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喜事(六更)

字數:4341   加入書籤

A+A-


    這些年大燕朝國庫卻算不得充盈,邊疆雖無大的戰事,可小摩擦卻經常有。

    再加之這兩年的年景也算不得好,不是洪災便是旱災,朝廷每每收點賦稅上來,又得貼補了下去。

    真是哪哪都要用錢!

    可以說,昭德帝這個家當得也很是辛苦,雖稱不上入不敷出,可也有些捉襟見肘。

    而現在六個兒子都要辦婚事,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在聽取了戶部尚書和禮部尚書的建議後,昭德帝便拍了板:六個皇子的婚禮一並辦了。

    沒想此舉卻引起了曹太後的反對。

    “其他的皇子哀家不管,可太子的婚事關係著國運,豈能潦草完事?”曹太後專程找到了昭德帝。

    昭德帝沒有辦法,隻好命欽天監的人為太子另擇吉日。

    如此一來二去,又耽擱了些時日。

    最後,太子大婚的日子定在了九月,而其他皇子的婚期更是挪到了來年。

    不知為何,聽到這一消息的沈君兮卻是鬆了一口氣。

    她的年紀還是太小了些。

    哪怕過了年,她也才十一歲。

    可這成親又不比小孩子過家家,上一世成過親的她,自然知道成親之後要做什麽。

    她怕自己受不住。

    隻是這樣的話,她又實在是說不出口,隻好能拖得一日算一日。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樂陽長公主卻往宮裏上了書。

    她稱周子衍並非皇子,周子衍的婚事長公主府可以自己辦。

    昭德帝樂得其所,而曹太後也挑不出這其中的錯來,便同意了樂陽長公主的請求。

    樂陽長公主就請了安王妃做媒人。

    老安王爺是昭德帝的叔父,安王爺承了爵後,和他的父親老安王爺一樣整日的溜貓逗狗,是京城裏有名的富貴閑人。

    也正是他們從不參與朝政,樂陽長公主反倒和他們走得近。

    安王妃一聽,更是拍著胸脯地給樂陽長公主保證:“我保證讓你在過年前,喝上這杯媳婦茶!”

    遠在山東的董二夫人原本也是要回的,長女出嫁,她這個做娘的不能不在場。

    可誰知她剛要出發,卻被診出懷了兩個月的身孕。

    如此一來,紀容若死也不肯讓妻子冒這個險,並給王老夫人寫了一封信,道清楚了原委。

    接到信的王老夫人自是樂得合不攏嘴。

    不管老二媳婦懷的這胎是男是女,總是他們紀家人丁興旺的象征,她也給山東去了信,讓二兒媳婦好好地養胎,她保證會讓紀雯風光大嫁的!

    如此一來,王老夫人又開始忙碌了起來。

    沈君兮等人起先還有些擔心,害怕王老夫人的身體會吃不消。

    可看著王老夫人一天比一天更有精神頭的樣子,大家這才打消了顧慮,幫著王老夫人一起給紀雯籌備婚事。

    當安王妃告知王老夫人長公主府想年前將婚事給辦了時,王老夫人幾乎是沒有猶豫地就答應了。

    紀雯畢竟已經十六了,王老夫人也擔心夜長夢多。

    如此一來,兩邊一拍即合,在請欽天監算過日子後,就定在了十月十六。

    再往後京城裏就會冷得下雪了。

    好在還有幾個月的時間讓王老夫人慢慢準備,而紀雯一下子也有了新嫁娘的嬌羞,除了吃飯的時候會來翠微堂,平日裏她都將自己關在了西跨院裏。

    沈君兮就免不了要去尋她打趣。

    “你可別笑,別忘了你也是個等著出嫁的人!”被沈君兮笑話急了的紀雯有時候也會跳著腳的反駁。

    說說笑笑間,日子也就到了九月。

    太子大婚,大赦天下。

    但是那些最大惡極之輩,還是被處以了極刑。

    這其中就包含了之前殺了人卻嫁禍給遊三娘的曹管事以及曹貴的婆娘,還有當時那位收了曹管事的銀子亂判案件的縣丞。

    遊三娘還特意去了一趟刑場。

    她恨不得親手剝了曹貴那婆娘的皮,因為曹貴的婆娘在得知曹貴帶回去的孩子竟是個私生子後,在弄死了曹貴後,也悄悄地將那孩子給弄死了。

    為此遊三娘哭得幾近暈厥了過去,因為她想不通怎麽就有人能壞成這樣?

    在親眼見著那婆娘被吊死在絞索上後,她的心這才稍稍地得到了撫平。

    太子大婚後,紀雯出閣的日子又緊鑼密鼓地提上了日程。

    長公主府的人十月十五的時候過來催了妝,一百二十抬的嫁妝滿滿當當的,引得路人駐足觀看。

    到了十六日,天剛蒙蒙亮,紀府的人便都忙碌了起來。

    紀雯起了個大早,去了翠微堂同王老夫人辭別。

    到底是從小就養在身邊的,王老夫人的心裏自是千般的不舍,但她還是拉著紀雯說了好大一會的閑話,並囑咐著紀雯成親之後也要多回來看看。

    紀雯羞紅了臉點頭,然後回了西跨院沐浴梳洗。

    東府裏的紀三太太則是帶著兒媳婦和孫兒一並來喝喜酒,還特意到了紀雯的房裏來恭賀她。

    文氏因為管著家裏的大小事務,抽不開身來,便隻能由謝氏陪在了紀雯的身邊。

    沈君兮也在一旁湊著趣,幫紀雯緩解著上花轎前的緊張。

    待到太陽落山,笑語喧闐的紀府便掛起了大紅燈籠,四處都是燈火通明。

    紀雯已經換好了鳳冠霞帔,靜靜地坐在那裏。

    紀家請的全福人林三奶奶就端了盅百合蓮子粥進來,笑道:“趕緊吃上一點墊肚子。”

    紀雯就小口小口的吃著,好像生怕弄花了臉上妝一樣。

    沈君兮瞧見了,也就悄悄地在紀雯的手裏塞了一個荷包:“我裝了些點心在裏麵,你要是餓了,就拿些吃。”

    屋裏就有人調笑道:“我們這一屋子人還不如人家守姑想得周到,一個個的都隻記吃不記打,怕是都忘了自己在新婚之夜餓過肚子的事了吧?”

    此話一出,一屋子的人也就都跟著笑了起來。

    不一會的功夫,就有人來報新郎官來接人了。

    新娘本要拜別父母才上花轎,可因為紀容若和董氏都未曾趕回,紀雯便隻對著堂屋裏的兩張空椅拜了拜,然後便由紀昭背著上了花轎。

    沈君兮瞧瞧地躲在門內,瞧著來迎親的隊伍一路敲鑼打鼓的而去,卻在心裏默念著:“雯姐兒,你一定要幸福!”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