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0章:臣事玉皇歸上清

字數:541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逍遙江山最新章節!

    王振一聽楊崢這話,先是鬆了一口氣,跟著對楊崢感激地點了點頭。但接下來的楊大人的話,差點沒讓他罵娘了。

    楊大人神色不變,一如先前的口吻道:“但,微臣以為帝王之道說到底還是治國之道,韓非子說,君主治國之術在於使臣子無人觀測,治國方法的運用在於無從使臣子無從知曉;君主保持清靜無為的態度,用隱蔽的方法察看臣子的過失,看見了好像沒有看見,聽見了好像沒有聽見,知道了好像不知道。知道臣子的言論以後,不加變更,用驗證的方法來觀察他們是否言行一致。每人官職隻用一個人擔當,不要使他們彼此通氣,那麽一切事物的真相就完全暴露出來了。君主要嚴密地掩蓋自己的行跡,藏埋自己的念頭,使臣子無從探測;不表現自己的智慧,不表現自己的才能,使臣子無從估計。保守君主自己的意圖而考核臣子是否與自己的想法一致,謹慎地握住權柄而牢固地掌握它。斷絕臣子對權力的向往,破除臣子對權力的企圖,不要讓人產生奪位的想法。不謹慎地斷絕欲望,不堅守病入道義的大門,篡權的像虎一樣的奸臣就出現了,若不謹慎地辦事,不掩蓋真相,叛賊就將產***臣們謀殺他們的君主取代君主,他手下的人莫不參與,所以稱他們為猛虎。處於君主身邊的奸臣,鑽君主犯錯誤的空子,所以稱他們為叛賊。隻有驅散他們的黨羽,收捕他們的餘孽,封閉他們的家門,奪走他們的幫凶,國家才沒有了猛虎。君主的權術大得不估量,深得不可探測,考察名與形是否一致,審查驗證明法度,而對擅自行動的人就懲辦,國家才沒有叛賊。因此君主有五種雍塞:臣子封閉了君主消息;臣子控製了財產;臣子能培植黨羽;臣子能私自施人恩德;臣子擅自發號施令。臣子封閉消息,君主就失去了權位;臣子控製財產,君主就失去了恩德;臣子發號施令,君主就失去了控製;臣子能私自施人恩德,君主就喪失了英明;臣子能培植私黨,君主就失去了部下。這就是君主要獨自專權,不能讓臣子掌握權柄的原因。記得前幾日,三楊也對太子說過,在當今之世,有能夠杜絕謀取私利的歪門邪道而嚴格執法的君主,百姓就會安居樂業,國家就會安定團結;有能夠去掉謀求私利之心而克已奉公守法的臣子,國家就會強盛,敵人就會虛弱。所以隻要君主明察得失,又有法度控製,用來駕馭群臣,那麽君主就不會被臣下的狡詐虛偽所欺騙;審察得失,用法度來衡量,用來聽取遠方的事情,那麽君主就不會被天下輕重倒置的事情所欺騙。現在如果根據名聲推薦人才,那麽群臣就會背離君主而在下結黨營私,朋比為奸;如果根據朋黨關係推舉官吏,那麽群臣就會熱衷於結交拉攏,而不求按國法辦事。因此官吏沒有才能不稱職,國家就會混亂。根據虛假的名聲施行獎賞,根據別人的誹謗進行處罰,那些喜愛獎賞,厭惡處罰的人,就會放棄為公的行為,玩弄謀私的手段,結成朋黨緊密勾結起來互相幹壞事。他們忘掉君主的利益而在外搞個人私交,以便利用他們的職權,進用他們的黨羽,那麽他們的一級能為君主辦事的人就少了。他們結交廣、黨羽多,裏裏外外結成死黨即使他們有很大的罪過,為他們打掩護的人就多了。所以忠臣遭受危難而被處死,奸臣無功卻安穩得利。忠臣遭受危難被處死,不是因為他們有罪,那麽忠良就會隱退;奸臣安穩得利不是因為他們有功,那麽奸臣就會進用於朝廷了,這就是國家衰亡的根本原因。如果像這樣,群臣就會拋棄國法,重視行使個人的權勢,輕視國不鄧。他們多次到善於結黨營私的能人家中,一次也不到君主的朝廷;上百次考慮私人的利益,一次也不為君主的國家考慮。下屬官員的數目雖然多,但不是用來尊重國君的;各種官職雖然齊備,但不是用來擔當國家重任的。既然如此,那麽君主雖有君主的名稱,而實際上隻能依托於私家勢力。因此三楊楊大人常說:亡國的朝廷無尊君治國之人。朝廷無尊君治國之人,不是說朝中的臣子減少了,。私家對敵力於互相增加更多的財富,卻不努力使國家富厚;大臣們致力於互相抬高地位,卻不努力尊重國君;小臣們用俸祿供養私友,不把自己的職位當回事。之所以成這種情況,是因為國君不按國法辦事,而聽任臣下隨便用事。為此,賢明的君主以法則來選擇人才,而不僅憑一己之好惡;以法度來衡量功勞大小,而不僅憑主觀臆斷。這樣有才能失才不致於被子埋沒,無能的人也無從掩飾,徒有虛名的人不一定能被僥幸地進用,蒙受非難的人不一定被冤枉遭到排斥。那麽,國君對臣下的是非功罪都能清清楚楚,國家就容易治理。這些話兒都有道理,可治國之道究竟是宇文泰與蘇大人的以反治反來得好,還是漢武帝的外儒內法更實在,還是韓非的依法治國更好,這些道理唯有檢驗才是知道,單憑這前人留下的隻言片語,便以為掌握了帝王之道,最是要不得的?”

    一番言語既沒有捧殺,也沒有貶低的意思,但合情合理,太子聽得連連點頭不已,仰著一張稚嫩的小臉,道:“楊先生所言極是,君王治國之道萬千,究竟是哪一種道理更好,更適合自己,隻有去檢驗才能知曉,單靠手中的書本,難免有空談誤國的嫌疑了。”

    一席話說得王振老臉通紅,卻又反駁不得,好在他也是個有學問的主,楊崢這一席話看似說得風輕雲淡,但其中卻大有道理,細細想來讓人不得不服,他縱然心頭有些氣惱,也說不得什麽。

    眼看時候差不多,楊大人對著太子道:“殿下咱們開始吧?”

    太子頷了頷首,正襟危坐好後,才對楊崢道:“楊先生開始吧?”

    楊崢嗯了聲,將夾在咯吱窩下的《種樹郭橐駝傳》拿了出來,開始授課,這種寓言式的文章其實更能說明問題,太子沉浸在前人塑造的趣事當中,又能從中體會到其中的用意,無疑是最佳的教學方式。

    眼看太子、二皇子一臉的興奮,一旁的王公公好不樂意,冷哼了聲,便去了。

    楊崢正在授課,也不便過多解釋什麽,況且這事兒還真不是自己的錯,王振既要生氣,自己也是沒法子的事情,總不能自己堂堂一個二品官兒這麽沒臉沒皮的去與一個太監套近乎吧,他骨子裏固然沒有看不起王振的意思,但要說讓他做出這等辱沒骨氣的事,他還真做不來。

    王振尚未走出東宮,就見自己的心腹太監曹吉祥急急忙忙迎了上來,臉上滿是焦急之色。

    王振微微楞了一下,這曹吉祥雖說不識字,但為人還算機靈,被王振看中收入門下,這幾年自己仗著學問靠山了太子後,地位權勢可謂水漲船高了,身旁要用的人也就多了,況且他還與皇後娘娘密謀了一件大事,自然要幾個值得信任的太監,便將曹吉祥調到了身旁,平日裏做些抄抄寫寫的雜事,偶爾也會給自己送一送公文,更多的時候還是充當自己與皇後娘娘之間的聯絡人了。

    一看他,王振心頭便隱隱生出幾分不安來,不等他走上來,張口就問:“你不在娘娘哪兒當值,來這兒做什麽?”

    曹吉祥左右看了看,見四周沒人,才壓低著聲音道:“出事了,出大事了,娘娘已六神無主了,特意派奴婢前來尋你回去!”

    王振聽了這話嚇了一大跳,急切的問道:“到底出了什麽大事?”

    曹吉祥道:“皇上今日一早派金英給娘娘送了一道口諭,口諭上說,善不可丟失,惡不可滋長。奴婢見娘娘當時就嚇了花容失色,不等金英走遠,就迫不及待的讓奴婢來尋公公了!”

    王振是個聰明人,自然知道這話兒的意思,輕輕歎了聲,道:“看來皇帝是個明白人啊?”

    曹吉祥道:“那我們怎麽辦?”

    王振道:“還能怎麽辦,咱們的功名利祿身係太子,隻要太子一日不登基,我們就一日不能位極人臣,心中的抱負就實現不了,況且這事兒,已射出去了,皇帝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看著寬厚,骨子裏卻是記恨如仇,誰知道他會不會秋後算賬?我們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曹吉祥點了點頭道:“公公說的是,說什麽我們也不能等死,為了功名利祿,我們已經自絕了祖宗,自絕了父母,還有什麽好怕的?”

    王振道:“話雖如此,可這事兒也不是小事,總得想一個萬全之策才好,如今這事兒一切要看娘娘了,隻要她老人家還是皇後,咱們的太子還是太子,一切就還有希望?”

    曹吉祥道:“公公打算怎麽做?”

    王振左右看了一眼,壓低聲音道:“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還是去娘娘的寢宮,哪裏安全?”

    也好!”曹吉祥點了點頭,兩人一前一後趕往坤寧宮。

    坤寧宮的花園,陽光正好,自從搬進來後,孫娘娘就對這後院做出了一番改變,原先種的翠竹、芭蕉、桃樹都被移了出去,種上了花圃、竹叢、梅花、天竺和竹叢,配湖石數峰,玉蘭和桂花,色、香宜人,尋常時日,孫娘娘無論多忙碌,總會來這後院走一走,看看自己親手栽植的梅花。

    但今日的孫娘娘顯然沒了這個心思,眉宇間的煩憂,即便是跟在身旁的宮娥也能看出一二,知道孫娘娘這是遇到了什麽難事了,所以知趣的宮娥沒人說話。

    整個院子除了陣陣的花香,再也沒有的響動。

    王振與曹吉祥趕到的時候,孫娘娘獨自坐在了天泉亭,這亭子是一座重簷八角亭,出簷高挑,外部形成回廊,莊重質樸,圍柱間有坐檻。四周草坪環繞,花木扶疏。亭北平崗小坡,林木蔥鬱。亭子之所以取“天泉”這個名字,是因為亭內有口古井,相傳為元代大宏寺遺物。此井終年不涸,水質甘甜,因而被稱為“天泉”。孫娘娘喜歡這裏的幽靜,時常回來坐一坐,更主要的當初剛進入坤寧宮的時候,宣宗總也會來上幾次,碰上了雨天,宣宗就回拉著她的小手,站在此處看雨,此亭前一出雨軒,與周圍建築用曲廊相接。軒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邊有芭蕉、翠竹,軒後也種植一叢芭蕉,前後相映。雨點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聽雨人的心態各異,就能聽到各具情趣的雨聲,境界絕妙。那會兒兩人情誼極好,宣宗對她也是心懷柔情,而她也是滿懷愛意,兩人往往就這麽站在看著雨滴一滴一滴的落在池塘裏,落在荷葉上,然後晶瑩的水珠順著荷葉滾落池水之中,驚起水中的魚兒,那會兒她隻覺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丈夫是大明之主,兒子是大明的太子,自己是大明的皇後,母儀天下,她甚至覺得,老天爺對她的眷顧太多好,好得她有些懷疑這一切的真實,那會兒她念得最多的詩詞,是《擊鼓》,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那時候的她是相信即便是在這庭院深深的皇宮之中,也是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的,可這美好的一切,終究不是她能決定的,這後宮的女子太多,皇後而下有貴妃、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還有其他不計其數的女子,她自問貌美如花,可再美的容貌,也經不住歲月的洗禮,也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往日對自己恩寵有加的宣宗很好來坤寧宮了,有時候即便是來也隻是坐一坐就走,往年春雨時節兩人就這麽坐在這兒看春雨的情景不複再有,再後來宣宗來得越來越少了,再後來更別說來了,這座聽雨軒也落滿了灰塵,宮中的宮娥多次要打掃,都被她嗬斥,並非她不通人情,她隻不過是想給自己留點念想罷了,找一找當年的感覺而已,她貴為後宮之主,母儀天下,看起來是那麽的高不可攀,是那麽的雍容端莊,可誰有知道,她在權勢的背後,她還是一個女人,一個需要自家丈夫嗬護的女人,她性子未免妒忌了些,可這難道不是出於愛意麽。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看清爽的小說就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