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醫治歸鍾(下)
字數:3473 加入書籤
歸辛樹此時也是無法可想,這麽多年以來,獨孤無名是唯一一個,能夠準確給出治療方案的人,雖然方法聽起來很是詭異。
但對方也說得對,自己和二娘年事已高,還能這麽事無巨細的照看兒子到幾時,當下一發狠,點頭同意了獨孤無名的提議。
“肺葉切除手術這個我們可以壓後再決定,我先助他化解腦中淤血。”說完不知從哪裏取出一個皮夾子,解開一開,裏麵插滿了大小不一的銀針,按不同大小,有序的排列著。
歸辛樹、歸二娘、吳六奇心中震驚,不知道獨孤無名是從哪裏憑空變出來的東西,不過眼下不是時機,也就沒有多問,心中疑惑,或許是什麽戲法吧。
接著獨孤無名又“變”出一個玻璃瓶子,以及一團棉花,三人不敢打擾,因而隻是細心觀看,並不言語。
獨孤無名吩咐歸辛樹夫婦將歸鍾身體扶正,保持坐姿,然後將歸鍾的頭發剃光了,之後又用酒精將歸鍾的頭部搽拭了一邊。
將銀針消毒之後,一根一根按照規劃好的路線,在淤血凝結的關鍵處施針,手指按住銀針末端,施展神照功的內力,微微的傳送到淤血處,將淤血隨著銀針慢慢的導出體外。
看著黑色的淤血從銀針根部引導出來,歸辛樹夫婦即驚且喜,但此時正是施針的關鍵時候,二人隻能強行忍住,但激動的表情,通紅的雙眼,還是無法掩飾兩人此刻的心情。
如此反複施針,盞茶過後,獨孤無名隨即收針完畢,道:“今天先到這裏,之後還要再施針三次,三次過後,腦中淤血自可清除完畢,到時兩位一定要好好教導,他的智力還是會得到一定提升的。”
“能回複到如常人一樣嗎?”歸二娘心情激動的道。
“一般人的智力形成的關鍵年齡是在三到五歲左右,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智力會不斷的提升,但提升的幅度會逐漸下降。歸鍾如今已有三十多歲了,此時的人,一般來說,智力會逐年下滑,何況他又生了這樣的病。不過你們也不用著急,隻要引導得當,正常的生活還是沒有問題的。”
之後獨孤無名又說了一些在這個時代大體能行得通的方式方法,主要還是在於引導和培養歸鍾獨立自主的生存能力為主。
歸辛樹夫婦二人至此對獨孤無名是感恩戴德,千恩萬謝,獨孤無名不想彼此這樣客套,對這類場麵,他一向敬而遠之,借口疲勞閃人了。
如此過得數天,天地會的傷員也基本恢複了,歸鍾腦袋的淤血也清楚幹淨。
然而即便如此,歸辛樹夫婦還是難以下定決心,讓獨孤無名開刀為歸鍾切除損壞的部分肺葉組織。
獨孤無名倒不以為意,畢竟時代的局限性還是非常大的,雖然自己在生化危機世界的時候,就準備了一些手術用具,不過也對在古代施展這類高難度的手術比較擔心。
對方不同意,自己也不勉強,隻能開了幾個養肺養肝的方子,以及囑咐平時的飲食習慣上下功夫了。
人也教訓玩了,病人也算醫好了,此間再無他事,獨孤無名也就告辭離去。
期間吳六奇多次挽留和邀請,獨孤無名都婉拒了。歸辛樹夫婦也邀請他去華山盤桓,獨孤無名同樣以自己有要事在身為由,婉拒離開了。
‘華山派我早就呆膩了,當年在那裏住了幾年,還去啊。’獨孤無名如是想。
※
秋去冬來,與韋小寶分別也有將近一年的時光了,獨孤無名決定北上京城,沿途經過揚州的時候,又去看望了韋小寶的母親韋春芳,從她口中得知,韋小寶年中回過揚州,此時應該會京城去了。
獨孤無名告別之後,心想,看來原著中歸辛樹一家殺了吳六奇之後,也是這麽北上,路途之中遇到了從揚州城離開的韋小寶一行人,然後在莊家那裏,韋小寶等人才發現了吳六奇的頭顱,陳近南等趕到之後,一夥人決定到京城刺殺康熙,從而引出了康熙揭穿韋小寶多重臥底身份,要求他殺死天地會、沐王府一幹人等等事來。
獨孤無名雖然心知韋小寶有主角光環,理應不會有事,但還是決定即可出發,前往京城,看能不能出一份力。
當然,不是去行刺,而是讓韋小寶早早逃離京城,最好直接去隱居得了。
獨孤無名趕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深夜時分了,城門緊閉,不過這當然奈何不了他。
順利潛入城內,走沒多久,就聽到遠處傳來炮火的轟鳴聲,當即想到,莫不是康熙已經開始炮轟韋小寶的府邸了?
不及多想,獨孤無名全力運起輕功,前往聲響處飛馳而去。
來到韋小寶的府邸旁的某處樓頂,往下一探,便見人頭聳動,獨孤無名不知道這些是什麽營的人馬,但沒有一個是他認識的,顯然不是韋小寶和天地會、沐王府的人。
看他們的去向,應該是往東城朝陽門而去,獨孤無名越過樓群,從樓頂不斷飛馳跳躍,從東城出得城來,沿途追隨的馬蹄腳印,一路追趕而去。
※
韋小寶一行人一路逃離,來到一個市鎮處,假扮官兵搶劫了幾套衣服,在替換好後,卻發覺騎乘的馬匹都在拉稀。
騎不多時,馬匹終究因為拉稀拉得太厲害,搞得腳軟,癱倒在地,不得前行。
陳近南道:“牲口都不中用了。須得到前麵市集去買過。”
柳大洪道:“一下子頭幾十匹馬可不容易。”
陳近南道:“正是。大夥兒還是暫且分散吧。”
正說話間,忽然聽得來路上隱隱有馬蹄之聲。玄貞喜道:“是官兵追來了。咱們殺他個媽巴羔子的,正好搶馬。”
陳近南叫道:“天地會的兄弟們伏在大路左首,沐王府和王屋山的兄弟們伏在右首。等官兵到來,攻他個出其不意。啊喲,不對……”
但聽得蹄聲漸近,地麵隱隱震動,追來的官兵少說也有一二千人,群豪不必問他這“啊喲,不對”四字是何用意,都不禁臉上變色。
群豪隻數十人,武功雖然不弱,但大白天在平野上和大隊騎兵交鋒,敵軍重重疊疊圍上來,武功高的或能脫身,其餘大半勢必送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