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山穀獻技(2)
字數:4337 加入書籤
韋征一見這標準的禮儀,眼睛裏放著光,轉身俯身前行引路,來到了氈房內,進氈房的規矩歐陽軒在哈薩克族那學過,進入氈房後沿著左側繞行中間的毯子,站立在左側第二人的案幾後,放下背包,躬身俯禮,然後盤腿坐下直起上身打量了一下坐在主位上的那個王爺,頭戴羊皮錐帽,白色羊尾球垂在兩側,身軀健碩,和歐陽軒有一比,眼大眉重,絡腮胡子,藍色的眼睛,目光有些暗淡,臉色平和,顴骨處也同樣有高原紅。這時韋征起身上前俯禮用哈薩克語道:“尊貴的王爺,此子為我漢地前朝越國國君之後,在天池周緣拜師學藝,今此下山東歸,路經此地,被塔拉提遇到”,說完低身坐下,這時王爺道:“尊敬的客人,既然遇到了,都是一家人,我烏孫人歡迎遠來的兄弟,東歸路上現在為匈奴人所阻,我烏孫勇士也正在北部邊境與來犯強盜作戰,還請尊貴的客人在此多盤援幾日,我以讓屬下備下薄酒,請客人共賞”,我靠,他居然說的是標準的關中方言,文辭居然如此之好,真是值得懷疑,歐陽軒忙起身道:“尊貴的王爺,無功而勞煩於您,我深感愧疚,我在這裏謝過王爺賜宴”,說完又是一個俯禮,這回用的是普通話。韋征就坐在歐陽軒旁邊,微微欠了欠身轉身對歐陽軒說道:“歐陽賢弟,莫要不安,南王向來對我漢人恩遇有加,此番匈奴左穀蠡王扣邊,王爺兵馬族人大部奔赴邊境,現今寒酸一些,請賢弟見諒。”“小弟在深山之中,不知年月,不知漢地現在是何年月,哪位君主”,還沒等韋征說話,南王說道:“現今漢地之君為啟,登位已二年,可恨的匈奴人斷絕了烏孫於漢地的通商之路,讓我的子民物資匱乏”。原來是漢景帝二年,後年那就會發生史上有名的七國之亂了。想到這裏歐陽軒更加增強了東歸之心,建功立業,青史留名,是每個男人的夢想,自己也不例外,要不是當初那個紈絝子弟的打壓,自己現在怎麽也應該是大校軍銜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命運真的很難說,如果沒有那個紈絝,自己也不會今天的穿越時空來這裏。既然來到了這個時空,就要幹出一番事業,48年的人生曆練和兩千多年的知識沉澱不信自己不行,等到2027年再回去開啟那個時空之門。現在是公元前多少年,自己還不知道,睡覺前得查查。想完這些,又是一身輕鬆,精神也為之一振,意真是不錯的東西。南王看到歐陽軒目光呆滯,似有沉思,又道:“不知歐陽公子,從師所學何藝?在這天山之中,還未曾有人上得去天池,由於林茂,虎狼居多,死傷數多”。歐亞軒聽到這,馬上道:“在下自幼從師學的經史典籍,軍略謀攻,搏殺競技,醫卜救人,奇巧極之術”,歐陽軒回答完,看了一眼南王,明顯看到他眼裏閃過的精光。“公子學略寬廣,令吾等佩服,說到搏殺競技,不知公子可否一試身手?”,看來這個南王對自己要測試測試,無妨,自己最擅長的就是搏擊和醫術,就在這時那個長臉的塔拉提來報“王上,車師多克部落酋長帶殘兵三千來犯,離此有五馬之地劫掠我索特肯部,正向我呼圖部馳來”,歐陽軒愣了愣,他不知道這五馬之地到底多遠,韋征看到歐陽軒的表情,也知道了大概,忙解釋道:“烏孫的一馬之地相當於漢地20裏,這五馬之地也就是漢地百裏,這個多克部是車師投降匈奴之部族,被車師所剿,殘部竄入烏孫與車師邊境的天山穀地,多次圍剿,未曾剿滅。此次匈奴兵犯北線,此殘部在南線作亂,南王特此率兵來剿”,“哦,原來如此”,這時南王下令“塔拉提聽令,命你傳令各隊,火速集結於此,三漏時間後迎擊多克殘部”,“領命”,塔拉提接到命令後轉身出氈房,幾分鍾後傳來了戰馬奔騰的聲音,南王下完命令轉頭對歐陽軒說到“漢家公子稍坐,待我迎敵後,在於公子暢飲”,說完起身急匆匆地出了氈房。留下韋征與發愣的歐陽軒。
看著南王出了氈房,歐陽軒轉頭問韋征道:“主事可否告知,南王現今麾下還有多少兵馬?能否擊退殘敵?”,韋征看看歐陽軒,略有所思說道:“不瞞賢弟,看在你為漢人的身份上也不瞞你,現今南王麾下能戰者,不足千人,餘者都與前幾日調往北線”。
“那在下可否前去一觀,在下出師以來從未上過戰陣,機會難得,忘韋兄助力”,“也好,我正好也一同前往,你隨我一起前去也好,請移駕隨我前去選一匹馬”,說完起身朝氈房門口走去,歐陽軒提起背包背上,跟著也出了氈房,來到了馬廄前。說是選馬,人家已經給選完了,一匹看上去還算不錯的馬,由馬夫牽著遞到了歐陽軒手裏,看著這匹馬,灰紅色,四蹄也沒定掌,馬背上披著厚厚的多層羊皮,在馬肚下固定,沒有馬鞍,可想而知騎的難度有多大。這時韋征問道:“賢弟可會騎馬?”,靠被小瞧了,馬騎過很多,還參加過內蒙古草原上的賽馬,但那個是有馬鞍和馬鐙的馬,裸馬,還真沒騎過,於是說到:“在下倒是會騎,但是這種無鞍無鐙馬還沒嚐試過”,韋征聽完一頭霧水,忙問:“何為鞍鐙?”,歐陽軒回到:“不知韋兄這可否有些的木頭?還要勞煩韋兄準備些繩索”,韋征無語,忙說:“這些都有,請隨我來”,說完前麵帶路,來到左側的木頭房子裏,裏麵有很多木料,歐陽軒,挑了一個適合馬背粗的黃楊木料,大概60公分長,可能是做別的木工時剩下的下腳料,歐陽軒拿了木料出來,放下背包,從背包側麵取下一支登山鎬,來到木料前,在木料上用手比劃了馬鞍的大小和形狀,然後用鎬尖刻了痕跡,之後用登山鎬寬刃開始了刨製加工,很快一個前突後翹,內挖的粗製馬鞍完成,拿著馬鞍來到那匹馬跟前,去掉了背上的羊皮,仔細地檢視了一下馬背外形,又用手摸了摸那批馬的骨頭,在腦中勾畫出了馬背的具體骨骼形狀,然後對韋征說到:“可否有磨刀的石頭”,“有,我馬上給你拿”。看著歐陽軒的裝備,韋征有些發懵,說完馬上轉身就去取磨刀石。
歐陽軒從腿鞘裏抽出短刀,開始了精細加工,孔武有力的臂膀,切削得木屑橫飛,歐陽軒現在非常感謝養母培養給自己的藝術細胞,小時候強迫自己學畫畫,學完畫畫,又學雕塑,上高中時候沒少在街頭給人畫畫像賺錢,也曾拿著泥巴捏個泥塑賣錢,還曾在工地做過木紋雕刻小工,今天這就全用上了,僅僅半個小時不到,已細雕完畢,就差打磨一下了,看著木製馬鞍,感覺還不錯,有那麽點意思,這時候韋征已經看呆了,真的是呆了,眼神直直的。歐陽軒自我欣賞完,轉頭對韋征問道:“磨刀石可曾拿到”,哦,拿到了”,說完把石頭遞了過來,歐陽軒也不多話,接過來用磨刀石側麵在馬鞍上反複擦蹭,10幾分鍾,一副透著亮的馬鞍完成,又用下腳料作了一個木製的馬鐙,為了保證不會被踩碎,特意下麵用了銅條加固了一下,改用四點著力,而不是普通的兩點著力。把馬鐙懸掛到馬鞍上,提著馬鞍在那些士卒和韋征的注視下,來到了那匹馬跟前,在馬背上先批了幾層麻布,然後上麵再鋪了一層軟羊皮,放上馬鞍,用繩索固定好馬鞍。反複緊了緊,然後才搬鞍韌鐙,上得馬來,可能是這匹馬第一次套上鞍具,有些躁動,歐陽軒緊提韁繩,雙腳用力踩住馬鐙,又可能是馬鞍貼合的比較舒適,很快馬就安靜了下來。歐陽軒雙腳一磕,那匹馬緩慢的跑了起來,在山穀裏跑了一圈,在馬上也做了幾個高難度的動作,看得那些兵卒目瞪口呆,那個鐙裏藏身的動作太有用了,沒有鞍鐙根本做不出來。南王也在氈房門口清楚地看到了一切,等歐陽軒轉悠一圈回來,上得前來,仔細觀瞧鞍鐙,點點頭,歎了一口氣,如此簡單,自己怎麽沒想到,歐陽軒看在眼裏,將韁繩遞了過去,南王也不客氣,用同樣的方式上馬,然後縱馬狂奔一圈,感覺無比順暢,拿過一名兵卒的彎刀,在馬上又比劃了一番。回來下馬,直奔歐陽軒,“不知公子可否把這馬具教於我族人?”“南王所求,折殺在下,這些不過是小技爾,閑暇時定會教於尊下”,原來歐陽軒也考慮過是否該教這些人鞍鐙製作,現在也想開了,冷兵器戰爭不會因為這個鞍鐙而改變。“隻是還請南王保守這個秘密,一旦泄露給匈奴人,定然會增加匈奴人的戰力,而於我不利。”“這是自然,請公子放心。”說完,手扶胸前,欠了欠身,算是一個回禮。歐陽軒也沒在意,回身看到自己那兩隻盤羊還拴在右側木屋前的樹樁上,想起來,自己還有一群羊關在山洞裏,馬上言道“南王殿下,吾來路上,抓獲了些許山羊與盤羊,尚關在溪邊山洞之中,無人照料,勞請南王差人取來,敬獻於殿下,以表吾之感激之意”,正在向遠處眺望的南王,聽到這個回頭很是驚訝的看看歐陽軒,言道:“公子如何捉得盤羊?”“區區小技爾,入不得殿下慧眼”“我記得我在漢都長安時,恩師曾說過:人有所短,技有所長,一技加身,用度無憂,公子能擒得盤羊,足見公子身形迅捷之術定超雪豹許多。公子既然不願告之,定然是有原由,某也不再問詢,我這就遣人,於公子取來,公子在這山穀中可自行方便,無人會阻”,“如此,軒謝過殿下”。說完就見南王看了看馬鞍,又瞧了一眼那兩隻盤羊,轉身進帳,韋征也跟著進去了。歐陽軒則看著馬鞍,總感覺差了那麽點,一時也想不起來差在哪裏,一會兒出來一個年齡稍大點的烏孫漢子,詢問了一下關羊的地點,然後騎馬奔河道而去。韋征這時走上前來,“賢弟有此神技,愚兄深感佩服”,“兄台過獎了,吾尚有一問,不知當講不當講?”“賢弟莫不是要問我因何與此?”“兄台高見,正是此意”,“說來話長,等打完這一仗,我在細細告之,賢弟一直注視這馬具,莫不是有什麽問題?”“嗯,是有點差池,就是不知道症結所在”“哦,以愚兄之間,若是這繩索換做皮帶,馬匹是不是會減少束縛之感?”靠,就是他,看來有些事情,還是旁觀者清,人多好辦事。“嗯,兄台所言極是,讓吾豁然開朗,隻是時間緊迫,亦來不及製作。待回來時在做也不遲”。
歐陽軒又騎上馬,拿起那兩個樹枝作的登山杖,縱馬狂奔,在馬上雙手揮舞棍棒,劈砍挑刺,做得行雲流水,騎乘回來後,摘掉簡易登山杖上的腕帶,飛馬奔著一棵鬆樹而去,在離鬆樹有60米的時候,腰腹上提,做了一個標準的投擲標槍的動作,瞬息功夫,那個手杖深深的紮進了樹幹,在馬馳到樹前,揮舞另一隻杖狠狠地砸向鬆樹,就聽很響亮地啪一聲,擊打部位的樹皮粉碎,脫落,杖也跟著斷裂。就這一手正好被正在集結的烏孫兵卒看到,在縱馬回來時,響起了雷鳴般的叫好聲。歐陽軒也是感覺渾身的舒爽,在後世那種被壓抑的心情得到了徹底的釋放。
縱身下馬,提起背包背上,多年戶外經曆養成的習慣,無論在哪裏都不會忘記背包,在關鍵時候背包能起到救命的作用。一匹健馬從山穀中飛馳入內,馳至帳前,飛身躍下,直奔帳內,韋征見此也急忙跑進氈帳,片刻後,南王和韋征一行人除了氈房,同時也想起了牛角號聲。(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