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兵變1

字數:5231   加入書籤

A+A-


    出了房門,行宮外叛軍的叫陣聲一下子聽的清楚了。早就聽說潁川郡民風彪悍,果然,他們鐵蹄踏響下,整個大地都在震顫。

    又是一聲震耳欲聾的叫陣聲。履霜聽了,害怕的發抖,整個人蜷縮在馬車角落。竇憲見她臉色發白,發鬢散亂,心中憐惜,把她拉進了懷裏,幫著堵耳朵。成息侯也在旁摸著她的頭安慰。

    長公主見了,不由地笑了一聲,“你怕什麽,叛軍打不進來的。”

    幾人見她說的篤定,一下子都看了過來。

    她淡淡問,“你們可知叛軍攻來了多久?”

    竇憲早就留心著兵事,聞言答道,“小半個時辰了。”

    長公主問,“聖上為何不派人去迎戰?”

    竇憲不假思索地說,“京師往這裏運送糧食、瓜果的隊伍遲了三日還沒有來。今早聖上派了一半的禁軍出去查...”說還沒說完,便驚疑不休地看著他母親。

    長公主淡淡笑了一聲,“多少事情,都是從一個巧字上來的呢。”

    一炷香的時間,馬車抵達了頤誌殿。竇憲才扶著父母、妹妹下車,便見到黑壓壓的一大群親貴朝臣。一個個都衣襟散亂,神色困倦的,很是狼狽。

    等人漸漸來齊了,聖上被皇後扶著,從內室走了出來。他疲倦地開口,“想必諸位都已得知了潁川郡兵變一事。”

    眾人都默然不語。唯有皇弟琅琊王大著膽子問,“臣弟聽說那起子黑了心腸的東西,是因南郊大禮賞賜不均而嘩變的?”

    聖上皺著眉說是。

    琅琊王罵道,“那起子脂油蒙了心的畜生!請陛下速速派人出去,剿滅叛軍!”

    聖上語聲艱澀,“因行宮狹小,禁軍我隻帶了兩萬。又因京中押送蔬菜果木的人在半路出了意外,今早我派了不少禁軍去出動尋找。如今行宮裏滿打滿算隻有一萬二的人手。而潁川郡,聽說這次來了三萬兵馬...”

    眾人頓時都嘩然失色。

    聖上見狀,安撫道,“話雖這麽說,可你們別急,我已命人持了兵符悄悄出去,向臨近的三郡太守去搬救兵了。他們不久就能陸續到。”

    鼎沸的議論稍稍歇下,但眾人還是都竊竊私語著。

    琅琊王為人坦率,索性挑明了道,“那,敢問陛下,今夜咱們要怎麽撐過呢?就這麽困在行宮裏頭,等著援軍來?萬一他們從外攻破...”

    眾人心裏都有了主意,隻是不敢說,推了各家的女眷出頭,道,“可不能把人都派出去打叛軍。”“萬一叛軍得知行宮內無守衛,包抄進來可怎麽辦?”“請陛下三思。”“陛下素以仁德治下。”“其實潁川郡兵想要的也不多...”

    竇憲聽的直皺眉,上前一步便想說話,履霜忙拖住了,“再等等。”

    那邊聖上歎息道,“此次的兵變,若安撫議和,的確可解一時之圍。但我大漢凜凜天威將被置於何地?因此我必肅清所有叛軍,使國中上下有秩。”他提高聲音、單刀直入地問,“情勢嚴峻,時不我待。諸位愛卿可有願請纓者,為我大漢銷此亂局?”

    他語音落地,所有人都沉默了,頤誌殿內悄無聲息。唯有竇憲躍躍欲試,履霜急的哀求,“別,別。”

    當今的情勢下,聖上需要的豈是戰將...他要的是一個忠勇不畏死的人,拖住叛軍整整一夜,以待天明大軍到來。

    潁川郡軍曆來以驍勇聞名,心生叛意更是勢不可擋。若彼間兵力相當,尚可一戰。可如今行宮隻剩下一萬二的人手。說是一萬二,未必有那麽多呢。指不定是聖上為了寬慰眾心而虛報的。更兼在座親貴懼死,必不肯讓守軍全數出動。如此形式,幾乎是明斷的以卵擊石。怎麽能去?

    見眾人都默不作聲,大皇子朗聲道,“兒臣有個愚見。”

    “你說。”

    “我軍不如先派出奇術者迎敵!”

    琅琊王冷笑了一聲,“建兒,你怕是誌怪看的太多了吧?叛軍兵臨行宮,這都什麽時候了,你還指望著那些人?”

    聖上也皺著眉,失望道,“建兒,你退下吧。”

    “請父皇聽兒臣細說。”大皇子不慌不忙道,“兒臣用奇術者,並非欲借其能,而是采其名。”

    聖上神色微動。

    大皇子繼續道,“兒臣手下有奇術者名王嵐,善造風隼,可翱翔於天。不如派此人偽作鳳鳥來巡,誆耀叛軍?也許可銷解對方些許雄心,稍解其攻。”

    聖上道,“叫他演示著看看!”

    大皇子便對著外頭喊,“王嵐,你進來吧。”

    不一會兒,便有個長著絡腮胡子的中年男子,拿著一個形似紙鳶的東西進來,向眾人拜倒。

    眾人聽外頭的叫陣聲越來越響,把大皇子的打算粗略同他一說,他即刻答應了下來,拱手道,“必不辱使命!”說完,把風隼帶到了一處空曠無人之地,又命眾人都散開,自己鑽了進去。

    大皇子忙使了幾個人在他後頭推著輪子,伴隨著呼呼的夜風,風隼漸漸騰空,飛了起來。它越飛越高,遮蓋住了眾人的頭頂,宛如一隻大鳥。饒是眾人早已知道這東西是紙鳶改造的,但見它真的帶著一個人呼呼高升,也覺得驚異奇妙。

    大皇子揮手命王嵐下來。不知他怎麽做的,風隼竟真的慢慢降低,落了下來。大皇子帶著他上前跪倒。

    聖上親手扶起,連聲說“好,好”。命書畫局的人出來,速速把這風隼改造成鳳鳥,讓王嵐帶著去後山上起飛。一時幾人領命而去,親貴朝臣們皆鬆了口氣。

    大皇子躊躇道,“王嵐雖有本領,終究隻可抵擋一時。行宮還需猛將一名,堅守以待援軍來。”

    眾人聽聞此話,笑意頓時都僵在了臉上。大皇子不動聲色地往身後看了一眼,有一名五十來歲的將軍動了一下,打算出列。可忽然,一個二十來歲、鷹鉤鼻、長相陰鷙的青年搶在他前頭,往前踏了一步。履霜忙問,“那是?”

    竇憲心裏躍躍欲試的,卻幾次被她阻攔。忍不住有些不耐煩,回她說,“那是宋斐!守宮禁南門的列將軍,劉炟他側妃的哥哥。”履霜心中一動,鬆開了緊握住他的手,催促,“快去!”

    他略有詫異,隨即搶在宋斐前,朗聲道,“臣竇憲願披堅執銳,親受矢石,死無所懼!”

    一語出,四座驚。聖上和眾人是鬆了口氣,成息侯夫婦是緊鎖眉峰,大皇子和他身後的將軍,連同宋斐是滿臉怒火。

    竇憲一一掃視眾人,卻又恍若未見,跪下再請,“請陛下恩準!”

    聖上麵色欣慰,但又有些猶豫,遲遲沒有答應。

    大皇子覷著他臉色道,“這...憲表弟是皇親,怎能以千金之軀登臨戰場?再則他也沒有經驗。還是派沈將軍吧。”

    那位沈將軍出列道,“沈豐雖年髦,也願為陛下盡死力!”

    竇憲反駁道,“將軍豈不聞‘自古英雄出少年’?某大膽,請將軍將此報國之機,轉賜給我!”

    沈豐說年髦二字,本是謙詞,意在突出自己經驗豐富。萬萬想不到竇憲會拿住這個計較,當下啞口無言。

    竇憲見狀,又補充道,“臣竇憲蒙受皇恩,忝為列將軍,卻一直沒有機會為國效力。萬望陛下賜臣榮幸!”

    泌陽長公主慢慢地舒展了眉頭,附和,“孩子既這麽說來,請陛下恩準。”

    聖上一向賞識竇憲,有意鍛煉他。此刻聽了長公主開口,心中更是有了計較,不再顧及大兒子的反對,點了頭。又拍著竇憲的肩誇讚,“你身為宗親,卻有這樣的體悟,很好。朕這就調派人過來。七千如何?”

    眾人一下子都嘩然,紛紛道,“這怎麽使得?行宮裏頭難道就不用人照應著了?咱們倒沒什麽,陛下得有人護衛著啊。”

    履霜聽的火起,扯住竇憲的袖子,用不大不小的聲音道,“哥,你還是帶著人在行宮裏守衛吧。別出去了,反正人手也不夠。”

    眾人頓時啞然。把大部分守衛都交給竇憲,那不是送死嗎,明顯的以血肉之軀阻擋叛軍。可若他不出去,隻在行宮中堅壁自守...以叛軍的攻勢,隻怕不出半個時辰便會踏平這裏。左思右想,怎麽都覺得不妥當,訕訕地都沉默了下來。宋斐見了,咬緊牙關大聲道,“臣宋斐願率五千禁軍,出迎叛軍!”

    竇憲問,“五千人中,宋大人可保幾人無虞?”

    宋斐一啞,隨即硬聲道,“曆來戰場,有進無退。竇大人怎麽說起這樣貪生怕死的話來?”

    “我並非貪生怕死,而是另有計策,可保從軍既勝而無虞。”竇憲自信地說,“臣自請以百騎出。”

    聖上連同眾人都驚訝道,“百人即可?”

    竇憲說是。

    宋斐和沈豐都冷笑,“竇大人既敢說如此大話,可願立軍令狀?”

    竇憲欣然應允。聖上便喚軍政司當麵取了文書來。履霜和成息侯都看的心驚,在旁連聲勸竇憲不要。他沒理,鎮定自若地在文書上按了手印。隨即俯身叩拜,帶著百人軍匆匆離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