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

字數:5099   加入書籤

A+A-




    過完年, 徐清猗就留在了縣城,夫妻倆共處的日子一下子多了起來, 之前新婚心態不同,因此那段時日相處時充滿了新鮮感與熱情,沒有意識到有什麽不契合的。但天天在同一個屋簷下, 又同床共枕, 就免不了出現一些例如作息/喜好之類不能一致的問題,對於方長庚而言就是多了一層束縛,肯定不像以前那麽隨心所欲了。

    不過他本來就是個作息規律又沒什麽壞毛病的人,這些很快就適應了, 就是徐清猗那奶娘時常插在兩人中間, 看見有什麽不合規矩的就要置喙,真不知道是來給他們幫忙的還是添亂的。

    這日中午從縣衙回來,還沒進臥房呢,就聽見吳奶娘的聲音:“……小小姐住這兒也太委屈了,手下伺候的人都沒有,這以後你和姑爺上了京城,沒個千把兩銀子如何置辦得起宅子物什和下人,受罪的不還是小小姐……”

    方長庚雖然厭煩, 但這老太太以前是在尚書府和侯爺府的,說的確實是事實。如果是真心為了徐清猗好, 也還能容忍,隻是不免想知道她的反應。

    徐清猗似乎是有些不高興了,語氣裏帶著不易察覺的強硬:“奶娘以後別再說這種話, 若讓夫君聽見了,豈不是給他心裏添堵。再說了,我也不是眾星捧月長大的,奶娘最清楚,再說這些就是存心要讓我難受了。”

    吳奶娘一時噤了聲,半天後才歎了口氣:“老婆子是看不得小小姐受苦,小姐命不好,投了那樣一個人家,死不瞑目,老婆子就盼著小小姐一輩子能舒舒坦坦的,小姐在……”

    越說越有些沉重,徐清猗也不好再責怪她,便輕聲安撫了幾句,又說:“夫君說過中午會回來的,我看差不多是時候了,也不知絲雨和蕊兒做好飯沒有?”

    吳奶娘道:“我去看看,光顧著和小小姐說話了,都忘了這事兒。”

    方長庚也沒躲躲藏藏的,徑直走了上去,與吳奶娘照了個麵,差點兒沒把她嚇一跳。

    隻不過她是大戶人家幹了幾十年的老人了,見過大場麵,並沒有露出驚慌失措的神色來,招呼了一聲就往廚房去了。

    方長庚走進臥房,隻字未提剛才聽到的那些話,隻笑道:“你猜我要跟你說什麽好消息?”

    徐清猗眉一挑:“我不猜,你愛說不說。”

    方長庚一點兒也不生氣:“你記不記得我先前在信裏說過,我編了一本舉業書賣給書坊,今日去書坊瞧了瞧,聽掌櫃的說買的人非常多,還想讓我再寫幾本賣給他們。”

    徐清猗一聽是這樣的事,也不開玩笑了,高興又有些可惜地說:“那真是太好了,隻是我覺著寫這個著實費心血,況且我們再過幾月就要遠行,還是不攬這樁事了。”

    方長庚十分讚同地頷首:“那就聽夫人的。”

    徐清猗抿嘴一笑,心裏對奶娘的話越發不以為然。

    用完午飯,方長庚就讓袁豐駕著馬車送徐清猗去看劉嘉蘭。

    一月的時候劉嘉蘭產下一子一女,這時候已經出月子了,兩個小寶貝也白白胖胖的惹人疼,老李氏和方萬英滿心歡喜,索性就住到了方啟明那裏幫著照顧孩子,一家人總算不用分隔兩地了。

    至於馬車不是他買的,而是從山莊帶來的,不是他不想,而是馬上要拖家帶口地出遠門,買了又不方便帶走,便想著去了京城再置辦。

    說到底他對吳奶娘那天說的話雖不至於耿耿於懷,但心裏難免有幾分歉疚,即便徐清猗不在乎,他也是要想盡辦法讓她過得不比原來的差的。

    到了四月,天氣已經回暖,清風拂麵,處處都能感受到蓬勃的春意。

    於是方長庚和劉縣丞又去了地裏忙活,讓每戶人家領一定數量的葡萄苗回去,同時還要教他們怎麽栽種,工程量頗大,等忙完已經是一個月以後了。

    村長方大樹十分熱情地邀請他和劉縣丞去他家吃飯,方長庚也沒有拒絕。

    方鬆早就在前兩年娶妻生子,仍然住在村子裏,雖然兩人曾經不值得道的那些小過節已經翻篇很久了,但方鬆看見方長庚還有些硌應,腦海裏又想起當年考場裏發生的事,頓時麵如土色,忍了一會兒還是訕笑著先離席了。

    方大樹對這一切概不知情,依舊眯著一雙小眼替不爭氣的兒子道歉,然後又感謝了兩人一番,端起酒碗就要向他們敬酒。

    方長庚和劉縣丞對他的印象都不算太好,隻喝了幾口就要告辭,沒想到方大樹殷切地拉住方長庚,像有什麽大事要與他說。

    劉縣丞心想應該是他們村裏或宗族的事,也不好旁聽,就先行告辭了。

    “縣丞不在,我就叫你一聲子侄,嘿嘿。是這樣,這兩年老族長身體越來越不好,左右也就這兩個月的事,該選下一任了。如今就數你爺爺輩分最大,在村裏又有威望,如果來競選,我一定會幫忙。不如子侄這邊回去問問他,願不願當這個族長?”

    方大樹語氣十分熱切,讓方長庚還有些疑惑他們兩家關係什麽時候這麽好了?

    “我會和我爺爺說這件事的。”方長庚應景地笑道。

    方大樹連聲說了幾個“好”,高高興興地把方長庚送出了家門。

    路上方長庚就在想,這方大樹可不是這麽好心的人,突然向他們家示好,能圖什麽?再說選族長不是他一人說了算的,無論他出不出力,如今他們家在村裏的影響力都顯而易見,如果他爺爺想競選這個族長,多數人都會投他一票。

    為了此事當晚方長庚立即去了方啟明那兒,還讓人把小李氏和方大山也叫過來了,趁一家團聚說明了經過。

    老李氏立即反應過來,皺著眉道:“還不是你二嬸,這方大樹有個親戚,找他上門要和三丫說親,你二嬸見人家條件好,要不是我在,差點就答應了。反正我不待見他們家,連著對他親戚沒啥好印象,不想跟他們扯上啥關係。”

    方萬英在旁邊點頭,同意老李氏的話。

    徐清猗不知道什麽情況,方長庚就簡略地把那些事跟她說了,又東扯西扯了一點別的,滿足她的好奇心。

    總之在這件事上每個人都是一樣的看法,何氏雖然是三丫親娘,也不能不顧兩個老人的意見就嫁女兒,所以一致都說不能讓方大樹以為這事兒和三丫的親事有什麽關係,至於他幫不幫壓根無所謂。

    方啟明比較支持方萬英去做這個族長。

    本朝每個村基本都是自治的狀態,族長由村裏輩分最高又有威望的老人擔任,遇到一些大事,還有村民之間的爭端,都有做決定和主持公道的權力,十分受人尊敬。而且平時也不需要處理雜事,還是挺輕鬆的。

    方萬英思考了一會兒,問方長庚:“孫子,你說爺爺要不要去?”

    方長庚知道方萬英是個淡泊名利的老頭,每天逗逗曾孫子孫女就滿足了,於是道:“去不去都沒關係,咱們也不需要這個名頭,您要是下不定主意,不如就去報個名,選上了就當,沒選上就算了。”

    老李氏道:“孫子說的沒錯,當了咱家也不圖啥好處。不當,那就更沒啥關係了。”

    做完這個決定,一家人就開始嘮些別的。

    方啟明問方長庚:“打算什麽時候走?咱們去送你們出發。”

    方長庚道:“再過一個半月就要走了。”

    老李氏連逗小曾孫的心思都沒了,震驚地看著方長庚他們,滿臉不舍:“啊?咋這麽快就要走了呢?留下我們這些老的,啥時候才能回來啊?!”

    方長庚苦笑:“我也不知道,這裏離京城實在太遠了,要是以後能派官到閩南或是近一點的地方也不錯。不過說這話還嫌太早,若是沒中進士,我自然就回來了。”

    老李氏一臉糾結:“那到底是中好還是不中好,要是以後一直在外頭,我跟你爺爺還有你爹娘就一年到頭都見不到你們兩個了。”

    小李氏比較樂觀:“那也是沒辦法的事,走一步看一步,以後長庚在外頭有出息了,就接你們二老過去,那不一樣的。”

    老李氏一點都不樂意:“那我還舍不得咱們小虎子和小果兒呢。”小虎子和小果兒是方啟明兩個寶寶的小名。

    還好兩個小嬰兒突然哇哇大哭,把老李氏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不然這頓飯還真吃不完了。

    一個月之後方長庚就不去縣衙了,許縣令尤其舍不得他,但也隻能祝他一路順風,早日高中。其實方長庚一直都很感激許縣令,甚至希望他能在萬興縣多留任幾年,也算百姓的福氣,不過這也隻是他想想罷了,還是希望許縣令明年能升遷,也算對得起他的能力。

    接下來幾天就是馬不停蹄地拜訪長輩和好友。

    方沅君今年要參加鄉試,已經和臨鎮一戶讀書人家的閨女定親了,等考完鄉試就成親,於是兩人對坐著喝了大半夜的酒,回首小時候一起上學的往事,如今各自成家,又即將分別,以後天南地北,不知道什麽時候再聚,都感慨不已。

    日子如同流水一般,終於到了出發的時候。

    作者有話要說:  麽麽噠!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