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傳統習俗
字數:3843 加入書籤
天剛剛亮,譚天就被母親給叫起床了。弟弟妹妹,叔叔嬸嬸等都早早的起床。
雖然馬圖騰說了是在七點二十八分鍾搬家……“進火”,可是還是有許多事情要忙碌。
特別是,母親還想把老家一些舊家具也要搬到別墅去。
“啊!娘,這些東西就不要搬了吧。那別墅該要的家具什麽的,都準備好了。這些東西放在別墅裏,也不好看啊。”譚天當即被母親的老做派給驚呆了。
“這些的是你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哪怎麽能不要呢。這桌子,凳子都要搬過去。兩百多年了呢。老古記了。”母親堅持道。
“那,那這抽屜不要了。都已經壞了一隻腳了。”譚天忙指著那一張爛了一條腳的抽屜說。
“這是娘的嫁妝,是你外公親手做的。娘得留著。腳壞了,再請木匠修好一下就行了。”母親有些生氣的說。
“那壇壇罐罐就不要了。這這要是都搬過去,那不被人家笑話啊。”譚天真鬱悶。
“誰笑話。我們農村人過日子,哪家離得開壇壇罐罐的。就是城裏的平常人家過日子,也離不開壇壇罐罐的。”母親笑罵著兒子。
“天哥哥,別跟娘說這些吧。隻要娘高興,她捉一隻豬放在別墅裏養著,都隨她啊。隻要娘高興就行了。”姚瑤忙笑著拉著譚天勸道。
“哈哈哈,還是媳婦心痛婆婆,連豬都願意讓她捉到別墅裏養了。”鄰居和親戚們都哈哈哈的笑起來。
“我好媳婦,娘再怎麽糊塗,也不能看把豬養在別墅裏吧。養這隻豬到還可以的。”母親笑著罵了譚天一句。
“好了好了,大妹子就是精明。這些壇壇罐罐可都是寶貝呢。過不了幾年有一半都會身價百倍的。舍不得丟是好事。哪像譚天年輕人,不懂事。不知道老輩人留下來的東西,有些現在都很值錢了。就這張桌子,海南黃花梨木的。現在不怎麽樣,過個十年八年的,這張桌子起碼得買上十來萬呢。”馬圖騰忙誇讚著譚天的母親。
“啊,十來萬?這,這麽值錢啊。那,那凳子呢?”鄰居親戚們驚問起來。
“我是說這一套。”馬圖騰忙解釋,實際上也不想多說那些話的。說了,大家也不懂。
“錢倒是小事,我們家現在也不缺這點錢。最關鍵是祖輩留下來的,不管怎麽著,都要留下來。傳下去的。”母親忙笑道。
“是啊,兒子啊,別認為你娘沒讀過書,她這道理講的比我這當過老師的都很在理。不要認為有錢了,就不在乎祖輩留下來的東西了。就是爛了,也可以擺在那裏當做留念呢。現在城裏有錢的,喜歡搞收藏的,還特意到鄉裏花錢,買些破破爛爛的回去,擺著呢。”一直沒有做聲的父親忙對譚天教訓著。
“天天啊,你小時候,兩歲多人時,最喜歡爬到桌子上坐著吃飯了,害得你爺爺隻好把菜碗推到一邊放著。你娘要抱你下來,你就哭過不停。每次都被我哥哥攔著。”二爺爺正好趕了過來,笑道。
“好好好,別說了,把家裏的東西都搬到新屋去,隻要娘和爹高興,把那屋上的瓦現在拆下來搬過去也行。”譚天忙笑道。
“你這蠢崽,是故意氣娘是吧。哪個說搬家還要把瓦搬過去的。”母親笑罵著拍了譚天一下。
鄰居和親戚們都忍不住又哈哈哈的大笑起來。
“那倒不是不可以,隻是現在來不及了。來得及,我真想現在拆下來一起搬過去。”譚天的父親忙半開玩笑半當真的笑道。
“哈哈哈,譚老師真幽默。”大家又是一陣大笑。
“好了好了,時辰快到了。七點過八分鍾就開始從這裏出發,不快不慢的走,走到別墅門口剛好是七點二十八。”馬圖騰忙叫道。
“不快不慢,這過去哪裏要二十分鍾啊。挺多一刻鍾呢。”譚元成忙笑道。
“那就還稍微慢一點,把握好時間就行了。”馬圖騰忙說。
“來,卉卉,琪琪,麗娜,你們每個給我擔著這一擔柴火啊。走慢點。”譚天的母親忙把幾擔二十來斤重的幹柴交給楊卉她們。
“嗯,大娘。”幾個女孩高興的紛紛抓著那竹竿一提:“好像很輕啊。”
“意思意思。來,這是紅包。大吉大利。”譚天的母親忙給每個女孩塞上一個紅包。
“啊!大娘,不要,不要紅包。”幾個女孩忙推辭。
“接了吧,這是我們的習俗呢。必需要接的。”眾人紛紛勸起來。
“是的,是習俗。圖給大吉大利的。”張梁一邊接著紅包一邊笑道。
“這紅包好,這個紅包好!我喜歡,大娘,我會把這紅包留著一輩子的。”曾國華接著了譚天的母親遞上的紅包,興奮的笑道。
一切準備好後,馬圖騰掐算著時間,到了七點過八分鍾,便興高采烈的叫道:“喬遷之喜開始!”
隨即譚元明和譚元亮兩兄弟就一起點燃了鞭炮,一行長達近幾百人的“送火”隊伍就陸陸續續的向別墅走去。
另外一些放鞭炮的鄰居,便分成幾段跟著。
由於人多,許多東西就分攤到每人手上。那些壇壇罐罐的,就沒有用籮筐挑著了,都讓那些親戚朋友給每人提一個。就圖個喜慶。有許多親朋好友和鄰居手上沒有東西可拿,就高高興興的跟著排起了長長的“送火”隊伍。
譚天就和譚風兩個抬著一隻燒得火旺旺的火爐走在最前麵,後麵就是譚天的父親、小弟和小姑父、二舅舅、滿舅舅和張梁、曾國華挑著米和油、雞鴨魚肉蔬菜,楊卉幾個女孩子,就挑著柴火走在幾個舅舅後麵。
不少沒有參與搬家的鄉親,便就都嘻嘻哈哈的跟著隊伍走著。不少人特意跟著楊卉、常琪琪、常麗娜走著,看著她們那用雙手托著一擔不很大的柴火,縮著脖子的可愛的樣子發笑。
姚瑤就提著一隻祖輩遺傳了有三百多年曆史的小壇子,跟著婆婆和母親走著。
譚天的母親,一邊走叮囑著:“這隻青花瓷壇子,是你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聽說到現在有三百來年了。你就好好的收著。等下就放到你的房間裏。”
“娘,給弟弟他們吧。我們就不留著了。”姚瑤忙說。
“好孩子,這是祖輩留下的,隻傳給長孫的。就圖個人丁興旺的。不能說胡話的。啊!”譚天的母親忙笑著提醒姚瑤。
“哎,你婆婆說的對。這是很有講究的。不單是一隻寶貝的意思。你留著,千萬不能把它給賣掉啊。要傳下去的。”趙梁麗忙叮囑女兒。她懂得了親家母的心思。這也是習俗。
習俗往往是不可違的,她傳承了上千百年的傳統精華。不少人一時沒有見到打破習俗後的影響,可是到了若幹年後,那影響力就有可能顯示出來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