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神

字數:7326   加入書籤

A+A-




    喻衍這個人是一個傳奇,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傳奇。

    他自出便榮耀加身,五歲便因聰慧而名揚天下,那時四國人人皆知喻國二皇子喻衍是個神童,無數文人墨客為求他一個字、一首詩,不遠萬裏背井離鄉來到喻都,更有甚者說他是天上的仙童,吟出來的都是仙句。

    他的聰慧從不褪色,反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發光彩。

    十歲的時候被送往魏國做質子,在前往魏國的萬裏跋涉中,他的追隨者組成了送行隊伍,手拉手,從喻都一路蔓延到魏都,護他長行。

    喻都的人知道他要走,連續數日痛哭哀嚎,禦軍出麵才製止了暴動;魏都的人知道他要來,歡欣雀躍,日日翹首以盼。傳說他到魏都的哪一天,萬裏空巷,隻為一睹他的風采,更有人說,他走下馬車的那一刻,百裏寂靜,如天神下凡。

    十二歲的喻衍俊美的令人神魂顛倒,曾有傳聞魏國的一位將軍因驚鴻一瞥而對他傾心相對,還向魏王請求賜婚於他和喻衍,遭到魏王反對後仍癡心不改,發下非喻衍不娶的誓言。

    還有傳聞魏國公主對他吐露愛意,但被他拒絕。

    十五歲喻衍逃離了魏都,整個魏都為之沸騰。十五歲喻衍被喻國國君派上戰場,天下人為之惋惜為之擔憂,這樣一個人怎麽能在戰場生存呢?他的手是用來拿筆的,不是用來拿劍的!

    在天下人為他如何在戰爭中生存擔憂的時候,在對魏國第一名將的戰爭中他大獲全勝,之後更是戰無不勝。

    這個時候,天下人才明白,喻衍不僅有驚世的才華,他更是一位戰神!

    但戰神終會隕落。

    .

    禿鷹尖厲的叫聲盤旋在昏暗的上空,暗紅的血液噴濺在貧瘠的土地,落日的餘暉尤帶著最後的輝煌。

    噴濺在土地上的鮮血猶如一朵朵綻開的妖花,幹涸的土地遇到血像饑渴的蝗蟲一般迅速將血中的水氣吸食殆盡。

    震耳欲聾的鐵蹄聲氣勢洶洶而來,所踏之地塵土紛揚。

    身後是上千鐵騎,身前是緊閉的城門,身著玄衣的男人腹背受敵。

    追擊的人勢在必得,營救的人遲遲不開城門。

    這果然就是他的死期了。

    喻衍雖身受重傷卻淡然而對,仰天大笑,高唱道,“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我欲為君子,奈何做小人。”

    手中長劍隨風而起,起落間飛舞的長發飄然而落,颯然一陣狂風從他背後衝擊而來,落地的長發裹挾著塵土被吹向了城中。

    “風助我也!”他慨然一聲竟是狂喜,“今日葬身於此無怨無悔,唯一不滿的是不能埋身故國,但風比人有情,還知將我這個罪人的頭發帶給母後,帶給大喻的萬千子民!”

    一番話說完驟然抬起長劍,直指身後的鐵騎,毫無懼意,“我若為皇,又怎會任爾等踐踏我大喻的土地!今日是天要亡我,不是敗在爾等鼠輩之手!”

    而後劍劃過虛空又指向城樓上的副將張汝賀,“告訴你家主子,喻國必亡在他手中!”

    說完手中的劍橫在脖子前,“我原以為世人多愚,誰道最愚的是我自己。吾一生坎坷多難,若有來世,隻願能逍遙度日。”

    鋒利的劍刃毫不猶豫地劃過喉嚨,鮮血噴出三尺高,滴落的鮮血猶如血雨一般再次滋潤饑渴的土地。

    玄衣盡染鮮血,不多時,屹立的身軀歸於沉寂。

    上千鐵騎躊躅不前,隻一具屍體便已讓他們畏懼至此。

    多時,一個膽大的才敢上前查看,摸胸探鼻,重複多次方顫聲道,“死……死了。”

    紀律嚴明的鐵騎軍一片嘩然,喻衍竟然死了,那個風華絕代、傲視群雄的喻衍竟然真的死了!

    以鐵血無情著稱的鐵騎軍全體撼動,原來這個男人也會死!

    “撤軍!”首將長臂一揮散亂的鐵騎軍頃刻又是整齊劃一,聲勢浩蕩地迅速撤離,比來時更為浩蕩!

    喻晉燕魏,四國對立,戰爭已持續數年,喻衍為喻國的二皇子,亦是聞名天下、令人聞風喪膽的戰神。因為有他,喻國才能屢戰屢勝;因為有他,四國才能戰局平衡。

    今日喻衍一死,天下大變!

    ******

    蒼雲山高萬尺,山路陡峭,鮮少有人可以登頂,但在長年冰封的山頂卻有一四季如春之處,此處青綠相協,紫紅相映,稱得上是一處人間仙境。

    在此處有一山洞,山洞裏異常寬敞,裏麵的擺設竟如普通人家一般,鍋碗瓢盆一應俱全,唯一不同的就是在山洞正中間的一副玉棺了。

    四周皆寂,玉棺的棺蓋突然移動發出哢哢的聲響,從裏麵緩緩伸出一隻手。手搭在玉棺邊緣,仿若透明,靜默了片刻,透明的手指竟變得漸漸清晰。

    手指用力扒著玉棺,一個人緩緩地坐了起來。

    俊朗如玉,黑發似墨,喻衍的眼神從迷惘到清明。

    這隻手、這個身體是誰?

    他的手常握兵器,長了一層厚厚的繭子;他的身體身經百戰,大小傷口數不勝數;而現在這個身體身上沒有絲毫的傷口,手竟如養尊處優的富家公子一般。

    這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他不是死了嗎?

    他腦子裏最後的記憶是自己在城門前執劍自盡,利劍劃破喉嚨的感覺仍殘留在身體裏,現在想起仍忍不住戰栗,毫無後路的自盡方法,他斷定自己是死了。

    而現在是什麽狀況?

    他按著自己的太陽穴,腦內一片空白,除了死前的畫麵什麽都想不起來。

    玉棺有半人高,他輕鬆就跳了出來,武功倒是還在。

    身上未著寸縷,眼睛掃遍山洞,石床上倒是有幾件衣物,穿在身上竟是十分合身,像是為他量身定做的一般。

    鏡子裏的臉他是熟悉的,因為這張臉的確就是他。

    這副身體就是他的,隻不過傷痕盡消,就連肩上那個疤都沒了。

    >

    r />

    他竟然又活了。

    誌怪上常有死而複生的故事,難道他和誌怪上講的一樣死而複生了?是上天看他可憐,又給了他一次機會嗎?

    喻衍陷入了沉默,沒想到他竟又撿回了一條命。

    “哈哈哈。”沉默過後,喻衍突然大笑,“沒想到上天竟如此厚待我!”

    重活一次,無牽無掛,逍遙度日,豈不快哉!

    .

    山下百裏外的茶樓。

    說書先生的故事正講到喻衍自刎,座下群情激憤。

    “這個張汝賀活該千刀萬剮!”

    “韓皇後的走狗,如果不是被他們所害,我等如今還能瞻仰喻公的風姿!”

    “要是張汝賀在我麵前我定要打的他娘都認不出來。”

    “……”

    “……”

    喻衍坐在角落裏安靜地品茶,順便消化這幾天來他接收到的消息。

    他一路下山然後就到了距離山下最近的小鎮,這幾日的見聞無不在告訴他,現在距離他自刎已經過了二十年。

    這二十年天下大變。

    在他死後,褚隼帶領晉國一路過關斬將,不到三年就拿下了喻國國都,而他的父皇在國都被破當天自縊在寢宮,之後害他自刎的韓皇後被晉軍抓住當眾斬首。

    喻衍隻搖頭,“竟然這麽快,還是第一個被滅的,褚隼是因為恨我才率先滅了喻國嗎?”

    在他十歲左右的時候,國力最強的是魏國,他作為喻國質子,褚隼作為晉國質子被送往魏國。一開始他隻當褚隼是個呆子,漸漸才發現他是真的深藏不露。

    褚隼的母親是個宮女,被臨幸了一次就懷上了褚隼。褚隼出生一年後晉國國君才知道自己有這麽一個兒子,送兒子到魏國做質子的時候才把他提溜出來。

    他十五,褚隼十九,那一年魏國朝三國開戰,他們一同逃離魏國。他回到喻國馬上就被派往邊疆戰場,浴血奮戰,朝不保夕,後屢戰屢勝,被譽為戰神後父皇才對他稍好了一些;而褚隼回國後晉國皇子接連暴斃,兩年後晉國國君又暴斃,褚隼直接坐上了晉國國君的位子,之後親自出征,戰無不勝。

    自從十九歲回到晉國,褚隼便如天神附體,氣勢無人可擋,不過他是例外,不但擋了,還擋住了,並且還狠狠地羞辱了褚隼一場,之後更是擋了無數次 ,羞辱了一次又一次。

    當時四國混戰,晉國與喻國自然免不了一戰。褚隼親自帶著一隊將士突襲喻國營地,但是卻被他擺了一道。

    褚隼被他帶人圍在了峽穀之中,他帶著眾將士高唱,“小褚隼他三歲,沒爹疼沒娘愛,十九歲沒有碰過姑娘,哎嘿嘿,沒有碰過姑娘啊沒有碰過姑娘~”褚隼被他氣得沒了理智,差點直接上去跟他拚命,逃走時還在亂箭之下受了傷,修養一個月才能重上戰場。

    之後褚隼專心與他對戰,兩人交手十數次,但都以褚隼落敗告終,臨走還被他編歌謠羞辱。

    十幾次都落敗,晉國的氣勢被大挫,褚隼不得不班師回朝。

    所以,他與褚隼的仇大的很。

    在魏國的時候他與褚隼處境相同,兩人關係算得上不錯,最後還共同謀劃逃離魏國,無奈歸國之後在對立的陣營,關係越來越惡劣,他又把褚隼氣得不輕,人人都知褚隼恨不得殺他而後快。

    按說他死後褚隼統一了四國,褚隼這麽恨他,應該怎麽貶低他怎麽來,讓史官在史書狠狠地寫他多麽陰險毒辣,在民間傳播他的斑斑劣跡,甚至以莫須有的罪名抹黑他,這些都是正常的。即使顧不得這些,在民間禁止對他的讚頌,至少會有的。

    但現在……

    喻衍看著茶樓裏這些人提到他個個激動的模樣,幾番努力辨認,才確定自己沒有弄錯,這些人分明對他十分仰慕,哪有半點的不滿。而且以他的判斷,說書先生說的故事,關於他的部分還有很大的誇大成分。

    事情和他想的有很大的不一樣。他以為自己死後會留下萬世罵名,以韓皇後和大皇子對他的恨,在他死前就已在民間捏造他叛國投魏,導致了民間對他罵聲一片,所以在死後給他按實了賣國賊的罪名他都一點不吃驚,而他親爹,喻國的國君,哪裏會在意他的清白與否。對喻擴而言,他的價值隻是戰爭而已。

    .

    茶樓裏的小二過來添茶,“這位客官,您要不要加茶水?”

    書說完了,茶樓裏的人走了大半,喻衍狀似不經意地道,“聽完書就走,這些人不像來喝茶的,倒像是特地來聽書的。”

    “這您可說對了。”小二眉飛色舞,異常自豪,“來咱茶樓喝茶的,有一半是為了聽秦先生說書,秦先生這張嘴說出來的喻衍的事跡百聽不膩。”

    “哦?”喻衍品了一口茶,“這些人聽完書就回去了?”

    “哪能呢!”小二指著一個方向,“他們大都去喻公廟上香去了。您肯定是外地人,還不知道喻公廟在哪吧,正好跟著這波人去上柱香,求喻公保佑你早得姻緣。”

    “什麽?”喻衍一頭霧水,他前幾日已經知道這裏的山民籌錢為他建了廟,現在這廟好像有點和他想的不一樣。

    “我說您可以跟著這波人去喻公廟上柱香。”小二耐心地重複了一遍。

    “不對,下一句。”

    “哦!”小二一拍腦殼,恍然大悟,“您肯定還不知道,咱這兒的喻公廟是座姻緣廟。”說著湊到喻衍耳邊,“咱這的喻公廟是少有的姻緣廟,隻有在這裏的喻公姻緣廟求姻緣才會靈,因為喻公曾在此處邂逅了一位姑娘,並與那位姑娘相戀。”

    喻衍嘴角抽搐,建個戰神廟還有道理,竟然建個姻緣廟,還捏造出他邂逅姑娘的故事,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如果他不是喻衍本人說不定還真的信了。

    他成年後一直在戰場,長年連個女人都見不著,父王也沒用給他指過婚,所以直到自刎他都沒有成過親,而且連個侍妾都沒有,所以他活了二十二年,就打了二十二年的光棍。

    而這些人竟然向他求姻緣,真的是瘋了!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