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緊密排查

字數:5890   加入書籤

A+A-




    “您好,我是烏市刑警支隊的,請問福利院的負責人在嗎?”

    孫鵬和張昊二人正在排查福利院,這已經是第三家福利院了。

    “這個福利院隻接受十八歲以下的孩子嗎?那您知不知道哪些福利院接受成年人呢?”

    “哦哦好的。”

    “喂,山哥我孫鵬,我們排查了3家福利院,但是這三家福利院都隻收小孩,我感覺福利院這條線要斷了。沒有哪家福利院會收成年人吧?”

    “嗯我知道了,那你就幫著潘勇他們去一下各大交易市場看看有什麽行業是用這種粗麻繩的。”

    “好的。”

    ……

    “您好,我們是警察,請問這樣的刀子您店裏有賣嗎?”

    “沒有。”

    “那之前賣過嗎?”

    老板搖頭。

    ……

    “你好我是警察,請問您見過這樣款式的刀子嗎?”

    “您好,請問您知不知道哪裏賣這樣的刀子?”

    “您好,請問……”

    另外一組,小李和小劉不斷的走訪著各個大型超市和刀具店,整個下午都在重複這句話,他們倆口幹舌燥,把這句話說的都想吐了。

    他們已經問了40多個超市了,也斷了40多條線索,正當老板娘搖頭說沒見過的時候,一個在超市內買方便麵的男人走出來,操著一口湖南口音問道:“什麽刀子?我看看行嗎?”

    小李打量了一下麵前的這個人,他黑瘦黑瘦的,帶著眼鏡,操著一口很濃鬱的湖南口音,手中買的辣味方便麵和辣椒醬證明了他是一個很愛吃辣的人。

    “我來烏市之前在老家是做刀具生意的,見過很多種刀。”湖南人怕警察多想,解釋道。

    “那就太好了,麻煩您了。”

    小李把刀子的照片遞給這位熱心的群眾,湖南人用手抬了抬眼睛,仔仔細細的把照片看了一遍,露出驚疑的一聲。

    他們兩個人聽到這一聲後覺得有戲,追問:“您見過這種款式的刀子?”

    “沒有。”湖南人搖頭否認,這又給他們倆潑了一盆冷水,小劉鬱悶道,“沒加過你咦什麽啊,害得我們倆白高興一場。”

    黑瘦湖南人撇嘴道:“你們照片上這把刀上麵糊著一層鏽,就算是親手做這把刀的人看到刀子的模樣也未必能認出來啊。你們一定是在找證人確定刀子的來源吧?”

    小李警惕道:“你怎麽知道?”

    這時候坐在櫃台裏的老板娘按耐不住笑了道:“警察同誌,你可真有意思,拿著一張照片四處問人家見沒見過,你們不是在找這把刀子的來源難道是想找做刀子的人拜師嗎?”

    小李汗顏,尷尬的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這個臉丟大發了。既然人家都已經猜到自己要幹什麽了,小李等人也不瞞著,承認自己確實在找刀子的來源。但是換個思路一想,人家說的確實有道理,一般的刀子在刀身或者刀柄處都有廠商打的標記,自己隻要根據那個標記一查不就行了嗎?

    於是他一個電話打到了法醫那裏,詢問刀子檢驗的怎麽樣了?

    “哦,刀子我已經清理幹淨了,上麵寫著友年刀具製造廠,我還沒來得及告訴你們。”

    法醫一句話讓二人一臉黑線,合著拿著照片走訪了這麽半天是白忙活了。法醫把照片傳過來,二人立刻上網搜索友年刀具製造廠的相關信息,得到的結果是這個是一家專門鍛造、加工刀具和廚具的廠家,廠家的地址在山西,而且在七年前就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也就是說,這把刀子至少也是七八年前的產物了。並且這把刀子在本市並沒有流通,友年刀具製造廠雖然說是廠家,但是其實隻是個小作坊,雖然對於產品下料很足,但是工藝上還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所以賣價低廉,並且主要流通的地方是在山西本地。

    因為廠家倒閉,有關負責人也聯係不上了,不過也讓他們知道了一些線索。第一,刀子的來源不是本市,而是遙遠的山西。第二,凶手很可能不是本地人,或者當年在山西呆過。

    他們二人把這條重要的線索通知了張山。

    ……

    張山和慕雲二人驅車趕到了本市的殘聯,辦公室內有一名中年婦女正在上班,婦女大概30歲左右,微胖,帶著一個大邊框的近視眼鏡,看著就麵善。見兩位警察來了,起身問號道,“你們二位就是張警官和慕警官吧?”

    “您就是劉秘書長?”

    “我是劉娜。”婦女笑著說道,因為在來這裏之前,張山提前就跟她通過電話了。

    她知道刑警辦案十萬火急,沒有和他們兩個過多客套,直接就把殘聯所有會員的檔案交給他們道:“這是我們殘聯所有會員的身份信息,另外一本是三年前統計的本市的殘疾人信息。”

    張山漫不經心的翻動兩頁檔案問道,“裏麵的信息全嗎?”

    “這個,隻能說包括本市一部分殘疾人吧,因為人手和精力有限,不能關注到所有的殘障人士,我們的工作在很多鄉縣難以進一步進展。所以上麵的殘疾人信息僅供參考。”

    “理解。”張山和慕雲一人拿著一本原地翻動起來,邊看邊問道:“劉秘書長,咱們這兒每年都會舉辦什麽大型活動嗎?”

    劉娜點頭道,“每年我們一般都會有兩到三次活動,一般是五一勞動節,我們會選擇一批殘障人士一起去采風郊遊。國慶節的時候會開展一次歌頌祖國的活動,邀請一些殘疾人表演節目、參加活動,另外一次就是獻愛心,呼籲社會各界捐款,我們會把捐款在過年的時候送到一些急需幫助的殘疾人家裏,趕上年三十還會幫著一起包餃子。”

    對於這些形式上的活動,張山表示理解。因為他們畢竟能力有限,而本市的殘疾人還是很多的,把這些人都召集起來也不太現實,所以每次活動都是形式主義居多,能夠真正受到幫助的是少數,不過他們也在努力的去開展工作了。

    “這兩個名單,我們可能要用幾天。”張山站起身要離開,對劉娜說道。

    “你們盡管拿去用好了,我們的電腦裏麵都有備份的,不拿回來都不要緊。”她笑道。

    “那怎麽行,我們把案子辦完就還給你了,我們留著這個也沒用。”張山哈哈笑道,臨走之前和劉娜握了個手,他十分欣賞從事這樣行業的人群。因為他認為劉娜這樣的人有愛心,有善心,樂於奉獻,社會上就缺少她這樣的人。

    慕雲拿著厚厚的兩本檔案,說道:“本市的殘疾人這麽多,這得翻到猴年馬月啊?”

    張山說不需要挨個挨個的看,每個殘疾人的後麵都有聯係信息,和最新的聯係時間,找那種好長時間都沒有和殘聯取得聯係的人,還有那種獨居,沒有親人的殘疾人重點查。這次的三名殘疾人死者死亡這麽長時間都沒有人報案,應該都是獨居人士,或者沒有親人。從這裏入手準沒錯。

    他們把檔案帶回支隊,找了幾個人和他們一起翻,最終發現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竟有三百人之多。

    這三百人,要麽就是長時間沒有和殘聯取得聯係的。

    要麽就是獨居在家,並且沒有子女親人,靠低保過日子的。

    雖然說從上萬人篩選出這三百人,但三百人的排查也是不小的難度。

    張山說,從這三百個人裏麵重點找失去雙臂,或者腿部殘疾和聾啞人。

    眾人又從這三百個人裏麵逐一挑選,最終找出符合條件的聾啞人有3個,失去雙臂的人有2個,腿部殘疾的人有20個。

    “這麽多腿有殘疾的?”他看到這明顯失衡的比例有些驚訝,沒想到腿部殘疾的殘疾人的比重占這麽多。

    “是的,有很多人都是車禍或者意外導致腿部殘疾。”

    “把車禍、意外的都篩選掉,隻留下先天性的腿部殘疾。”張山繼續道,最終篩插出了2名先天性腿部殘疾的人。

    從最初的上萬人,篩選到三百,又從三百人篩選到七個,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突破。張山決定先試圖聯係到這幾個符合條件的殘疾人。

    這些殘疾人留在殘聯的電話不是空號就是早已欠費停機,所以殘聯在曆次活動中都無法聯係到相關會員。他們決定根據上麵的地址登門去找。

    慕雲正準備拿車鑰匙出發,張山卻道:“你等會兒。”

    “怎麽了?”

    “把衣服脫了。”

    這話一出口,在場幫忙過篩子查信息的幾名刑警均是一愣,幾雙眼睛賊溜溜的掃視著張山和慕雲。

    她臉一紅,剛準備發作張山便解釋道:“穿著警服去人殘疾人家裏不合適,換便裝。”

    其他幾個好熱鬧的刑警見沒好戲看,掃興的低下頭繼續幹自己手頭上的事兒。

    二人先是走訪了第一家聾啞人,家裏有人,因為二人都不會手語,隻能通過書寫的方式和他交流。這個聾啞人無兒無女沒有親人,一直都靠著鄰居的救濟過日子,因為電話費太貴,所以就把電話給停了——畢竟平時他也沒有什麽社交,就算有人打電話他也聽不見。這就導致了殘聯聯係不上他。

    剩下的兩個聾啞人的情況大相徑庭,張山和慕雲穿著便裝,並沒有說自己的真實身份,而是說自己是殘聯的,因為很久聯係不到他們就過來進行一次家訪,問一下生活中有沒有什麽困難。

    聾啞人十分感動,烏拉烏拉的比劃著手語,他們兩個人都看不懂,隻是最後一個把兩隻手比成一顆心放在心髒地方的動作他們倆看明白了。這是人家在對他們表示感謝,臨了,張山還給每個殘疾人留了200塊錢,美其名曰是殘聯發放下來的補助,讓他們自己買一些生活必需品。

    離開三名殘疾人的家後,慕雲說,“你可真是當代活雷鋒啊,自個拿著那麽點工資,還以殘聯的名義給人家捐錢。”

    張山不言語,慕雲問他想什麽呢?

    他回答:“我在想,這錢隊裏能給報嗎?”

    慕雲切了一聲,上車搖下玻璃對著他招呼一聲:“走了,聾啞人排查完了,去查一下斷臂的。”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