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本王好歹是個王爺

字數:4268   加入書籤

A+A-




    朱漁沒想到作為醫者再正常不過的行為,竟引起了這麽大的連鎖反應。

    她樂瘋了,出主意講生財之道,“王爺大人,你可以修個廟,給我塑個像供起來,然後收香油錢。你六我四,怎樣?”

    王爺大人覺得明安公主是不是窮瘋了,這種有損他高大尊貴形象的餿主意都想得出來。

    他悠悠的,“本王好歹是個王爺……”

    被寵上天的女人搶白道,“王爺又怎樣?再不想辦法,總有吃不起飯的時候。王府裏這麽多人要養,現在封地倒是你的封地,但財政不歸你管,官員調配不歸你管,軍隊也不歸你管……”

    朱漁這話倒也並沒胡說。

    盡管福央三天兩頭往她院裏送東西,但真正值錢的極少。

    而整個王府庫裏的首飾,除了和親大典上她戴的那套紅寶石頭麵價值不菲,其餘的都被王爺半年前給變賣了。

    至於變賣原因,說來話長。

    當年先皇連傲還在,連城是西淩大將軍。

    連傲對連城很是倚重,認定荊北重鎮是最重要的國之邊境,便將連城封為荊北王,將荊北重鎮全劃給荊北王作為封地。

    荊北重鎮包含荊北,雁南,鳳東,梅西四座城池,所有官員選拔都由荊北王一個人說了算。

    此地駐紮的四萬邊防大軍荊城軍,也都隸屬荊北王旗下。當時,荊北王又是西淩大將軍的連城,手握二十萬兵權,整個國家的兵力全在他一個人手上。

    誰知連陽登基後,不止逼他交出兵權,還想方設法將荊北重鎮重新拽到了朝廷手上。

    如今,荊北王還是荊北王,但已沒有荊北重鎮的控製權,更沒有荊城軍的指揮權。

    他是一個閑置王爺,按理說,也就不必再管朝廷政事。誰知這個冬天,朝廷發下來的軍服幾乎全是黑心棉,根本無法度過嚴冬。

    王爺心疼自己的兵,這裏麵許多人都是衝著他荊北王爺的名聲來保衛邊疆,他不能不管。

    是以王爺自籌銀兩,給四萬軍士重做了一批棉服和加棉的鞋子禦寒過冬。

    朱漁當時聽珍珠隨意說起後心裏肅然起敬,用完那套紅寶石頭麵後就趕緊送回了庫房。她想,萬一哪天王爺窮得冒青煙了,還能拿去賣賣換點銀兩。

    也是從那時候起,她對王府狀況有了大概了解。最了解的部分就是,缺錢!

    朱漁做夢都在想賺錢的法子,以後要是孩子出世,總不能過得太潦倒不是?

    她其實也就隨便發發牢騷,但句句戳進王爺的心窩子。

    搞急了,王爺就對她吼,“本王再窮,也不會餓著你娘倆的肚子!”

    朱漁對生活的要求豈止是填飽肚子啊。再說,她肚子裏的孩子跟王爺又沒啥關係,難不成還真想世襲人家的王位?

    所以得自己想辦法賺錢才行。她這整天生活在王府裏的女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了靠王爺發工資,還能靠什麽呀?

    這日,剛過和親大典沒幾天。朱漁本來睡下了,後來聽珍珠說,今天是五月十五。

    媽媽的生日!

    她從床上爬起來,邊穿衣服邊問,“珍珠,府裏哪一處桃花開得最好?”

    “桃花?”珍珠想了想,“算起來得是湖邊那片桃林了,現在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那裏粉粉的一大片。”

    “這樣,珍珠,你讓廚房給我準備幾樣小菜,咱們拿到桃林邊吃邊賞月。”

    珍珠秒懂,“公主要祭祖?”

    “呃……算是,也不算。”朱漁吱吱唔唔,“我就是一時來了興致,想對月當歌,少了酒菜怎麽行?”

    這陣子,珍珠記了不少菜譜,漁歌別院的廚房也別具一格,做出來的菜都有了幾分21世紀的味道。

    朱漁列了幾樣菜,讓珍珠去準備。

    她想用特別又隨意的方式,在異世思念母親和家人。

    母親喜歡桃花,在花園裏種了許多。每到春天,風一吹,粉色花瓣飄舞。

    朱漁抬頭望明月當空,想著21世紀現在也是春天吧?

    一切準備妥當,幾個小丫頭簇擁著王妃去到湖邊桃林。

    夜深人靜,朱漁叮囑丫頭們小聲點,別搞出大動靜。不然到時又傳王妃驚世駭俗,大晚上不睡覺,帶著丫頭們逛園子找樂子。

    她們動靜本來就小,再加之桃林花叢繁密幽深,倒是神不知鬼不覺。

    朱漁萬萬沒想到,冤家路窄,竟在這裏把王爺和趙雨萱的約會看得清清楚楚。

    沒錯,的確是一個約會,趙雨萱約了連城。

    她從前幾天一直苦苦哀求要見王爺,但王爺拒而不見。今晚她撂下狠話給福央,說王爺如若再不肯見就恩斷義絕。

    她相信,話說得這麽嚴重,王爺必會見她。

    果然,王爺還是在乎她的,沒有辜負她的期望。盡管來的時候還帶著福央,但起碼現身了。

    趙雨萱終究是江湖兒女,說話快人快語,“連城大哥,我丫頭燈籠不見了。”

    王爺負手而立,好似料到她會這麽直接,看也不看她,沉沉道,“所以你找本王要人?”

    “難道是雨萱想岔了,燈籠不是連城大哥下令帶走的?”趙雨萱心裏燃起一絲希望。

    她想,隻要燈籠不是連城抓走的就好辦。

    可惜她的希望破滅了。連城的語氣很淡,“能在本王眼皮子底下把燈籠帶走的人,還沒出生。”

    趙雨萱怔怔望著連城,竟聽不懂他剛才的話是什麽意思。

    “連城大哥……那你告訴我,燈籠到底去哪兒了?”她眼裏含淚,伸手要去拉王爺的衣袖。

    連城不露痕跡側開身,負手而立,十分不悅,“趙姑娘,燈籠去哪兒了你心裏沒數?”

    一個稱呼,親疏立見。

    以前,他叫她“雨萱”;現在,他叫她“趙姑娘”。

    語氣也是冰冷到極致,客套疏離。

    趙雨萱其實心裏有數。

    事情是從霍三殺黃鶯那天開始的,整個王府進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徹底清掃。

    本來鳳盈夫人開始還吵吵鬧鬧要為黃鶯做主,但幾次交鋒下來也就蔫了。

    因為青草供述黃鶯曾經找她們這撥迎親隊的婢女,打探過明安公主的情況。j3k5bl1gfwhvzeeinsofvcxk59m4qvzjsopcaamffdwzkxd6wxbcyffalk5jumla==

    所有謠言都是從迎親路上的流言蜚語開始……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