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所謂複明(中)
字數:3373 加入書籤
隻聽獨孤無名繼續訴說這些往事:“因此唐王朱聿鍵在清順治二年,好吧,隆武元年,於福建登基稱帝的時候,基本得到了南明各路勢力的承認,當然也包括桂藩係統。
當時朱由榔還不是桂王,其父兄相繼病逝後,朱聿鍵派使者前往祭奠,並以皇帝的名義冊封朱由榔為桂王,朱由榔也接受了。
連朱由榔桂王的爵位,都是由隆武帝朱聿鍵冊封的,朱由榔對隆武帝是以臣下自居的。”
其實天地會和沐王府的人都是些江湖草莽,對於這些事知道的並不多,甚至有些人根本就是一無所知,別人說什麽,自己也就信以為真。
現在聽到獨孤無名這麽說,真不知道如何反應才好。想要反駁吧,但作為領頭人的陳近南和沐劍聲都沒有做聲,自己見識淺薄,也就無從說起。
“說到這裏,想必以陳總舵主的見識和為人,應該不至於提出什麽異議吧?”獨孤無名故意這麽問陳近南,就是為了讓其餘人更加相信,自己說的都是真實的情況。
果然,陳近南雖然也擔心對方說出什麽不好的東西出來,但到目前為止,獨孤無名說的一切,都是事實,不容狡辯,他也不會這麽做,當下搖頭表示沒有異議。
獨孤無名繼續說道:“然而好景不長,次年,清軍打入福建,朱聿鍵在汀州被俘,最後絕食而亡。
隆武帝遇害,南明再一次失去了皇帝,居於兩廣的桂王朱由榔乃‘神宗嫡胤’,逐漸為各方擁護,被推到了曆史的前台。
同年11月,朱由榔任監國,12月24日稱帝,年號永曆。
然而就在朱由榔出任監國到稱帝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因為有人在這段時間裏,突然稱帝,南明又一次出現了‘一國二主’的局麵。那個人叫朱聿鐭(鐭,音同玉),是隆武帝朱聿鍵的弟弟。
隆武帝遇害後,他的弟弟朱聿鐭,也就是續封的唐王,逃到了廣州,得到了一部分大臣的支持,被擁立為監國,並迅速稱帝,年號紹武。他的目的是搶在朱由榔前麵稱帝,造成已當皇帝的既成事實。
永曆帝朱由榔雖然之前承認隆武帝,但他死活不承認隆武帝的弟弟,估計他的想法是這樣的——明明是朕先任監國,你憑什麽又任監國?
朱聿鐭一定不服——雖然你先任監國,可是朕先稱帝的。
朱由榔大概會說——朕是神宗嫡胤,論繼承次序,遠優於你,你血緣偏疏,算哪門子窮親戚?
朱聿鐭回答起來大概也是毫無壓力——朕雖血脈偏疏,但朕的哥哥隆武皇帝,為天下擁戴,兄終弟及,哥哥不在了,自然由朕繼承大統。
就這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不出個子醜寅卯,他們決定刀頭上見真章。
紹武帝朱聿鐭派大軍攻打永曆帝朱由榔所在的肇慶,永曆帝派人迎戰,結果永曆帝一方慘敗。”
院中眾人聽到當年的帝位之爭,居然如此離奇,也算是長見識了,不過估計隻有韋小寶一人當故事聽,還聽得津津有味。
其他人都盼望著獨孤無名能說出自家擁護的是正統。畢竟聽他一人在那裏口若懸河的訴說,顯然是個文化人了,文化人總是比較受到待見和認可的。
另有一人,也就是陳近南,生怕獨孤無名繼續說下去,說出一些不好的東西來,但他又不能阻止對方,打不過是一回事,阻止對方繼續說,有無私顯見私的嫌疑。
無奈隻得任由獨孤無名繼續訴說:“正當朱聿鐭君臣因戰勝永曆帝而沾沾自喜的時候,清軍再一次揮師南下,以閃電般的速度掃蕩廣東,並封鎖戰事消息,偽裝成明朝軍隊,奇襲朱聿鐭所在的廣州。不久,朱聿鐭被俘,自縊而亡。
於是,南明隻剩下了永曆帝朱由榔這一個皇帝。
上一刻還在威脅自己皇位的內部敵人突然就灰飛煙滅了,可從此自己隻能孤獨地麵對更強大的外部敵人。
唐王戰勝了桂王,清軍卻消滅了唐王。作為失敗者的桂王稀裏糊塗就成了勝利者。
沐王府一直都是桂王朱由榔的擁護者,這一點無可置疑,不過……”
獨孤無名眯著眼看著陳近南,陳近南心中咯噔一下,知道壞事了,但他根本不敢也不能阻止,隻得徒然坐在椅子上,神情木然。
獨孤無名笑了笑說道:“鄭成功早年確實曾經‘擁立唐王’。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曾是海盜,後受明廷招安。經過多年發展,在東南坐擁雄兵。隆武帝朱聿鍵之所以能夠稱帝,與鄭氏家族的大力支持密切相關。
但鄭芝龍專橫跋扈,私心自用,對隆武帝無人臣之禮,不聽號令,隻是挾天子以抬高身價。
鄭成功卻對隆武帝禮敬有加,對父親的做法,頗不以為然。隆武帝對鄭成功也甚為欣賞,賜他姓‘朱’,故鄭成功被稱作‘國姓爺’。
所以說,鄭成功曾經‘擁唐’,是沒錯的。”
接著獨孤無名話鋒一轉,道:“但沒過多久,鄭芝龍就投降清廷,鄭成功對父親的行徑感到不恥,與叔叔鄭鴻逵在東南一帶起兵抗清。
問題的關鍵在於,此刻的鄭成功,尊奉的是哪個皇帝?
鄭成功在起兵最初,所奉的是已不存在的隆武帝,即唐王的名號。
到桂王朱由榔稱帝後的第三年,即永曆三年或順治六年,鄭成功派遣使者千裏迢迢朝見朱由榔,正式稱臣,改用永曆年號。
朱由榔也很大氣地封鄭成功為‘延平公’。天地會尊‘延平郡王’為主,為什麽又說‘擁唐’呢?”
陳近南麵如土色,天地會所屬則一臉懵逼,沐王府自沐劍聲以下皆是草包,雖然他們為人行事或許有不少人都值得稱道,但對曆史時事的了解,卻難免讓人捉急。
因此聽到天地會的主子都是自家永曆帝冊封的,基本都是一副洋洋得意的樣子。然而也有那麽一兩個覺得,自己連自家事都這麽不清不楚,是否會太也無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