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廩生(二更)
字數:3656 加入書籤
當初決定讓紀晴跟著紀容若去山東讀書,王老夫人也是同意的了的,現在她老人家這麽說,不過是在發發牢騷而已。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嘛……”董二夫人就笑著應承著,“總歸都是為了孩子好!”
臨到紀晴上考場的那天,大家都起了個大早,王老夫人囑咐著他要沉著細致,而沈君兮則送了他一個“旗開得勝”的荷包。
“我送四弟去考場吧!”平日裏早該去了上書房的紀昭特意請了假在家。
紀晴就覺得挺好不好意思的,覺得自己若是考差了,倒是對不起家裏的這些人了。
好在幾日後順天府傳來消息,紀晴考了第十九名,成為了一名可月領六鬥米的廩生,也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
“賞!”得了消息的王老夫人自是高興得合不攏嘴,大方地拿出了體己銀子賞著闔府的人,再加之八月十八是紀昭大婚的日子,一下子雙喜臨門,整個秦國公府上下都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氣氛。
就在此時,心絞痛了幾個月的齊大夫人也突然不藥而愈了。
對次子的婚事不聞不問了幾個月的她,突然開始四處張羅了起來。
“大夫人這病好得還真是時候。”李嬤嬤就同王老夫人笑道。
此時的王老夫人正眯著眼半靠在鋪著秋香色五蝠捧雲團花的錦褥的羅漢床上,任由跪坐在羅漢床上的沈君兮為她捶著肩。
“哼,”沒想王老夫人卻是冷哼了一聲,一點都沒有避諱沈君兮的意思,“她是怕這個時候還不好,以後不能名正言順地在新進門的兒媳婦跟前擺婆婆譜了吧!”
李嬤嬤聽了,隻是尷尬地笑了笑,這種事,她一個做下人的可不好跟著一起非議什麽。
轉眼就到了八月十七,是紀家到謝家去催妝的日子,也成為了這京城裏難得熱鬧的一天。
因為是嫡長孫女出嫁,謝家給她準備了一百二十抬嫁妝,第一抬都已經到了東大街了,最後一抬卻還沒有出謝家的門。
一路上鑼鼓喧天,鞭炮和鳴,熱鬧得好似過年一樣,惹得不少人家駐足觀看。
待這些嫁妝如同山一樣地堆在紀昭的新房裏時,齊大夫人簡直震驚地合不上嘴。
她還真沒想到她這個二兒媳婦竟然會有這麽多的陪嫁,那套堆在牆角的子孫桶一看就是京城最有名氣的木器鋪子打造的,而那兩大箱最新樣式的綾羅綢緞更是滿得連手都插不進去。
這謝大人,還真不愧為皇上掌管著天下錢糧的閣老,出手就是闊綽!
這些東西加起來恐怕不會比當初北威侯府承諾給三小姐的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要知道她當初中意北威侯府的三小姐,也不過看中了他們家揚言三小姐將有兩萬兩銀子的陪嫁而已。
齊氏不免就在心裏打起小九九來。
而文氏屋裏的許媽媽在見到了謝氏的那些陪嫁後,也就回屋同正在給新做的襦裙繡襴邊的文氏道:“二少奶奶的陪嫁那麽多,嫁過來後,風頭會不會壓過少夫人您呀?”
文氏聽著卻是淺淺一笑,連頭都沒有抬,隻是將手中的繡針在頭上刮了刮:“我和她有什麽好爭的?況且她是老夫人相中的人,你就算不清楚我這弟妹的為人,也應該相信老夫人識人的眼光呀!”
第二日,秦國公府開府宴客,鞭炮齊鳴。
在這鞭炮聲中,新娘子謝氏坐在喜轎中被抬進了府,在親友的觀禮下和紀昭拜了堂,又在女眷們的拱擁下去了新房,待新人喝過交杯酒後,董二夫人等女眷就說笑著從新房裏走了出來準備去坐席。
隻是她剛一出新房就見到院子裏樹影之下好似有兩個黑影在拉扯。
“誰?”董二夫人就喝了一句。
紀雯就拉扯著紀雪從樹影下走了出來。
“你們兩個在這裏做什麽?”董二夫人就往兩人身後看去,隻見她們身後都沒有丫鬟婆子跟著,就不免皺了皺眉頭。
紀雯一見到母親,抓著紀雪的手就草草地行了個福禮道:“雪姐兒想進新房去看三嫂,可之前我就得了三哥的囑咐,讓我看著點她……”
原來紀昭也知道自己的這個妹妹素來不是個靠譜的,因為擔心她在大喜的日子闖出什麽禍來,特意囑咐了紀雯看著點紀雪。
沒想紀雪還是趁著紀雯疏忽的時候跑了過來,急得紀雯趕緊追了過來。
而紀雪對紀雯的“鍥而不舍”也是憋了一肚子火。
她甩著紀雯的手,滿心的不高興地道:“你別拽著我,我可是打聽好了,這個時候去新房給三嫂端茶是有封紅的,你自己不想要,可別攔著我!”
董二夫人在一旁冷冷瞧著紀雪,那說話的語氣和神態和大夫人齊氏簡直如出一轍。
她深知紀雪的個性,向來是個窩裏橫的,在府外或許還會有所收斂,可在府裏卻總是有一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倔勁。
若在平常,她也就懶得管了,可今天畢竟是紀昭大喜的日子,董二夫人也不想鬧得太難看,也就跟身邊的嬤嬤道:“你帶著雪姐兒去,看著她點,讓她端了茶就出來。”
那嬤嬤應了一聲,就跟著紀雪去了新房。
董二夫人就看了眼紀雯,奇道:“守姑呢?守姑沒有跟著你們一起麽?”
紀雯就搖了搖頭:“她今天一直在翠微堂裏陪著祖母呢,我邀她,她也不肯出門!”
董二夫人聽著,就在心裏道了一聲壞了。
昨天晚上,大嫂齊氏突然來找她,說是想同她敘敘舊,可話裏話外卻一直在念叨守姑正在為芸娘守孝,怕是不適宜參加昭哥兒的婚事。
她當時沒有接大嫂齊氏的話茬,卻指不定她會尋了其他人將這話傳到了王老夫人的耳朵裏。
依照王老夫人那護犢子的個性,聽到這樣的話,還不知道會怎麽生氣!
董二夫人也就心下一緊,跟紀雯說了一聲“好好看住妹妹”,自己便帶著人往翠微堂趕去。
相對於熱鬧的秦國公府,翠微堂就顯得有些冷清。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