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姨娘妯娌
字數:4068 加入書籤
望江侯薛府是開國就得的爵位,如今在京裏隻能算二等勳貴了,不過百年世家的底子猶在,周姨娘隻管著薛家世子一房的後院,一上午來請示人事安排和來往走禮的人竟絡繹不絕,好容易斷完了事,隻剩下兩個大丫頭。
一個丫頭道:“二太太打發了人來說,太太今歲要回府過年,過兩天就派人去別院迎接太太和三姑娘回府。”
世子爺的這位太太也是奇葩,常年一個人住在陪嫁別院裏,對親生女兒不聞不問,有人說她是身患隱疾,也有人說是得罪了世子爺和老太太,直到幾年前薛三姑娘半夜落了水,才將三姑娘接到別院一起住。
那小丫頭若是就這麽落水去了,自己女兒就是大房獨一份兒了,周姨娘心裏很是惋惜,寒冬臘月半夜落水竟然還撈回了小命,抬起手腕看看新做的金累絲鐲子,周姨娘隨意道:“既如此,派幾個人去把她們的院子都收拾出來吧。”
那丫頭應了聲“好”,另一個丫頭腆了笑說道:“怪道呢,府裏誰不說咱們姨娘是個賢良人兒。”
賢良可是大房專用的詞兒,先前回話的那丫頭心裏啐一口“拍馬”,看到周姨娘分明很受用,又暗恨自己沒搶先兒。
周姨娘可不覺得有甚不妥,自家男人迄今隻有兩個女兒,本朝律法是允許兩頭大的,等她生個兒子承了爵位,以她的出身抬成平妻那是指日可待。
***
李靜雲三年前在魏國公壽宴上落水身亡,之後再醒來時就變成了薛家的三姑娘薛雲晗,這位嫡出的姑娘在姨娘手裏討生活,爹不疼娘不愛過得還不如庶妹。因為落水一場傷了肺腑,原主的娘親夏氏似乎才想起有這麽個女兒,將她接到陪嫁的溫泉別院裏調養了三年。
這三年薛家從來沒有主子來探望過她們,便宜爹據說碰巧在她們回來的那天領了個差事要出京半個月,這次派來迎接她們回府的竟隻是個三等管事。
不管怎樣,如今是又回到薛府了。
薛府的規矩是逢五逢十才往老太太的百善堂請一回安,回府的第二日恰是逢五,薛雲晗和夏氏剛進百善堂的院子,就聽見薛老太太笑罵道:“老二媳婦你看看,這丫頭如今比老四還能淘氣!”
接著就有個少女回道:“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孫女兒無論做什麽,但凡能博老太太一笑,那便是孫女兒的一片孝心了。我和四叔明明是彩衣娛親,偏被老太太說成淘氣,當真是冤枉呐。”
這話說的俏皮伶俐,屋裏一片笑聲。
薛大姑娘已經出嫁,聽著也不像是庶妹薛雲岫的聲音,薛雲晗看向夏氏,夏氏點點頭:“應該是你二叔二嬸的義女雲萍,你當喊一聲二姐姐的。”
丫頭高高打起簾子,薛雲晗隨夏氏進了百善堂正房,眼角餘光掃了屋裏眾人一眼,隻有一個姑娘,想必就是薛雲萍了。
薛雲萍這年紀正是孩童和少女之間,最是嬌嬌嫩嫩,已作了少女打扮,穿一身水紅襖子配月白色百褶裙,眼尾長而上揚,配著瓜子臉,透著一股稚氣而隱約的嫵媚。
她站在薛二太太劉氏身後,看著竟比旁邊奶娘抱著的二房小兒子薛懷仁更像是劉氏親生骨肉。
薛雲晗心裏驚訝:這也太像了吧?
早就聽說過,劉氏進門隻生了兩個兒子,為了生個女兒常去各處寺廟燒香,京郊的慈雲寺收留了許多無家可歸的小孩子,劉氏便在那裏遇到了當時才五歲的薛雲萍。
薛老太太本就信佛信命理之道,等劉氏把薛雲萍帶回侯府,老太太一見之下便認定這是天意,應當做這一場功德,於是薛雲萍便從一介孤女變成了薛家二姑娘。
總之,巧的很。
行了禮問了安,薛老太太淡淡說一聲“起來吧”,隻問薛雲晗這三年的飲食如何,身體如何,一個眼色都不給夏氏,把夏氏晾在一邊也不叫她坐下。
薛雲晗不知老太太和夏氏之間的官司,但是畢竟三年前剛醒來時受過薛老太太的恩,上前答道:“孫女已經好了,這三年沒在老太太身邊,叫老太太擔心,是孫女兒不孝。”
薛老太太倒是沒想到薛雲晗能說出這番話,又見薛雲晗這三年出落得端莊大方,再不似從前乖戾孤拐的模樣,心頭軟了兩分,,轉頭向大丫頭吩咐道:“去把那幾匹雙麵雲錦送到針線房去,叫她們按時興樣式給三姑娘做幾身衣裳,往後出門做客的時候好穿。”對夏氏的臉色還是算不得好。
薛老太太厭惡夏氏是有原因的,老大是個癡兒,這麽多年就是塊石頭也該捂熱了,夏氏卻還是這一副寡淡的模樣,奈何這些年不管她怎麽勸,別說休妻,就是和離都不肯,算了,兒孫自有兒孫福。
如今府裏沒有能承爵的長房嫡孫,才是她心頭最大的擔憂,夏氏若能生個兒子,便勉強功過相抵了。
老太太興致不高,夏氏又一慣是少言語的性子,薛二太太和薛雲萍則是事不關己,全然當自己不存在,屋裏安靜得落針可聞。
各房裏的人來齊請完安之後,薛老太太便露出疲乏之意,眾人見機也都知趣散去。
二太太劉氏和薛雲萍一回到劉氏的屋裏,劉氏就皺起眉頭:“昨兒有人來回我,說那一位一回府就去老太太的院子裏請安,老太太找了個借口不見,她還愣是在院子裏頭立了一下午,我嫁進來這麽多年了,還是頭一回見到她這樣行事,你說她到底是要作甚?”
薛雲萍當然知道劉氏說的是誰,親手給劉氏倒一杯熱茶,道:“管她做甚呢,總和咱們不相幹,那一個冷心冷肺地當了許多年透明人,在府裏半點根基也沒有的。”
劉氏鬆了眉頭,心裏卻還是有些憂慮:“她到底是咱們侯府正經的宗婦,娘家門第又高,我拿什麽和她比?我掌家本來也名不正言不順,不過是靠著老太太對我的歡心和對她的厭心兩相作用。但是她今日行事卻大不相同,在老太太麵前立規矩不說,沒撈著好臉色竟沒顯出半點兒不高興來。”
劉氏當年是薛二老爺親自求的,這才高嫁到了侯府,本來是次子媳婦,卻因長媳不得歡心而掌了多年的侯府中饋。百年世家的一府開支和人事,這許多年其中金的銀的自不必說,光說親戚往來,也無人敢因著她的門第就輕看了她。
“從前你外祖父在世時是個五品的府同知也就罷了,如今你舅舅卻是在知縣的位置上一待就八年,吃穿用度半點不肯將就,你舅媽時時寫了信來叫窮,前兒又送信來說是明年就要回京來住,樁樁件件還不是都要我來打點。”
薛雲萍知道劉氏的擔憂,若不掌中饋,許多事情簡直撐不起來,不過薛雲萍比劉氏想得更多:“光看這三年大伯父從來沒去探望過大伯母就知道,咱們雖不知其中緣由,卻看得出來他們勢必難以和好……如今老太太僅有的兩個嫡孫都是太太生的,將來不論大伯父從過繼哪一個過去承爵,這侯府都是在太太手裏的。”
又笑道:“就算大伯母真得了老太太的青眼,也有人比咱們更著急。我可聽說,周姨娘昨天喊大伯母姐姐,大伯母當眾就說不敢當,讓周姨娘喊另外兩個姨娘作姐姐呢。”
劉氏看著義女半是欣慰半是歎氣:“你比你母親通透許多。”
薛雲晗自然不知道每個人都在打承爵嗣子的主意,母女倆剛傳了早飯,夏氏的丫頭便拿著張帖子進來:“安南侯府的舅太太遣人來下了帖子,邀太太和姑娘明日上門做客。”
安南侯府?
能有雁回山那樣緊俏地方的溫泉別院作嫁妝,按理夏氏出門子以前是極受寵的。
但是薛雲晗在雁回山養了三年病,可是一個安南侯府的人都沒見到呢。(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