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臨春

字數:5388   加入書籤

A+A-




    十七個人都是精挑細選的結果。

    誰當駙馬,坤興高興就行,那是他的終身大事。

    不過,當名冊翻到第十二頁的時候,朱慈就有些不淡定。

    “就他了,不用選了。”

    坤興啊了一聲,表達了她的困惑,剛才還說婚姻自由,給她選擇的權力,怎麽突然就一個變臉。

    低下頭,看了眼那第十二頁的人名,以及背景出身。

    夏完淳,字存古,鬆江府華亭縣人,崇禎四年,一月二十八生。無功名。

    父夏允彝,江南明士。

    一大串……

    呃,似乎也沒什麽特別的啊。

    “皇兄?”坤興還想再問幾句。

    卻看到她的皇兄似乎很興奮。

    “王德化,告訴其他人,公主選好了,讓那夏完淳留下,其他人都可以回去了,恩讓他們去軍校報到。”

    我沒選啊……坤興一臉懵逼。

    不過看到自己皇兄那異常確信的樣子,坤興是無法拒絕的。

    “相信皇兄,就他了。”朱慈轉身道,也不給坤興拒絕的可能。

    坤興懵懂的點了點頭。不知道自己的皇兄怎麽回事,變臉跟翻書一樣。

    坤興,和其他皇族都返回了宮內,大部分時候,他們還是不適合拋頭露麵的。

    朱慈在皇極殿中接見了夏完淳,這是一個潛力股。

    至少忠誠度,十分可靠。

    能夠以雙甲的成績,走到這裏,朱慈還真不介意給他開個後門。

    這是一個隻有十五歲的小男孩。

    比坤興還小一歲,不過在姐弟戀十分普及的古代,男比女小十歲都很正常……

    恩,比如朱慈的大伯就好這口。

    夏完淳,是一個羞答答的小男孩,在見到朱慈後恭恭敬敬的跪拜行禮。

    已經有些暗淡的陽光,斜拉在他臉上,難以掩飾的是,他被最終抉擇的激動,和見到當朝皇帝時的忐忑不安。

    “夏完淳?”

    “草民在。”低著頭,年級不大,卻很懂禮,這讓朱慈更加的有好感。

    “你從鬆江過來的麽。”

    “是的,聖上。”鬆江,也就是現在的上海,土生土長的上海陰。

    “為何想做駙馬?”

    夏完淳低著頭,想了想措辭,繼而說道。“因為草民是大明人。”

    “是大明人就想做駙馬?”

    “沒錯,是大明人就應當以迎娶公主為榮。”

    似乎說的也沒毛病,這一道聖旨下來,並沒有強製性的命令,卻有一千多人來到京城碰碰運氣。

    “大明的駙馬可不是好當的。”

    “草民若為駙馬,必善待之,相敬如賓。”

    “不止這些。”

    “草民為駙馬,必為國而思,精忠報國。”

    朱慈還算滿意的點頭。

    朱慈理想中的駙馬,可不是朝廷養著的小白臉,看看鞏永固,那也是駙馬,雖說能力也就平平,但至少願意為朝廷出力,抗住大梁。

    就這一點,朱慈覺得夏完淳是合適的。

    所以在名冊中看到他名字的那一刹那,那就沒跑,就他了。

    至少朱慈對夏完淳要遠比其他人更加了解,這絕對是一個十分可靠的選擇。

    “如今,朝廷事不平,東北西南,亦多用兵,朝廷招選駙馬,更多考慮的是,能否從軍殺敵,建功立業。”

    “草民省的,亦有拳拳報國之心。”

    “恩,朕交給你的不僅僅是大明的公主,還有必須負擔的家國大事的重任。”

    “你先去軍校學習,帶學成之後,受銜入軍部,待後而用,至於婚事,年後舉辦,你意下如何?”

    “悉聽君意。”

    ……

    結婚,不是那麽急躁的,從訂婚開始,有一係列的規矩,需要有條不紊的推行。

    但夏完淳被確定為駙馬的事情,畢竟實錘了。

    當夏完淳離開紫禁城後,遇見城裏其他的親朋好友,無不對其羨慕有加。

    夏完淳也鬧不明白,怎麽會是他入選的。

    摸了摸臉,似乎也並不是非常的帥氣。

    出身……普通的士族,沒啥特別的。

    功名也沒有,其他那十六個人,他並不算最優秀的。

    尤其那個王疆,功名乃是進士,並且在武試上把他按在地上摩擦。

    自己這個臭蟲爛蝦,哪裏好的了。

    想不明白,想不明白。

    “你見到聖上了?”夏完淳的爹夏允彝見夏完淳回來後,忍不住問道。

    “恩。”

    “公主呢?”

    “也看到了,不過隔的太遠,沒看清。”

    夏家在京城認識的好友,在得知夏完淳被確定為駙馬之後,許多都來登門送禮,原本隻是租來的小院,人來人往被擠的水泄不通。

    不但好友,朝廷內外,大小官員,也來登門混個臉熟。

    駙馬,那是有前途的,能力強一些的,在軍部爬上去非常的快。

    而現在武人的地位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夏完淳的前程,那就是一條平坦的大道。

    隻要眼不瞎,沒人不想著和夏家交好。

    臘月十八。

    駙馬選試結束之後,落選的人,並沒有立刻離開。

    再過十幾天就春節了。

    許多人也想著在京城過一次春節。

    這裏,顯然要比家鄉熱鬧許多。

    ……

    遠在遼陽的多爾袞也沒啥心思過春節。

    隨著年關的臨近,需要處理的事情,也越來越多。

    寧古塔的巴海被殺之後。

    駐守的清兵也開始撤防。

    但從北邊得來的回報,羅刹人在摸清楚了他們大清的虛實後,即使簽訂了條約,也並不安分。

    一個個北方的部落,承受了羅刹人的侵擾之苦,向南方遷移。

    廣寧被明軍奪取之後,蒙古草原一帶的奴隸販子,開始向遼東一帶滲透,擄掠著滿洲的百姓,販回去賣錢。

    頭疼,多爾袞覺得自己的中央處理器快壞掉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的話。

    唯一讓多爾袞覺得舒服一些的事情是,他們打入錦州的暗探,坑蒙拐騙得了明軍一把,新式的火器。

    “你覺得,這火器如何?”

    漢軍營中,最懂火器的,便是孔有德。

    多爾袞想的是,讓孔有德看看,能否仿製出來,列裝漢軍營,弱小和明軍的差距。

    “沒火繩……”孔有德,皺著眉頭,把玩著那把好不容易得到的自生火銃乙型。

    根據他的知識,卻無法理解這把火銃的原理。

    “怎麽引火的呢?”孔有德左看右看,無法定論。

    這讓多爾袞很不爽,說好的火器專家啊,怎麽這麽挫?

    “能否仿製出來?”多爾袞最關心這個。

    “臣,不敢斷言,隻能帶回去研究,盡力一試。”孔有德不敢打包票。

    “沒時間了!”多爾袞不禁有些捉急。“三個月,最多三個月之內,必須仿製出來!”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