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貪財女子很正直

字數:4249   加入書籤

A+A-


    這日肅穆升堂公審,百姓聚集,衙門內外擠得水泄不通。

    欽差大臣張和高居正中。側首,王爺端坐聽審。

    朱漁和郭小六,跟幾個涉案人都在堂下。

    張和坐在案堂上,驚木一拍,準備結案。

    華林鎮發生的這起由黴米引發的凶殺案,基本算是有了結論。

    公堂上,衙門主簿陳述了米店老板勾結官府,以次充好,將黴米混入賑災糧中。這起案子牽扯出倉大使和捕快,甚至方縣令一眾人等。

    涉案人都已畫押按了手印,對罪行供認不諱。

    此案因涉及賑災糧,朝廷一定會殺雞儆猴,所以判處死刑已是必然。

    圍觀人群中擠出一個男子,跪倒在地,痛哭流涕,正是方國維,“張大人明察,我叔叔方莫哀絕無可能貪贓枉法。冤枉!我叔叔是冤枉的!請張大人明察!”

    方莫哀顯然失去了鬥誌,望著激動萬分的侄子,“國維,你下去,切勿擾亂公堂。”

    “叔叔,你為何不喊冤?你明明就是冤枉的!王爺在這裏,隻要你說出實情,王爺一定會為你主持公道。”方國維急得跪著上前揪住叔叔的衣服。

    方莫哀真是像他名字一樣,哀莫大於心死,“公道!這就是公道!沒有人會相信本官!沒有人會相信!”

    一個清亮的女聲在堂上響起,平靜的,“我相信。”

    所有人都朝這女子望去,王爺也詫異地望了過去。

    又是朱漁!

    她相信什麽?差點被捕快帶人射死燒死的人,她能相信什麽?

    朱漁上前一步,遞上一頁手稿,“張大人,請看。”

    衙役將手稿呈上。

    張大人接過一看,上麵是朱漁的手寫稿,有關方縣令自任華林鎮縣令後的政績。

    修橋,鋪路,救災,墾田,治安……華林的現狀雖然慘,但相較而言,其實已經是附近情況較好的地方。

    如果不是查到黴米的來源,幾乎沒有人會懷疑到華林鎮來。

    這幾天每到黃昏,朱漁就到最窮的區域去走訪,發現當地人對這方縣令各方麵還是挺滿意。

    盡管談不上什麽轟轟烈烈,但起碼該做的事情都盡職盡責做了。

    朱漁還走訪了眾多衙門裏的基層民壯,得知此人為官清廉,更曾為百姓得罪過京都的陳右相。

    至於如何得罪陳右相,與本案無關。值得一提的是,他明知那名案犯是陳右相夫人娘家的什麽人,還是麻著膽兒為百姓申了冤。

    當然,以陳右相的格局高度,也沒找這方縣令什麽麻煩。於是方縣令便經常說,為官者要向陳右相看齊。

    試問這樣一個人,會為了一點私利,而在舉國麵臨災情時中飽私囊?

    朱漁認為,不可能。

    她將走訪的情況,以數據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又將自己的分析也寫清楚,一同呈上。

    張大人閱畢,臉色有些難看。

    他連夜突擊審查,累死累活,好容易把人犯的口供都弄齊,隻等結案就能回京複命。

    誰想半路又殺出個人來。他決定甩鍋,將手稿呈給王爺,希望王爺來斷案。

    王爺也想看看朱漁到底寫了什麽,剛伸手去接,就被衝上來一臉慘白的朱漁搶了手稿。

    她忽然想到,字跡!

    當處曾給王爺寫過那麽多信,別的可以隱藏和偽裝,可字跡卻不能。

    差點把這茬給忘了!朱漁將手稿緊緊捏在手裏,擠了個比哭還難看的笑,“王爺,您千金貴體應多歇息,不如讓草民給您念。”

    “……”哼!本王又不是七老八十,多!歇!息!連城超不樂意,聲音沉沉的,“讓本王自己看。”

    你看什麽看!我寫的,不給看就是不給看!朱漁硬著頭皮,已經開始念了,“瑞和三年,方縣令親率衙役治理河堤……”

    王爺見她念都念了,便認真傾聽起來。他倒要聽聽朱漁為什麽會為方縣令求情。縱使他聰明一世,也絕想不到朱漁緊張的其實是字跡。

    他朝朱漁看過去,一身青衣素發,紮了個高高馬尾在頭上。高挑修長的身形,站在堂中,有種鶴立雞群的味道。

    連城趕緊將目光移開去,片刻卻又不知不覺被她吸引。

    看她檀口一張一合,聲音清脆。每個字都像歌兒一樣,鑽進他的耳鼓。

    最重要的是,像明安!

    這才是真正吸引他的地方!

    像極了明安!

    一舉手一投足,完全就是活脫脫的明安。

    他竟舍不得不看,目光變得深邃迷離……這個貪財又多情的女子,為什麽看起來竟是正直的?

    她所念的每一條,都有條有理有據可查。

    連城當然不會隻是來華林鎮看熱鬧。他不負責審案,不代表他不關心案子。

    這幾天搜集來的關於方莫哀的信息,自然比朱漁所念的多得多。

    連城沒有打斷她,隻是靜靜聽著,靜靜看著。

    漸漸的,明安的音容笑貌與朱漁重疊,仿佛同一個人……他想,自己該回王府去了。

    他離開明安太久太久,回到京都卻沒陪過她幾時。

    為什麽他突然對明安失去了耐性?是因為她病了?還是因為有個更像“她”的人出現?

    他強壓住泛濫的思緒,不敢再往下想。

    聽到朱漁說,“請王爺明察,草民認為這個案子還有許多疑點,不能就此結案。”

    朱漁念完了,趕緊將手稿疊好收進懷裏,生怕被王爺發現端倪。

    王爺沉思著,側目看過去,“張大人,你怎麽看?”

    張大人冒汗,我怎麽看?我想結案!

    可話得這麽說,“王爺,此案關係重大,下官以為必須慎重。既然朱姑娘提出了異議,那便待查後再判。”

    王爺沒點頭,也沒搖頭,淡淡道,“張大人是主審官,自然以你的意見為準。”

    堂上大人們已達成共識,堂下也有了異動。

    原本心如死灰的方縣令感激萬分,老淚縱橫。

    他萬萬想不到,一個差點在華林地界遭到殺害的人會為他求情,戴著鐐銬便轉身向著朱漁磕頭。

    朱漁忍不住問,“你上次想讓我留下,是不是因為賑災糧的案子?”方莫哀忙答道,“正是。正是這黴米的案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