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禦鬼靈術養鬼仔
字數:4570 加入書籤
等跑到廚房,果然老嘎子已經悠然自得的蹲在爐灶邊兒吧嗒吧嗒的正抽著旱煙袋,這樣的場景果然跟我想的一樣,不過看著老嘎子那一臉的苦相,還真是讓我忍不住想笑。
難怪二叔沒事兒就喜歡折騰我玩兒,原來這事兒過世很有意思啊!不知道我這算不算是被二叔給帶壞了……
在老嘎子的“熱情”指導之下,這次的茬子粥作戰大獲成功,聞著噴香金黃的米粥,我終於可以踏踏實實的給二叔個交代了。
把二叔叫醒,扶他起來掂上枕頭,端過桌上的棒子麵粥給二叔喂了下去,看著二叔喝的直砸吧嘴兒,心裏忍不住也小得意了一下。
我這心頭也帶勁兒呢,就覺得胸前一涼,思思就忽然從小棺槨裏冒了出來,指著我鼻子就叫了起來。“有好吃的怎麽不叫我!”
“廚房呢,我忘了誰,不敢忘了您那!”思思一溜煙兒就不見了,看的我心頭一樂,二叔也是一聲輕笑。這些天在家思思和老嘎子已經徹底被館除了毛病,竟然也跟著我和二叔一日三餐一頓不少。
當然我們是吃飯,人家二位吃的是實物裏的精氣,幾天下來,很明顯就能感覺到思思和老嘎子身上的陰鬼之氣開始變淡,似乎多了些人氣,偶爾恍惚間還會讓我忘了身邊呆著的是兩隻鬼!
這個問題我特別請教過二叔,二叔的意思是,這個事兒簡單明了,就兩個字“供奉”。天地萬物本是一體,合在一起才是這塵世,隻是各自所屬不同。
鬼類本就是人變的,隻不過從人本身的陽氣為主,變成了陰氣為主。人能陰陽調和,修仙得道,鬼自然也可,思思跟別人的不同就在於他受過供奉,所以我第一次見到思思的時候,除了驚異於思思的陰氣充沛,倒並不覺得有多凶厲可怕。
而第一次見老嘎子時,卻被老嘎子給駭住了,其實駭住我的,並不是老嘎子,而是因為老嘎子從未受過供奉,做鬼之後也未與人接觸,身上的陰氣凶厲,所以我是被老嘎子的氣勢給嚇住了。
經過這些天的人食的供養,老嘎子身上的凶厲之氣自然淡薄了許多,所以我就再沒有過那樣的感受。
最有意思的是二叔打的比方:人有人的氣質鬼也有鬼的氣質,這就像之前的老嘎子是個嘯傲山林的土匪賊凶,現在你把他往一堆文化人裏一扔,他就是再凶,慢慢的也會受到感染,產生轉變,因為沒人陪他凶……
其實我覺得還應該加一句,如果還有一個像思思這樣比土匪還凶還不講理的人管著,要不了多久老嘎子說不定也能當個文化鬼!
現在二叔病著,一人二鬼竟然都需要我來照顧,雖然有些手忙腳亂,不過心裏卻覺得很踏實,這就是被人依靠的感覺吧,作為一個一直依靠著別人的人來說,這樣感覺竟然也能樂在其中。
麻利的收拾了碗筷,我就鑽進了堂屋裏又忙了起來。
因為在明早出發之前我還要完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二叔剛剛吃完飯之後就交代我,今晚要給思思和老嘎子完成道統供奉的儀式!
原本二叔是要掙紮著起床自己來的,但是在我的強烈要求,再加上二叔這會兒也確實沒有那個精力起床做這些,所以這個重要的任務,才落在了我的頭上!
其實前些天二叔除了去煙爺家幫忙,回到家自己也沒閑著,一直都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堂屋裏,就是在準備這件事兒。
我一直都很好奇這個連《嶗山道典》上都沒有記載的事情到底是怎麽做到的,也死皮賴臉的纏著二叔要答案,二叔的回答卻總是六個字“天機不可泄露”。
沒想到天意弄人啊,這事兒最後還是得著落在我頭上!
二叔不願讓我來主持這個登典上冊道統供奉的儀式,其實也是情有可源,因為關於這個儀式的做法,不知道什麽原因,早已經在各家傳承之中泯滅失傳,唯一還能找到些痕跡的,隻有茅山派下茅術中的禦鬼靈術和流傳於東南亞一帶的養鬼術。
而二叔準備要做的,就是從禦鬼靈術和養鬼術中反向推演中陰仙供奉儀式的做法,他自己心裏也沒譜這事兒能不能行,會不會有什麽危險,自然也就更不希望由我來承擔這份危險。
不過聽二叔詳細的講過之後,我倒是覺得這事兒應該還是很靠譜的。
因為養鬼在人類的曆史上已經有數千年的曆史,早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關於養鬼的曆史記載。
所謂的養鬼,其實是由個別文化係統所衍生出來的宗教體係。按照咱們道家的說法,人死亡以後依照死亡的方案,分為神、祖先靈以及鬼等三種類型。
其中有重大功勳且正常死亡的人,死後將成為眾人膜拜的神祉,沒有重大功勳而正常死亡,並有後代子孫祭祀的人則成為祖先靈,像思思就屬於這種類型。
至於不正常死亡或者是沒有人祭祀的鬼魂,則在死後化身成鬼,不過鬼也分為大鬼或者是小鬼兩種。
有重大功勳卻不正常死亡的人,死後通常會成為大鬼,或者傳說中稱作的鬼王,像是鍾馗及楊家將裏的楊七郎、楊八郎都是這種例子,至於不正常死亡卻沒有功勳的人就化身為小鬼,老嘎子就屬於最標準的小鬼。
而茅山下茅術中的禦鬼靈術則是法師挑選意識未開的鬼魂進行供養,其中以胎靈、嬰靈以及貓靈為最多,這些鬼魂由於在還沒有清楚意識的時候就已經死亡,因此特別容易受控製。
再加上沒有人供養的靈魂特別容易感到饑餓,因此法師多半以食物作為條件,要這些鬼魂替法師做事,小鬼能做些什麽事情,從聚財納寶到影響他人,都是養小鬼法師最常做的事情。
有流傳的為勾魂法和偷龍轉鳳兩種。
勾魂法需要先打聽清楚何處有童~男或童女夭折,同時設法取得它們的生辰八字,待屍體下葬後,就趁夜深人靜潛到小童的墳前,焚香祭告,施展勾魂術,然後將預先從樹上斬下的一段藤莖,插在墳頭上,令其自然生長。
等到藤莖長得繁茂時,再次起壇運起勾魂法,使到墳中小童的魂魄附在藤上,然後念咒焚符。之後,他必須一麵念咒一麵操刀斬下墳頭的一小段藤莖,再雕成約一個約吋半高的小木偶,以墨及朱砂畫上小童的五官。
大工告成後,將小木偶收藏在小玻璃瓶中。不過,施展這種勾魂術前,大多數都會先後勾取一男一女兩個魂魄,並且將它們收藏在同一個玻璃瓶中。這樣做是為了預防天性好玩的鬼,由於寂寞難耐而逃離。
這種鬼是曰夜都在睡覺的,當主人有命時,會先對著瓶子吹口氣,念咒語,將鬼喚醒,然後吩咐它們去辦事。除非主人食言,多次承諾了鬼的事情沒有辦到,否則,它任無不唯命是從,絕不討價還價,瞬間就能將主人的指示辦妥。
另一種偷龍轉鳳則更是陰毒無比,就算是精通養鬼術的法師也不會隨便用,這類法師看中目標之後,會先種植元菜,每天劃符焚化之後,以符水澆灌元菜。當嬰兒瓜熟蒂落出生之後,法師就會將元菜一刀割下,再燒符作法。
這樣就能把嬰兒的魂魄偷龍轉鳳,移到法師想要它附魂的對象上,而嬰兒被收魂之後也會很快猝死,傷及懵懂無知初來人世的嬰孩兒更為陰毒。
這種法術在三四十年代時期一度十分流行,原因是當時並不流行避~孕,所以家中人口與年俱增,大大地增加生活負擔。有會這法術的人就會以自己的小孩做為目標,減輕負擔之餘更能差遣鬼仔,呼風喚雨。
不過施展此種法術者的報應極為悲慘,絕子絕孫,或是禍延後代,又或是施術者本身晚年堪憐等等……
還有一類叫“養小鬼”,在東南亞一帶廣為流傳,據說是從雲南.四川一帶當地巫教和印度傳來的婆羅門教中融合而成。稍微有功德的都不習練,因為過於陰損,有傷功德。習練的都是偏門中五鬼行業的人,就是吃,喝,嫖,賭,詐,跟這五行有關的,做的全是養鬼搏命的勾當。
大致可分為人胎鬼仔和降頭術兩類,前者重屍,後者重靈。
重屍者,多取嬰屍用藥水浸泡七七四十九天,每天都要為其舉辦法事和念咒,由於屍體會變幹,所以比較一般的人胎細小。四十九天後就會幹縮成有如手掌一樣大小,最細小的甚至隻有成年人的大拇指大小。
然後再交給供養者帶回供養,同樣於每晚十二點供養者必須滴血供養,當中不能間斷,否則要重頭開始,當滴血滿四十九天後,就可以開始求他辦事。這種養小鬼的法師,經常傳出因為小鬼胃口越養越大,而被小鬼反噬的情形。
重靈者,則是先到森林去斬一段適用的木頭,再用刀子雕成一口小棺木,最後才去找尋童~男或童女,甚至是嬰兒或未破~身之童~男童女的墳墓。(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