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兄妹(上)

字數:4862   加入書籤

A+A-




    從北疆到南海。

    以朱慈為首的大明政府,實行的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激勵政策,為漢人的擴張打下基礎,以及提供堅實有力的的後盾。

    在政策的保證在,在這樣的擴張過程中,能夠逼迫大明出動正規軍的次數,屈指可數。

    遼寧六年時候,北線的羅刹人已經感覺日子沒法過了,而南線海洋方麵。

    廣東海軍提督順利了占領了馬六甲海峽,並設置海外行署。

    總結這個時期的明朝崛起的原因,乃是有許多因素促成的。

    其一,販奴製度的完善和形成,還大明國內的奴隸價格維持在高位水平,形成的奴隸市場,以及對海外一些稀有資源的市場,刺激著國內的資本集團向海外部署力量。

    其二,與販奴製度相輔相成的奴籍製度,應用到了大明力量延伸的地區。

    所謂的奴籍製度,是以漢人為主體核心,形成的民族階級製度。

    一等漢人,二等附庸,三等奴族。

    附庸和漢人享受的權力和待遇等同,隻是需要毫無保留的遵守大明的規章製度,和朝廷命令。

    包括死也要舔大明的朝鮮人,包括南方大部分和漢人一條心的土家,苗家等等。

    發生民事糾紛,或者人命官司,在法律的保證下不得有任何偏袒。

    至於奴族,則是那些完全和大明敵對,總是搞事的種族,他們也是被販賣作為奴隸的主體。

    包括因叛國罪被貶為奴籍的漢人,以及曾經和大明對抗很長一段時間的蒙古人和女真人。

    所以說,分出的三等人,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假如漢人叛國,是會被貶為奴,假如附庸鬧事,嚴重的也會被株連貶為奴籍。

    奴籍若想升格,也不是不可能……三代以上任勞任怨的甘心為奴,後代可因此獲益。

    在這樣的政策下,漢人所踏足的土地,附近的民族是臣服作為自由的附庸民族,還是負隅頑抗墮落為奴族。

    那還真是需要他們自己琢磨的問題。

    實際上,還有第四等民族。

    無論如何也要被屠幹淨的民族。

    那些都是被朝廷和朱慈認為當奴隸也不好用,並且可能在以後會成為巨大威脅的民族。

    譬如……某個被稱為地球之癌的群體,考慮到某些原因就不直說了。

    既然要被屠滅,那麽實際在官麵上,在大明內部隻有三等民族之說。

    當然,光有這些政策還不夠。

    國內大學已經開始成型國家需要的人才,軍器局,科學院的努力下,民生,軍事科技方麵的提升。

    不斷增強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正規軍的戰鬥力和實力,這也是他們得以用碾壓的姿態,來應對敵人的保證。

    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被引入國內,糧食產量隨之提升的不是一點半點。

    民版邸報將遼寧皇帝視查玉米產區,拿著玉米棒子的大笑的樣子繪製成了圖,刊登在報紙上,向國內傳達糧食增產的喜訊。

    糧食有了保證,人口自然而然的提升。

    計劃生育那是不可能的,使勁生才是王道,人口增加是殖民海外的保證。

    向外界的征服過程,實際上也是解決了大明內部的矛盾。

    固化的階級概念被削平,法律保證清除農戶,商戶,匠戶的概念,百姓可自由選擇生活手段,不再被束縛在土地之上。

    這樣的政策下。

    更促進土地兼並後,無家可歸的流民,去海外作戰出路,隻要能活命,誰也沒有必要非得走造反一條道路了。

    同時,百姓可以自由選擇生計。

    那些擁有大片土地的豪紳巨富,不得不降低田租,來保證為自己打工的佃戶不會抄他的魷魚,去別的地方某生路。

    土地再多,如果沒有人耕種,就會變為荒地,荒地……那是沒有價值的。

    人頭稅被取消,攤丁入畝,以土地持有量來收取農稅,更是讓那些士紳有些坐立不安。

    因此,這幾年國內發生的幾次起義,和暴動,基本都是當地士紳的鼓動和支持。

    但……由於並非是大規模的叛亂,根本不可能成功。

    實際上,農稅已經收的不多了,商稅才是朝廷經濟來源的重頭戲。

    尤其是海外貿易帶來豐厚的利潤,讓朝廷吃的足夠的甜頭。

    從遼寧元年,財政收入二百萬。

    到遼寧六年財政收入提高到了一千三百萬的水平,那都是以海外貿易稅收為主要支撐。

    國內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武力擴張也已經形成了係統。

    實際上,在今後的過程中已經不需要朱慈再做些什麽。

    隻要把握好大的方向。

    崛起的大明,想要傲立在地球之上,隻是時間問題。

    除了軍事上,仍然保證著絕對的統治力,和對廠衛的絕對控製再,大多數政事上的決議,已經逐步轉給了內閣和司禮監。

    像朱元璋那樣的工作狂,隻是異類。

    朱慈更學習萬曆和天啟一樣,在幕後掌舵就夠了。

    沒有壓力,沒有外敵。

    和家人平靜的生活,似乎是每個人最夢寐以求的日子。

    皇子,公主一點點長大。

    連昭仁也在發芽。

    已經十二歲的昭仁公主,已經長到朱慈的胸口以上。

    隻是昭仁公主似乎還沒意識到這一點,仍然把自己當做小孩子一樣,玩耍,以及向往常一樣向朱慈撒嬌。

    “哈,找到你了。”

    幾乎每一次捉迷藏,昭仁總歸藏在萬春亭後的第四根柱子後麵,然後被朱慈找到,然後銀鈴般的笑著跑開。

    那似乎從年幼時候就是如此,一直到現在仍然樂此不疲。

    “為什麽?”

    “萬一哥哥找不到昭仁怎麽辦呢?”

    當然,有句話昭仁沒說,她喜歡那種被哥哥找到時得感覺。

    總覺得能從那之中感覺到哥哥的關切一樣……她喜歡那種感覺。

    昭仁並不想長大,長大之後,突然感覺再也回不到了以前。

    當她向以往一樣,想要撲到朱慈的身上,讓哥哥抱起來的時候。

    那天開始卻被拒絕了。

    “昭仁要長成大姑娘了知道了麽?”

    並非朱慈不樂意,然而十二歲的小姑娘,再如同以往一樣男女不設防肯定不行了。

    男女大防,哪怕親兄妹亦是如此。

    那微微隆起的胸脯,意味著青春期的到來,昭仁總要長大,雖然很不願意接受……但她終究是自己的妹妹,終究要離開自己,結婚生子。

    這似乎是每一個妹控心中的憂傷,但……至少享受了養大一個小姑娘,並看著她一點點蛻變的過程。

    但青春期的女孩子……卻格外的敏感。

    突然之間的隔離,讓昭仁有些不知所措,浮上小臉的笑容也逐漸消失。

    “哥哥……”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