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遊
字數:5487 加入書籤
方啟明在府城待了幾天, 除了來看方長庚, 另一個重要目的是開拓生意渠道。
因為之前認識的藥販回老家不幹了, 方啟明隻能自己想辦法尋找府縣裏的固定買家, 這幾天已經跑了好幾家藥房, 收獲不是很大。
“渴死我了。”方啟明大步走進方長庚住處,拎起桌上的茶壺就往嘴裏“咕咚咕咚”灌水。
其實這段時間方長庚為此特意關注過永州府府誌以及本朝學者的見聞遊記, 於是出言道:“東安縣的花橋有一處官府設的驛站, 就在寶慶府和永州府相接處, 很多商販都在那裏交易貨物。除了每七天有一次趕圩, 每隔三個月還有一次趕大圩,鄰近幾個縣城還有寶慶府都會有不少商家來,哥你不如去那裏看看。”
方啟明聽完想了想,突然苦笑出聲:“我以前還覺得做這個沒什麽難的,現在才明白這裏麵的艱辛,這兩天跑得我嘴裏都長泡了。”
方長庚朝他晃了晃手裏那本《資治通鑒》, 挑眉道:“後悔了?是不是覺得還是讀書好?”
方啟明幹笑:“嗬嗬,那還是算了,我早就說過, 考上童生就把書全扔了,再讀下去我可能會瘋。對了, 我還真有個事兒要問你,你說我現在跑商,官府會不會給我安個商籍?”
他可不想自己的後代子孫因為這個在科舉中受歧視。
方長庚神情忽然無比嚴肅,低呼一聲:“糟糕!”
方啟明頓時緊張地看向他:“不會?那怎麽辦?難道要我把孩子過繼給你?”
方長庚憋了一會兒, 實在忍不住了才埋頭悶笑,笑得方啟明一臉莫名其妙又羞怒地看著他:“笑什麽?你也學那些臭書生的毛病!”
方長庚這才抬起頭,不再開他的玩笑:“咱們皇上隻在山西、安徽等中原那一帶設了商籍,而且主要是為茶商和鹽商設的,和咱們是八杆子打不著的關係,你怕什麽?”
方啟明“哦”了一聲,放心地在桌邊坐下:“那我就放心了。既然你說東安那裏有趕圩,我明天就出發去那裏。”
方長庚原來還想提醒他有沒有準備樣品、是否了解別的藥材商的價格等事項,後來發現他確實準備得充分了,就沒再多問別的。
“對了哥,我給你買了兩本書,你拿回去看看。”方長庚從書架上取下一本《士商類要》和一本《天下水陸路程》,遞給方啟明,“我聽人說的,看這個對你跑商有好處。”
方啟明接過書翻了幾頁,過了一會兒抬起頭,深情地看向方長庚:“弟,還是你好,看來哥以前沒白疼你。”他自從做起藥材生意以來受了不少冷眼,壓力也大,還好家裏爹娘理解,有個聰明弟弟還時常鼓勵他幫助他,總算沒讓他半途而廢。
方長庚抖了抖胳膊上的雞皮疙瘩:“這話你還是留給我嫂子聽。”
說到這個,方長庚有些猶豫道:“哥,你要不跟我說說你喜歡的是哪家小姐,沒準我能幫你出出主意呢。”
算算方啟明過完年都十九了,怎麽都該是找個媳婦兒的時候了,就是他不急,小李氏和老李氏恐怕也要催了,他還是希望他哥能找個真心喜歡的過一輩子。
方啟明這時卻心不在這種事上:“這種事你能出什麽主意,再等等,等我做出些名堂再說。”
方長庚點點頭:“既然家裏要開飯館,以後總有跑商的會來飯館歇腳,讓爹娘注意著些,肯定會有不少機會找上門來的。”
方啟明笑著“嗯”了一聲:“我也是這麽想的。”
“可惜我現在沒有假,不能回去看看。”方長庚有些惋惜。
方啟明說:“也不是什麽要緊的,爹已經找好了木匠和油漆工,過兩天就要開工了。”
方長庚本來還想提些裝修上的意見,轉念想到古代條件有限,也弄不出什麽花樣來,而且家裏也投不出那麽多資金,就放棄了。
“沅君現在在縣學,到時候我讓他叫上秀才們去咱家飯館捧場。對了哥,你別忘了去請我在縣學的老師,叫沈赫,沅君知道的。還有,最好能去請縣衙裏三位我認識的書吏,他們來不來我也不能保證,不過要是能請到他們,一定會吸引不少人來咱們店吃飯的。”
方啟明點頭表示知道了。
送走方啟明以後,方長庚又埋進了書本,將昨日老師講的注釋仔仔細細地複習。除了一直作為正統的朱熹版本的注釋,他還去藏書閣收集了當今內閣大臣高淵所作的注釋與文章,決定好好研讀。
如此又過了幾天,沒想到徐聞止居然派人找上門來了。
“方公子,我家公子請您三天後去秋葉山莊一遊。”說罷那個小廝遞上請帖,束手站在一邊等方長庚回複。
方長庚自從上回詩會回來後也漸漸想通了,如果自己以後真想走仕途,一味退縮避讓肯定是行不通的,況且徐聞止確實是個可交之人,而且都這樣主動了,沒道理不去。
“你去回你家公子,說我一定準時在約定的地方等候。”
小廝應諾後退了出去,方長庚則在想不知道徐聞止有沒有邀請周其琛,以他的長袖善舞,不應當隻邀請了他才對。
不過轉念想起周其琛這兩天又不在,才在心裏歎了口氣,隱隱覺得周其琛最近太放飛自我,對學業鬆懈過頭了,暗想著等他回來以後還得和他提一下。
三天後,方長庚就徒步走到請帖上約定的地點——離府學不遠的一家書齋門口,這時徐家的馬車已經在那裏等候多時了。
徐聞止掀開車簾子探頭出來,十分高興地朝方長庚點點頭:“庚弟,快上來。”
方長庚笑著朝他示意:“徐兄。”
上了馬車,除了徐聞止以外還有那個一直跟在徐聞止身後的小廝,方長庚才知道他叫伴書。
“沒想到徐兄這麽早就等著了,我也該早點來的。”方長庚有些不好意思。
徐聞止搖搖頭:“其實沒等多久,你不要覺得如何。咱們年紀相仿,我又喜歡你這性子,就隨意相處,不要拘束。”
方長庚點頭道是,不經意地提起周其琛,果然聽徐聞止說:“我原來也邀請了他,沒曾想他府上沒有人,所以就隻剩你我了。”
方長庚這下完全放心了,覺得徐聞止做事十分周全,也並非挑撥離間、心眼多的人,與他想象的並沒有什麽出入。
“來,這是今年最新的廬山雲霧,你品品。”徐聞止讓伴書給方長庚斟了一盞茶,笑盈盈道。
方長庚端起茶盞喝了一口,他平時覺得困倦時也會泡一壺釅茶提神,不過是最普通的茶葉,也說不上品,頂多算是牛飲而已。
雖沒喝過好茶,但他也有意了解過《茶經》,便應景又直白地說:“是宋朝時被稱為‘貢茶’的廬山雲霧?芽葉肥嫩,香如幽蘭,濃醇鮮爽,是我喝過最好的茶了。”
他記得徐聞止兩位叔叔就是茶商,有這樣深厚的背景和家教,難怪能培養出徐聞止這樣麵麵俱到的人,這麽一比較,自己確實差得遠了。
他不禁苦笑著搖搖頭。
徐聞止盯著茶盞裏上下翻滾的茶葉,緩緩吟道:“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引)
他忽然止住,停頓的時間有些久,方長庚便接道:“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果然見徐聞止眼睛一亮:“沒想到你也懂這些。”
方長庚心裏苦笑更甚,當初他看到這首詩滿心隻有兩個詞——通俗!好背!於是從頭至尾讀了幾遍就記下來了,沒想到還能裝個逼。
不過徐聞止要是問得再深一點他就要暴露了,隻好說:“我對茶葉不甚了解,也隻是讀了兩首詩而已,就不在徐兄麵前班門弄斧了。”
徐聞止覺得以方長庚的出身能接下他的詩已經不錯了,也沒在意:“你要是想了解這些盡管找我,改天我讓伴書給你送點茶葉過去,你也別跟我客氣,我家裏最多的就是這些。”
方長庚就沒有推辭。
一路上兩人談天說地,方長庚發現徐聞止見識十分廣,去過不少名山大川,和沈赫都有的一拚,不禁問了他不少各地的民俗風情,恰巧他也能說出不少,再加上他以前在現代的經曆,冒出許多連徐聞止也不知道的名詞,兩人一拍即合,漸漸也不再互相稱呼徐兄庚弟,而是以你我相稱,讓方長庚自在不少。
大約一個時辰後,他們終於到了與陵陽山名氣相當的落霞山腳下,秋葉山莊就在半山腰,他們要步行踩著石階才能上去。
方長庚平時一直早起鍛煉,爬山對他來說沒什麽壓力,甚至連氣都沒喘一下。轉頭看徐聞止,也氣息平穩,倒是伴書被他們遠遠落在身後,還在漲紅著臉拚命追趕。
兩人哈哈大笑,徐聞止說:“以前我與幾位堂兄爬山,沒一個能趕上我的,還一個個唉聲歎氣。我說就他們那樣,進了鄉試考場不出三天就得被人背出來。我還以為你也是整天躲在房裏看書的人,算是我看走眼了。”
方長庚笑著搖頭:“整天看書有什麽意思,我還喜歡射箭呢。”
徐聞止驚訝地看著他,立刻拍了一下他的肩:“總算遇見知己了,走走走,山莊裏有射圃,咱們比試一番!”
兩人並肩往上爬,不一會兒就到了秋葉山莊。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就更一章啦,我要修一下前麵的bug,明天還是雙更,要是精力允許就補上欠的一更,實在是最近碼字速度跟狗刨似的,嘿嘿。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