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放過饒正群一馬

字數:5049   加入書籤

A+A-




    這兩個選擇對王凱和徐芳來說都是沒有負擔,完全看兩人心情的。

    “王凱,你怎麽說?”

    王凱這時候也陷入沉思。

    如果照以前他和饒正群之間惡劣關係,還有這貨幾次找自己麻煩的曆史,那王凱二話不說就要把他坑出去了。但是以饒正群現在的表現,他清楚,這家夥以後再也無法成為自己的絆腳石,既然如此,他就更多地要從實際角度來進行分析了。

    未來自己肯定不可能僅僅著限於白合村,但是它卻是自己發展的一個重要基點,無論如何王凱也要把它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且事實證明,隻有徐芳這個村書記在初期還是不夠的,否則饒正群也不可能給他們造成那麽多麻煩了。

    在王凱的心裏,最理想的人選當然是自己老爹了。

    王凱對於現在的鄉村“文化”還是很有數的,別看自己現在名聲很響,但是到底太年輕,而對他們來說,“年輕”就是個致命的缺點。這倒不是說他們不信任你,否則也不會跟著你幹了。關鍵是你作為一個“官”,村民們要被你管著,如果太年輕的話他們心裏也會別扭。

    而自己的老爹王富華就不同了,年紀夠,而且條件也不錯。憑著以前的人緣再加上這次主持修路的聲望還有自己做項目的影響,相信是有非常大競爭力的。

    但是現在的路還在修著,王富華還掛著大隊長的名,真要立即把饒正群趕下去讓老爹來競爭的話要克服太多條件。所以,從比較現實的角度來看,倒不必然拿下他。

    “這個忙,我們可以幫。”王凱定調道,“但是饒村長,我想有了這次的教訓之後,你應該明白到底什麽樣的路對我們白合村才是最適合的吧?”

    饒正群聽到王凱的話,就像是碰到了救星,眼露感激之色:“我明白的!現在羅頂新的廠子下場都擺在我的麵前,我怎麽還會不知道呢。以後我們白合村最正的路,那就是跟著王凱你幹,而且要甩開膀子幹!”

    饒正群這段話算是對王凱的徹底投誠了。

    王凱和徐芳也不為己甚,答應了不會把他坑出去。兩方對於這樣的結果都挺滿意,饒正群也高高興興地告辭了。

    第二天,果然縣裏的調查組就下來了,第一重點就是追查責任。

    幾個受害的家庭全都出來,半路上就攔到了他們的車隊哭訴,把調查組的官員也弄得挺尷尬的。

    周圍的全所村子全都聲援,這次的事件真的觸碰到了大家的心理底線,羅頂新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

    除此之外,他們也著重了解起了對這次火災處理之中表現最搶眼的人物,這一點大概就是為了宣傳的需要了。在這種**麵前,需要一些正麵能量。

    自然而然的,他們的目光就落在了王凱的身上。可惜聽說王凱當時因為救人而受傷,所以他們隻能派幾個代表來表示慰問之後,沒敢多問他什麽,轉而把重點放在了徐芳的身上。

    徐芳也沒讓他們失望,各種對答都非常得體,而且為人氣質也讓人如沐春風,更重要的是,她竟然對這次事件的內幕有所了解!

    當徐芳把從饒正群那裏聽來的資料告訴了調查組的成員之後,他們的組長立即拍案而起!一方麵是因為心裏的氣憤,另一方麵則是徐芳提供的情況太重要了,省了他們大量的時間。

    再經過兩天的暗訪,調查組基本確定徐芳所說的都是真的,於是立即展開行動!

    可惜,羅頂新在廠子出事的當天就消失了,這麽多天都沒有出現,可以斷定已經逃跑,沒能抓住。但是張東山還對自己的事情抱有僥幸的幻想,被調查組和派出所的人堵在家裏。

    王凱和徐芳所了解的情況也就到此為止,張東山從哪裏弄到的化工原料,跟他有利益關係的勢力自然有調查組去查去抓。但是可以斷定,經過這件事,張東山短時間內是“回”不來了,而且他的勢力也幾乎被一舉摧毀,將來再沒法給王凱造成麻煩。

    “其實說起來,張家父子也算倒黴的,兒子剛進去沒多長時間,老子也被抓進去了。”王凱傷勢好得很快,沒幾天就能跑到村委“串門兒”了。

    徐芳聽到他們父子的名字可不像王凱能這麽輕鬆調侃,冷哼道:“這是他們活該!當初在村裏權勢那麽大,做得缺德事兒還少嗎?現在才給他們報應,我看還有些晚了!”

    王凱笑道:“對對!尤其他們竟然敢惹到嬸兒的頭上,這樣的下場還是便宜他們了!咱不說他們了,嬸兒,我怎麽聽說咱們村裏有好多人想合資買農用三輪甚至是貨車啊?”

    “這有什麽問題嗎?”徐芳的注意力也轉過來,“現在你的項目發展這麽好,新成立的車隊每天都有活,其他人看著當然眼饞了。”

    王凱搖頭道:“我對自己的項目當然有信心了,隻不過現在不是時機。不管咱們多看不慣羅頂新的廠子,但他們廠的產品還是能供出很多活給那些司機的。現在他們的廠子倒了,這些活也就沒了,運輸力的供應立即顯得過大,我就算再能幹,也不能從天上變出活來給他們啊。”

    徐芳也反應過來:“對呀!我都沒想到這個,那咋辦?他們要是真買了那不是要虧嗎?”

    “聽說現在他們還沒來得及買呢。不過得勞煩嬸兒你親自跟那幾家談談,把這個情況說給他們聽。”

    “嗬嗬,小夥子你的思路很快,而且想得方麵也很周全嘛。”

    正在這時,突然從外麵響起一個聲音。

    王凱其實憑他的感應能力早就發現了這個人,所以並沒有意外的神色,隻是轉頭看來人的身份。

    來人並不是白合村的人。四十多歲,穿著普通的襯衣和褲子,戴著眼鏡,手裏拿著個包,看著像個辦事兒員的打扮。

    “你好,請問你是?”徐芳是村書記,看到來了外人連忙站起來迎一下。

    “嗬嗬,我是來你們村裏辦事兒的,不過走到外麵的時候聽到這個小兄弟的分析,很讓我佩服啊!小夥子,看你的年紀應該才剛上大學才對吧?怎麽看起來比財經專業的學士還厲害啊?”

    聽到他突然恭維起了王凱,徐芳就暫時沒問他是來辦什麽事兒的。

    “嗨,我這人就是沒事兒瞎琢磨,其實對什麽財經啊之類的也不懂什麽的。”王凱摸不清他的來路,隻能這麽低調應對了。

    “年輕人就不用這麽謙虛了,敢闖敢幹才是應該的。隻不過我聽你剛才說以前就很反對羅頂新那個廠子?”

    “那當然了,那種小作坊本來就是縣裏嫌他們汙染重才不讓幹了,跑到我們這裏不也一樣嗎?前些天的事兒也證明了,他們還存在安全隱患呢。”

    “嗯,那之前縣裏的食品加工廠呢?那可是正規企業吧?”

    王凱和徐芳都琢磨起來。這個男人問的這些問題都不大對勁兒啊,如果他隻是一般想要辦事兒的外人,怎麽對村子的情況這麽了解,這麽關心?

    不過王凱倒沒什麽不可對人言的,直接答道:“因為在我看來,村裏就不應該走這種發展路子。表麵上看,想要富就得建廠子,哪裏建的廠子多,哪裏就更有錢,但實際卻根本不是這麽回事兒。到底要不要靠著建廠來發展經濟,是要看各地的條件的。”

    “哦?這高度可了不起啊,你能再說得詳細點兒嗎?”王凱這番話,在這個年代絕對新鮮,雖然可能有人想到過,但是也不會像他說得這麽明白。

    本來對於他的問題,王凱也沒必要這麽延伸,但是他突然生出一種感應,似乎眼前這人的身份並不一般,同時對他言談舉止和問題的分析,也印證了自己的感應,王凱這才想說得係統一點兒,同時試探這個人自己的看法。

    “我當然可以說得詳細一點兒,但是不知道我能先問你一個問題嗎?”

    “請說。”中年男人倒也顯得挺坦然。

    王凱問道:“在你看來,理想的工業應該是個什麽樣子?它包含的工廠又應該是什麽樣子呢?”

    “這個,”王凱的問題既深,但又概括,中年男人仔細想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我覺得好的工業應該就是像美國和日本那樣,靠的產品質量好,品牌也打得響,人家願意買,這樣賺的錢也多,帶動的就業和稅收都是一般的廠子沒法比的。”

    王凱微微一笑。

    在現在這年代,大家對於工業的認識還“樸實”得很啊,不過聽這個大叔話裏的意思,似乎見識過美國和日本的企業,對於他們這窮地方來說倒是挺難得的。

    “嗯,你說得這也是一個方麵吧。不過咱也可以就順著你的思路來。您想,要做出質量好的產品,那靠的是什麽?除了精密和機器設備就是要高技術人才,論高精尖工業人才,不要說我們這兒了,大部分的農村都很難跟城市相提並論,那就注定了真正的高精尖工廠會在城市裏,而我們這裏再發展也隻能承載落後的工廠,對吧?”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先天處於劣勢,沒有這樣的人才做不出質量上乘的產品,後麵的一切了都不可能了。既然如此,我們又幹嘛一定要往劣勢的方向跑呢?”

    王凱的分析雖然很淺顯,但是從思路上來說,卻撞開了一道不一樣的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