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引導新的話題

字數:5050   加入書籤

A+A-


    宗副縣長接到馬天啟的消息之後,也是大吃一驚。

    他雖然早預見到了未來新產業的發展,但畢竟還是一縣的副縣長,不可能把全部的精神都撲在這方麵。也不想到外部環境會發生這麽大的變化。

    所以立即聯係了王凱了解具體情況。

    正好王凱把這次去臨海市it產業園了解的情況還有宋羽冰她們剛剛分析出來的東西跟宗副縣長說明了一下。

    而這些情況也印證了王凱的擔心,像臨海市的企業都下了大本錢準備吸引更多的人才大展拳腳。可以想見他們本來定好的那些人才肯定會出現大量流失。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情況肯定不止是發生在臨海市,在其他城市中準備引入的人才也必然出現這樣的流失情況!

    所以宗副縣長隻能信任王凱,把臨海市的名單告訴了他,讓他先想辦法穩住其中部分人,縣裏會立即派出工作組前來臨海跟他會合。

    “宗副縣長的反應還算快,但問題是我們手頭上的籌碼可不多啊。”

    王凱點頭道:“籌碼是不多,但至少也不能什麽也不做,宋婧,孟躍躍,不知道能不能麻煩你們兩位幫幫忙啊?”

    王凱並沒有笨得根據宗副縣長提供的名單挨個登門去勸說,臨海市比他們縣裏可大得多了,如果每個都跑上門兒去,就算累死他也跑不了幾家啊。

    所以,在畢業生方麵,他通過孟躍躍母親在教育界的人脈,集中由幾個學校發布通知。而對於宗副縣長找到的已經有開發經驗的人才,則通過宋羽冰在商界的人脈進行聯係,讓他們集中在某來來到臨海酒店。

    至於那些通知不到的人,其中大半恐怕就已經打定主意不會再前往應約了。

    而王凱當然也不會被動防守,那樣就算是安撫住了部分人員的心,恐怕最後的人數也遠遠不足。

    ——別忘了,在臨海之外的城市,宗副縣長才剛要有所動作而已。那些地方的人才流失必然會更加嚴重。

    所以,王凱還準備主動出擊,而這方麵,同樣需要孟躍躍的情報和宋羽冰的支持。

    “王凱,消息我們已經幫你放出去了,但是你覺得這種辦法真有用嗎?畢竟兩地的條件相差太多,大城市對於年輕人的吸引力要遠高於你們縣啊。”

    王凱看著宋羽冰有些擔心的眼神,苦笑道:“那也沒辦法,必須要做些事情。至於能不能說服那些人就看我的口才了。小婷,這份稿子你看看如何,能不能打動那些畢業學生的心裏。”

    這次王凱還有一項比較超然的“武器”,那就是他在網絡輿論的力量。

    他現在已經在網上拋出了一個話題,那就是對於it發展前瞻還有畢業生的前景選擇。

    王凱已經看出了其實對很多的畢業生來說,其實他們並沒有真正客觀地比對過大城市和小縣城之間發展的差異,還有對自己未來的影響。

    更不用說比較兩地之間的實際支持政策差異。

    他們隻是憑著本能地想要呆在大城市裏,尤其是那些從農村地區來求學的人,對他們來說,似乎隻有在大城市裏才算是出人投地。

    同時他們還有著家裏的包袱,每次過節回家都會被親戚朋友問現在是在哪裏工作呀等等。如果是在大城市裏當然就更有麵子,相反,如果在小縣城,說不定就會被人取笑。

    在這種背景下,他們的選擇很多都是非理性之下作出的,而王凱希望通過網絡的探討,讓社會上能發出更加理性的聲音。再通過這些聲音,對那些人才造成影響。

    條理是清楚了,但是怎麽進行引導卻是個大學問,至少王凱以前也沒這方麵的經驗。

    好在經過幾個月的“培養”,王凱在各大門戶論壇的貼都有了不錯的影響力,至少有不少的老網友第一時間都加入到這方麵的討論來。

    同時,it和網絡論壇本身的勾連性就比一般行業更強,這個話題很快就吸引了很多的相關從業的人和畢業生加入討論。

    “其實我覺得這個話題沒什麽太多說的吧?it業怎麽說也是個新興產業,我覺得當然是要在大城市裏呆著了。難道小縣城會有什麽機會。”

    “沒錯,我也這麽覺得,不知道這個話題怎麽會吸引這麽多的人加入討論的。”

    “唉,說得也是,雖然說大城市裏的生活成本更高,但是論機會肯定也多,我也支持這一派的意見。”

    慢慢的,輿論開始向大城市方向偏了過去。

    畢竟這個產業就算是在全國也剛剛發展起來,連大城市都沒什麽經驗,更不用說小縣城了,除了宗副縣長比較有長遠的眼光之外,很少有什麽縣城會真正去發展這個。

    王凱知道,自己必須要出手,不能由著輿論向現在的方向發展,否則就會起到反效果了。

    “我不明白,上麵那些用各種理所當然的語氣說出必須要在大城市發展的是怎麽個心理。你們的發言並沒有對兩者進行詳細的比較,我看更像是某些情緒性的發言。”

    先一句話把前麵那些反對意見貼貼標簽。尤其是王凱這話並非無的放矢,如果真心想來看大家的分析發言,也會有跟王凱一樣的感覺。

    之後不等他們反駁,立即拋出了他的觀點:“其實這次的討論是專門針對那些有心想要發展it的小縣城的。畢竟,現在這方麵的事情更多還是大城市在做,小縣城跟上趟的並不是太多。”

    “對啊,我們周圍也沒聽說哪個小縣城在發展it啊?”

    “這麽說的話,如果現在真能把目光放在這個產業的縣,眼光倒是不錯啊,至少值得鼓勵。”

    “你們說得對,而且不僅是從精神上值得鼓勵。你們想想現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是不是全都開始湧起了it企業,而且幾乎是惡性競爭般地爭搶人才?”

    “嗯,沒錯啊,但這不是必然的事情嗎?”

    “嗬嗬,這麽想的人我隻能說你還是動腦筋太少了。準確地說,短時間內這是必然的事情,但是時間更長呢?”

    王凱這個問題就把大部分人都問住了。作為編程師,他們更多地是沉浸在編程的世界裏,對於公司經營和產業大環境卻沒有什麽認識。

    “我可以告訴你們,現在湧起的同種企業太多,而且它們之間的同質性太高,這在不遠的將來必然會導致惡性競爭。到了那時,現在可能開出天價條件吸引你們的企業要麽裁掉大量員工,要麽直接倒閉!”

    這種斷言一出,屏幕上很長時間都陷入了沉默。

    王凱所說的道理並不難懂,他們隻要仔細琢磨一下,就不難明白這很可能是真的。

    “那咋辦啊,我們又不辦法知道將來誰能在競爭中立足,誰會是最後的勝利者。我們現在的麵試豈不是跟賭博一樣?”

    在網絡之外,最心急的就是那些身處於it大潮之中的人才了,他們有人忍不住向王凱請教。

    “所以我說嘍,大家不要全都埋身在大城市裏,要把眼光放寬一些,看看其他的小縣城,他們到底準備怎麽發展it,是不是有更好的政策配套,他們發展的產業是不是有自己的特色。隨著it業的發展,這將會成為一個非常寬廣的世界,未必全都要去搞些殺毒聊天軟件或者是廣告軟件哦。”

    王凱雖然是要引導他們的想法,但說的內容卻非常通俗,讓他們稍微一想就能明白。並且也非常認同。

    當然了,還是有很多人更願意相信他們固有的想法:“我看他就是故弄玄虛。試想如果連大城市裏都想不出更有新意的發展方向,一些落後的縣城又能有什麽思路呢!大家別聽他的!”

    王凱立即回擊道:“你們別忘了,編程除了電腦編程之外還有工業編程,它們之間是有很大的共通之處。而且小地方的特點就是靈活,可以提供更大的支持給這些產業讓他們多嚐試。這種優勢你們覺得大城市會給嗎?”

    “我更問得更簡單一點兒。你們覺得大城市裏會犧牲一下房地產,金融,鋼鐵這些產業來給你們練手嗎?別忘了,能在大城市紮奶的這種企業都是什麽樣的規模哦。”

    沒人有這種信心。

    雖然現在各個大城市發展it都很熱心,但感覺更像是一種潮流,如果讓那些高層把本地的大企業拿出來給他們練手,怎麽想都沒這種可能。

    慢慢的,網絡上的討論節奏開始進入到王凱的掌握之中。

    當他的理論開始被更多人接受之後,那些人自己就會結合周圍的情況進行理智分析,尤其是來自於小縣城地區的人。這麽多人集中頭腦,比起王凱的例子更加豐富。

    而且王凱相信在現實生活之中,這些觀點也正在某些人的腦海裏紮下了根兒。

    王凱仍然會抽出一些時間跑到臨海市的it產業園區觀察去應聘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到這裏的人開始變少,雖然幅度並不是很大,但是經過他們的時候,都能聽到他們在討論自己將來是不是真的要留在大城市的話題。(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