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襄王棄政

字數:3491   加入書籤

A+A-




    襄王問我最恨他什麽。我說道:

    “臣婢被王爺驅逐出宮,回到鳳凰城。臣婢也沒有死心。臣婢還是心存一念,希望王爺盛怒之後,還能念及夫妻之情,前來接臣婢回去。因為王爺對臣婢說過:王爺會把真心交給臣婢。一輩子用不完的真心。王爺也對臣婢說過:王爺放不下臣婢,每次王爺想要放棄臣婢的時候,心就會疼痛。所以臣婢不甘心,心懷期盼一直等著,等著王爺回頭的那一天……”

    我等來的是什麽結局?等來的是襄王冊封宮妃的消息,等來的是襄王帶著新冊封的夫人巡遊四方的消息。等來的是新的妃嬪已經有了子嗣,滿宮苑裏麵的木芙蓉被木樨花代替的消息。一直等到我背刺險些喪命,襄王連去看一眼都沒有去……

    如果不是昭明,那一刻我還有沒有命在,我都不知道!

    我一邊想著,滾滾的眼淚奪眶而出。我恨什麽?我恨的就是襄王的負情!他拋棄了誓言,斷絕了我們之間的情意,直奔他的霸業和錦繡前程去了!

    襄王坐著沒出聲,他一直在重重地出氣。看見我流淚不止,襄王取出手帕給我擦眼淚:

    “你這個女人怎麽這麽愛哭?這是哪輩子的事情了?記得這麽清楚?不是已經給你認錯了嗎?揪著不放幹什麽?臣在你這裏沒有好處嗎?”襄王問道。

    那一次的傷害太刻骨銘心了。即使已經過去了這麽久,即使我已經有了昭明,想起這段往事也忍不住痛哭流涕。襄王無聲地坐著,時不時給我擦幹眼淚,

    “莫離,把過去忘掉吧。在你心裏我是辜負了你。其實並不是這樣!我不是對你的死活不管不顧。我聽說你受了重傷生命垂危,我不是讓明信侯過來看你了嗎?我怎麽是不管你?我剛剛廢了你,我總要個麵子吧。這個世界很多事情是說不清楚的,不會分得那麽清楚。你非要把我想得那麽絕情,我如果真的那樣我就不會三番五次去救你了對不對?我的好處你怎麽一點不記呢?一點點壞處你記了一輩子!你這個活該打死的小賤婢!……”

    襄王說著,把我臉上的淚痕用力擦幹淨。

    襄王是重情的。雖然從外表上看他殘暴無情,但是我知道他的內心,他是很重情義的。他無可奈何地看著我,又無可奈何看看天上的月亮。

    夜深的時候紫陌拿來厚厚的披風,給他一件,給我一件。

    “晚上吃了點什麽?還是吃不下去嗎?”他問我。

    “沒有。這一段胃口還好些了。”我說。

    “明明看著瘦了。這段日子瘦了很多了。想吃什麽,臣去給娘娘弄一點。”他說。

    “哪裏敢勞煩王爺。什麽都不要。”我說。

    我都不知道我和襄王怎麽會說起閑話來。這是宮裏閑著無事的女禦宮娥們日常才會說的吧。我們兩個是怎樣兩個堅韌又頑強的對手啊。這個時候在月下,我們好像是輕鬆無事,實在無聊的兩個人,開始說起這樣的閑話來。

    月到中天的時候,襄王看著那個散發著素輝的月亮,若有所思。過了一會兒,襄王感慨說道:“我知道了!太後娘娘心裏會在意……”

    我不知道襄王在說什麽。後半夜的時候,襄王吩咐我早點休息,他自己告辭離開了。

    襄王第二天沒有上朝。昆侖派人給我回稟這件事時,我驚訝不止。隨後我接到了襄王派來的信使給我的文書:上麵隻有一句話:

    “臣有事要回國中。朝廷上麵的事也基本理順了。臣就告辭了!”

    襄王是想把朝政給我扔下來不管不問嗎?

    這個時候他怎麽能離開朝堂呢?

    昆侖那麽小,還沒有能力主政的人,滿朝大臣哪一個是省油的燈?難道讓一個孩子在堂,任由滿朝朝臣爭吵不休、鬧得昏昏大亂嗎?

    我有點意外,抬眼看了看他派來的信使。

    “王爺,這是什麽意思?”我有點詫異地問他。

    信使答道:“王爺讓臣給太後娘娘回稟。王爺因為有事要回去處置,所以朝廷上麵的事情,請太後娘娘自行處置。請太後娘娘保重就是了!”

    襄王竟然就這樣走了?

    他一定是因為我不肯順從他的心意,他賭氣把這一攤子扔給我了!

    我大怒說道:

    “王爺是怎麽回事!他是陛下的太傅大人!如今陛下年幼,王爺怎麽能夠扔下陛下、說走就走?”我忍不住斥責那個信使說。

    信使很為難。我知道斥責他也沒有一點用。那個人說走就走,誰能管得了他?我忍氣吞聲,對信使交代說:

    “王爺既然回去處置事情,也應當有個日期。回去多久?需要多長時間?這樣一走了之,留下臣婢和不懂事的孩子怎麽辦?”

    信使說道:

    “太後娘娘,王爺有話,說太後娘娘不必挽留王爺。王爺說‘太後娘娘對付王爺還綽綽有餘,難道對付不了朝堂上那一群亂哄哄的臣子嗎?隻要太後娘娘出麵,沒有處理不了的事情。所以,王爺請太後娘娘好自為之。’”

    我快被他氣瘋了。問信使說:“王爺什麽時候走的?”

    “今天天蒙蒙亮,就帶著人馬回去了。”信使答道。

    我命人打發走信使,自己坐在關雎宮裏生悶氣。

    從某種意義上,我不能責怪襄王。在昭暉公子和昆侖的對決中,襄王放棄了到手的利益,站在了昆侖這一邊,他已經盡了他的責任。

    襄王一直在努力找回我們之間曾經有過的愛戀。如今他有了昭明的遺詔,也有了機會,我仍然不順從他,讓他感到失望,棄我而去也是無可指責的。

    襄王負氣走後,我如同被放進了一個盛滿冰水的大水窖裏,一下子被刺激得激靈一下,驚醒過來了。

    襄王可以走,但是朝政怎麽可以不理?我想這也算是襄王決意要丟給我的一個大難題。我想他就是想讓我為難,讓我感覺離不開他。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昆侖在蒲棠女禦的帶領下,在關雎宮外麵候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