無蹤,怎不讓臣喟歎傷感!”(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