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媒體的聲音
字數:5239 加入書籤
“王凱,你怎麽了?其實你不用在乎饒正群的話,他這個村長就是個花架子,根本就沒有什麽實際能力的。”徐婷以為王凱是因為在村裏的時候說的那些話影響了情緒。
“啥?王凱你又跟新村長吵了,唉這是幹嘛呀,不管怎麽說他都是個村長不是?”唐紅英的想法則更傳統一點兒。
王凱搖頭道:“我剛才隻是在想些東西而已,不過倒是也是跟饒正群有關係的。徐婷你不覺得今天的饒正群很有些不一樣嗎?”
徐婷不解地道:“這有什麽不一樣的,還是那麽自以為是,最多,麵對你的時候有點兒氣急敗壞吧。”
“不僅僅是氣急敗壞,而且他整個的神態和語氣都有點兒不一樣。尤其是最後他的說法,倒像是要在這次的事情上跟我拚個你死我活一樣。照理說他最大的倚仗還是靠著縣裏有人支持,在村子裏沒有半點兒基礎,憑什麽在蘇曉耀離開之後這麽說呢。”
王凱的這些問題並不是要唐紅英和徐婷給自己解答,而是在理順自己的思路。
“是不是他覺得自己當的村長時間夠長,所以有點兒底氣了?這幾天他跟我媽爭論的時候好像底氣也越來越足了,甚至故意想壓我媽似的。”
王凱眼神兒一轉:“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
徐婷和唐紅英都挺好奇,不知道王凱又想到了什麽。
不過王凱卻沒有回答,故作神秘地道:“現在隻是我的猜測而已,還得讓二流子去證實點兒東西。反正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現在我們就等著饒正群要怎麽發難了。小婷你跟嬸兒說要小心,最近一段時間除了在村裏設廠的事兒,其他方麵該讓就讓著饒正群好了。”
“啊?憑什麽讓我媽讓著他呀,這樣不是會讓他更囂張起來嗎?”
王凱拍著胸膛道:“放心吧,這都是暫時的,不管他現在有多得意,我保證之後他就得吐出來。你隻要把話帶給嬸兒就行,怎麽把握她有數的。”
很快村裏的人都知道從縣裏來了個蘇記者,而且他的來頭不小,村裏不管是徐書記,饒村長還是張東山對他都挺客氣的。
而且這個蘇記者待人也挺和氣,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個文化人就看不起人,跟饒正群完全不是一種態度。
因此村裏的人也很樂意跟他聊天,讓他跟自己村裏人打成一片。
蘇曉耀的確是個很稱職的記者,在他看似沒有目的的閑聊之中,卻能把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隱藏在裏麵,沒用幾天的時間他就掌握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而在此之後,蘇曉耀突然跑到王凱的水塘這邊主動拜訪起他來。
“咦?蘇記者,今天什麽風把你給吹來了,我還以為這時候你應該在村子裏仔細了解情況呢。”王凱也很意外。
蘇曉耀臉上仍然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我現在也正在了解情況,而且了解的是關鍵人物的消息,你現在有空兒接受我的采訪嗎?”
“嗬嗬,我是沒問題,隻不過前幾天的時候你還跟我說過雖然我的舉報人,但不會受我的影響嗎?現在卻跑來主動讓我洗腦?”
蘇曉耀雖然自己覺得隻是堅持記者的立場,還是覺得臉上有點兒紅兒,尷尬地替自己辯解道:“我那話也沒說錯啊,當時我是不能隻聽你的說法。而這些天我已經聽到了村裏不少人的說法,再來聽你說也沒關係了。”
王凱沒想跟他辯這個,客氣地把他讓到園子裏坐下:“好吧,那你有什麽想了解的就說吧,不過關於村裏設廠的態度我想你已經知道了,而且我也不可能說得比徐書記更有說服力,所以你不一定能采訪到新東西。”
蘇曉耀道:“我這次來采訪你的其實已經不光是關於在村裏設廠的問題,這幾天我采訪的人數已經足夠樣本讓我得出一個結論了。而且我現在就可以把這個結論告訴你。”
“哇,這麽大方。現在你好像挺相信我的樣子啊。”王凱的心情與其說驚喜倒不如說意外,他也想不通蘇曉耀怎麽會有這樣的轉變。
“我不是相信你,而是說明我來采訪的目的。言歸正傳,現在村子裏的人支持和反對的都有,雖然反對的多一些,但也不能形成壓倒性的意見。反而他們說起了一件能影響他們最終決定的事情,也就是你現在進行的大閘蟹養殖項目。”
王凱點了點頭,現在他明白蘇曉耀的來意了。
“所以,你也想確認項目的情況,才會最終決定要用什麽角度來寫這篇報道嘍。”
“至少第一篇報道是這樣。”蘇曉耀也沒有瞞他,“到現在為止,裴國堂還沒有做什麽讓我明確反對的事兒,而且,白合村的人也有權力追求富裕。但是我會持續跟蹤,如果他還是按以前的那套辦法來,我當然也會實話實說,用我的筆杆子給他點兒教訓。”
王凱苦笑道:“但是那對我們村來說就太晚了。”
“所以嘍,你就好好介紹下大閘蟹的項目吧,最好是能說服我。”
王凱氣道:“哪有這麽容易,之前你對大閘蟹市場有多少了解,我又不是神仙怎麽可能一通話就說服你這個‘客觀中立’的大記者?”
“你就先從為什麽會看中大閘蟹這個項目說起吧,而且你的信心好像很足,我聽說現在雖然還沒有收獲,但是你已經投了很大的本錢了。”
王凱當初做大閘蟹項目的時候就已經做過很多評估了,而且之前徐芳也問過他很多這這方麵的問題,憑蘇曉耀是甭想把他問倒的。
越是深入采訪下去,蘇曉耀就越是吃驚,他發現王凱想問題的思路和縝密完全超過了他這個年齡段應該有的程度。
作為記者,他以前也采訪過不少的“成功人士”,其中也包括了不少的年輕人,而他們都比王凱的年紀大很多。
即使如此,他們的成功也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家世,一時的拚勁兒和運氣得來的。很少有人能畫出一條準確地線路來,隻要你沿著這條線走,就有七八成的可能得到成功。
雖然不能排除這是紙上談兵的可能性,但是王凱還就真的能言之有物。
“這些就是我的大體計劃了,我最後想要告訴你的有兩點。第一,現在我的進步比之前計劃的更快更順利,前兩撥的成熟期就能給白合村甚至整個鎮上展現出足夠的成果吸引住那些總想著開廠子的村民。第二,我的項目絕不僅隻有大閘蟹一個,肯定有足夠的容量帶著大家共同富裕!”
“之前你說白合村的村民也有追求富裕的權利,這一點我非常認同,但是我還想補充半句,那就是他們擁有在保住自己祖先留下來的土地的情況下,追求富裕的權力!”
“說得好!”
蘇曉耀長吐了一口氣,大聲替王凱喝起彩來。
小小年紀竟然有這麽強大的說服力,雖然說起來有點兒丟臉,但是蘇曉耀剛才是真的被麵前這個比自己小了將近十歲的年輕人說服了。
其實蘇曉耀雖然堅持自己記者的中立,從他的內心來講,對於隻注重經濟發展,不顧環境汙染的情況也是很反感的。否則當初他也不會冒著得罪大人物的風險把裴國堂的情況報道出來。
“看樣子蘇記者已經被我‘洗腦’成功了?”看到蘇曉耀的反應,王凱也長鬆了口氣。
“少來,我這可不是被‘洗腦’隻不過看你有這麽大的決心,而且還挺踏實能幹的,所以想看看你是不是真能實現自己的承諾。放心吧,我的報道會跟你的目的很相近的。隻不過我能做的也隻有這些而已,剩下的,可幫不了你了。”
“那我就提前感謝你了。嗬嗬,其實蘇記者如果有心想幫我們的話,你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啊。”王凱感覺到在蘇曉耀的心裏跟自己的距離已經拉近了很多,趁機建議道:“比如說你可以利用在媒體上認識的人幫我們打打聲勢嗎?到時候來的客戶越多,我們越能堅持現在的立場對吧?”
“嗬嗬,明明看你這麽年輕,我怎麽從你身上感覺到一種老奸巨滑的味道呢!”
王凱也笑了起來:“錯覺,這一定是錯覺。等蘇記者跟我接觸時間長了就知道,我可是個很純善的年輕人啊。”
王凱之後帶著蘇曉耀實地看了看自己的養殖場,說明現在的進行狀態。
通過跟他近於交心的一談,兩人都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覺。同時,從蘇曉耀的口中,王凱終於印證了自己的猜測,明白饒正群現在底氣越來越充足的另一個理由。
蘇曉耀離開之後,饒正群仍然沒有改變,一副很有信心地知道蘇曉耀不會寫報道明麵兒反對他們設廠項目的樣子。
但是事隔不到兩天就被打臉。
蘇曉耀以一篇特邀評論文章揭露了縣裏某些之前被翻出來的汙染大產益小的作坊企業開始向鄉鎮級單位轉移的情況。
而且還點名裴國堂的染料廠,提醒他們自己將會持續跟蹤看他們新設的廠有沒有符合國家規定的汙染處理設備。
而僅僅隔了一天之後,蘇曉耀又發表了一篇文章,這次則是關於農村發展的建議文章,裏麵除了再次點明注意汙染問題之外,走什麽樣的道路則被更多地提及。雖然沒有直接說到王凱的大閘蟹項目,但卻點明了很多外部的經驗,說明就算是發展農業也並不代表就無法富裕,關鍵在於要打開思路,發展新型農業。
然而,比較可惜的是,這些觀點引起思考和熱議的地方都是在縣市裏。畢竟那裏媒體比較發達,學者也更多,更有討論的氣氛。
但是在真正需要這篇文章啟迪的農村,則沒有形成太大的效應。(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