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秦氏的秘密
字數:8067 加入書籤
齊氏看到喬寶瑩,眼淚都要出來了,連忙從床上起身,喬寶瑩卻把她按下,坐在她的床沿。
“夫人就別起來了,我坐在這邊上聊著就成了。”
齊氏無奈,隻好再次靠在床上,問道:“九兒,這幾日你都去了哪兒?是誰救的你?”
喬寶瑩於是撒了個謊,說是山中的莊戶人家救下的她,之後與蘇辰在青山鎮遇見,於是就被蘇辰接回來了。
齊氏拍了拍胸口,說道:“萬幸咱們都平安歸來,這幾日我看著大人都憔悴了,粒米不進,水米不沾,還要親自帶著差兵四處尋人,陳意和我那不爭氣的兒子都受了重傷,都不能陪在大人身邊,大人卻是不管不顧,支身前往,沒把我們給擔心的。”
“好在把九兒給接了回來,大人也算安心了,九兒啊,咱們以後還是不要出門了,這一次是真的把我給嚇死了,這梅縣不比咱們的林源縣,林源縣裏多自在,要上哪兒都方便,哪有這兒這麽亂。”
喬寶瑩卻是覺得對不住畢師爺,“把你們一家帶到這凶險之地,我們對不住你們。”
齊氏擺手,“九兒,別說這樣的話,咱們同是一家人,不要這麽生疏。”
眼下也隻能這樣,喬寶瑩和蘇辰都沒有想過梅縣會這麽凶險,早知道這麽凶險,就不會把畢成良一家帶了過來。害得人家夫人受驚,兒子還受了重傷,師爺行走在梅縣也提心吊膽的。
瞧著齊氏氣色還不錯,著實是驚嚇過大所導致的,再養幾日就好了。
從齊氏的小院子出來,喬寶瑩又去看了陳意和畢浩,畢浩這家夥倒是有福氣,有小媳婦照看著,好在這次他沒有把小媳婦帶去,不然就事大了,他小媳婦肚中可是有了孩子的。
陳意一個人卻有些鬱悶了,喬寶瑩過去看他的時候,就見他身邊服侍的是一個差兵,喬寶瑩瞧著就覺得改日等梅縣平靜了,叫蘇辰給陳意娶房媳婦去,再這麽單著也不是個事兒。
喬寶瑩回了院子後便做了頓好菜,買了好酒,接著把幾人都接了過來,大家夥的吃了頓團圓飯。
陳意和畢浩要將養著,兩人畢竟會功夫,下地走一走不是問題了,傷口都是外傷,沒有動了根本。
但這一次的事,蘇辰不會這麽輕意放過他們的,其實他心裏已經想到了一人,那便是賈瀟,此人出手有動機,先前蘇辰收複王家產業的時候,卻發現不少產業被賈瀟給私占了,之後又有一些私船場做一些不法勾當,於是被蘇辰一一給打壓,損失不少。
所以這次有可能懷恨在心,對喬寶瑩實行報複,至於張府有沒有參與,喬寶瑩認為張夫人伍氏都在列,不可能派人殺了自己的夫人,所以暫且把張府從嫌疑人中剔除。
蘇辰尋回小媳婦後便一心去查賈家了。
喬寶瑩卻是往張府去了一封信。
回來十幾日,伍氏該好了,聽說那藥方倒是有了效果,病也慢慢的好轉,眼下十幾日了,應該能起床了。
很快伍氏回了信,信中想見喬寶瑩一麵。
於是喬寶瑩便坐上馬車去了張府。
知縣夫人來張府,張府的下人很是熱情,把她迎入主院,來到內室,看到伍氏,才發現伍氏圓潤的臉早已經瘦成了皮包骨,這一場病可不輕,把一個人折騰成這樣了。
喬寶瑩在她床邊坐下,伍氏把下人遣退下去,看著喬寶瑩卻忍不住要落下淚來,兩人在這你來我往之中,慢慢地也有了幾分真情,喬寶瑩這人向來心軟,又看出伍氏在張家的地位,再加上她那懦弱的性子,於是不知不覺她就起了要提點她的想法。
伍氏也不知不覺向著了喬寶瑩,有什麽都會問她。
伍氏含淚說道:“喬姑娘,我這一病,躺倒在病床之上,沒想到家主卻把那秦氏小妾接到了府中來了。”
“新來的小妾?”喬寶瑩疑惑的問。
伍氏搖頭,“不是新來的,是先前被我發賣的,我明明把人賣得遠遠的,看著那商船走遠,沒想到又被家主給追了回來,如今明目張膽的把人帶回府中,今個兒來問我準不準許,我氣得說不出話來了,這樣的歌伶出身,出身如此低賤,豈能入我張家的門。”
喬寶瑩不好相勸,畢竟這可是他們的家事,可是看到伍氏哭成淚人兒,就有些心疼,畢竟患難一場。
伍氏接著說道:“我能說不許麽?他都已經把人帶回府上了,我躺在病床上,我能做什麽,家主把那秦氏帶回來後,不敢向老夫人交待便來逼我,叫我準許,如今已經給了秦氏一座小院,我門下繼養的孩子也被秦氏接了回去,我這一遭做的什麽事。”
“不但沒有半點好處,反而促使他把人接回了府上。”
這個時代雖然男人能三妻四妾,但也不能毫無身份的隨心所欲,先前張宗年在外頭養外室的事便遭不少人笑話,如今把外室帶回府中成了正式的妾室,還在正夫人把人發賣了之後,這就是直接打臉了,不把正夫人放在眼中。
“喬姑娘,我真的恨不能馬上好起來,家主做的這些事我不準許。”
喬寶瑩見她越來越激動,便安慰道:“你先別忙著管這些人了,反正人也接回了府上,不過是多了個妾室,你的身子要緊。”
伍氏倒是被喬寶瑩給勸住。
喬寶瑩實在看不下去女人的懦弱,於是提點道:“你夫君要納妾室,是你無法阻止的,就好比你不能把你夫君強行拉入房中一樣,人心最難捉摸,也經不起考驗,如此你還是為自己多做些準備,先養好你的身體,再想著怎麽整冶府上。”
“不管如此,自己不能軟弱,你是主母,該有主母的風範,至於男人,靠得住就靠他,靠不住就靠自己,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喬寶瑩說的話不知不覺讓伍氏當成了標準,成了座右銘,恐怕所有人都不敢在伍氏麵前這樣說,誰也不願意得罪了張宗年,更不想滲和進去。
而喬寶瑩是一個性子爽落的人,見不得與自己結接的人受委屈,雖然她也不能真的插手他們的家務事,但幫著伍氏撐撐腰還是可以的。
伍氏與喬寶瑩一番話後,立即醒悟過來,也不哭了,似乎內心下了決定,人也變得堅強起來。
喬寶瑩走的時候,伍氏臉上的愁容舒展了,看著她那憔悴的樣子,喬寶瑩就歎了口氣,何必拿別人的錯事來懲罰自己,真是劃不來。
從主院出來,跟著管事的往府外走,倒也沒有遇上張宗年,每次喬寶瑩來張府,張宗年像是刻意回避似的,倒也省了不少麻煩。
來到張府門外,坐上了馬車,馬車剛要發動,喬寶瑩便聽到求饒的聲音,她好奇的挑簾,就看到府門外的石獅旁邊,一個農女打扮的女子正在求著先前送喬寶瑩出門的管事。
她說道:“管事大人,請通融一下,我要找府中的秦姨娘,可否行個方便,於是從懷裏拿出僅有的一兩銀子,才一兩銀子而已,那管事的嫌棄的看了一眼,接著一把推開女子,警告道:“以後不要再來府門前了,這裏是正門,你若再在這兒停留,小心我派人把你打一頓,再拖到亂葬崗裏扔了,我說話做到,還不快滾。”
那管事的一腳踢翻那人,轉身入了府門。
喬寶瑩於是叫來身邊隨從,吩咐了一聲,接著馬車發動,往縣衙裏去了。
入了縣衙後宅,隨即隨從便把那位農女給帶了進來,喬寶瑩在花廳接見的她,見她身上衣裳單薄,肚子裏還傳來咕嚕聲,於是叫廚房裏送來了饅頭。
那位女子抓起白麵饅頭就狼吞虎咽的吃了下去,兩下饅頭下肚子,終於停了下來,怯怯的看著喬寶瑩不敢說話。
喬寶瑩問道:“你是秦姨娘的什麽人?”
那農女麵色一驚,不敢說話,喬寶瑩便說道:“你可知這兒是哪兒?”
因為隨從帶著她走的是小側門,那兒是喬寶瑩平常出沒的門,他們後院裏的自然不能從衙門正門出去,防礙了公務。
那女子肯定是不知道這裏是哪兒了,反正有吃的先吃了再說。
女子搖頭,喬寶瑩提醒她說道:“這兒可是梅縣縣衙門,我是知縣夫人,我現在問你,你與那秦氏是什麽關係?”
那女子一聽是縣衙門,嚇得不輕,忙起身向喬寶瑩跪了下去,嚇得麵色蒼白的答道:“農女是秦氏的小姐妹,從小一起長大的,同一個村的,先前秦氏被賣到賈府的時候,我曾去看過她,她在我手上借了五兩銀子,我這次過來是來討要的,隻是去了賈府後沒有找到人,後來聽到張府老爺新納的小妾叫秦氏,我就懷疑是她了。”
“她以前說過的有個張老爺對她很好,所以我才來張府的,但我也不確定是不是就是我認識的那個姐妹。”
“秦氏以前是賣到了賈府為奴?”
喬寶瑩有些震驚,看來這秦氏的身份很可疑。
那位農女點頭,“是的,那年鬧荒災,不少人家沒有吃食,不得不把家中兒女賣給了牙人,唯有秦氏卻是直接賣入賈府的,因為她長得好看,被收租子的賈老爺看中,直接買走的,為此秦家收到不少銀子,度過了災年,但其他人家卻沒有這麽好運,餓死了不少。”
“後來年份好了,家家有點吃食了,我便做了一點小生意,積了一年的銀子,轉眼被秦氏借了去,說好馬上便還的,卻不曾想這麽些年了也不還,如今我日子越過越差,就想著把這五兩銀子給追回來。”
喬寶瑩聽後,立即想到了不少事情,恐怕這個秦氏與賈老爺還有什麽關係也說不定。
於是打發了這農女,給了賞錢,接著叫了個差兵送她回去,於是也知道了這人住在哪兒,那差兵再順勢在當地打聽了一下,的確有秦家女曾經被富紳看中,買了去,秦家因此收到不少銀子,之後平安度過災年後,又起了新屋子,如今生活雖不是很好,卻至少比當年住茅屋強多了。
差兵回來回複,喬寶瑩心裏生了些想法。
又過了十幾日,陳意和畢浩的傷徹底的養好,喬寶瑩便把自己的想法同陳意說了,她著陳意去查秦氏與賈老爺之間的事。
陳意領命去了。
喬寶瑩卻想起先前伍氏說的話,秦氏是張宗年在樓裏認識的一個歌伎,是那兒的頭牌,得張宗年看中便把她贖了出來,接著在外頭置辦了院子,成了外室,沒一年就生下了孩子,還是個兒子,張宗年很是高興,越發的看重這個外室。
可眼前知道的秦氏卻並不是伍氏所說的那樣,不但曾經呆在賈府中,還曾是賈老爺買回來的人。
伍氏與喬寶瑩見了麵後,便慢慢地振作了起來,她的病好了,開始管著府中內務,對那秦氏也生了一些想法,還派了身邊的人仔細關注著秦氏的一主一動。
沒想這日府外的小側門裏來了一家人,說是找秦姨娘的,那門防把秦姨娘請了去,秦氏一看到那一家人臉色就變了,私下裏支了銀子叫那一家子人走,可能是銀兩沒有談妥,正在門外爭執時,正好被伍氏身邊的嬤嬤看到。
嬤嬤回來告訴伍氏後,伍氏便派人跟蹤那一家人,發現是莊戶人家,之後便叫人把這一家人給請入了別院。
伍氏帶著下人來別院,看到這一家莊戶人家,在一番審問之下,才知道這些居然是秦氏的家人。
當真是好巧不巧的,隻是這些人怎麽尋到府上來了的,既然是賣了自家女兒,怎麽還敢尋來。
原來是村裏頭秦氏的發小曾經進城裏來討秦氏要銀兩,回村後便把這事兒告訴了秦家的人,正好秦家人正需要一筆銀子,於是聽了那人的話來了張府找人,原先秦氏是賣入賈府的。
來到張府後見到了本人,當真是他們家的女兒,於是借機要錢,沒想被他們看到,綁到了這兒。
伍氏一臉的震驚,怎麽也想不到秦氏曾經賣入過賈府,在審問的當兒,伍氏看到秦家言詞似未說完,卻忍著不說了,於是叫底下的嚴加拷問。
這一拷問,又問出事兒來了,說兩年前的夏日,秦氏曾要家裏幫著請了大夫把脈,得知懷了孩子,於是叮囑家裏人不得向外宣揚,還給了他們一筆銀子,之後他們聽說女兒被一個張老爺看中,做了人家的外室。
至於是哪個張家,秦家人根本不知道,隻知道外室的小院,時不時還會去尋著要錢。
伍氏心中大驚,莫非這孩子也有什麽來路,未必是張家的子嗣?
這一個發現令伍氏又驚又喜,同時也有些怒火,他們張府這麽大一個家族,沒想到遇上這樣不三不四的女人,伍氏決定找到先前那大夫,可是秦家人卻是說不上來,說那大夫原先是住在城西處的,是他們親自找到的,可是自從看了診後便搬走。
看來秦氏早已經想好了後路,伍氏按著秦家人所說的特征去尋那大夫的時候,卻根本無人下手,畢竟有三年了,那人早已經拿了銀兩跑了,無處可尋。
伍氏很是不甘心,在府中想盡了法子,卻也隻能看著秦氏一天一天受寵,卻沒有半點辦法來。
陳意查出一個消息,立即傳信給喬寶瑩,喬寶瑩看到這封信的時候,驚了一跳,她隻是有一點懷疑而已,沒想到得到了證實,於是執筆寫下一張請帖給張府送去。
第二日伍氏便過來了。
喬寶瑩和齊氏坐在花廳迎的她。
伍氏還是沒有恢複精神,臉頰瘦得尖尖的,這府中的糟心事這麽多,怎麽可能恢複的起來。
喬寶瑩和齊氏看了一眼,接著說了起來。
伍氏不知道知縣夫人請她來的用意。
而喬寶瑩卻也不直接說,她說最近看了一個小話本,上頭的故事很是引人入勝,要不講給她們聽聽。
於是喬寶瑩講了起來,說道:“曾經一位莊戶人家,遇到了災年,為了活命,便準備把家裏姿色長得好看的小女兒給賣了,沒想到正在這個時節,地主上村裏頭來收租子,那家人沒有辦法,便用了個美人計,把小女兒給推了出來,沒想到還當真被那地主給看中了去,便把人給帶了回去抵租子,同時還得到了一筆銀子。”
“後來這位女子憑著美貌很得那位主子的歡心,成了主子後院裏的歌姬,也常伴主子身邊,進進出出見到不少各色的人物,那位女子心裏有了想法,畢竟跟在這位主子身邊無名無份的,倒不如在這些遇上的人裏挑一位,將來能做個小妾什麽的也好。”
“沒想還真被這女子給挑到了一個好的,正好主子也要籠絡他,便自薦了,於是主子把她放回清樓做歌伎,再帶著那位富紳前去聽歌,於是女子果然被富紳看中,贖了身。”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