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等同天子之禮
字數:3700 加入書籤
崔浩源說:
“臣奉陛下之命,指責襄王,也是這樣以禮責問。襄王說道:杞國之內亂黨未除,恐有凶險不利於王孫。所以設州縣暫管而已。希望陛下體諒。”
昭明嗬斥道:
“如果是暫管,派遣幾個大夫上朝理政,留下一些兵馬就是了!以襄王之威,誰敢不服?為什麽還要滅掉宗廟,設為州縣?貽人話柄嗎?”
崔浩源默然無對。昭明又問:“邢國是怎麽回事?”
崔浩源回稟說:
“邢國的事情,更難開口。邢國的國君大人,為世子如般娶了楚國的米氏為妃。米氏貌美,暗中和邢國的國君大人有了私情,結果被世子如般發現。如般假意出外打獵,趁其父和米氏幽會期間,殺了其父,假稱國君大人暴病而死,自立為君。”
昭明罵道:
“淫於子婦,自取悖逆,當死!不過以子殺父,更是破壞了千古人倫,悖逆天理,也是大罪!”
崔浩源說道:
“所以襄王派莊猛將軍長驅入邢國,誅殺如般,將其罪寫入文書公布國中。滅其宗廟。”
昭明說道:
“殺如般也算明正典刑,出師有名。應當扶立如般之子才是。怎麽能夠滅其宗廟祭祀,劃為州縣。霸業者,能夠主持正義,為天下所仰仗。如果襄王不能夠行正義,天下皆以為襄王擁兵是為了貪圖諸侯土地,他還要什麽霸業?”
崔浩源說道:
“臣也曉以利害,說古論今,對襄王苦心訓誡。臣言道:昔年稱霸的齊國莊公,扶立弱國,歸還諸侯國領土,匡扶正義而不貪不殘,所以稱得上霸業。襄王不遵王室,不行仁義,恐受天下人的譏謗。”
昭明聽崔浩源這麽說,應該感到很滿意。就是我聽著,也覺得崔浩源不愧是太學院的博士,博采廣識,引古說今,自有滿腹學問。
昭明開口問道:“襄王怎麽說的?”
崔浩源說道:
“襄王竟然口出狂妄之言,說道:寡人隻能聽見刀槍劍戟之聲,哪裏還能聽到譏謗之聲?天下沒有人譏謗就好,如果有,讓他試試寡人的劍鋒,看看誰厲害?”
襄王這話,就是公然藐視禮法,不遵道義了。昭明聽了很生氣。
崔浩源告退之後,我勸慰昭明說:
“陛下向來胸懷寬大,和他計較做什麽。他向來如此,心裏有悶氣,總要讓他發泄出來。陛下不要理睬他。等過些日子有了機會,再派人去說服他就是了!”
昭明說道:“他一心想跟我作對。我不回應他,他還會繼續挑事的。”
“那怎麽辦呢?”
“由著他吧。我說過,讓他三步。”昭明淡然說道。
沒有多久,襄王僭越修築城牆的奏表,就又送到昭明案頭了。
按照《周禮》:城牆和城樓的修建,要遵守一定的規範。天子修築周城,四周城垣回繞不缺,是四麵的。諸侯修築的城池,南方一麵都空缺,謂之“軒城”。這條周禮因為頻繁征戰,各諸侯都建築結實的城堡,就不遵守了。
可是城牆的禮製還是遵守的。天子修築的城牆高七雉,城樓高九雉。這是最高的規格。諸侯之國的城牆,是不可以逾越這個規格的。可是襄王此事哪裏還把這些規格放在眼裏,他大興土木,開始修築高七雉的城牆,等同天子之禮。
這就是公然僭越了。
我心裏暗暗叫苦。
襄王也是一時惱怒,不把昭明看在眼裏。可是,如果軍隊僭越,從三軍僭越成五軍,畢竟外麵是隻有風聞,沒有實證的。回頭改個口,編製調整一下,也沒有什麽把柄落下來。
現在要修築城池,勞民傷財不說,那樣一個超越禮製的城牆在,這不就是把“公然僭越”的證據公然擺放出來了!和上次舉行“封禪大典”的道理不是一樣嗎?
那幾夜我都在心裏尋思。我看昭明也沒說什麽。他心裏有什麽我也看不出來的。白天他上朝,我悄悄出了宮,到了金天老王爺的府邸,求見金天母後娘娘。
他們帶著卓侖在凨國住了些日子,前些時候回來了。金天母後聽說我過來了,就在大廳裏麵坐著見我。
我給她準備了一些日常的禮品送上,問了卓侖的情況,然後就說了我的來意。
“母後娘娘,王爺如今的脾氣大得很,我看明信侯也勸不住他。如今公然修築這樣的城牆,這不是貽人口實嗎?老王爺也不管事了!恐怕隻有母後娘娘的話,他肯略聽一點。否則誰能管得了他?”
母後娘娘歎了口氣,說道:
“你還以為我有什麽辦法嗎?他天子都不放到眼裏,哪裏還能聽我一個婦人之言的?我在凨國這些時候,還是明信侯惦記著派人去問候一些,他是問過我一句的?連卓侖也不來看。他心裏大了!奉承的人也多!不是我不去,去也沒用。他不會聽我的!你們這些年輕孩子,也不知道你們都在做什麽,懶得管,隨你們去吧。”
我聽了她的話,半晌無語。這些話是數落襄王的,但是數落我也一樣適用。金天老王爺帶著卓侖在凨國的時候,我也沒有去看望過,甚至也顧不上派人去問候一聲。卓侖是我的親生兒子,我也沒有去看過他。
我其實是有苦衷的,但是這些不能成為我被母後娘娘原諒的理由。
“卓侖呢?”
“你父王帶出去了!到哪裏騎馬去了!”母後娘娘說。
我受了挫折,隻得告辭回來。回到關雎宮,正好宮裏有點事。出嫁齊國的昭雯王姬回來省親。她生了一個兒子,還在繈褓中,她高高興興抱著回來了。
昭雯王姬是昭明的妹妹,她的母親是一位宮裏的大世婦。玄霜夫人安排她去見了母親,又到別苑去見了主父大人和太後娘娘,然後過來回稟昭明。昭明因為是姻親國的王親,晚上親自接待了。第二天上朝的時候,吩咐我送別一下。他不再親自送了。因為昭雯王姬今天就要告辭回去了。
一位出嫁的王姬,一年之中也隻能回來一次。除去路上的時間,在宮裏也不過呆上一兩天。說起來也可哀可憫。昭雯王姬來向我辭行的時候,我親自送她出宮。看她臉上淚痕不幹,十分心酸。抱著她懷裏的孩子,安慰了好幾句。
玄霜夫人準備了回禮。昭雯王姬千恩萬謝,告辭出宮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