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鎮傳說
字數:7359 加入書籤
“先吃不管, 後吃洗碗。”
“老表老表, 下河洗澡, 爬海夾到, 摟起褲兒就開跑。”
……
水灣縣方言通俗易懂的兩句順口溜。
不知從何時起,一直到二十一世紀,本地小鎮鄉村孩童,各家各戶家長都會對他們扯耳朵念叨這兩句。
甜妹兒笑著搖搖頭, 提起筆, 堅定在卷子上寫下正確單詞:“十八, 就是,跺腳……”,這些都是文景深老師特意教導過。
像陳教授類的同省外地人,不一定能聽懂本地方言, 但本地農村人,愣是聽得懂、學不會正中本省話。
提起水灣縣,不得不說古音。
種花國古代漢語有五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但現代漢語已簡化成四聲調“一聲、二聲、三聲、四聲”。
水灣縣方言保留大量古代“入聲韻”。
比如甜妹兒,跟上京兒化音不一樣, “兒”尾不是附著在前一音節上,而是獨立的音節,且有陰平和陽平的兩種不同讀法。
所以,水灣縣普通話即夾著亂七八糟的音調與文言文古詞古字。
本縣鄉鎮小學中學部分學生,從小到大都沒咋搞懂四聲部的現代讀音,經常跳躍到古音五調去, 一輩子拚音四調都學得迷迷糊糊。
四年級語文基礎題還是太簡單。
不到半個小時,放慢速度的甜妹兒,已經全部寫完,眷念字跡更是鉛筆字的楷書作品,工整清晰流暢自然,橡皮擦都不用一下。
語文作文的題目是《記一次課外勞動》,記敘文。
對於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鄉村娃來講,天天都在不斷參加農村各種各樣勞動,備考裏此類作文寫得不要太多。
對於碧山村娃娃們來講,這絕對是送分題。
在寫勞動的時候,記得一定要歌頌農民群眾的勤勞勇敢善良等,結尾在拍兩下紅星主義美美美滴的馬屁,或者給自己一個做對社會有用人才的目標,升華意義。
甜妹兒直接把曾經寫得高評分作文,一字不漏地背下來,刷刷刷,謄抄在卷子上,得心應手,一氣嗬成。
‘完美!’
這年代不留行提前交卷,她把文具用品放好,一邊檢查卷子的同時,一邊觀察教室內其他同村小弟們的情況,以及監考老師豐富多彩的神情。
監考女老師在教室內遊走數圈,有時候停在學生考桌前,或笑眯眯或板著麵孔觀看,嚇得某些膽小娃娃手抖腿軟。
她是水灣縣其他鎮的小學教師,對於這考場裏所有學生都不偏不倚,時不時滿意點頭,有時候皺眉蹙額,恨不得拎著學生耳朵罵兩句,有時候有很平靜。
‘從表情來看,小弟們考得還行,有一兩個不錯的。’甜教導主任心裏很滿意,準備回去做一些解放軍娃娃或鳳凰龍孔雀草編,獎勵給小弟們。
監考女老師來到甜妹兒身邊,瞳孔不自覺放大,她很驚訝整張試卷密密麻麻都填寫好,最小考生速度卻最快,而且準備度很高,真是不得了。
姓名葉甜甜?
怪不得,原來是進步小農民同誌,上過廣播上過報紙,聰明伶俐也是應該的。
監考女老師臉上都笑開花兒。
甜妹兒也回她甜甜蜜蜜一笑,悄無聲息,然後繼續‘檢查’試卷。
上午九點半,鈴聲一響,按時交卷。
考生們陸陸續續安靜走出教室。
在走廊裏,倆高個字胖男孩,還想扯甜妹兒的麻花辮子,落空不說,反倒無緣無故摔個大馬趴,灰溜溜躲進人群裏。
碧山村娃娃們相互擠眉弄眼,咧嘴嘿嘿怪笑,然後手牽手或肩搭肩,跟在甜老大身後,往西邊院房走去。
直到走出考點東院——
“甜老大,太厲害啦!”
“甜老大,我們考場聽寫單詞太奇怪,果然文老師提前預料到。”
“甜老大……”
其他鄉鎮考生,莫名其妙瞅著二十多個高高低低學生娃,圍著一個長得標誌的小姑娘,‘甜老大甜老大’叫喚個不停,一頭霧水。
該不會這個女娃娃,是他們村生產隊隊長的女兒?!
準備明年再考初小畢業證的雙胞胎:
……爸爸媽媽,給我們快生一個小妹妹吧?!
直到本村娃娃們都集中在一起,甜妹兒與大家進入西邊某間教室,納涼休息調整一番,並且建議,不可隨意議論考試題,以免影響下一場考試的正常發揮。
語文算術考試間,有長達一個小時休息時間。
考生們有的安安靜靜看小人書,有的三三兩兩圍著嘰嘰喳喳講故事笑話,有的玩簡單撿石子的遊戲……這一切都在甜教導主任的規劃預料之中。
她坐在教室裏的木桌上,透過精致雅趣的鏤空雕花窗戶,無聊地打量這整個碧山鎮小學,真麵積挺大。
窗外原來應該是一個人工小池塘,中間圈著一座假石山,還有小石板橋,橋上是有一間古風亭。
隻是如今水被抽空,假山被毀,古風亭被拆,連池塘邊的柳樹都被砍成一個個光禿禿圓木樁,隻有唯一的老舊石板橋,述說著古時候的風光。
“你在看什麽?”
山紳忽然走過來,好奇瞅一眼窗外,連花樹都沒有,隻有一些雜草,破敗不堪的院落,沒啥好看的。
甜妹兒瞅他一眼,意思很明白,真的隻是無聊而已。
“你知道鎮名為何是碧山鎮嗎?”
山紳神秘兮兮眨兩下漂亮右眼睛,也爬到桌子上挨著她坐下。
甜妹兒興致被勾起來,湊到他耳朵邊,悄咪咪地問道:“為什麽?”
這種涉及封建□□的曆史事情,不可大聲議論,隻能私底下偷偷摸摸講故事,除非帶批判意義。
平日裏,群眾們大聲議論,通常隻為批評地主家官僚統治。山娃娃們倒是能抱著三國演義或水滸傳看得歡兒。
山紳挪動一下位置,靠近她,講關於碧山鎮傳說。
根據《新唐書·李德裕傳》記載:
“舊製,歲抄運內粟贍黎、嶲州,起嘉、眉,道陽山江,而達大度……。”
這句話的意思是每年末,唐朝政府把軍糧從嘉州、眉州通過陽山江道水運到大渡鎮等。
甜妹兒擰一下他耳朵,嘀咕道:
“別翻譯,我能聽得懂。”
山紳捂著耳朵不滿瞪她一眼,在她催促下,隻好繼續小聲講故事,漸漸也忘記微紅的耳朵,講得興致勃勃。
甜妹兒暗地裏鬆一口氣。
誰叫他耳朵皮這麽薄的?!
回去給他抹一抹海棠脂膏。
不僅糧草,唐朝時還有瓷器絲綢等精貴物品都會通過大渡河運轉。
碧山鎮外鎮外河流就是大渡河分支,而群碧山裏除去地下泉水,主要支流也來自大渡河分支。在大渡河沿岸幾處,有一些停點,作為官兵休息指出。
“碧山鎮也是?”
甜妹兒不解道。
“不是,這小河距離岷江都很遠,怎麽可能修在這裏。”山紳一副你是不是傻的鄙視模樣,小鼻孔快朝天。
甜妹兒頓時感覺手指癢癢,再次輕輕擰一下他腰肉,打不了回去給海棠膏多一些。
“啊——”
山紳捂住嘴控訴瞅她。
“繼續。”
平淡命令,手拍著他肩膀。
因為官糧瓷器絲綢金銀珠寶等精貴物品,自然會出現一些水匪盜類的亂子,而縣裏還有苗彝等少數民族。
這些水匪個個武功高強,擅長水性,常常能把官糧等不著痕跡地運走。哪怕知道是本地人,官方連一副水匪畫像都沒有,更何談抓人,往哪裏去抓。
好在水匪們下手有分寸,通常不殺人,隻截鏢,而且截走次數有限,對於朝廷物品損失不大,隻是丟麵子而已。
甚至招集江湖能人異士來本市找水匪,比如有名的詩仙李白曾經來過市裏暗坊,坐船來走的,還留下千古不朽詩篇,但聽說啥也沒找到。
甜妹兒翻白眼:……那些明明是風景抒情詩句,人家是看到美景有感而發,你編,請繼續編。
山紳不滿扯一下她麻花辮。
因為在本市經常出事後,請許多能人異士,官兵們一路順利查到水灣縣“瓦子堆”。
“瓦子堆”就是是碧山鎮前身。
因為本地唐朝時候鎮上有兩家“蠻子”燒碗罐的窯,生產一種民用粗糙的釉陶器,比如兩耳罐、四耳罐、葵口碗等。
但依舊是無用功,什麽都沒查到,連水匪是誰都不知道。
甜妹兒忽然想到師父的暗格裏。
雖然金銀沒有看到,但有各個年代的瓷器珠寶古書啥的都有,唐朝自然也少不了,不會祖先是水匪吧!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寫這句詩的唐朝邊塞詩人岑參,任職本市刺史期間,聽說此事後,每日苦思冥想,終於想到一個法子。
他在“瓦子堆”本地招能人,收為己用,建立暫時據點,因地製宜建立稍微繁華一些的商業,比如養蠶絲等,然後派本地村民護送官方物資以及非官物資。
比如,當時瓦子堆裏所有品格不錯的讀書人,其中唯一的秀才正是出自碧山村,從此以後唐朝水匪果然消失不見。
而‘瓦子堆’是從“蠻子”處得來的名字,被文人雅士嫌棄,改名碧山鎮,為紀念第一位碧山村出的秀才官員。
甜妹兒揉揉有些發癢的耳朵,此故事還算精彩。
“跟碧山鎮小學有什麽關係?”
山紳神秘兮兮眨眼道:
“傳說以前地主,在這裏找到有各種各樣唐朝瓷器珠寶金銀,靠著它們發家致富,然後把祖宅修在這裏。”
甜妹兒眼睛刷一下變得雪亮,好像有許多小星星,激動得小酒窩都露出來。
這時,山紳輕輕戳一下她的酒窩,軟軟嫩嫩的,果然戳起來很舒服。
他湊到她耳朵,悄咪咪道:
“整個碧山鎮居民都知道,民國時候,這裏還被稱為神仙鎮,後來建國後為破除封建迷信思想,被改為青山鎮或碧山鎮,剛才故事全都是騙你的。”
刷——
山紳麻利跳下桌。
蹭——
甜妹兒單手直接把他整個人單手拎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純屬虛構,在曆史故事裏插上想象的翅膀。
隻有運官糧,以及岑參刺史是真的,李白等詩人真的隻是參觀大好河山!!
**
小時候有的監考老師一直走來走去,葉子某一位數學老師見誰都笑。
見到好,是開心笑。
見到壞的,是含刀子地笑。
見到不好不壞,是習慣性笑^_^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