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一點教訓

字數:8638   加入書籤

A+A-




    幫忙的婦人怕是聽明白了,合著這喬文洋又惹出事來了,兩年前的事還瀝瀝在目,想不到又生幺蛾子。

    莫氏不好怎麽勸的,便把喬寶瑩拉回屋裏頭,邵南也往外看了一眼,便跟著進了院子,莫氏把院門關了,打算要邵南回家的時候別走外頭,便從醬坊裏直接過去。

    喬寶瑩心情有些不好,這樣的家族,三天兩頭的出事,將來隻會連累蘇辰,她可不是真正的喬九,可是穿越人士,曆史讀了那麽多,怎會不知道這事態的嚴重。

    這時代動不動犯點事兒就誅連九族的,若是家族不管好,蘇辰不管官大官小都有風險,看來得叫蘇辰想個法子管製一下這些人了。

    大家夥都在等著蘇辰,沒想一等便是三日。

    縣衙裏,蘇辰向畢成良作揖,說道:“畢師爺,家中小舅不懂事,胡言亂語之罪不可饒恕,這次雖是誤會,但也得令他長點兒記性,不如便服徭役兩月已視懲戒。”

    畢成良沉吟了一會,試探的問:“蘇秀才這般處理,不知回家後如何與家裏的小娘子解釋?”

    蘇辰笑了笑,“她向來明事理,一定會同意我下的決定。”

    “那也好,是該讓這孩子長點教訓了,居然還口出狂言的不把大人放入眼中。”

    畢成良與蘇辰告別,此事便這樣定了下來,接著他往縣裏後院走去。

    林知縣在後院小亭裏與新納的小妾宋氏你儂我儂的正喂著湖裏的魚兒,看到畢成良過來,林知縣收了手中的魚食全部交到宋氏手中,笑看著畢成良問道:“如何?”

    畢成良答道:“蘇秀才果然是一個明事理的,今日親自要求我把他家小舅子關在牢中,服役兩個月再放回去。”

    “哦?”林知縣來了興趣,“倒也虧得蘇秀才想得出來,也不知他要怎麽回去向嶽家交待。”

    林知縣哈哈大笑,看著畢成良說道:“他怎麽向嶽家交待與我何幹,不過他今日這般作態,我倒是原諒他小舅子的不敬,那孩子十三歲,碼頭還缺個跑腿的人手,就把他安排過去,也別累著了他,兩個月後便放了他。”

    “大人英明,屬下這就去。”

    畢成良走了,宋氏便向林知縣偎了過來,嬌嗲嗲的說道:“大人這就原諒了蘇秀才的無理?”

    林知縣攬她入懷,說道:“也不是什麽大事兒,本知縣也不是這般計較的人,蘇秀才本人是有才氣的,於私本知縣還是挺看重他的,眼下自也不計較了。”

    宋氏麵色微收,雙眸微眯,沒有再接話。

    蘇辰從縣裏頭回來,就看到喬家兩姐妹都站在院子外,二姐的身子越發重了,恐怕快要生了。

    喬寶瑩看到蘇辰,見他麵色平和,便知事情辦成了,迎著蘇辰入屋,便問蘇辰:“喬文洋可是回來了?”

    蘇辰卻是搖頭,“我把他留下了,服徭役兩個月,長長記性。”

    喬寶瑩忍不住要拍掌附和,但喬六和邵南可緊張了,於是忍住。

    喬六一臉憂心的說道:“弟弟身子弱,年紀小,服役會不會辛苦?”

    喬寶瑩忍不住想翻白眼的衝動,就是喬六這性子把喬文洋給慣的,股個徭役能死人,用腳指頭也可以想得出來,畢竟是蘇辰的小舅子,有了這個名義在,平息了知縣大人的怒火,自然還會多加照顧的。

    “不會。”蘇辰無奈的看了喬六一眼,接著看向喬寶瑩。

    喬寶瑩收到小夫君的眼神,當即便扶起喬六,“二姐,你就少操這心了,蘇辰說不會便是不會有問題了,你呢跟著姐夫先回去,安心在家裏養胎,爹娘那邊你們也別透露消息,不懲罰他們一下,他們怎麽能長記心。”

    喬六一邊點頭,一邊往外走,心裏似乎想開了些,便跟著邵南先回去了。

    喬寶瑩轉身關了院門,進了東屋,看著桌案前的小夫君,於是在他身邊坐下,試探的問:“你是故意的把他留下的?”

    蘇辰點頭,認真的看著她,“你不會生氣。”

    “不會,怎麽會。”本想說喬文洋的死活關我毛事,但喬寶瑩還是忍住了,像喬六這樣的作態才比較真實,她還是低調一點。

    “那就好,我就知道你會懂我。”

    蘇辰心下一安。

    喬寶瑩卻是想了想接著說道:“我瞧著我這娘家人三天兩頭的不安份,再這樣下去遲早有一天連累你,夫君,你可有好的對策?咱們要不要找大爺爺家裏的人來管製一下,萬一以後但凡出了點什麽事兒,誅連九族什麽的,不但害了咱們,也害了我大爺爺他們一家。”

    聽到小媳婦的話,蘇辰微微一愣,這幾日他正好受師父的提點在想這事兒,沒想到他這個不曾上個學堂的小媳婦竟然還懂得這麽多,於是伸手上前摸了摸喬寶瑩的頭,稱讚道;“倒是聰惠,想得挺遠的,這事兒我也正在想個周全的法子,九兒便不要再操心了。”

    既然蘇辰也有這樣的想法,這下喬寶瑩便不擔心了,這時代的律法也太苛刻了,喬家人那模樣她也受不了。

    蘇辰隔著三日了才回來,喬安和李氏覺得必是蘇辰去管著這事兒了,不然二女兒和女婿不會這麽淡定,可是好不容易等到蘇辰回來,沒想家裏的兒子卻沒有帶回來,這下兩夫妻擔憂的很,於是忐忑不安的來到了喬六的院子外。

    不管兩人在外怎麽喊,喬六和邵南兩人躲在院子裏就是不出聲。

    喬安和李氏停歇了,喬安說道:“莫不是兩人不在家裏頭,而是在九丫頭的院子?”

    李氏覺得有可能,轉身便朝喬寶瑩的院子走去,卻被喬安拉住了,“你傻啊,秀才郎在,咱們過去若是惹怒了他,萬一他再在從中作梗,搞不好咱們的兒子便回不來了,咱們隻能在六丫頭的院子外等,我就不相信六丫頭一直不回來了。”

    喬六和邵南在院子裏頭聽到這話,兩人相視一眼,決定以後進出門都從醬坊裏過,實在不想招惹外頭的爹娘。

    兩個月後,喬文洋一個人便走路從縣裏頭回來了。

    那會兒喬寶瑩正在蘇繼的鋪子裏,見到喬文洋,微微一愣,這喬文洋不是服役兩個月麽,人不但沒有瘦,反而胖了一圈,可是卻是沒有什麽精神氣兒,他經過鋪子門口的時候想了想,便往鋪子裏頭來。

    喬寶瑩借勢便走到了院子後頭,陳三上前問道:“要買什麽?”

    喬文洋指了指架子上的喜餅。

    陳三便把喜餅拿了下來,問道:“要多少?”

    “一斤。哦,不,兩斤。”喬文洋便從袖口裏拿出銀兩,竟有一兩銀子。

    陳三瞥了一眼,什麽話也沒有說,便給他稱了兩斤喜餅,收了十文錢。

    待喬文洋走了,喬寶瑩才從後院出來。

    陳三瞥了一眼喬文洋離去的背影,說道:“他剛從牢裏頭出來,手裏頭居然還有一兩銀子。”

    喬寶瑩微驚,先前蘇辰不是說過,喬文洋身後有指使的人,不然他一個十三歲的孩子知道什麽,還有膽子跑縣裏頭去,那這銀子必是背後的人給的,莫不是給他這兩個月牢獄之災的補償?”

    喬寶瑩把這事兒告訴了蘇辰,蘇辰得知喬文洋回來了,他生心一計,決定揪出他身後指使的人。

    百溪鎮一家酒樓裏頭,喬文洋穿了一身新衣裳在窗戶邊的桌子上坐下,似乎在等一人。

    蘇奕一身貴氣的袍衫腳步匆忙的走了進來,看了喬文洋一眼,便往樓上使了個眼色。

    很快兩人一前一後的上了樓進了包間。

    包間內,蘇奕便說道:“苦了賢弟,害你坐了兩個月的牢。”

    喬文洋先前倒是有鬱氣的,可是剛從牢裏頭出來,就得了蘇奕這一兩銀子,高興還來不及,哪還有什麽想法,於是搖頭。

    好酒好菜上了桌,蘇奕勸著喬文洋吃,待喬文洋吃飽喝足,他才開口,“以後在村裏頭就多虧賢弟幫忙看著了,但凡我哥有點風吹草動的,一定要來告訴我。”

    喬文洋得了恩惠,再三保證。

    於是蘇奕從袖口拿出二兩銀子放在桌上,喬文洋看到銀子,雙眼發直,心裏撲通撲通直跳。

    “這銀子我是可以給你,但你可得記住了,不管任何情況下你都不能把我給透露出去,但凡你二姐夫家裏的事,哪怕是買個山頭什麽的,你也得一一向我匯報,以後的銀子還多著呢,好好幹。”

    喬文洋連連點頭,得了那二兩銀子,心花怒放,忙收回袖子裏。

    兩人從酒樓告了別,喬文洋想也沒想的便衝到東市,買下了牛車。

    先前的一兩銀子花了一些,再加上在家裏私藏的一點,合著這二兩銀子,買了牛車後他還有剩下的,便買下了十斤肉一並帶了回去。

    喬文洋趕著牛車回村的時候被村裏人發現了,不少人指指點點的,都說喬文洋這牛車在哪兒租的,回個村也要租個牛車,哪來的銀子,他們家還欠著村長家裏三兩銀子沒還,便舍得這麽花銷了。

    喬文洋可不管,見著人了便說自己買了輛牛車,很快村裏人便傳開了,喬安一家開年才建的屋子,哪來的銀子買牛車,若真有那銀子不應該先還了村長家的債麽?

    喬文洋心情愉快的把牛車係放在槐樹下,徒步入屋。

    來到院門口,便皺了眉,家裏頭這門框子怎麽這麽矮這麽窄,這牛車要怎麽進得去,瞧著是要拆了重新弄一下了。

    進了院子後,李氏正在洗衣,見他一臉喜色的進來,於是問他今個兒上哪兒去了,喬文洋便把自己買了牛車的事說了,接著把手裏的十斤肉往李氏扔了過去。

    李氏雙手接住,一看是十斤肥瘦相宜的肉時,雙眸大亮,聽到兒子買了牛車,將信將疑的把肉放回廚房,跟著喬文洋出門一看,果然看到槐樹下的牛車。

    此時村裏人都圍在老槐樹下打量,李氏大喜過望,回身喊了屋後頭的當家人喬安,便一同出門,一家三口把牛車趕回來。

    可是進院子的時候,門框太窄小過不去。

    村裏人看著三人的窘態,皆是笑了起來,有人建議道:“把板車給缷了,就能進去了。”

    李氏卻是瞪了對方一眼,“呸,你出的什麽主意,每次回來都在外頭缷板車呢。”

    喬安一看,說道:“把門框給拆了。”

    於是三下五除二便把大門給拆了下來,還打了兩錘子土坯牆,牛車能進去了,喬安一家開心不已。

    村裏人卻盯著那門框看,“爛成這樣,豈不還得叫人幫著修門。”

    果然喬安喊了兩人,當天便把門框給重新做好,就等著過兩日弄塊新門板過來。

    有了牛車,李氏那叫一個開心,但她很快想到,自家兒子就這點能耐,哪來的銀子買牛車的。

    喬文洋被兩人逼問急了,便把蘇奕交待的事說了出來,李氏得知是蘇奕給的銀子,還叫兒子盯著九丫頭的家裏頭,這下樂了,這差事倒好,這麽快便能賺下銀子來。

    一家三口喜滋滋的,不但不讓喬文洋做什麽事兒,隻要兒子專門盯著喬九和喬六的院子就成了,甚至但凡他們有點時間也會留意那邊的動靜。

    喬文洋買了牛車回來的消息在村裏頭傳開,喬寶瑩自然也是知道了,果然如蘇辰所說的,背後指使人還是一個有錢的,就不知道誰要這麽恨著蘇辰,莫非是趙家的人?

    喬寶瑩這麽一想,覺得不太可能,畢竟趙家人對付起蘇辰來,向來雷霆手段,這點小手法瞧不上。

    家裏的陳醬釀好了,喬寶瑩和喬六兩人開缸嚐味,味道好的沒有話說,便是用這醬油拌飯吃也是美味的。

    喬寶瑩許久沒有回伯府,皆是因為喬六懷孕,隻剩下她一個人做醬頭,忙不過來,根本沒有時間,如今醬油釀好,能空閑幾日,她便想著給伯府送去幾缸新釀的陳醬過去,還能跟師娘叨叨。

    跟著蘇辰一起入了伯府,蘇辰去前院,喬寶瑩去後院。

    喜姑和陳意看到喬寶瑩,一臉的笑容,兩人嚐了新醬,覺得味道又比以前的好了不少,喜姑說道:“有時老夫人沒有味口,還曾用醬汁拌飯吃,還說味道不錯。”

    喬寶瑩撫額,便也沒有急著去見師娘,而是先去了小廚房,做了一碗芙蓉魚湯細麵,配上小菜和糕點親自端去了姚氏屋裏頭。

    喬寶瑩和蘇辰向來起得早,到了縣城裏頭天才亮,這會兒姚氏才起身。

    一起來便聞著香味兒,勾起了食欲,便問喜姑可是九丫頭來了,喜姑含笑答:“正在外室候著,今個兒給您老人家做了麵條,味道很香的。”

    “難怪我聞著味道了。”

    姚氏笑了起來。

    陪著師娘吃下麵條,姚氏漱了漱口,便把屋裏頭的下人全部給屏退下去,隻留下喜姑一人在身邊伺候著。

    姚氏坐在長榻上,喬寶瑩坐於她的腳邊繡凳上,姚氏拉著喬寶瑩的手說道:“我聽辰兒說你一直忙碌著醬坊裏的事,沒有空閑的時間,可是真的?”

    喬寶瑩點頭,“師娘,自我二姐懷孕後基本就我一個人在做醬頭,閑不下來,這會兒出了新醬,我能空閑幾日,便來看師娘。”

    姚氏點了點頭,“在我年輕的時候也是跟你一樣的,忙來忙去的,就想著為夫君多做一點事,攢些銀錢,結交各方權貴夫人。”

    喬寶瑩安靜的聽著姚氏說的往事,接著姚氏話鋒一轉,看著喬寶瑩說道:“陳意說你那醬坊並不大,每次量產出來的醬汁也隻夠兩船的,送走一批,再下一批沒有一二個月辦不成,可是這樣?”

    喬寶瑩點頭,“人手不夠,又不敢把手藝隨意交給他人,於是做不大。”

    這時代便是這樣,手藝不傳外,還有傳男不傳女之說,喬寶瑩雖沒有這想法,但耐不住這時代人心叵測,為了一張方子可置親情都不顧,她能不防著點。

    姚氏於是向喜姑吩咐:“把陳總管叫來。”

    陳意來了,向姚氏行了一禮。

    姚氏吩咐道:“陳意,你把先前我挑選出來的幾位家仆的身契交給九丫頭,以後這些人便歸九丫頭管了。”

    陳意應了,很快領進來幾人,隻見裏頭有男有女,一溜兒過去有二十來號人,這些人年紀在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他們向姚氏行禮,接著起身。

    陳意當著他們的麵把身契給了喬寶瑩,“這是老夫人這些日子從府中挑選出來的人,個個都忠心耿耿,也是府中的家生子,他們的家人都在府中當差,極為穩妥,如今便把人交給你了,幫著你那醬坊裏頭做事。”

    喬寶瑩一時傻了眼,她可從來沒有想過會有奴仆的一日,這會兒看到那一張一張的身契,都不敢接。

    姚氏見狀,笑了起來,“你怕什麽,將來辰兒有了出息,家裏頭也得有下人的,你正好早早的學會管家。”

    喬寶瑩愣了愣,收了身契。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