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偽君子渣男vs市儈苦情女(三十二)
字數:4560 加入書籤
那天兩人頂著白家人的謾罵與小六的死纏走出了白家, 瑾瑜最後冷冷的看了一眼這個自己出生的地方, 心中決定今生再也不會回來了。
兩人回到六爺爺家的時候看見的是滿屋子的人, 雖然並不熟悉、更多的墨雍也沒有見過, 但大家都非常熱情的恭喜兩人,飯後還給了墨雍錢說是給他上學的,墨雍笑著收下了這些錢,雖然按照他和瑾瑜的工資這些錢並不算多, 但這些陌生的親人常年在村子裏依靠種地為生, 這些錢對他們來說絕對不是少的, 其中的心意更是難得,墨雍都笑著接受了,並且做了一個決定。
兩人走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六爺爺目送兩人出了村口, 回去卻發現自己房間的枕頭下露出來二十塊錢,六爺爺笑了笑,明白恐怕是兩個孩子給的。
又過了幾天白水村突然來了三個軍人,他們告訴六爺爺白水村成了試點村子,用來試點冬季蔬菜的種植技術, 家家戶戶隻要願意都能跟著技術員學習如何種植冬季蔬菜。
六爺爺當即熱情的招待了這三個軍人,自然也知道這三個人是軍團的人,同時也明白墨雍在這次白水村被選上試點村中一定花費了大力氣,六爺爺心中感歎這孩子沒忘根,就想著去軍團看看,卻得到軍人回答墨雍和其他考上的人已經坐火車走了。
墨雍他們在軍團的手續很快辦下來了, 幾人收拾好行李告別了政委,很快就坐上了去首都的火車。
這年代的火車上人非常多,擁擠異常,墨雍護著瑾瑜,後麵是楚杭和錢茂,這次是他們四個一起去京都。
其實軍團中考中的人是五個,除了他們四個人還有崔薇,不過她在成績還沒出來的時候就回城了。
墨雍四個一開始的目標就是一樣的,幸運的是他們都被解放軍軍事政治大學錄取了,雖然專業不一樣,但聽說這個大學基礎訓練都是在一起的。
楚杭和錢茂是正宗的京都人,路上就給墨雍兩人講解京都的風俗人情還有一些家族姓氏,雖然並不詳細但也讓墨雍兩人粗粗了解了京都的世家盤踞和當權隊伍,避免兩人得罪不該得罪的人或者惹上沒必要的麻煩,畢竟前幾年這個學校的招生主要是全國各大軍區的軍政勢力,隨隨便便拉出一個都是很有背景的。
瑾瑜是第一次知道楚杭他們所說的家族和各大軍區的消息,越聽越覺得自己進了學校一定要謹言慎行,絕對不能惹麻煩,畢竟他們兩個目前還是毫無根基的。
墨雍也同樣留心,因為這次選擇法學、輔修政治學後,他已經對自己將來的道路有了一定規劃,相對在前麵衝鋒陷陣的職位,墨雍更親賴成為某個潛力股軍師這樣的職位,當然現在說這些還為時過早。
接近八十年代的京都和墨雍記憶中的還是很有差別,顯得更加樸素和古韻,一行人匆匆下了火車,楚杭和錢茂邀請他們兩個去家裏做客,但墨雍拒絕了。
他和瑾瑜想先去看看學校,然後再在北京轉轉,畢竟這一世的瑾瑜是第一次來到首都,墨雍要帶著她領略首都的風采人情。
楚杭也沒有強求,並且承諾對墨雍說的給他在學校附近找一個小院子的請求一定盡快處理,並讓墨雍兩個一定要住到學校的招待所,方便找人。
約好後墨雍就帶著瑾瑜熟練的坐公車去了解放軍軍事政治大學,很容易就找到了招待所放好行李,墨雍跟瑾瑜說了自己的遊玩計劃,他們吃了飯休息一個小時,然後去逛京都。
墨雍他們所在的小地方和京都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別的不說就說這裏人衣服的色彩就多了許多,還有他們整體給人的感覺、精神麵貌都是瑾瑜不曾見過的。
墨雍帶著瑾瑜吃了炸醬麵、冰糖葫蘆,逛了故宮和長城,一路走走停停,墨雍跟瑾瑜講講京都的風土人情,兩人直到天色完全黑下來才回到招待所。
雖然身體非常疲累但瑾瑜卻很開心,這裏真的是嶄新的世界,短短半天瑾瑜就被首都的魅力征服了。
連續三天墨雍都帶著瑾瑜在京都到處走走遊玩,也不拘於有名的風景名勝,墨雍更多的是想讓瑾瑜知道這裏的人是如何生活,他們對生活有怎樣的態度和期盼,要想融入一個地方,最先應該了解的必然是這個地方人的生活節奏和整體風貌。
第五天早晨楚杭找來了,他告訴墨雍他打聽到附近有三個小院子出賣,找墨雍一起出去看看。
墨雍和瑾瑜這七年都是有工資和補貼的,更別說後來兩人連續升職工資待遇都提高很多,兩人又沒有什麽花錢的地方,再加上瑾瑜吃了沒錢苦總喜歡把錢緊緊地握在手裏,以至於兩人現在也算得上小小的富戶,存下的錢勉強能在京都買一個小院子,總歸能安定下來。
至於兩人的學費之類的,墨雍他們完全不擔心,畢竟兩人以極高的分數錄取學費都是免了的,每個月學校還會發放補貼,完全沒有用錢的地方。
瑾瑜很喜歡三個院子其中一個有老杏樹的院子,墨雍也覺得不錯,就跟房主協商好直接付錢辦了手續。
出去不到半天兩人就成為了在北京有家的人,院子在楚杭他們看來肯定是非常小的,但瑾瑜看卻很大,至少在他們那兒不常見這樣小巧精致的四合院,零零總總算下來也有六間房,每間的麵積還挺大,中間有一個小小的園子,種著蔬菜,已經快要成熟了。
房主是對年近六十的老教授夫婦,平反回來兩年了,但唯一的兒子在那些年去世了,現在隻有一個女兒嫁到國外,女兒要讓父母去國外跟她一起生活,含飴弄孫,兩位老人年紀大了也想念親人,最終還是決定去陪女兒,於是家裏留下的老院子就準備賣了,隻留下一個麵積大的新居作為念想。
老人看了墨雍他們的錄取通知書後就決定將院子賣給墨雍,他以前也是這個學校的教授,再加上墨雍的性子很像他已經過世的兒子,老兩口甚至考慮了墨雍兩個的實際情況,要的價格比市價還要低。
墨雍其實也猜到兩位老人是因為將對兒子的思念所以才會這樣照顧自己兩人,但墨雍並不介意讓對他心懷善意的人開心,所以他和瑾瑜第二天一大早就搬去了小院子。
墨雍答應兩位老人等他們簽證辦下來再讓他們搬出去,所以墨雍和瑾瑜住的是兩側的廂房,正好一人一間,因為兩位老人一直有歸置,所以墨雍買好了東西就能直接入住。
田教授很喜歡下圍棋,墨雍每天早上都陪著教授殺上一兩局,偶爾還會借用教授家的古箏撫上一兩曲,引得教授夫婦對墨雍越發熱心。
墨雍也沒想到兩位老人很喜歡這些古韻的東西,雖然他第一天能買下院子就是因為他下棋贏了教授,但日日相處下來才明白他們對於華國傳統文化的真摯熱愛。
墨雍想了想就回去整理了一本棋譜和一本曲譜準備臨別的時候送給兩位老人,他們將來去了國外可能不太容易碰到懂行的知音,這兩本書希望能讓他們減少幾分孤寂。
楚杭偶然過來的時候就發現墨雍在寫書,然後知道墨雍的打算以後肅然起敬,他其實一直都知道墨雍是一個很風雅的人,卻沒想到他對於這些已經鑽研這麽深了,而且還如同這兩位老人一樣不慕名利、單純的喜愛。
墨雍倒不知道自己這樣的行為讓楚杭越發敬重,以後的相處也更加信任,慢慢發展成了交心的好兄弟。
很快墨雍他們就開學了,麵臨著報道、軍訓等一係列事情。
解放軍軍事政治大學對外招收人員有一個硬性規定,那就是隻招收現役、退役軍人,這也就代表墨雍他們的同學原本都是軍人,部隊的作風和思想深深刻入每個人的腦海,大家都是紀律嚴明、訓練積極的戰士,適應自然更快,以至於不過一個月墨雍他們都已經能夠熟練地掌握訓練和學習,沒有一個人跟不上節奏。
墨雍的法學專業和輔修的政治學都是課業繁重的專業,墨雍一開學就陷入了知識的海洋不可自拔,好在他們這一屆的學生都是這樣的,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專業知識和看書,以至於墨雍和瑾瑜如魚得水,大學生活適應良好。
墨雍和瑾瑜因為學校強製要求第一年住校,所以並沒有住到小院,但田教授夫婦的簽證還得一段時間下來,而小院距離很近所以墨雍兩人經常回去陪田教授夫婦吃飯或者一起探討學問,兩位長者的學問都很高,又有豐富的生活閱曆,經常說的兩人茅塞頓開。
田教授也是真的喜愛墨雍兩人,經常帶著兩人拜訪他之前幾個回去學校的同事,關係好的還交代以後他出了國要多多關照墨雍兩個,讓墨雍兩人有不懂的一定要多去討教。
最後田教授讓墨雍當眾秀了一手精湛的棋藝,順利得到幾位老教授的喜愛,畢竟墨雍和瑾瑜這兩個學生其實他們平常都有觀察,心中也覺得是個好苗子。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