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7章:平生錯做功名夢
字數:5121 加入書籤
那太監點了點頭後,便弓著身子出了司禮監一轉身便不見了蹤影。
王振望著小太監消失的蹤影,自言自語的道:“是時候毀了這塊鐵牌了。”
小太監去了沒多久,曹吉祥、王山、王朗、徐唏、工部郎中王佑便出現了在王振的值房。六個人分成兩隊,按照官銜落了座。
王振麵上神色仍舊洋溢著興奮,也沒有磨蹭的意思,開口道:“咱家尋諸位來是有一件大事想聽聽諸位的意見。”
六人彼此看了一眼,莫不做聲,身為王振的心腹,或多或少還是知道王公公的心思,因這件事太大,六人一時也不敢貿然說話。
王振似也沒有讓六人說話的意思,道:“本朝自太祖皇帝開國便定下了太監不可幹政的規矩,所以本朝的太監不得讀書識字,不得幹預政事,後來永樂爺登基做了皇帝,咱們做太監的可立下功勳不少,永樂爺感念咱們的忠義,視咱們為親信,設東廠,讓出使、專征、分鎮各地幫著他老人家治理江山,所以才有了鄭公公這樣揚名天下的大太監,論功勳,論人品,他老人家可不比外麵的那幫文官差,不怕諸位笑話,咱家入宮便是想一回鄭公公。”
眾人看到王振說到激動時,一張臉洋溢著從未有過的笑容。
“要我說啊,公公今日的成就遠比鄭公公可比,想當年鄭公公七下西洋壯大是壯大,可也得看外麵那幫言官的臉色才可行西洋之舉,可咱們再看看公公你領著咱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外麵那幫官兒誰敢說個不字,便是他們送來的奏章還得經過公公的手筆才可送至全國各地,要說功勳,人品公公怕是本朝第一了。“工部郎中王佑腆著臉說道。
其他幾個官兒拚命點頭附和。
王振淡淡一笑,擺了擺手道:“咱家豈可與鄭公公相提並論。”說完,話頭便沒在鄭和上逗留,繼續回到了先前的話題上。隻聽得王振醞釀了片刻後,繼續說道:“等到宣宗爺的時候,他老人家是個大好人,怕小皇帝年紀小被外麵的這幫大臣欺負了,所以在宮裏專門設立了內書房,專門讓外麵的那幫大學士教咱們讀書認字兒,要說這讀書的確是好事,聖人的道理,朝政的大小事兒,咱們也能看得懂也能做,就說今日這朝堂之上吧,咱們的衙門可不比外麵的文官差,光是京師就有二十四衙門和廠衛係統。在地方上,有鎮守太監、留守守備。其中最重要的有,南京守備、鳳陽皇陵守備,各省各軍事要塞的鎮守太監。南京、蘇州、杭州三地織造局,廣東、福建、浙江三省市舶司,各地國家倉庫也歸宦官主管,太祖口中的太監之禍倒是沒發生,咱們可是幫著他老人家保家衛國呢。”
“可不是嗎,咱們許多同僚能夠粗通文墨,有的甚至能夠通古曉今,擬旨援筆立就,就文采而言可不輸給外麵的那些讀書人,再說這幾年公公坐鎮司禮監,朝廷上上下下那件事不是出自公公之手,單說這批紅一事就不輸給內閣了,還有咱們幫著朝廷擔當歲辦、采辦的督造之職、經營倉儲、稅務征管、督查礦業開采、下西洋哪一樣少了咱們,可到頭來功勞卻全都成了外麵的那幫讀書人了,不是奴婢大逆不道,咱們的太祖爺是太看得起讀書人,對咱們卻是……?”曹吉祥一臉不滿的道。
這話兒算是說了一幹太監的心聲,立即獲得了不少人讚同。
身為內閣次輔的徐唏淡淡一笑,與曹吉祥的這一番話他可不敢讚同,開國之君朱元璋吸取以往曆朝曆代宦官禍國的教訓,在建國之初對宦官作了種種限製,規定不許宦官識字,不許兼任外臣,任職不許超過四品,並在宮門外立一鐵牌,上書“內臣{宦官}不得幹預政事,預者斬”。這可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才做出的決定,東漢多由幼主臨朝,政權多落入皇太後為首的外戚之中。皇帝成年後,不甘於外戚專權局麵,便依靠身邊的宦官發動政變,這樣,宦官在皇帝支持下形成政治集團而操縱政權。由於宦官沒有社會基礎,沒有政治才幹,因而導致政治更加**。比較正直的文人官吏和外戚集團起而反對宦官,宦官在皇帝支持下進行反擊和鎮壓,因而導致了黨錮之禍,使東漢統治日趨**,政局更加混亂。大唐安史之亂後,宦官因擁立有功而權力增大。後來又直接掌握了兵權,宦官開始幹政。宋代的太監能得到很好的控製,沒生出什麽亂子,這全歸功於宋太祖,他老人家對宦官既信用又抑製。其主要緣故在於前代的教訓不得不吸取,而宋又推行的是所謂防弊之政。唐代後期宦官自稱定策國老,呼皇帝為門生天子的往事對宋最高統治者實在是刺激太大,南漢後主劉長委政於宦官以致朝政**的教訓更是近在眼前。在各種政治勢力之間搞平衡,以使加以駕馭,便形成了宋代獨特的提體係,宋太祖以“事為之防,曲之為製。”加以製衡,加上身為後他的後繼者又表示對宋太祖所推行的防弊之政
“謹當遵承,不敢逾越。所以宋代的官宦反而控製得很好,宦官的編製人數、官階高低、權力大小都有明確規定,大大限製宦官體係的發展。所以縱然有童貫這樣的大太監,卻也翻不起多大的浪來,本朝太祖來自民間,登基之初便“收天下之權以歸一人”,以曆史上宦官禍國亂政為鑒戒,曾感慨係之地說:“吾見史傳所書,漢唐末世皆為宦官敗蠹,不可拯救,未嚐不為之惋歎。”
因此他對宦官作了種種限製,明確規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銜,不得穿戴外臣衣服、帽子,官階不得超過四品,政府各部門不得與宦官公文往來,光是這些他老人家還不放心,又特地在一塊鐵牌上刻“內臣不得幹預政事,預者斬”這十幾個大字,以示震懾。洪武四年五月,有個宦官因久侍內廷,仗著老資格,議論政事,結果當天就被朱元璋打發回老家,下令終身永不敘用。這些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千不該萬不該,他老人家心血來潮除了中書省和丞相製,這樣一來,就不得不以朝夕與共的宦官作為心腹。如:洪武八年五月,他老人家就派宦官趙成往河州市馬;洪武二十五年二月,又派尚膳太監而聶、司禮太監慶童齎敕到陝西、河州等衛,向所屬番族宣諭,命令他們賣馬,給以茶葉。結果,這次得馬10340餘匹,交換出去的茶葉達30餘萬斤。這些馬後來被分配給河南、山西、陝西衛所的騎士。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事情卻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太祖皇帝雖有禁錮太監幹政的決心,但廢除宰相後又補得不用這些太監來平衡日益強大的文官武將,這樣做的結果導致在太監幹政這件事上做得並不徹底,太祖尚且如此,更別說他的後來者了,所以太祖一死,昔日的規矩就成了一紙空文,到今日不過百年的功夫,太監非但能讀書識字,參與政務,就是批紅這等大權也全都交給了太監,其權勢不亞於外麵的那幫大臣,不得不說太祖的悲哀。
“太祖老人家他來自民間,自是不知外麵那幫讀書人的厲害,才聽了他們的讒言,對咱們定了這條規矩,咱家相信若是太祖皇帝活到今日,還指不定多疼愛咱們呢?”曹吉祥繼續說道。
“可不是麽!你看成祖爺雄才偉略可不輸給咱們的太祖爺,他不是用了咱們,先帝爺,宣宗爺,那個不是明君,他們肯用咱們自是有他們的道理,依我看什麽祖宗的規矩,早就過時了沒準兒
太祖爺就是這麽想的,才讓成祖爺坐了天下,給了咱們精忠報國的機會。”曹吉祥道。
“就是,就是!”一直尋不到機會說話的王山忙不迭的附和道。
“所以奴婢以為太祖爺豎起在外麵的這塊鐵牌,可以毀掉了。”曹吉祥平靜的說道,仿佛是在說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一般。
但這一番話兒卻把徐唏嚇了一大跳,那可是太祖爺當年親自讓人豎的鐵牌,目的就是時時提醒他的後世子孫以及滿朝文武百官,太監不可幹政是本朝鐵律,任何人不可以任何理由毀壞這個規矩,否則便是大逆不道,雖說這話兒過了差不多有將近百年,但其殺傷力還在,無論是雄才偉略的永樂皇帝,還是後來的明君仁宗、宣宗皇帝都不敢違背,更別說你一個太監,況且這條規矩早就被外麵的文官奉若神明,一旦被人發現是王振毀掉了這塊鐵牌,說引起的後果不言而喻了,他今時今日的地位是依靠王振得來的,對於這個太監他說不上厭惡,但也說不上什麽好感,但他心頭十分清楚,沒了這個太監,他什麽也不是,什麽內閣次輔,工部尚書想都不想要,自從他依附王振就等於上了賊船,他隻能期盼著這條船的主人越來越好,至少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最好不出任何事才好,哪曾想人家竟瘋狂到去毀太祖鐵律,這不是尋死麽?這麽一想,頓時忍不住大聲道:”公公此事非同小可,切勿胡來。”
王振淡淡一笑,太祖鐵律毀壞的結果他不是不知道,這事兒擱在前幾日,他還在擔心能否過得了外麵那幫言官悠悠眾口,但今日不同往時了,太皇太後的離世擋在他走上權勢巔峰的最後一道屏障徹底給清除了,強大的自信讓他動了試一試的心思,他就是要借這塊鐵牌看一看外麵的那些言官對這事兒的態度,看一看這裏麵有多少人是自己人,多少人是敵人,同時他也想看一看內閣首輔的態度,作為曾經的朋友,如今的敵人,他從未放棄過對這個朋友喪失警惕,對手的能力與見識旁人不知,他心知肚明。
“這的確是一件大事,但咱家非這麽做不可?”王振盯著徐唏道。
“公公這是為何?”徐唏急切的問。
作為王振的心腹,他深知王振有時候是盲目之大不假,甚至做事的時候有些不顧後果,但在大是大非上卻十分的精明與幹練,讓人小瞧不得。
王振臉上的神情立即變得肅然起來,一字一字的道:“指鹿為馬。”
徐唏渾身一顫,有些驚愕地看著王振,好一會兒才顫抖著道:“指鹿為馬?”
王振道:“不錯指鹿為馬,趙高這人不咋樣,但手段卻是十分的高明,這招指鹿為馬便是用的恰到好處了,咱家掌管東廠,又接管司禮監,做了這批紅的苦差事替皇上,替百姓分憂解亂,可謂是吃了不少苦頭,不敢說功勳吧,可這麽多年怎麽著也有苦勞吧,可你看這麽多年了,那幫言官說咱家什麽好了,從咱家掌東廠始,言官禦史就沒給咱家好臉色看,三天兩頭的沒少上奏章罵咱家,太皇太後老人家更狠,隻因咱家幫太子說了幾句好話,她老人家就斷定咱家壞了祖宗規矩,差點沒了殺了咱家,如今她是仙逝了,可昔日的恥辱還在,咱家不想一輩子都這麽被人左右,這些你可明白?”
徐唏汗流如雨下,聰明如他自是聽出了王振言語的警告。
王振似沒在這個問題上糾纏,自古自的道:“咱們都是做大事的人,總不能被一條規矩給束縛了手腳,所以太祖的這塊鐵牌必須得毀掉。”頓了頓又道:“兵法有雲,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
,這滿朝文武百官看著是都討好咱家,可骨子裏沒準兒恨不得咱家早死呢,咱家得知道那些是自己人,那些是自己的敵人不是?所以啊,這塊鐵牌就是最好的試金石了,趙高能指鹿為馬,咱
家為何就不能毀壞一塊鐵牌呢?”(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