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成昆被擒
字數:3358 加入書籤
此前就已經交到過,獨孤無名自己補全的「乾坤大挪移」第七層心法,比起原作者“山中老人”霍山胡亂臆想的心法口訣要上乘,對於挖掘人體潛力的威力更加高深。
獨孤無名獲得提升的潛力,可不單止力量和速度這兩項而已,他的精神力也獲得了極大的提高。特異功能的威力和多樣性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原本從賭聖左頌星那裏學到的念動力,自然威力大增。
而且以他的內力,做到隔空取物,簡直是如來佛捉孫大聖——易如反掌。內力與念動力互相配合之下,威力更甚。而想出一個這麽中二的招式,也真是太符合他的個性了。
隻見十二柄寶劍憑空消失,獨孤無名拱手道:“「真武七截陣」果然名不虛傳,非我這一手絕招,實難以匹敵。”
群雄看著獨孤無名這短短一刹那,宛如“神跡”一般的招式,都是震驚得久久不語。
還是宋遠橋穩重,先行反應過來,當下抱拳拱手,道:“獨孤先生神技,武當宋大心服口服,此事我武當就此罷手。”
宋遠橋隻說他自己心服口服,不說武當心服口服,獨孤無名也理解,當下笑笑,不以為意。
武當派也認輸了,但其他門派的人卻不可能說他們因為自家侄兒張無忌的關係,而有所偏袒,實在是武當也出了大力氣,隻是對手實在太強,讓人無話可說。
其中滅絕師太更是有苦無處申,眼看著倚天劍在自己眼前一現而沒,卻還是無能為力,當下心頭思緒萬千,轉眼看到徒弟周芷若,心中若有所思起來。
突然七俠莫聲穀詢問道:“獨孤先生適才那一招似有失傳已久的「擒龍控鶴功」的奇效,不知……?”
獨孤無名笑道:“或有相似之處,這招名為「gate-of-babylon,king‘s-treasure」。”
眾人一陣沉默,都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麽。
獨孤無名身後的張無忌急忙解釋道:“莫七叔,師父的意思是說,這招叫「巴比倫之門,國王的寶藏」。”
群雄也不知道獨孤無名為什麽取一個這樣“奇葩”的名字,但此時仔細回想,才發覺那十二柄寶劍俱是絕世神兵,其他古劍或許他們認不全,但倚天劍卻是實打實認得的,畢竟滅絕師太當年沒少拿出來顯擺,那叫“寶藏”,也沒什麽不對的。
不理會群雄的心裏猜測,獨孤無名倒是表揚了張無忌幾句,誇他英文學得好。嗯,這也是獨孤無名為了讓張無忌以後拓展版圖用的,如果他能達到那個高度的話。
群雄緩過勁來之後,才發覺張無忌手中還扣著一人,那人正是應該已經“戰死”的少林寺和尚——圓真。
圓真,即成昆,當然是和原著一樣假死的了,本來他想趁著獨孤無名和武當派比武的時候偷偷溜走,但獨孤無名哪裏會讓他如意,早在入場準備比武的時候,就傳音入迷給張無忌,讓他時刻關注成昆了。
當時群雄都被場上精彩而激烈的比武所吸引,除了事先得到提醒的張無忌,竟無一人留意成昆的動向。當他悄悄溜走的時候,反而被張無忌偷襲得逞,一舉將其擒獲。
當時成昆的“屍體”是在後方,張無忌也因為要讓出場中央,而退到後方去了,因而都沒有引起全神貫注觀看比武的群雄的注意。此時見張無忌出來說話,才發覺“死掉”的圓真,有複活了。
六大派震驚,明教震驚,少林寺更是驚得不行。心中不免想到,看來之前張無忌說的那些話,說不定是真的,圓真死不足惜,少林寺近千年的聲譽或要受損。
少林寺創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即公元495年,此時是元順帝至正十六年,即公元1356年,實際還不到九百年。
群雄竊竊私語,明教更是罵罵咧咧起來,隻少林寺默然不語,空智大師是此次少林寺的領頭人物,當下道了聲佛號,道:“圓真,這是怎麽一回事,你自說來。”
成昆一副悲泣的樣子,獨孤無名一看就知道他要耍心機,當下輕聲一哼,成昆頓覺頭皮發麻,腦中似有什麽東西要炸裂一般,隻不過痛感轉瞬即逝。
即便如此,成昆依然一副受害者的模樣,道:“師叔,師侄也不知是怎麽回事,原本師侄以為自己已經死了,卻不知為何,突然醒轉了回來,但剛一醒轉,就被這魔教妖人扣住了。”
此時成昆也是憋屈的很,想他縱橫江湖數十年,把天下人耍得團團轉,沒想到這一天之內,居然在同一個隻有二十歲的小子手上栽了兩次跟頭,一次被他打傷,一次被他偷襲擒住。
張無忌想起義父謝遜的悲慘遭遇,心中激憤難平,正想嗬斥成昆,但被師父獨孤無名攔住,隻見獨孤無名優哉遊哉的道:“成昆,當年你和明教教主陽頂天的恩怨,我也有所耳聞。聽說陽頂天的夫人,還是你的"qing ren"師妹。”
群雄之中,除了張無忌、楊逍、韋一笑和五散人之外,其餘人等都不知道這樁密事,心中都升起了極大的八卦之心,靜靜的聽著獨孤無名娓娓道來。
說成昆的師妹被陽頂天看中而提親,他師父因為懼怕陽頂天的勢力,以及想要攀附明教,遂將女兒許配給陽頂天。
獨孤無名見成昆兀自死撐,看他模樣似乎是說別人的事情一般,笑著繼續說道:“在我看來,成昆你真是一個窩囊廢,當初你既喜歡你師妹,就應努力去爭取。而你師妹既然鍾情於你,也應該據理力爭。即便你們都畏懼明教和陽頂天的勢力,委曲求全了。那你也不應該在此之後,繼續去勾搭你師妹這個有夫之婦,你師妹也不是好人,居然還背著陽頂天和你私會。”
之後獨孤無名便將成昆的複仇計劃一一道來,成昆發覺自己的徒弟謝遜居然成了明教的護教法王之一,便尋機佯醉,奸殺謝遜一家一十三口,誘逼謝遜在江湖中大開殺戒,並指出了謝遜奪取崆峒派「七傷拳譜」,以及誤殺少林寺空見神僧的事,都是成昆在一旁設計陷害所致。
群雄聽到這裏都是嘖嘖稱奇,六大派的人自然對毫無廉恥的女人鄙夷甚深,也對成昆的奸詐陰狠恨得咬牙切齒,卻又忌憚不已,好在他現在也束手就縛了。
而明教則又有不同,對成昆的感覺自然是相同的,但想到自家的教主和夫人出了這麽一檔大醜聞,心中頗為難受。他們自然不會也不敢把怨氣撒到此時侃侃而談的獨孤無名身上,那就隻能找成昆這個始作俑者發泄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