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賣不賣糧(二)
字數:3773 加入書籤
一場吵鬧以玩笑收場,一家人再次落座。
李青青味同嚼蠟,想離席而去。
曾氏夾了一塊魚肉放進李青青碗裏,“今年收成怎麽樣?”
“奶奶,您也多吃點。”李青青夾了一肉丸放進曾氏的湯匙裏,又答:“今年雨水充足,蟲害也少,收成還挺不錯的。”
陶金:“一畝良田能收兩石糧麽?”
“基本上都能收兩石糧。”
陶金雖喝了酒,隻是微醺而已,他種莊稼那麽多年,一畝田能收兩石糧,兩百一十畝田收成是四百二十石糧,再跟佃戶對半分,管家少交租子外,少說也有近兩百石糧的收成。他誇道:“那收成確實不錯。”
“大哥大嫂第一次當地主便得了大豐收,可喜可賀。來,我敬大哥大嫂一杯。”
陶鱔舉杯要慶祝,陶鯉不肯喝,李青青大肚婆不能喝,推脫了好久才同意夫妻兩人以湯代酒。
陶金也高興,跟小夫妻碰杯後,問了一些瑣碎的問題。
“那麽多租子都收上來了,擱哪呢?”
“就地放在田莊的糧倉裏。”
“那可不大安全,就怕有人偷糧。”
“換了大鎖,沒人偷的,爹放心。”
陶金和陶鯉父子倆一問一答,其他人聽著,倒也其樂融融。
陶鯉抿了一口酒,滋叫了兩聲才道:“糧倉裏的糧食值錢,你們常年在外住,田莊裏一些佃戶合謀偷糧,並非難事。糧放在外麵的糧倉裏,還不如趁早賣掉。現在就有很多糧行來收糧,你們糧多,能賣不少錢。”
“賣糧?”
“對啊,那麽多糧食你們小兩口吃一二十年也吃不完!不賣掉擱那生蟲長黴?”
“那還是要賣掉的。”
看之前陶鯉對陶金的問話都答得不錯,怎麽李青青講過賣糧的事,陶鯉愣是沒記住?
李青青開口道:“爹,那麽多糧食自然是要賣的。畢竟再過幾個月還有一次收割,得給下一回屯糧騰出地方來。不過眼下家家戶戶都有糧食,糧行趁機來收糧,價錢不高。我想再等等看,入秋後興許會價錢高一點。”
一個常年在家的婦人能有這般見地,陶金著實是吃驚不已。“沒錯,現在糧行來收糧,一石上等糧才賣九錢銀子,要是穀粒不飽滿的下等糧頂多七錢銀子,還得說好話巴結糧行人家才收。入秋後,如果邊關打仗,朝廷采買糧草,一石糧能賣一兩銀子以上。”
“是了,爹,乍一聽九錢銀子和一兩銀子也不差多少,但一百石糧便差了十兩銀子。糧賣的越早,虧得越多,我和陶鯉準備再過兩三個月賣糧。”
“你這主意正,腦門清,不比男人差。”
陶金從未當眾誇過任何人,更別說誇女人,李青青是頭一個得他稱讚的。
李青青謙遜地回答:“爹,你過獎了,我就是胡亂想想罷了。”
起初,一大家子人聽著賣糧都高興,那麽多糧食賣掉,李青青總得給陶家人分點銀子花花。可她說要等入秋後再賣,那就得多等幾個月了。她有那樣的眼光和見識,實在是讓人不得不高看幾眼。
“當家的,那咱們明兒個還賣糧麽?”
問話之人是李梅花,她聽陶金和李青青說得有理有據,也知道糧食多賣得早便是賤賣。可她看周圍村民們打了糧食便趕緊賣,生怕賣不出去似的。再等幾個月,要是朝廷不打仗,那糧價漲不起來,興許還會跌呢?現在賣糧還是入秋後賣,實在是讓她傷腦筋。
“以往每年都是跟大家夥兒一起賣,秋高氣爽後朝廷高價買糧就腸子都悔青了。不如今年跟大兒媳婦說的一樣,再等幾個月。”
這是一個重大決定,特別是賣糧還錢,時機很重要。聽李梅花和陶金的意思,全都是跟著李青青一樣行動,那日後沒賣出高價,她可不想被陶家人指責。“爹,娘,承蒙你們厚愛,說我有眼光。但朝廷到底買不買糧草,咱家沒人在朝堂上當官,無人給咱們一個準信。等那麽久賣糧,就是賭。賭有贏有輸,若是沒高價,還望爹娘也甭怪我。”
“怪你作甚?今年邊關不寧,當今聖上又血氣方剛,等秋天到了適合行軍作戰,一定會派兵鎮守邊關。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興許不用等那麽久,這一兩個月就有官爺來買糧了。咱們暫且等上一等,能多賣點錢就多賣點。”
李青青不關注國家大事,聽了陶金的話,等待變得非常值得。不過,陶家田多也人多,那麽一大家子人吃飯,還得交賦稅,剩下能賣的糧食又能有多少呢?怕是連她賣糧的零頭都不到。
她高興中又有些無奈。
假如當初陶家人能看在她和陶鯉生活較為困難的份上,分個幾畝田給她和陶鯉種,那現在她肯定是感恩戴德,舍得分糧食給陶家人吃。但陶家人沒有那麽做,現在她也不屑於開口求陶金和李梅花分田,反正已經分家了,各自生活,她也管不了那麽多。
飯畢,李梅花道:“鯉兒,我和你爹有件事想請你幫忙。”
陶鯉:“娘,啥事?”
“現在不是耕田麽?咱家沒有牛,這兩天都是借人家的牛耕田,怪不好意思的。鯉兒,你不是有一匹好馬?不如借給你爹耕田,就剩下六畝田,頂多三四天能耕完,到時候還給你。”
馬耕田?陶鯉不同意,“娘,馬不是耕田的,耕田的是牛!”
“鯉兒,那你的意思是不借?”
“娘,馬不能耕田,馬也不會耕田,得牛耕田。你借我的馬也沒用!”
“瞎說!馬怎麽不能耕田?不信你把馬給你爹,讓你爹弄個馬耕田給你看。”
“不行!不能馬耕田!”
“鯉兒,你的馬重要還是我和你爹重要?”
李梅花提出的問題著實難回答,陶鯉悶聲不吭。
李青青張嘴道:“爹,娘,你們甭著急。陶鯉把那匹馬看的可寶貴了,明兒個我去雇牛或者找我爹借牛。”
李梅花揮手,怒答:“那不必了,還不如找村裏人借,還簡單點。”
陶鯉鬱鬱寡歡地走出舊宅。
李青青陪他走著,啥話也不說。因為她知道馬就是陶鯉的“小妾”,不能外借。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