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抵達石柱

字數:4940   加入書籤

A+A-




    崎嶇的山路,讓皇衛營的將士,稍微有些不太適應。

    路過施州的時候,施州衛的指揮使,鍾逢勳像大多數當地的官員一樣,出城相迎。

    隻是,麵色上很不好看。

    之前封還了聖旨,拒絕出兵,如今聖上親至,如果真的把這件事情追究起來,鍾逢勳真不知道自己會有怎麽樣的下場。

    他小心翼翼的偷偷觀察朱慈的表情,同時說道。“如今賊首被捉,四川之亂遂平,此乃聖上之德功也。”

    朱慈官麵上的點點頭。

    “鍾逢勳是吧。”

    “正是微臣……”鍾逢勳言辭閃爍,腰間的佩刀謹慎的握著刀柄。

    他觀察著聖上帶來的兵力,隻有最多不過幾千人,這麽點人的話,如果在外麵出現些意外的話。

    似乎也並不奇怪是了。

    當然,如果不是狗急跳牆,他也不敢有太過於冒險的打算,現在隻考慮的是,聖上能夠因為張獻忠被抓,龍顏大悅下,對於之前的抗旨一字不提,就此揭過,大家皆大歡喜。

    不過,朱慈眼睛裏向來容不下沙子。

    他的聖旨,可不是像以前那樣,說封還就封還,找了一大堆理由,就能搪塞過去的。

    所謂的聖旨,便是大明帝國最高的命令,沒人可以拒絕。

    聖旨的神聖性,必須以絕對的武力維係下去,這一次放過,便有下一次的開始。

    “石柱之役,為何不奉詔?”

    朱慈觀察到,鍾逢勳戒備的神色,他來迎接,武器都沒解下。

    看起來已經做好了鋌而走險的準備。

    朱慈抬起手了,做了個手勢。

    身後的皇衛營,依然洞悉,武器握在手中,這是隨時準備戰鬥的信號。

    當然,麵前的施州衛的軍兵,理論上也是明軍,但是這並不在皇衛營將士的考慮中,軍令下達,就算是陰曹地府的鬼兵,也得幹過去。

    “施州地僻民乏,施州衛軍民,久不操練,難上戰場。”鍾逢勳隨便找了個跛腳的理由。“請聖上見諒……”

    言辭閃爍,吞吞吐吐的不敢和朱慈直視。

    “那你身後的兵甲,又是怎麽回事?”

    鍾逢勳不用回頭,也知道,為了以防萬一,他已經將衛所裏的二千餘官兵帶了出來,雖然裝備上沒有皇衛營好,但也是一個個身著鎧甲,手持武器有一定戰鬥力的軍隊。

    “這……”

    “朕曾言,凡不應旨者,形同謀反,鍾逢勳公然抗旨,陰謀犯上,立刻將其拿下,他人若敢抵抗,與鍾同罪!”

    朱慈的一聲令下,皇衛營的步兵,直接向鍾逢勳撲去。

    無論是鍾逢勳還是他手下的兵,都有些傻眼了,一時之間不知該做何反應。

    鍾逢勳終究,沒能有勇氣,繼續抵抗下去,衛所兵也一個個被皇衛營的氣勢所壓製,不敢輕舉妄動。

    去石柱的過程中,幹掉鍾逢勳還是比較順利的。

    按照謀逆罪來論處,那便是全家都跟著遭殃。

    而在雷厲風行間果斷的清除掉了不老實的人,也震懾了施州衛的一眾人等。

    ……

    石柱已經近在眼前。

    秦良玉,馬萬裏,馬吉翔楊秀明,彭家成,等一眾宣慰使,在石柱和施州的交界處,迎接聖駕。

    秦良玉,已然是熱淚盈眶。

    看著那排首的金甲少年,一並感動擁上心頭。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所過之處,盡皆臣服。

    “忠國公,快快請起。”朱慈下馬,將秦良玉親自扶了起來。

    對於這麽一個英雄級別的人物,朱慈在後世都是仰慕萬分。

    隻是可惜,穿的太晚,見不到這位英雄颯爽英姿,馳騁沙場的樣子。

    這還是挺遺憾的。

    秦良玉身子骨很輕,也並非想象中的人高馬大,虎背熊腰。

    那骨架,那麵容,想必在年輕的時候,也絕對是一等一的美女。

    隻是很難想象,這樣的一個女子,卻能做到許多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卻能擁有許多男人也無法擁有的堅韌。

    隻是,她老了。

    朱慈看到她那臉上的魚尾紋,還有蒼白帶血的神色。

    站立起來都有些不穩。

    身旁的隨侍,試圖攙扶著秦良玉。

    但被朱慈示意推開。

    他親自攙著老英雄,沒有在秦良玉麵前裝出任何尊貴的架子。

    “聖上。”

    這似乎隻是個細節,但卻足以讓秦良玉感到暖心。

    在秦良玉眼裏,朱慈表麵上也隻是個毛頭小子。

    但於情於理,也不可能小看朱慈,那和李自成,清虜的戰爭,奇跡般的取得勝利,足以讓任何沙場的將領刮目相看。

    當然,秦良玉的心裏都是大明的社稷。

    “聖上親至石柱,救援石柱萬民,微臣……微臣惶恐。”

    秦良玉還想要跪下,叩拜,卻被朱慈喝止。

    “忠國公,一生為國,滿門忠烈,朕在東宮,便向往許久。”

    “渾河血戰的秦邦屏,死守襄陽的馬翔麟,那都是響當當的英雄。”

    “朕為大明天子,或許還算不得明君,但也絕對不會忘記任何為大明死命的誌士。”

    “大明的萬裏河山,便是靠著他們的骸骨,支撐起來的。”

    已經進入了石柱地界。

    所有人都下了馬,隨行。

    朱慈攙扶著秦良玉,前行,其他人跟在身後,小心翼翼的聆聽。

    沒人敢於打擾。

    世人隻曉嶽武穆,

    後人誰能比相如?

    朕敢豪言告天下,

    石柱千裏盡忠骨!

    聊到後來的時候,朱慈直接提筆,在石柱最著名的5a級風景區,提筆塗鴉。

    留下墨寶。

    詩句,是朱慈現諏的,朱慈感覺就是一首打油詩。

    不過,身後的人,都是一片片的叫好。

    “聖上真是文采斐然啊!”

    “不錯,此詩有漢唐遺風,古宋韻調,實在不可多得的佳作!”

    “上闕以道出了嶽元帥的忠,定下了格調,為下闕襯托出石柱萬民的忠誠,埋下了伏筆,高高高,實在是高,我等真是自愧不如。”

    朱慈耳朵動了動,似乎聽到了其他人的議論,竟然沒有一個人覺得不好的。

    莫非自己真的才華橫溢?

    至少可以吊打那十全廢柴的一萬首破詩吧。

    不過,看起來秦良玉是很感動。

    尤其是最後一句,石柱千裏盡忠骨,真的讓秦良玉熱淚盈眶了。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