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啟程
字數:3270 加入書籤
於是這樣,不止是白荼,連葉正元也同意了。所以就這般決定走旱路了。
之前打算走水路,到底是因為直接把東西運到渡口,放船上就是,用不著那麽多馬車。所以這會兒決定走旱路,也要重新準備馬車馬匹。
這時隻見莊夫人一臉神秘道:“我與你說,薛家聽說也要搬到京城去。”“哦,他們舍得這鹽課麽?”白玉仙有些意外,不過旋即看朝莊夫人,頓時反應過來,隻怕是不會在將這鹽生意給他們薛家了。雖說不是莊大人一個人決定的,但是隻要莊大人有這份心,而且想要做這門生
意的人多了去,薛家八成是沒有什麽希望了。
果然,隻聽薛夫人冷笑道:“算他們有些自知之明,我們老爺是斷然不會在同意給他家了。不過你們也知道,這是最生銀子的生意了,這些年薛家賺了不少,到京城裏去也差不了什麽。”白荼心想,這生意是賺錢狠,但是還不得拿去孝敬上麵的人麽?比如莊夫人家肯定就從中謀了不少好處,不過自古以來這官鹽就是如此,別人都拿了,唯獨一家不拿,隻怕還不好與眾人相處,要被排斥在
外呢。
白玉仙卻是有些不高興,“真是陰魂不散,我們要去京城,他們也去。”“那有什麽法子,不過他們這會兒自家門前雪都掃不幹淨,哪裏有功夫管人家的瓦上霜。”白荼並沒有把薛家放在心上,畢竟如今那小姑丈母娘跟薛夫人最是不對付,如今她住在一起,隻怕是兩小時一小吵
,三小時一大吵呢。
莊夫人回了家去,文氏便問起,“他們這就要去京城了,以後隻怕在難以相見,這樣的大恩,也不知如何報才是。”“可不是嘛,人家也不缺錢,大郎二郎又出息,在京城裏關係人脈隻怕也比咱家的強,咱們是一點都幫不上人家,也不知怎麽辦才好呢。”這也正是莊夫人憂心的地方,且不說老爺跟著葉老爺還有這份淵源
,便是沒有這份恩情也不好還啊。文氏也歎了一回氣,不過想起白荼的話,都是又豁然開朗了許多,“隻當是咱命好,能遇到這樣一家人,白二姑娘也說當初幫忙並不是奔著咱們能給什麽好處去的,這等初心實在叫人敬佩得很,要不娘以後
咱們也不要講究那麽多規矩,這該幫忙的地方,也要出手幫忙才是。”
莊夫人點頭稱很是,又道:“你爹怕是抽不了空來,到時候叫流年他爹來一趟,設一回酒席,好好請人家一頓才是正經。”
說起來就慚愧,先是在人家府上坐了一個月的月子,不說是一家子吃喝拉撒都在人家,便是光照顧孩子和產婦,人家就十分上心了。可是莊夫人忙裏忙外的,尤其是這宅子重新打整,硬是沒抽出時間來。
當然,這會兒還是沒空,隻是人家都要去京城了,總不能連一頓飯也不請。
婆媳倆這一商定,便往白府送了帖子,恰好田家也送來帖子,白荼一瞧,想著都不是旁人,便一道吃得了。
於是設宴這日,莊典史也來了,到底是為人正直自帶清風氣,很是叫這寒門出生的田知府欣賞,連忙讓兒子跟這莊典史好生學習。
田公子這段時間長進很是不少,先是跟著葉家兄弟混了一陣,如今葉家兄弟要走了,他爹又立馬慧眼識珠給他尋了個極好的老師。
三家人一席宴吃喝自不必多說,反正極少喝酒的葉亓都醉了,那田公子莊典史也好不到哪裏去。休息兩日,行禮也都裝了車,第三日便啟程離開,老房子的宅地用不上,給了糖五祖孫倆,至於白玉城一家,就在這宅子裏住著。白有才是萬分不舍,一把年紀哭哭啼啼的守在馬車旁邊,叫小寶這個嫡長
孫好一番勸說。
吳家得知消息的時候,白荼一行人已經出了城,那吳凝雨不知發了什麽瘋,當晚留了一封書信,便喬裝打扮成男子,追了去。她娘為此氣哭了一回,她爹見她說要去報恩,倒是覺得姑娘終於長大了,能分是非好歹,不在是從前閨閣裏長大的那個千金小姐,隻是她獨自一人上路,總歸不放心,隻派人趕緊追了去,保護她入京城去
。五公子不放心,自告奮勇要去,吳老爺也沒攔著,畢竟兒郎也不好總困在家裏,該出去走一走看看世界。
反正京城裏也親戚,她自會尋落腳處,如此吳老爺也不是這樣擔心。最為重要的是潯陽這段時間發生了不少事情,女兒出去轉一轉也極好。
又說白荼一行人,不說行禮多少,便是人口也不少,除自家人和美景這些從嶺南帶來的人,還有在潯陽買的幾個丫頭。
比如六兒這樣的,用得順手了白荼還真舍不得,所以便直接帶上。
走的是官道,一路多是驛站茶館,根本沒有什麽危險可言,隻是鑒於陸嫻的大肚子,所以大家的行程有些慢,因此不止是那吳凝雨追了上來,就是她弟弟吳公子也追到了隊伍。
究竟是姐弟倆單獨上路,就算路途安全,也不大好,所以白玉仙便主動留他們姐弟跟著大家一起走,隻是前提說了,若是趕時間的話,最好不要同路。
姐弟倆去京城本就不是有什麽大事,尤其是吳凝雨,她就是奔著白荼來的,自然沒意見。
吳公子更不必多說了,有機會跟自家偶像同行,歡喜還來不及呢。
出了潯陽的地境,便到了梧州境內,這邊多是小河流域,但河蝦魚蟹也多是新鮮,便停下來吃了幾回。
因此耽擱了兩天的時間,待到京城時,已經是三月初了。
來接他們的不是旁人,正是律大人一家。
律大人如今升官了,是正四品的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兒子又是去年的新科狀元,別提多風光。
說起來他升官的緣故,除了因為他在任期間出了嶺南三傑這樣的人才不說,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旱災的時候,青羅州死的災民最少,所以他的政績上得了個大滿貫,所以升官也是理所當然的。有人替他後悔,這要是等科舉後他在出調任,隻怕他就不止是這正四品了,有可能是從三品呢。畢竟這嶺南三傑一舉拿下了去年的前三甲,這等榮耀即便是自顧多出才子美人的潯陽也沒有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