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規矩

字數:5214   加入書籤

A+A-




    自小就伺候在顧柔嘉身邊,明月對她的性子很是明白,此刻見了她的笑容,難免心中一奇,心道是難道姑娘真的不肯在意鄭家哥兒了不成?隻是見了方才顧柔嘉的冷淡,明月還是很乖順的並不去問,取了鬥篷和鹿皮短靴給顧柔嘉穿上,這才跟著她出去了。

    一路到了正院,剛進了垂花門,就有眼尖的小丫鬟進去通秉,還沒到門前,就見一個中年婦人行了上來,她膚色很白,看得出年輕時候是個秀氣的美人,一見了顧柔嘉,笑得合不攏嘴,疼愛之情溢於言表:“方才紅鸞姑娘來,說姑娘回來了,太太還不信,這回姑娘可真是回來了。”

    這人是顧夫人的陪嫁侍女何媽媽,前世顧家落敗,何媽媽堅持不離不棄,一直跟在顧家左右,連顧柔嘉病後也一直衣不解帶的伺候著,迅速就蒼老了下來,讓顧柔嘉感念於心。現在驟一見到前世故人,她還是止不住的動容,笑得十分乖巧:“何媽媽,你我有些日子不曾見到了。”

    作為顧夫人的侍女,何媽媽對於顧柔嘉也頗有幾分愛屋及烏的疼愛,見她如此乖巧的模樣,更是笑得合不攏嘴:“好,好,姑娘去了京郊幾日,讓咱們都好想。”一麵說,一麵將她引進去。屋中地龍燒得暖,進門後,何媽媽就將她的鬥篷脫下掛好,也就將其引進內間。

    內間中坐了兩個人,除去紅鸞之外,坐在主位的婦人就是顧夫人了。顧夫人年近五十,保養得宜,望之如三十許人,縱然上了年歲,但風韻猶存,和顧柔嘉相比,反倒是多了幾分溫婉動人。

    顧柔嘉怔怔的望著母親,前世彌留之際母親的哭聲似乎還在耳邊回響,不覺眼淚已然漫上眼眶。顧夫人本笑盈盈的迎上來,卻見女兒淚光浮動,一時也是狐疑:“嘉嘉這是怎麽了?誰給了咱們嘉嘉委屈受不成?”

    “怎有甚委屈受?”心知自己有些失態了,顧柔嘉忙笑了笑,將眼底的淚意憋了回去,親親熱熱的扶了顧夫人,低聲道:“往後嘉嘉再不任性了。

    顧夫人三十餘歲才將顧柔嘉生下來,對於她一向是十分喜歡的,加上大女兒入宮後,顧夫人膝下獨剩了一子一女,對她也就格外偏愛。現下聽了顧柔嘉的話,顧夫人驚訝之餘,忽的覺得十分欣慰,隻當是顧柔嘉獨自去了京郊,現下想家了,笑道:“你呀,能有這個心,為娘就知足了。”又轉頭讓何媽媽端來冰糖燕窩,“冬日天氣燥,你多吃一點,對女孩子最好了。”

    顧柔嘉謝了母親,旋即乖順的坐在她身邊,小口吃著冰糖燕窩。往日她雖喜歡吃甜食,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也就不怎麽喜歡了,但這是母親的心意,顧柔嘉捧著哥窯瓷八方碗,前世臨死前母親的哭聲似乎還在耳邊縈繞,讓她不覺沉默。

    兒女都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顧柔嘉今日的反常,顧夫人都是看在眼裏的。見女兒雖然乖巧,比往日少了些孩子氣,但卻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原本顧柔嘉縱然乖順,但嬌縱起來也讓人頭疼,現下忽然乖了,顧夫人本該欣慰,然而這胡子,隻是女兒實在太乖了,連帶著行止間也妥帖了不少,讓顧夫人心中直懷疑,莫不是莊子上沒眼力勁的奴才們仗著女兒臉生,慢待了她不成?

    如此想著,顧夫人目光就深了許多,自打顧晏如進宮之後,她就隻有嘉嘉這一個女兒了,倘若是有誰敢仗著嘉嘉臉生欺負她,那顧夫人是絕對不依的!

    顧柔嘉分毫不知此事,正在沉吟,不覺紅鸞來了身邊,笑著問她:“姑娘莫不是沒了胃口?”一邊說,一邊對顧夫人努了努嘴。顧柔嘉會意,轉向母親,見母親望著自己的神色滿是擔憂,立即露出乖乖的笑容來:“娘看著我做什麽?”

    “為娘隻是想著,嘉嘉像是一夜間長大了許多,也不像往日那樣小孩子氣了。”顧夫人剛說完,顧柔嘉就舍了燕窩,親熱的挽著顧夫人的手臂,“娘不願意嘉嘉長大嗎?嘉嘉長大之後,就能給娘分憂了。”

    “你這個鬼機靈,當真想快些長大給娘分憂?”見她這樣乖,顧夫人笑得合不攏嘴,也不見方才的陰鬱之氣。想到前世,在自己臥病不起後,母親像是一夜之間蒼老十歲,為了她幾乎哭瞎了雙眼,想到這裏,顧柔嘉心中百感交集,將巴掌大的小臉埋在母親頸窩,掩去眼角淚意:“嘉嘉以後再不與娘分開了。”

    她忽的撒起嬌來,顧夫人一怔,旋即抱著女兒:“才說你長大了,現下就撒起嬌來。”又拍著她的後背,雖不說一句話,但行止間全是對女兒的愛惜。母女倆正是溫存,外麵就有人笑道:“少爺和溫姑娘回來了。”

    顧柔嘉來不及起身,簾子已然被打起,進來一男一女。為首的少年和鄭軼一般年歲,眉眼間和顧柔嘉頗有幾分相似,隻是因為性別的差異,他的五官比顧柔嘉淩厲了許多,滿是英氣;而他身後則是一個少女,她很白,好像沒有曬過太陽似的,有些消瘦,眉宇間更是縈繞著一股病弱之氣,縱然容色溫婉動人,但麵上就能看出有些不足,隻怕是娘胎裏帶出來的。

    兩人進來得很快,顧柔嘉正與母親撒嬌,尚未抽身,就聽哥哥顧鴻影撫掌笑道:“我說四下裏尋你不見,原來是向母親撒嬌來了。”

    他話裏的玩笑之意聽得顧柔嘉一怔,這種語氣她已經許久不曾聽到,前世顧家落敗之後,哥哥也這份意氣風發早就不屬於哥哥了。心中五味陳雜之下,顧柔嘉抬頭,笑著啐了顧鴻影一口:“我向母親撒嬌,又不曾向你撒嬌,豈要你多費口舌。”

    顧鴻影當即好笑,屈指敲在妹妹頭上:“幾日不見,嘉嘉脾氣倒是見長,還敢變著法兒罵起哥哥來。”他雖如此說,但並沒有用力,輕輕的敲了敲顧柔嘉的小腦袋,惹得妹妹直笑。笑罷後,顧柔嘉起身,引了隨顧鴻影一起進來的小姑娘坐到身邊:“你身子可好些了?”

    小姑娘名喚溫含芷,是顧老太太的娘家孫女兒。顧老太太生前將她從溫家帶了回來,一直養在膝下,和顧柔嘉是同吃同睡,一起長大的。後來顧老太太去世了,溫家沒什麽反應,溫含芷也就繼續留在了顧家,縱然頂著一個表姑娘的名頭,但顧家上下連帶著顧貴妃都很疼她,隻要顧柔嘉有的,從來都不會短了溫含芷。

    本來溫含芷是要與顧柔嘉一起去京郊避寒的,可惜臨行前她忽然害了病,也就隻有顧柔嘉自己去了。

    “好多了,隻是還有些咳嗽,太太讓人給我配了瓊玉膏,我吃著很好,也沒那樣咳了。”溫含芷笑得很乖,看得人心窩裏都生出喜愛來。前世溫含芷被溫家人接了去,嫁給了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溫含芷本來就是個身子不好的小美人,一來二去,生生給磋磨至死。消息傳來,讓顧家上下都氣憤難平,顧柔嘉更是因此加重了病情。

    兩人自行說著話,顧鴻影則纏著紅鸞問姐姐的情況,紅鸞笑著一一作答,又說:“娘娘心裏記掛著少爺,聽說少爺被衡山書院收下了,很是高興,特特讓我囑咐少爺好生念學,來日也好光耀門楣。”

    “姐姐還以為我是往日那不省事的孩子?”顧鴻影大笑道,“我當然會光耀顧家門楣。”

    他頗有自信的樣子,讓顧柔嘉微微含笑,溫含芷笑著,附在顧柔嘉耳邊輕聲說:“瞧他尾巴都快翹上天的樣子,明擺著和往日沒什麽差別呢。”

    兩人一時笑成一團,顧夫人也笑道:“你若有此心,也該好生努力些,多與軼哥兒好生學習一二,也不枉你二人交好一場。”說到這裏,她頓了頓,旋即笑道:“軼哥兒今日怎的不過來?”

    一聽母親提到鄭軼,顧柔嘉神色頓時黯然。作為顧老爺好友之子,顧家上下對於鄭軼也都很熟悉,加上顧柔嘉喜歡他,多少人明裏暗裏都以為鄭軼是來日的姑爺了。現下顧夫人問了一句,顧鴻影轉頭望了妹妹一眼,笑道:“他先回去了,說過幾日再來向母親請安。”

    “軼哥兒先回去了?”顧夫人微微驚訝,就平日裏女兒和他難舍難分的樣子,實在難以想象會他會不見女兒一麵就走,當即笑道,“嘉嘉今日見到軼哥兒了嗎?”

    “見了。”顧柔嘉淡淡說了一聲,惹得在場諸人愈發不解,溫含芷更是拉住她,十分不解,:“軼哥兒得罪了你?”

    “並未。”家人的神情顧柔嘉都是看在眼裏,作為重生回來的人,她當然知道鄭軼是個不能信的人,但家裏人都不知道,她也不可能將前世的事告訴他們。畢竟重生的事,說出來實在太匪夷所思,顧柔嘉不敢篤定自己會不會被當成妖邪附體了。正因為如此,她沉吟片刻,低聲道:“嘉嘉年歲大了,男女大防也該拾起來了。今日鄭家哥哥很不知禮,嘉嘉心中不痛快,讓他走了。”

    顧夫人一時詫異,鄭軼在她眼裏是個溫潤且知書識禮的人,女兒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當即變了神色:“明月,你說,今日是什麽事?”

    明月忽然被點名,忙轉頭道:“今日姑娘心中不痛快,不願與鄭公子說話,鄭公子情急之下,就要進姑娘的閨房。”

    大燕男女大防並不十分嚴格,但男子怎能進女子閨房?就算顧柔嘉和鄭軼自小一起長大,但兩人都大了,就再不該做這樣的事。顧夫人當即虎了臉,腦中千回百轉。顧柔嘉抿了抿唇,自拍委屈的樣子,說:“娘若是以為嘉嘉做錯了……”

    “嘉嘉做得很對,女孩兒家自該尊重些,咱們家的女孩兒,不能讓人輕易小瞧了去。”顧夫人忙寬慰女兒,又有些憋氣,“往日見軼哥兒是個好的,今日怎的如此不知禮數?”

    顧夫人話中怒意橫生,讓眾人都不敢說話。顧柔嘉心中溫軟,又抿唇說:“嘉嘉年齡大了,再不能像往日一樣,即便是哥哥,也是要適當避嫌的,更不說鄭家哥哥是外男,自然應該少見。”

    顧夫人本是生氣,心說勿怪今日女兒看起來像是受了委屈,原來並非是莊子上的人給了女兒委屈受,而是青梅竹馬的鄭軼昏了頭,險些唐突了女兒,就算來日真的要說親,但現下八字還沒一撇,這般行事,所為何故?念及此,顧夫人就對鄭軼生出不滿來:“嘉嘉如今長大了,也愈發明白事理,到底也該避嫌了,軼哥兒忒不像話了些。”

    見母親對自己表示了支持,顧柔嘉大喜過望,喜悅溢於言表。顧鴻影似乎也不想母親會發這樣大的火,張口想說什麽,到底還是沒說出口。紅鸞一直坐在一旁不說話,這時才起身要走。顧夫人忙要送她,紅鸞則笑道:“太太留步就是了,我自行回去,免得娘娘等急了,過些日子,我還來探望太太和少爺姑娘。”

    顧柔嘉和溫含芷當即起身要送她,一直將她送出了二門,她才笑道:“兩位姑娘不必送了,好生回去將息才是,我自行去了。姑娘們多多擔待一些,今年有些不同尋常,說是連安定大長公主也要回來。”說到這裏,她粲然一笑,“姑娘們可要仔細一些,倘若是在安定大長公主跟前,可別出了半點錯處。”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