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僮
字數:5099 加入書籤
第六十五章
結束了方啟明的人生大事, 方長庚也不好意思在新婚夫妻這裏多待, 第二天去家裏的悅來酒樓轉了一圈, 和小李氏打了聲招呼, 然後就打算回雲嶺村, 也能多留點時間陪家裏的長輩說說話。
隻出了酒樓幾步,就見不遠處一位縣衙的皂吏急匆匆趕來, 那人瞧見方啟明正要離開, 連忙叫住他:“方舉人!請留步!”
方長庚不料他是找自己的, 停住腳步, 客氣地笑著等他開口。
“方舉人,咱們縣令請您去縣衙一趟,還好我腳程快,不然可不是就錯過了!”那皂吏邊喘氣邊十分慶幸地說。
方長庚猜測多半是和鄉試有關,去了以後果然沒料錯,許縣令就是要問他立牌坊和入地方誌的事。
“省裏撥下來的牌坊銀共有二十五兩, 要麽你拿著銀子自己請石匠造,要麽縣衙派人過些時候直接去你家給你立好,你選哪個?”
許縣令神態和藹, 暗地裏卻對方長庚左看右看,上下打量, 怎麽算都覺得眼前這孩子是縣裏數一數二的青年才俊,錯過了未免可惜。
方長庚向來對別人的目光十分敏感,隱約也覺得哪裏不對勁,又說不上來, 便就事論事道:“這事還是請縣衙辦,我於此時不通,憑添麻煩。”
現在兩人於社會地位上已經是同輩,不用再死守尊卑禮儀,但許縣令對他終究有恩,他的姿態還是十分恭敬的。
隻是……許縣令給他的印象一直是寡言少語,剛正不阿,絕不會因為自己中了舉人而刻意改變態度,然而眼下……許縣令一副慈愛又滿意的神情又是為啥?
許縣令似乎也覺得氣氛有些凝滯,笑了一聲,語氣溫和地問道:“你今年已經十六,又有舉人功名在身,也該考慮人生大事了?”
方長庚腦子轉得飛快,確實知道許縣令膝下有二子二女,排行最末的小女兒還未出閣,雖不太了解,隻是看許縣令突然問起他的私事,莫非是到了適婚的年齡?
還是許縣令有哪家女眷想介紹給他?
對於婚姻他早就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既然已經過了鄉試,早娶晚娶左右都在這幾年,沒什麽區別。若是能娶縣令之女或是許縣令想要介紹給他的女子,從背景家世來看都已足矣。
他有一瞬的心動,或許,他該順著許縣令的話,為自己早早訂下親事,至於感情,日後總能培養,他也不妄想什麽自由戀愛,那簡直是扯淡。
可又覺得哪裏不對,似乎自己現在答應了就會錯過什麽,這種情緒阻止了他差點脫口而出的話,讓他隱隱有些焦慮。
心裏思緒萬千,麵上卻未表現出來,方長庚像個沒事人兒似的笑道:“倒也不急,隻因我還想衝一衝會試,是以不願分心在兒女情長上,恐怕還得再拖兩年。”
許縣令人雖剛直,但畫外音還是聽得出來的,他不信方長庚沒聽出他想表達的意思,這是擺明了拒絕他?想他小女兒知書達理,容貌過人,可在婚姻大事上卻不如意。夫妻二人費盡心思為她擇的夫婿全被她否決了,不是嫌這人呆,就是諷那人的相貌,總之就是不滿意。
想到此,許縣令又仔細看了眼前長身玉立的少年郎幾眼,深覺挑不出什麽毛病,結果反倒是人家不願意了?
他平生最不喜強人所難,可為了女兒的幸福也隻能肅著臉勸說道:“誰說娶親就意味著兒女情長?若是娶個賢良女子為你操持家事,平日裏對你關懷備至,不但不會分心,反而能替你分憂。你終究太年輕,這種事還要聽咱們過來人的,不能自己想當然……”
方長庚滿腦門黑線,看來不是他想太多,許縣令是想給他做媒了,還十分堅定地要促成這門親事,一旦他退步,就更難拒絕了,當斷則斷,便道:“自然是好的,隻是我拜了一位老師,不出意外要在山上度過三年,此後去京城亦是山高水遠,恐不能攜女眷在身側,就不免要委屈她住在鄉下伺候長輩……我於心不忍……”
許縣令沉默了片刻,他倒不覺得伺候長輩是什麽問題,隻是這三年又三年,和獨守空房有什麽差別?又沒有丈夫在身邊主持公道,多少要受長輩的氣。他女兒嬌生慣養,決計受不了這樣的折磨。
於是那點心思算是徹底打消了,一時也有些氣悶,便道:“既然如此,那你就隨意。”
方長庚對此正求之不得,也不在乎許縣令的語氣,笑著道:“晚輩知道您對晚輩的關切之情,此生都不敢忘。想來長輩對小輩的人生大事都是這樣著急的,我爹娘說起此事也是如此,隻可惜我不得不辜負長輩好意了。”
把自己放在小輩的位置放低姿態,因為這時說再多都沒用,隻能努力別得罪人就好,幸虧自己遇上的不是小心眼的人,不然結果如何還真不好說。
許縣令歎了口氣,十分煩憂的樣子,見方長庚仍語笑晏晏態度誠懇,也覺得自己遷怒了,便緩和了神色:“確實如此,我女兒在這事上挑剔得很,為此我和夫人愁得頭發都白了,不知道要怎樣的人她才能滿意。”
方長庚似有所感,也歎道:“隻是緣分未到,看來許小姐也是性情中人,讓晚輩歎服。”
許縣令終於微微露出笑顏,對方長庚的話很是受用,便揭過此事,隻笑道:“對了,你中亞元的事跡要記入地方誌,到時候還要請你來審核一番,免得出差錯。”
方長庚沒有猶豫便答應了。
今年過年時比以往都要熱鬧,大丫帶著剛剛學步的兒子來了,二丫已經身懷有孕,她的丈夫林碩明對她也是關懷備至,或許是有了丈夫的疼寵,二丫看起來容光煥發,不複以前怯弱憂鬱的樣子。
不過令眾人有些意外的是,老李氏的女兒,已經十幾年不曾回娘家探親的方杏子居然帶著她剛滿十四的兒子回來了。
其實方長庚這位姑姑在方長庚三歲之前也回來過幾次,隻是她嫁入鄰村的袁家幾年,連生三個女孩兒,在婆家抬不起頭,漸漸就不回來了。後來想盡辦法總算懷上一胎,生的還是個男孩兒,終於揚眉吐氣,可身體底子卻在生產中搞垮了,出不了遠門,還是老李氏和方萬英過年時主動去親家家裏,才能見到外孫幾麵。後來袁家搬家去了隔壁縣,老李氏他們便也不怎麽去看望了。所以不論是老方家這邊,還是這個比方長庚矮了一頭的黑瘦男孩,對彼此的感覺都是生疏居多。
“快叫外公外婆啊——”方杏子催她兒子。
她的長相隨老李氏,大氣敞亮,眼角透著精明。或許是被疾病折磨得久了,臉頰沒什麽肉,膚色也是枯黃的,看起來不太精神。
到底是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老李氏趕緊讓方杏子和她兒子袁豐坐下,去廚房端出桂花糕和切成薄片的醬肉,心疼又氣急地說:“你說你,怎麽變成現在這樣了?是不是在那裏過得不好?”
小李氏以前和方杏子關係很不錯,見她這樣也有些不忍心,默默地去廚房打算做點熱乎的招待兩人。
“沒有——娘,我這是老毛病了,您又不是不知道。”方杏子十分樂觀地笑道,然後一把攬過袁豐,開門見山地說,“爹,娘,我今兒個是有事要求大哥呢!”
方大山皺起眉,瞪了她一眼:“什麽求不求的,你還來這一套?”三兄妹從小感情就好,雖然後來不怎麽來往,但真遇上事兒了,他還能不幫這個妹妹撐腰?
方杏子神情一亮,笑得有些感慨:“是,自家人不說兩家話,我這次來,是想把袁豐托付給你們,讓他跟著長庚去外頭見見世麵呢。”
她早就聽說她這文曲星下凡的外甥中了舉人的事了,再看看自己兒子,雖然在她的極力要求下送到學堂識了幾年字,後來卻因為她丈夫還有婆家眼皮子淺,沒能繼續念下去,而是跟著家裏下地幹活,怎麽也不可能有什麽出息了。
她苦苦想了幾年,得知外甥讀書讀出了名堂,心一橫,找著機會就勸說婆家,終於讓他們同意把袁豐送過來,總算治了她的心病。
見方家人一時沒說話,方杏子還以為是他們不同意,連忙補充道:“我也是聽說讀書人身邊都要跟個書僮,想著袁豐什麽都能幹,可以給長庚做飯洗衣服,又是自家人知根知底,所以來問問你們的意見。要是長庚不需要,那我就把袁豐領回去,就當帶他來走趟親戚。”
方大山不是不同意,而是這事他卻做不了主,現在家裏主意最大的還是他的兒子,更何況還是找貼身書僮這種事。
而老李氏的心已經偏了,期盼又忐忑地看著方長庚,希望他能同意。
方長庚察覺到他們的視線,心下想笑,又端詳了袁豐片刻,見他眼神天真清亮,顯然還沒有被亂七八糟的人或事汙染過,心裏也很滿意,便說:“我正好想找個書僮,小豐要是願意跟在我身邊,那就留下來。”
方杏子又是驚喜又是感激:“那太好了!長庚,袁豐他很聽話,就是不太懂人情世故,要是他做錯了事,你盡管罵他揍他,讓他長長記性!”
方長庚忍不住搖頭笑道:“姑姑,小豐也就比我小了兩歲,我信他能把事做好,最多指點他幾句,怎麽會罵他打他呢。”
方杏子一顆心徹底落下,連聲道:“沒事的沒事的,到時候都你做主,用不著顧忌我,你肯留他我就再高興不過了。”
作者有話要說: 晚啦晚啦,今天碼得很慢很慢,第二更盡量,不行的話明天十二點之前,麽麽噠~
(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