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3章:萬歲聲中賀表來

字數:5928   加入書籤

A+A-




    一些官低位卑的官兒正好借拜年之機,多認識一些官場上的朋友,即使一時未

    能結交上,也希望這張署了自己姓名的賀年卡能給對方留下一個印象。而高位的官兒也大可趁著過年之機,多撈點好處,所以打開方便之門,所以在大明官場上的拜年可謂是其樂融融了。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人在這一日都能開門迎接下屬的拜年,就說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兒就沒這個機會,這倒不是說朝廷禁止下麵的官兒拜年走動,實則這一日朝廷還有比百官拜年更重要的大事。

    所謂大事,其實就是會儀。

    在這一日,親政的皇帝要在禁城正殿接受百官朝賀,按照禮儀規定,皇帝、皇後、貴妃,包括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員在這一天要行禮如儀可算得上是個苦日子,盡管有不少官兒哀聲載道,但天剛放亮,該來的官兒都穿戴整齊的趕到了紫禁城的午門外。

    畢竟是過年,不管是舊的一年裏有多少新仇舊恨,在這一刻就都放下了,見了麵彼此還是拱拱手說幾句吉祥的話兒,再聊聊過年的瑣事,場上的氣氛倒也熱鬧。

    與這樣的會儀楊崢已連續參加了十幾年了,實在沒什麽興趣,但礙於身份在哪兒也不好不來,一路上與百官拱手說了些恭喜的話兒,尚未來得及看清楚對方是誰就聽得門內的侍衛呼喊了。

    眾官兒收起了說笑,與平日裏早朝一樣,接受錦衣衛的督查後,排成文武兩排從午門入,進入紫禁城。

    楊崢如今是次輔,地位經次楊溥,所以站在楊溥的身後,才一夜不見,他明顯的感覺到這老頭精神頭似不太好,往日略顯偉岸的身板不知不覺的有了些駝意,心頭不由得一歎:“再厲害的人

    ,老了就是老了。”

    正想瞅著空閑說上兩句話,卻見幾個太監走了過來,呼喊了兩聲,大意是時候差不多了可以進去了。

    百官低頭而行,楊崢也不便多說什麽。

    入了皇宮就是等皇上了。

    百官心頭都清楚,這個時間會很長,按照規矩,宮內先由尚寶司在禁城奉天殿設皇帝禦座,並設寶案於禦座之東、香案於丹陛之南。教坊司要設中和韶樂(帝王才可以享用的一種禮製音樂)於奉天殿內東西,這些陳設都坐南朝北。

    初一拂曉時分,錦衣衛就要陳設鹵簿、儀仗於丹陛及丹墀,設明扇於殿內,列車輅於丹墀。儀式上有鳴鞭者四人(這是古代帝王各種儀式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其手中所執長鞭長一丈餘,相當於現在的近4米),左右各二,均麵北而立。

    教坊司也在丹陛東西陳設奏鳴禦用音樂的樂隊,也都是麵朝北。

    儀禮司設同文、玉帛兩案於丹陛之東。

    金吾衛設護衛官於殿內及丹陛,身著金甲的大漢將軍從正殿丹墀一直排列到午門之外,錦衣衛則設將軍於丹陛至奉天門(今太和門)外,皇帝的龍旗排列於奉天門外,都是東西各設一列。

    典牧所把平時豢養的儀仗專用的駿馬、犀牛和大象排列於文、武樓以南,東西向。

    專門負責報時的司晨郎位於內道東,近北。

    專門負責糾查百官儀表言行是否整肅的糾儀禦史二人位於丹墀北,內讚二人,位於殿內,外讚二人,位於丹墀之北,而傳製、宣表等官員則位於殿內,俱東西向。

    天剛蒙蒙亮,儀式正式開始----鼓初嚴(又稱頭通鼓,標誌儀式開始),由一名教坊寺樂手敲擊奉先門側的大鼓,先擊鼓框一聲,再用雙棰連續敲擊鼓心,一重拍一輕拍,節奏由慢轉快再由快轉慢,鼓聲由弱轉強,再由強轉弱,接著由另一名教坊寺樂手重擊奉先門側的大鍾一聲結束。而這個時候,才是他們露臉的時候。

    此時鼓聲如雷一般敲打,京城內外都聽得分明,楊崢瞧著百官人人一臉坦然的樣子,便知來的官兒都是多年的老手,對於這震撼的一幕早已習以為常,而那些剛夠資格見識這等皇家場麵的官兒則一個個興奮的老臉通紅,恨不得立即就進去才好。這情景讓楊崢想起自己頭一次入宮時的情景,那會兒自己既緊張又是興奮,生怕哪裏禮儀做得不到位,被人嗬斥趕出了皇宮,若非楊士奇,楊溥等人細心的提點,以他的毛手毛腳的性子是斷然參加不了這等場麵的,沒準兒一早就被人趕出來了,如今想來這十幾年來兩人提點的又何止是這樣盛大的朝會,官場上,戰場上,甚至是他在朝堂提出的驚世駭俗的舉措哪一個沒有得到他們提點,可以說這幾十年的官場生涯,若不是有他們日日照拂,他是半日也存活不了的,什麽一國兩製,什麽市舶司、下西洋,發展商業,整治蘇州,安定北方,一切的一切那個又離得開他們的幫助,如今他們離去的離去,死的死,活著的也是不盡人意,不由得讓他心生幾分愧疚來,再看楊溥那越發萎縮的背影,才驚覺是時候該站出來做些擔當了。

    正思索著自己的心事,猛聽得一陣急促的鼓聲,鼓聲的方法和鼓初嚴相同,隻是這時候,敲擊鼓框,改為兩聲,表示鼓再嚴,第二次通知參與儀式的人員端肅,連續擊打鼓心也改為兩回,最後敲擊鍾聲兩響結束。聽到鼓再嚴,百官由左、右掖門入,來到丹墀東西,朝北肅立;楊崢忙收起了心事,整理衣衫開始著手參加朝會了。

    鼓聲響過一陣後,便停了下來,但停的時間並不長,須餘,鼓聲再起,以宮中的話兒說這是鼓三嚴,擊鼓、擊鍾、頭尾處都改成三響。聽到鼓三嚴,執事官來到華蓋殿,皇帝早在這裏穿戴好袞服龍冕,端坐於大殿禦座之上。執事官向皇帝行五叩之禮,叩首畢,請皇帝駕臨奉天殿。

    這是小皇帝親政後的第一次朝儀,上上下下重視程度自是不一般,禮部尚書從正月就著手準備了,前前後後花的人力物力不少,這老頭更是一日一夜不眠不休才製定了這套流程,虧得這老頭身體硬朗,換做是別人早就累趴下了,隨著這老頭的調度,小皇帝開始啟架,按照禮部設定的流程,皇帝啟駕,教坊司樂隊開始演奏“中和樂”。尚寶司官員手捧皇帝禦璽走在皇帝前麵,由導駕官作為前導。如此才彰顯隆重。

    隨著幾聲呼喊,中和樂的歌聲緩緩響起,身著滾龍袍,在一幹侍衛的擁簇下緩緩走了過來,前頭領路的導官忙轉身,待皇帝走到近前,伸手將已陳設於此的明扇打開,珠簾也卷起,尚寶司官員將禦璽置於預先設立於禦座之東的寶案之上,至此,教坊司樂隊停止演奏“中和樂”。

    曲調之中,一個太監走上前,將手中的浮塵猛的往右側一甩,目視宮殿外大聲喊道:“鳴炮!奏樂。”

    不待太監聲音落地,已預先安排好的四名鳴鞭者開始鳴鞭報時,對讚官員高喊:“排班!”,站立在丹墀東西的百官要馬上整齊排列好隊形。

    百官尚未回過神來,等候多時的讚禮官正步上前,目視百官威嚴的高喊:“鞠躬!”,教坊司樂隊開始演奏大樂(韶樂)。百官朝北向端坐於大殿禦座上的皇帝行四叩禮,楊崢也耐著性子行了叩拜之禮,隻是這力度上就小了許多,也就是意思意思一下,這倒不是說他心存不敬之意,而是這一套禮儀實在太多太繁瑣,似這樣的扣頭還有不少,事實上非但是他,就是那些跪在地上的官兒何嚐不是如此。

    待官員起身後,讚禮官後退一步,讓負責典儀的官兒上前,高喊:“進表!”。

    話音落地,百官中立即走出兩個官兒來,楊崢抬頭看了一眼,認識是戶部給事中陳祚,另一位則是吏部給事中王文了,這兩人都是王振的人,這兩年在大明朝早已不是什麽秘密,堂堂科道言官,竟讓兩個斯文敗類堂而皇之的登了大雅之堂,不得不說是科道的悲哀。

    兩人神情顯得十分得意,這無疑是一個在百官麵前露臉的好機會,況且今日他們還兼任著重要的任務,王公公說了若今日這事兒辦成了,便向小皇帝提議升兩人為左右僉都禦史,這可是正兒八經的正四品官,旁人一輩子未必能爬得上來,而他們隻不過是幫著王公公做點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回報可謂是相當的豐厚,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況且這兩年,他二人與王振往來密切,早被同僚看作了王振的走狗,答應與不答應沒任何的區別。

    兩人迎著百官異樣的目光來到文案前,引導序班官員手捧放置著“表目”的小幾案由東門入,放置於大殿之內,此時韶樂止。

    內讚官員高喊:“宣表目!”。

    宣表官員此時要跪下匍伏於地等待“宣表”。展表官取表,宣表官來到皇帝禦座前的珠簾外,高聲朗讀“表目”,所謂表目就是皇帝對新的一年的期望,對於揣摩皇帝心思為生的百官而言,這無疑是今日朝會最值得關注的所在,所以一聽皇上宣讀表目,本無精打采的百官立即豎起了兩隻耳朵,生怕聽錯了聽漏了,以至於在新的一年裏沒能領悟小皇帝的意思。

    小皇帝這時才先前走了兩步,深邃的目光從百官的臉上收回,落在了厚厚的表目上,皺著眉頭念道:”朕願諸位同朕一入新年,萬事如意,五穀豐登,天下太平,民安樂業,邊塵永息,大吉

    大吉”。

    話音未落,跪在地上聆聽“表目”的百官立即高呼萬歲。

    當然了皇上的表目並不隻有這麽兩句,剩下的話兒無非是祈望政權鞏固、國家安定和風調雨順、農業豐收是本朝每個皇帝開筆中最主要的內容,除了江山社稷和農業收成外,針對上一年發生

    的大事難事,皇上也是要做一番反饋的,如今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此時百官重新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宣表才算是結束了,等候多時的序班官員將宣讀完的“表目”移到大殿東側,外讚官員高喊:“眾官皆跪!”代表百官向皇帝致賀的“代致詞官”跪在丹陛之中,向皇帝致詞:“具官臣某,

    茲遇正旦,三陽開泰,萬物鹹新。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納祜,奉天永昌。”

    對此楊崢已熟悉不已,喊話的時候盡量大聲點,跪地的時候,動作盡量快一點,起來的時候動作慢一些,這樣才顯得有誠意。跟著後麵說了這番話,艱難的爬起來,此時,教坊司樂隊再次演

    奏大樂(韶樂),百官再向皇帝行四叩禮,然後起身。

    音樂停止。傳製官跪在皇帝麵前向皇帝請示旨意(皇帝的旨意其實早已擬好,這隻是個過場),然後傳製官由大殿東門出,來到丹陛前,麵朝東站立,高喊:“皇帝有旨!”(有製)。

    讚禮官高喊:“跪!”,百官再次跪倒,傳製官高聲朗讀皇帝的旨意:“履端之慶,與卿等同之。”

    讚禮官高喊:“山呼!”百官跪地把雙手舉到頭頂高呼“萬歲”!讚禮官再喊:“山呼!”百官再高呼“萬歲”!讚禮官再喊:“再山呼!”百官再呼“萬萬歲”!。百官山呼“萬歲”

    之時,在場的全體人員必須齊聲呼應。聲勢可謂地動山搖!至此,整個朝儀才算是完事了。

    接下來算是進入了今日最後的主題——賀表。

    小皇帝已不是頭一次駕馭這種朝會,不等禮儀官指點,徑自退到了龍椅上落了座位,等候官員的賀表,以此好看看百官對他的態度。

    賀表是去年年底就寫好了,除夕夜時由百官送至通政思上奏到小皇帝的乾清宮,這種規矩始於漢代,是大臣向皇帝陳述事情的文書。唐宋以來,僅限於陳謝、慶賀盡獻所用。每當國家有大慶典,群臣獻文為賀,則用賀表,文為駢體。元代慶賀表文稱為表章,遇皇帝生日、元旦、五品以上官員皆上表章進賀。

    最快更新無錯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