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火爆
字數:9258 加入書籤
孟田芬最初還不肯說,不過在蘇音的連番追問下,她磨不過,最終還是說出來。
餃子攤生意火爆,自然也引起了工地周圍其它商家的注意。沒多久,他們也跟著上了餃子,而且價格更便宜。
“咱們賣五塊,他們賣四塊五。等我們把價格調到四塊五,他們那邊也都變成四塊。”
不僅如此,其中還有人推波助瀾。
蘇四一直記得餃子攤開張頭天所遇到的難堪,這會積極地帶工友們去周邊吃。理由更是冠冕堂皇:便宜!
好脾氣如孟田芬,提起這事也氣到不行。
“真沒見過這樣的!”
蘇音讚同地點頭。
蘇四在工地上的活還是她介紹的,小隊負責人是他爸,不說討好著點,反過來為了一時意氣之爭做出這種吃裏扒外的事。
隻能說智商堪憂。
蘇音有些不舒服,重活一回,不舒服她向來不會忍著。
“他這樣的,直接開回家吃自己不就行了?”
眼不見為淨。
孟田芬被女兒簡單粗暴的處理手段驚住了,想了想,她麵露遲疑:“都是一個村的,低頭不見抬頭見,還連著親,這樣不好吧?”
蘇音冷哼一聲,“他做這些不要臉事的時候,怎麽沒想過大家是親戚,而且還是我們好心帶他出來幹活?”
的確是這個道理。
孟田芬低頭,神色間有些為難,“哎,總覺得磨不開麵子。”
蘇音理解她的感受。
前世的她也是如此,遇事不分對錯,而是先為他人的麵子著想,一次又一次地位別人委屈自己。
結果換來了什麽?
重來一次,她算是大徹大悟。
一味的軟弱,對方非但不會感激,反倒認為你是軟柿子。自己有道理的事,就要據理力爭。
不過這樣開除蘇四,太便宜他。
腦子一轉,她想到中午飯前幫廚時,葛叔傳授的那兩招。
一招是熬高湯,另外一招就是如何調餡。
雖然調得不是餃子餡,但也有異曲同工之處。不過一點小竅門,做出來的東西卻新鮮、鮮美很多。
“媽,先不提這事,我覺得咱們不該降價。”
孟田芬:……
“現在跟著便宜點都賣不出去。”
“那也不能賠本賺吆喝。”
孟田芬搖頭,“哪裏賠本,那些菜和肉才幾個錢,賣四塊錢其實也還賺。”
蘇音卻不讚同她這種算法:“不能這麽算,你和大伯娘還有大舅媽,大老遠來城裏,起早貪黑一個勁忙活,才賺那仨瓜倆棗,還得受人氣。要這樣,還不如舒舒服服呆家裏,看看電視喝喝茶。”
“這不……能賺一點是一點麽?”
“媽,我就是為你們覺得不值。”
孟田芬不說話了。她知道女兒的孝心,可現實擺在那。
客廳內陷入沉默。
片刻後,蘇音重新挑起話茬,“媽,客不在多而在精。以前我們賣五塊,一碗餃子賺兩塊多。現在賣四塊,才賺一塊多。我寧願少包一半餃子,既省事,賺得錢又不會少。”
孟田芬也能算過來這賬,不過,“傻孩子,現在賣四塊,人還是一直在跑。要再升到五塊,那人不全跑光了?”
“不會的。”
蘇音神色間滿是篤定,“我有辦法。”
她的辦法,自然是把餃子做好吃點。
作為大吃貨帝國,華國人向來無法抵擋美味。最直觀的例子便是葛叔的私房菜館。路邊小餐館幾十塊錢就能吃飽,和平路8號十倍百倍的價格,但依舊有人趨之若鶩,捧著錢還得看主人心情。
當然,她也沒想賣那麽貴。
在孟田芬將信將疑的目光中,母女倆去了附近農貿市場,采購了一些調味料。
作為一名專業而考究、對美食精益求精的大廚,葛叔中式庭院後院一堆壇子,醬醋等調味料均為自己手工釀造。
蘇音當然沒這條件,但葛叔傳授了她個秘方。市麵上能買到的幾種不同的調味品,按一定比例兌起來,味道會更好。
采購好後,蘇音也跟著嚐試起來。
等弄得差不多,劉金香和孟舅媽也回來了。兩人神色間都有些疲憊,仔細看過去,還帶著些頹喪。
不過很快,這股頹喪一掃而空。
“這麽香?”
新包好的一盤餃子上桌,劉金香本來沒多少興趣。
這段時間搞餃子攤,她天天吃餃子。各種餡輪換著吃,真心吃夠了。
不過大侄女的麵子不能不給,夾起來一個,放到嘴裏。咬破餃子皮後,瞬間她眼睛亮了。
隨便咀兩口咽下去,她迫不及待又夾起一個。
邊吃著,順便含混不清地朝孟舅媽打招呼。
“這個好吃,快過來嚐嚐!”
看她那副好吃到不得了的樣,孟舅媽夾起來一個。反應雖然沒有那麽誇張,但也差不到哪兒去。
“音音搞得?”
“恩。”
蘇音點頭,避開重點解釋下:“我改進了下調味料。”
蘇音也不是第一天有本事了。不管學習成績,還是待人接物上的成熟,總之在蘇、孟兩家大人心目中,她根本就不像是個小孩子。
如今再弄出個秘方,大家也都見怪不怪,根本沒往深處想。
一口氣吃完一整盤餃子,三位中年家庭婦女臉上難掩喜色。
“大伯娘、大舅媽,明天開始,咱們餃子價格升上去。還是五塊錢一碗,雷打不動。”
劉金香猛點頭,快言快語,“不便宜,就按原價賣,愛吃不吃。”
說完又憤憤不平,“等生意好了,我把裝錢那泡泡糖筒蓋拍蘇四那鱉孫臉上!”
“好,就這麽幹!”
蘇音眼睛發亮,對大伯娘後麵這句話表示讚同。
其實中午剛聽孟田芬說完事情經過時,她就有這種想法。
現在餃子攤生意不好,攆走蘇四倒像是惱羞成怒。等過段時間,生意恢複紅火,狠狠打他的臉後再攆走,效果隻會更好。
陷入低迷的生意出現轉機,全家人喜氣洋洋。
這天晚上,所有人睡得很好。蘇音定好鬧鍾起來,趕過來跟大家一塊忙活。
幾人臉上一掃前幾天頹喪,重新變得精神滿滿。
孟田芬負責在家照看小正太,順便整理家務。劉金香蹬三輪車,大舅母騎自行車,三人一塊趕往工地。
還沒等到工地門口,迎麵就見蘇四拉著幾個同村民工上街吃飯。
看到他們,幾個同村民工紛紛別過頭,神色間也有些不好意思。
然而蘇四卻來了勁,看著蘇音,他扯起嗓子:“喲,這不是建軍家那狀元閨女麽?又過來幫忙?”
頓了下,他仿佛突然想起來什麽似得,“活又不是很忙,這大冷天的,可別委屈了閨女。”
雖然話裏夾槍帶棒,可他笑嘻嘻的,看起來倒像是開玩笑。
不過,也隻是看起來。
蘇音全盤接收到蘇四敵意,麵無表情地揭短:“我不就半個月前開張的時候來過一次,還記得呢?哦,對,想起來了,那天你鬧了挺大笑話,想必記憶猶新。”
蘇四臉瞬間黑了。
“劉金香,你這侄女,嘴可真夠厲害。”
這要是孟田芬,還有可能不好意思下,可他遇上的是劉金香。
在劉金香心目中,大侄女可是不亞於她親閨女蘇樂的存在。再說最近蘇四做那些事,她早就煩到不行。
這會她毫不猶豫地護短,“對啊,我們家音音除了學習好、懂事聽話外,還從來都不撒謊。”
蘇四臉更黑了。
搶白了他這麽一頓,劉金香整個人神清氣爽,蹬起三輪車,朝不遠處的鐵皮房趕去。
隻剩最後一點路,蘇音也沒再上自行車。
站在原地,她看向一直充當背景板的幾個同村民工。
“吃早飯那?要不要過來嚐嚐餃子?”
誰也不想多花錢,蘇音並不覺得這些同村出來的打工的人轉頭去別家吃有什麽錯。不過她對自己改良後的餃子有信心,這會也順口拉攏潛在客戶。
話一出口,蘇四便笑出聲:“你家也賣三塊五?”
“不,賣五塊!”
報出價格,她又道:“價格擺在這,你們想去哪家吃都可以,不要有壓力。不過……”
她看向蘇四,“醜話說在前麵,你這樣的,就算來,我們也不招待。”
蘇四與狗不得入內!
蘇四氣結,“你這什麽意思?我可是你四叔。”
“你還知道咱們是親戚,不是仇人啊?”
扔下最後一句話,蘇音沒再搭理他,轉身朝鐵皮房走去。
在她身後,蘇四氣到沒法。
不過其他幾個同村民工卻是若有所思。
小姑娘最後一句話,何不是在拷問他們。人家好心好意給找這麽份活,一個月賺上千,他們卻為那五毛錢帶頭拆台。
太不像話了。
又是內疚,又是磨不開麵子,很快除去蘇四外,其餘幾位民工紛紛原路折返。
見此,蘇四氣到內傷。
蘇音大概知道蘇四會很氣,對此,她當然是很開心啦。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帶著舒爽的心情,蘇音走進鐵皮房。
上次來還是上上個周末,餃子攤開張第一天。再然後,她平常學習忙,上周末秦朗過來,就一次都沒有來過。
時隔差不多半個月,再次踏入這裏,蘇音能明顯感覺出變化。
原本破破爛爛,有些生鏽的鐵皮房重新刷了油漆,走進來還隱約能聞到油漆味。裏麵簡易長條桌也加了好幾張,爐子固定在一角。
總之,小小一間鐵皮房,收拾得像模像樣。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冷清的生意,後加的兩張長條桌摞起來放在牆邊,還有半數塑料凳子也一並摞起來放置。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消息,剛進屋,蘇音就看到裏麵坐著的人。
“五哥?”
她甜甜地叫著。
年輕男子,也就是蘇五哥扭頭,略帶靦腆地朝她打招呼。
與半個月前相比,蘇五哥人瘦了不少,皮膚也糙了不少,不過一雙眼睛依舊黑又亮,看起來很讓人順眼。
“過來吃餃子那?”
旁邊劉金香忍不住誇,“明明自打開業到現在,一天都沒落下。”
蘇五哥單名一個明。被人誇了,他更是有些不好意思,小聲說道:“這邊……做得好吃。”
更深層次的原因他沒說出來:工作是建軍叔介紹的,他現在每個月能賺1200塊錢。就算每天都來吃,一個月下來也落1000。
比起以前冬天閑在家裏,他幾乎是白賺。等幹完這個工程,攢下來的錢夠他在村裏蓋幾間磚瓦房。
他雖然小,但也記建軍叔這份情。田芬嬸子的生意,他當然要照顧。
就算他沒說,蘇音也想到了,臉上笑容越發甜。
“你今天可算來對了,昨晚我剛改了餡。大伯娘他們嚐過,都說特別好吃,今天第一碗,請你吃!”
“這怎麽能行?”
“沒事,不過是一碗餃子。”
兩人推辭的間隙,晚一步的幾個同村民工也跟著過來。
看到他們,劉金香有些詫異。正準備說點什麽,蘇音已經熱情地迎上去。
“來吃餃子呢?屋裏坐。”
不管怎麽說,來者是客。
劉金香也明白這點,不過她還是忍不住,“喲,不嫌貴啦?”
來人訕訕的,進來找位置坐下。
劉金香見好就收,點著煤氣罐燒水,然後坐下來開始包餃子。
很快一碗餃子煮出來,蘇音端去給蘇五哥。
蘇明劈開一次性筷子,又掰瓣蒜。吃口蒜,沾著醋開始吃餃子。
好吃!
僅僅一口後,他放下蒜,跟第一天嚐到餃子時那樣,開始埋頭苦吃起來。
這幅模樣足以說明一切。
蘇家村幾位民工也開始期盼起來,一盤盤餃子端上來,他們很快重複了蘇明的反應,一個個埋頭苦吃。
雖然有蘇四從中作梗,可鐵皮房位置好,大肚水餃味道又不錯,還是有那麽一批忠實顧客。而今天早上,這批忠實顧客全都被餃子的味道驚豔到了。
一個個香得恨不得吞舌頭,嚐一口後愣下,瞪大眼,然後埋頭苦吃。
太陽完全升起來,工地上開工,與此同時,門口鐵皮房餃子的名聲也傳開。
“真有那麽好吃?”
“香!。”
“五塊錢一碗,值!”
一傳十十傳百,等午飯時,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不少民工走進鐵皮房。原本收在牆角的兩張桌子張開,依舊坐滿。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等到晚上,鐵皮房生意爆了。
收工路過門口的蘇四看到這一幕,臉色黑如鍋底。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