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5章:.自古雄才多磨難,

字數:5287   加入書籤

A+A-




    婦人道:“理兒是這個理,可這未免太冒險了些。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老頭淡淡一笑,道:“做大事哪有不冒險的,當年太祖皇帝縱容胡惟庸不也是在冒險,可結果如何,太祖皇帝非但誅殺了胡惟庸,還借此機會罷丞相,革中書省收相權為皇家所有。”

    婦人道:“太祖皇帝雄才大略,我等豈能與之相比?”

    老頭見婦人杯中的茶湯空了,隨手提起茶壺往婦人的杯中續了茶湯,才就著先前的話兒道:“太祖皇帝聰明而有遠見,神威英武,收攬英雄,平定四海,納諫如流,求賢若渴,重農桑,興禮樂,褒節義,崇教化,其雄才偉略古往今來少有人能比得上,微臣這點才能給太祖提鞋都不配,豈敢自比太祖皇帝?”

    婦人道:“愛卿既有自知之明,就該知道縱容王振這事兒不可行?”

    老頭道:“太後容微臣把話說完嘛。“

    這話兒帶著幾分幾分抱怨的意思,擱在往年婦人勢必要嗬斥幾句,可如今不知是年紀大了性子變得溫和了許多,與老頭這一番不痛不癢的抱怨,竟沒了往日的火氣。

    老頭瞥了一眼婦人的臉,將神情如常,暗暗鬆了一口氣,剛才的那話兒並非是他不知禮數,身為四朝老臣再糊塗這點分寸還是有的,之所以如此也是看看這位昔日女中堯舜脾氣是否還是那麽火爆,也好說接下來的話兒,一切如此他所料,多年佛家典籍的熏陶下昔日的脾氣也平和了不少,渾身散發出智者的光芒。

    ”微臣才情手段不及太祖十分之一,可王振也不如胡惟庸,單說權勢而言兩者相差就是十萬八千裏。隻要咱們把握尺度,學太祖收拾一個王振並非難事。“老頭平淡的臉上忽的湧出幾分自信來,整個人兒也多了幾分神采。

    婦人目光在老頭臉上飛快地掃了一眼,道:“話雖如此,可本宮還是擔心局麵難以控製,若真如此本宮那什麽去見九泉下的先帝?”

    老頭道:“太後就算不相信微臣也該相信楊崢,先帝爺在的時候,無論是定安南,平韃子、開海禁、罷黜朝貢,興盛市舶司,征收商業稅,推行九邊製任何一件事都是曠古爍今的大事,可先帝爺對此沒有絲毫的疑惑,就那麽放手讓楊崢去做了,事實證明先帝爺的眼光是好的,先帝爺治國的十年,我大明出口藥材、茶葉、棉花、犀角、象牙等,進口北珠、人參、毛皮、馬匹等貨物是曆代之最,糧食產量繼續增長。洪武年間平均每年稅糧二千餘萬石,永、熙、宣年間平均每年稅糧增至三千一百餘萬石。全國各地的倉儲都極為充裕。“洪、永、熙、宣之際,百姓充實,府藏衍溢。采鐵、造船、製瓷、織染、軍器、火藥的製作大大超過前朝,再說人口,前漢元始二年人戶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後漢光武兵革之後,戶四百二十七萬六百三十;永壽三年,增至一千六十七萬九百六十。

    三國鼎峙,版籍歲減,才百四十餘萬。晉武帝平吳之後,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南北朝少者不盈百萬,多者不過三倍。隋煬帝大業二年,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三十六。唐初,戶不滿三百萬;高宗永徽元年,增至三百八十萬;明皇天寶十三年,隻及九百六萬九千一百五十四;自安史之亂,乾元已後僅滿一百二萬;武宗會昌中增至四百九十五萬五千一百五十一。降及五代,四方竊據,大約各有數十萬。前朝建隆之初,有戶九十六萬七千三百五十三;開寶九年,漸加至三百九萬五百四戶;太宗至道二年,增至四百五十一萬四千二百五十七;真宗天禧五年,又增至八百六十七萬七千六百七十七,而本朝先帝時人口足有九千萬之多,再說疆土東起朝鮮,西據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裏,南北一萬零九百四裏。自成祖棄大寧,徙東勝,宣宗遷開平於獨石。

    世宗時複棄哈密、河套,則東起遼海,西至嘉峪,南至瓊、崖,北抵雲、朔,東西萬餘裏,南北萬裏。其聲教所訖,歲時納贄,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羈屬者,不在此數。嗚呼盛矣!永樂年的萬國來朝的氣象重新湧現,微臣說句不中聽的話,若不是先帝無條件的信任楊崢,今時今日我大明固然能國富民強,但未必有這般景象,記得先帝爺說過,這世上就有一種人才就是為治國而生的,依微臣看楊崢就是這樣的人。實不相瞞,當初微臣來勸說太後隱退宮中並非是微臣的本意而是受楊大人所托,那時候王振還是個兢兢業業的東宮舊臣,尚未露出幹預政務的苗頭,楊大人便能預見這一步,豈不是足以證明楊大人心有韜略?”

    婦人道:“本宮一個婦道人家,不懂什麽軍國大事,但祖宗定下的規矩總不能被王振給壞了,楊崢如何做本宮也不想幹預,今日本宮尋愛卿前來,並非責備爾等,以爾等的忠心,想來定不會辜負了先帝的期望,本宮近日越發覺得精力大不如前了,小皇帝雖說是本宮的孫兒,但祖母自不能與母後相比,況且小皇帝一日大過一日,本宮是個婦道人家,也不便於幹預政務,所以本宮才擔心,宣宗皇帝駕崩才幾年的功夫,王振不過一個太監竟淩駕百官,淩駕內的頭上,可謂是恒古未有,本宮雖住在深宮,但對朝政也並非一無所知,近日本宮常聽說,王振仗著小皇帝寵信,常趁無人在英宗旁邊時,勸英宗用重典製禦臣下,反對開“經筵”、倡導文治,建議英宗發展軍事、以武治理國家,就在昨日,小皇帝宴請群臣的時候,竟以王振沒來大發雷霆,堂堂一國之君竟為了一個太監動怒,這豈不是太荒唐。

    老頭歎了聲,這事兒他知道,今年十月,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重建竣工,英宗在皇宮大擺筵宴,進行慶賀。按照明朝宮中製度規定,宦官無論如何也沒有資格參加宮宴。可這時的王振已深得英宗寵信,英宗在宴會上見不到王振,就象少了點什麽似的,急忙派人前去看望。王振見了來人,自比周公,大發牢騷說:“周公輔助成王,為什麽惟獨我不可以到宴會上去坐一坐呢?”使者將王振的話報告了英宗,英宗不但不怪罪,反倒覺得王振受了委屈,下令打開東華門的中間大門,讓王振進入宮中參加宴會。王振剛剛來到門外,宮中百官即向他羅拜,表示歡迎。這件事充分說明,王振雖然受到張太後和內的限製,但他勢力仍然逐步強大起來。而且小皇帝對他的信任可以不顧君臣禮儀的地步。身為四朝老臣,如何不憂心。

    婦人似沒看到老頭臉上的憂心之色,繼續先前的話頭道:“古往今來。但凡明君之所守要,無不是法省而不侵。獨製四海之內,聰智不得用其詐,險躁不得關其佞,奸邪無所依。遠在千裏外,不敢易其辭;勢在郎中,不敢蔽善飾非;朝廷群下,直湊單微,不敢相逾越。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辟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故矯上之失,詰下之邪,治亂決繆,絀羨齊非,一民之軌,莫如法。厲官威名,退淫殆,止詐偽,莫如刑。刑重則不敢以貴易賤,法審則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則主強而守要,故先王貴之而傳之,小皇帝是不是明君,本宮尚不知,但也算是大明帝王,身為帝王者,那個不是治國有方,先帝爺在的時候曾對本宮說過,古往今來,明主之所導製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則群臣畏其威而歸其利矣。人主將欲禁奸,則審合刑名者,言與事也。為人臣者陳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專以其事責其功。功當其事,事當其言,則賞;功不當其事,事不當其言,則罰。故群臣其言大而功小者則罰,非罰小功也,罰功不當名也;群臣其言小而功大者亦罰,非不說於大功也,以為不當名也,害甚於有大功,故罰。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曼理皓齒,說情而捐精。故去甚去泰,身乃無害。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處其宜,故上下無為。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用一之道,以名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徙。故聖人執一以靜,使名自命,令事自定。故曰:道不同於萬物,德不同於陰陽,衡不同於輕重,繩不同於出入,和不同於燥濕,君不同於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無雙,故曰一。喜之則多事,惡之則生怨。故去喜去惡,虛心以為道舍。主施其法,大虎將怯;主施其刑,大虎自寧。法刑苟信,虎化為人,複反其真。欲為其國,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將聚眾。欲為其地,必適其賜;不適其賜,亂人求益。本宮那時不明事理,自是不知先帝爺的這一番體悟,如今想來卻是大有道理;所謂明君之道,無非是君臣之道,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但凡明君哪一個不是善為君之道者,他們大都胸懷寬廣、善用賢能、廣言納諫、體察民情、與民同進,於是江山可取、社稷可保、國強民富、天下太平;但凡剛愎自用、獨斷專行、擯棄忠良、沉迷酒色、魚肉百姓者,幾乎都導致民不聊生、禍生亂起、國破家亡、江山易主。此理為君者無不知曉,可惜在治國過程中大都濫用君權,不然哪有數十個朝代更替。本宮便是擔心,一旦愛卿離去,本宮追隨先帝爺,朝廷再無節製王振之人,引入內兵部尚書楊崢,以及大學士馬愉、曹鼐資曆太淺,威望不夠,一旦不能壓製王振,其後果不堪設想,這才兩年的功夫,王振的權勢已大到了左右朝政的局麵,今日的朝堂,誰若順從和巴結他,就會立即得到提拔和晉升;誰若違背了他,立即受到處罰和貶黜。官僚見到王振權勢日重,紛紛前來巴結賄賂,以求高升。工部郎中王佑,阿諛逢迎,被王振為工部侍郎。徐希和王文亦因善於諂媚,被王振提拔為兵部尚書和都禦使。王振的兩個侄子王山和王林提拔為錦衣衛指揮同知和指揮僉事。又把死心塌地依附於自己的心腹馬順、郭敬、陳官、唐童等,安插在各個重要部門,王振早已在內外形成了朋黨,勢力之大,不亞於當年的奸臣紀綱了,本宮難免會憂心,再退一步說,就算楊崢能壓製王振怕也要些時日,本宮擔心以小皇帝對王振的信任,他們未必能左右王振,再者,小皇帝年幼,飽受王振蠱惑,隻怕於國事無異?”

    婦人話兒雖嚴厲,但語氣卻是柔柔的,透露的意思卻很簡單,你們謀劃都兩年了,王振的權勢也大了,內的人也走了,是時候該出手了,再者,這事兒再脫下去,以小皇帝糊塗的性子,怕是沾染了不少壞的惡習,那將比王振當權更糟糕。

    老頭目光閃爍,麵對婦人的擔憂,神色並不見半分的慌張,略一思索緩緩說道:“禍國殃民之道,一曰行小忠,則大忠之賊也。二曰顧小利,則大利之殘也。三曰行僻自用,無禮諸侯,則亡身之至也。四曰不務聽治而好五音,則窮身之事也。五曰貪愎喜利,則滅國殺身之本也。六曰耽於女樂,不顧國政,則亡國之禍也。七曰離內遠遊而忽於諫士,則危身之道也。八曰過而不聽於忠臣,而獨行其意,則滅高名為人笑之始也。九曰內不量力,外恃諸侯,則削國之患也。十曰國小無禮,不用諫臣,則絕世之勢也。當今聖上年紀還小,但並非貪求淫樂不理朝政,而是過於相信王振,凡是王振說的,他馬上就相信,而且認為是最好聽、最正確的,反過來說,王振的那些惡習並沒有沾染多少,待楊大人除掉了王振,重振朝綱也並非不可能。”

    最快更新無錯閱讀,請訪問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

    ▲手机下载app看书神器,百度搜关键词:书掌柜app或直接访问官方网站shuzhanp;#x25b2;(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