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9章:我來問道無餘說

字數:5510   加入書籤

A+A-




    ()

    2689章:我來問道無餘說

    曹吉祥頷了頷首道:“奴婢明白!”

    王振道:“記住了,沒有我的命令,外麵任何人想見皇上都不可,記住了?”

    “奴婢記住了!”曹吉祥恭恭敬敬的道。

    “好了,你去吧,今日這事兒就由你去給娘娘說道說道!省得她胡思亂想,自亂了陣腳。”王振擺了擺道。

    曹吉祥應了聲,轉身便去了。

    待曹吉祥身影不見了蹤影,王振才重重地吐了口氣,畢竟是掉腦袋的大事,不管他表現得如何鎮定,如何從容,那也隻是表麵現象而已,內心深處的王振其實怕得厲害,隻是開弓沒有回頭箭,這條路不管如何怕,都要走下去了,時至今日,唯有走下去,才有施展抱負的可能,才有蔡倫、高力士、鄭和一樣名垂曆史的會,會從來都是給了準備好的人,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他已準備了十年,十年的準備絕不容許有半分的差錯。

    如此絮絮叨叨了半天,王公公強大的心髒,才將那份懼怕徹底埋葬了,算著時辰,這會兒是太子開始早課的時候,今日給太子授課的是高穀,這位在宦海沉浮四十餘年老先生,這次得益於大學士楊士奇薦拔,充任翰林侍讀,成經筵,為帝王講讀經學,聲名顯赫,前些日與楊崢一番爭論,雖說最終落敗,但楊大人的口才天下無雙,即便是敗了那也是大大的有光,這位老先生就是鮮活的例子,往日名聲不顯的高大人,如今可算是天下皆知了,還一舉被楊士奇推舉做了太子的老師。

    王振到的時候,高穀的《禮記》授了一小半節,高老師的學問不容懷疑,但授課的法子顯然就不如何的高明了,除了照本宣科外,就是生硬的套用了,如:孔子哭子路於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既哭,進使者而問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檀弓上》)有些篇章的結構看似開散,實以所表達的心為主線,散而不亂。如:季武子寢疾,蟠固不說齊衰而入見,曰:“斯道也,將亡矣。士唯公門說齊衰。”武子曰:“不亦善乎!君子表微”及其喪也,曾點倚其門而歌。這些短小精悍,章法謹嚴在高穀這樣的飽學之士誦來,自是精美無比,可兩位皇子年紀尚幼,通篇誦下來就略顯吃力,更別說理解章的精妙了,如此一來,結果可想而知了,太子還算規矩,強撐著身子端坐在哪兒照本宣科的誦讀,二皇子可就沒規矩多了,也不怕高穀打罵,趴在課桌上呼呼大睡,全然不理會高夫子無奈的眼神。

    王振看著暗自得意,這高穀平日裏仗著

    曆經五朝,處事公正,名震朝野,平日裏對他是橫豎看不上眼,前幾年的那場因皇店引起的群臣奏請皇上恢複祖宗法度,就數他的呼聲最大,對此王振可謂是恨之入骨,礙於他的聲望,這些年才不得不陪上一張笑臉,如今看他吃癟的樣兒,心頭別提多痛快。

    也不知在門外站了多久,聽得裏麵有了動靜,王振才伸長了脖子看了過去,便見高穀陰沉著臉收拾了書本快步走了出來,也不知是對太子的表現不滿意,還是對自己授課不滿意,走出來的忍不住輕輕歎了聲,頗有幾分落寞與無奈。

    王振自不會有半分的同情,待高穀走遠了,這才笑眯眯的走了進去,從懷裏摸出兩塊點心遞給了過去,問道:“今日怎麽樣,這高大人的課可有收獲?”

    太子搖了搖頭道:“高夫子的學問太好,我有些聽不明白?”

    “什麽學問太好,我看根本就沒學問?”太子話音未落,一直趴著睡覺的二皇子猛的坐直了身子,忍不住接過太子的話頭道:“同樣是授課,你看看人家楊先生那課才授得好,才今日的功夫,咱們就知道了漢高祖劉邦,“入關約法”、“任用傑”;唐太宗李世民,“撤殿營居”、敬賢懷鷂”、“弘開館”、“麵斥佞臣”;秦始皇贏政,“遣使求仙”、“坑儒焚書”、“大營宮室”;宋徽宗趙佶,“應奉花石”、“任用六賊”等。哪一個都生動有趣,你再聽高夫子的,什麽‘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玄之又玄,哪裏聽得明白?這樣的課有收獲才是怪事?”

    太子道:“鈺弟可不得胡說,高先生學問高深那是滿朝武皆知的事情,是我們的學問差了才聽不明白?”

    二皇子卻不依不饒的道:“哥哥這話兒可就錯了,高先生學問好是一回事,能不能授課又是一回事了,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聖人都知道因材施教,高先生誦讀了一輩子的聖賢書,卻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又怎麽能授好課呢,所以不是咱們的學問不夠,是咱們的這位高先生授課水平不好吧了,同樣是老師,楊先生,王先生的課就有意思多了,咱們學的也就多了!”

    若非親耳聽到,王振幾乎不相信這話兒是從一個五歲的孩子嘴裏說出來的,楞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

    “二皇子說的是,這因材施教說的可不管是學生,也有老師,所謂好的法子,無非是老師教學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教師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這樣才算是做到了真正授課,孔夫子知道冉有性格謙遜,辦事猶豫不決,所以鼓勵他臨事果斷。但、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意見,思而行。聖人的道理總沒有錯的,錯的是領悟的人,就今日的這課來說,錯的是高先生而非兩位殿下了。”

    “可不是麽!”二皇子見自己的說法別認同,大為高興,迫不及待的接過了王振的話頭。

    太子性子隨和,很少與人計較,雖說覺得這麽說高先生有些不好,但細細想來,高先生卻是有這方麵的疏忽,單說授課遠遠不及楊先生與王先生了,也不好為其說好話了。

    王振沒再說話,便知是認可了二皇子的說話,看得出這位太子對自己這個弟弟是十分的信任與看重的,就不知這位做弟弟日後記不記得這份恩情了。

    二皇子胡亂的收拾了書本,一臉興奮的走了過來,對太子道:“太子哥哥,你這就要回去麽?”

    太子嗯了聲,道:“今日高先生的課,我還沒聽明白,我想回去再溫習一會兒?”

    二皇子道:“讀書多意思啊,不如我們一起去玩吧?今日朱儀抓了幾隻蛐蛐,這小東西可好玩了,我們去鬥蛐蛐吧?”

    朱儀是成國公朱能的孫兒,今年八歲,去年年初被人送到了皇宮陪太子讀書,但這小子實在不是讀書的材料,入了宮不是睡覺,就是擾亂了課堂,弄得來授課的先生頭疼不已,最後隻好湊請皇上,讓朱勇領回家管教了,可才幾個月的功夫,這小子竟與太子二皇子建立了不錯的關係,隔差五來宮走一趟,帶點新鮮的玩意,兩位皇子畢竟還是孩子,自然對這些東西十分的向往,往日沒了二皇子,太子還能克製,自從二皇子入了宮,在他的慫恿下,太子也越發沒了規矩起來,隔差五陪著一起玩耍,今日一聽是蛐蛐,太子頓時雙眼一亮,也不知是繼承了宣宗的秉性,還是受宣宗的影響,總之滿皇宮的諸多西洋物件太子不喜歡,唯獨喜歡鬥蛐蛐,一鬥起來就沒完沒了,平日裏王振鑒於太子讀書苦悶,偶爾放鬆一下也就沒當一回事了,可經不住太子越發沉迷起來,這就壞事了,王振雖說熱衷與功名抱負,可對太子的期望還不小的,這幾年來論授課,論生活起居,論榜樣也都是花了不少心思,目的就是將來培養出一代明君來,所以這半個月來,在管教上要嚴厲了許多。

    太子就要一口答應,這才想起王先生還在身旁,便有扭頭對王振問道:“先生,今日孤想去玩一會兒可以麽,你放心,孤回來一定好好溫習功課的?絕不給你丟臉便是?”

    王振一看太子可憐巴巴的模樣,於心不忍,有心想答應,可終究還是咬了咬牙,道:“咱家雖嚴厲,可也不是那個不講理的人不是,平日裏太子要去玩耍一會兒,咱家什麽時候沒答應,可今日不同往日啊,如今皇上身子骨不好,滿朝武百官可都看著太子呢,若是這會兒太子出去玩,那幫讀書人會怎麽說,他們一定會說,太子這是效仿衛懿公玩物喪誌了……?”

    太子雖隻有九歲,但宮的孩子的見識畢竟比尋常人家的孩子要高一些,知道那些該做,那些該適可而止,他衝著王振點了點頭道:“孤知道該怎能做了?”說完扭頭對二皇子道:“鈺弟,這蛐蛐我不玩了,你們去玩吧。”

    二皇子揚了揚右,一臉不在乎的道:“太子哥哥不玩了,鈺兒也不玩了,就陪哥哥在宮讀書。”

    太子大喜,道:“好弟弟。”

    見兩位皇子如此聽話,王振甚是高興,將的點心分了兩人,便退了出來,剛走了幾步,便見孫皇後身邊的宮娥明霞姑娘急步走了過來,神色顯得匆忙而焦急,一雙好看的眸子四處張望,當目光定格在王振的身上時,頓時為之一喜啊,老遠便衝著王振喊道:“王公公,可算找到你了。”

    王振一聽這話兒先是對明霞多了幾分讚揚,這個皇後身邊的女子的確有幾分聰明,知道這不是說話的地方,所以話兒隻是說了一般,留下的另一半唯有他與對方知曉了,很顯然明霞來這兒並不是明霞來尋他,而是皇後了,對於這個女人,王振起先是敬重的,可越到後來越覺得委屈,說渾身那股狠勁兒,孫皇後無疑是有的,心也是足的,段姿色也都是上上之選,唯獨出身底了些,入宮多年,仍舊沒有脫去那份土氣,想做大事,也有狠勁兒,卻沒那份膽子,舍不得冒風險,這是明朝後宮的通病,鄉下的格局終究是小了些。

    王振暗歎了聲,心裏罵了聲:“我怎麽就選了這個一個隊友呢?”罵歸罵,人還是迎上了去,衝著明霞拱了拱道:“明霞姐姐,你怎麽來了?”

    明霞心道:“我怎麽來了,你還不清楚麽!“心裏暗罵,麵上卻帶著笑容道:“娘娘最近禮佛,今日一早做了功課,便讓人擺上了《金剛經》這不,剛剛誦讀了一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藐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藐菩提心者。’就被其高深的佛法難住了,百思不得其解,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聽說這宮,先生識斷字,平日裏也誦讀佛經,特意讓奴婢來尋先生,好給娘娘解解惑?”

    王振暗自讚明霞靈這一番話說得合情合理,自從孫皇後住入了坤寧宮後,也不知是受到了前皇後胡氏的影響,竟也開始禮佛起來,隻是與胡皇後禮佛的虔誠不同,孫皇後選擇了誦讀佛經,她老人家認為,真正禮佛的人不是注重形勢,而是從佛經之尋常佛法的真諦,並認為誦讀佛經的好處一共有,一是誘你起信,二是據根器不同而教你修持的方法,便是“印心”唯有真心禮佛之人,才能與佛祖“印心”,這事兒在宮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所以以解讀佛經來做借口是最合適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