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懸疑,外公失蹤之謎

字數:3696   加入書籤

A+A-


    江湖人雲:小天出馬,一個頂倆!幾天之後,袁府老宅裏的四家住戶就被幹淨利落的“掃地出門”,羅小天帶林皓陽去街道居委會辦理了租房手續,至此,整座老宅就算被林皓陽收入囊中了。不過那兩萬塊錢是遠遠打不住砣的:羅小天支付給了每戶兩萬塊錢的“好處費”!

    八萬塊錢就能置辦下曆史感如此厚重的豪宅,有錢人林皓陽覺得……就一個字:便宜!值得!

    辦完租賃手續的第二天下午,林皓陽去接了母親,來到了外公的祖宅……

    “所城裏”建築群內,外圍的一些老宅都是始建於民國初年,而其中心位置的一部分老宅的建築史,則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後期經過不斷的維護、修繕,一直保存至今。政府將整座“所城裏”視為“文物建築”加以保護,此舉甚妥,並不為過!

    袁府老宅就位於“所城裏”的中心區域,是一棟很威嚴的青磚建築,高高的門樓鶴立雞群,門前還有兩墩保存完好的抱鼓石。

    抱鼓石,就是兩麵大石鼓,現在的人們都覺得那東西豎在門兩側有些多餘,殊不知在大清朝那會兒,可不是隨便什麽府宅就可以配備那東西的:那可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對學位和爵位有著相當嚴格的要求!

    進了門樓,就是一條四米長的過道,過道的兩側各有一間耳房,在過去這裏就算是門衛室了,現在的人一般將這裏當做……反正上次林皓陽來看房子的時候,這兩處耳房裏放了一些雜物,還停了幾輛自行車。

    出了過道就進入宅院了?不!一堵雕梁畫棟的“牆”卻擋住了去路:影壁!

    這又是一處看似多餘的古老物件,但是在老輩,這卻是府宅中不可或缺的“屏障”:傳說中,那些妖氣陰風、冤魂喪靈都是隻會走直線的,它們不會拐彎!這些不吉利的東西進了宅門想要進入宅院,因為有了影壁的存在,它們就隻能“撞牆”了!影壁就成了一道類似於“門神”的屏障,在影壁上,大多會雕刻一些辟邪的凶獸,例如龍、麒麟、下山猛虎等等……

    在現代人看來,影壁也有著一個很實用的用途:因為有影壁遮擋視線,即使大門敞開,站在門外也看不到宅院裏的情況,如此一來,府宅內的私密性就更強了一些。

    出了過道,兩側就是兩間“回門朝裏”的屋子,這裏才是府宅的雜物間。(回門朝裏:就是房門的走向與院門相反,朝向院子)

    繞過影壁,就正式進入了宅院!偌大的宅院為土質路麵,一條水泥路貫穿其中,直通宅院對麵的正屋,中途有三條對向的分叉,通往兩側的廂房,也就是說,水泥路在宅院中形成了一個很規則的“豐”字。據袁媛回憶:原來這些路麵都是條石鋪成的,因為年代太久,那些條石已經沉沒於路麵,但是現在的水泥路依舊保持了原來的格局。

    院子裏一左一右有兩個超大號的水缸,裏麵種了水葫蘆(又稱:浮蓮),時不時還有幾條魚靠近水麵啄食、換氣。在兩側廂房與正屋形成的夾角位置,各有一棵壯碩的大梧桐樹,樹幹粗壯挺拔,樹冠遮天蔽日,幾乎蓋住了半個庭院。袁媛說,從她記事的時候起,這兩棵梧桐樹就已經存在了,想來這也是兩棵“耄耋老樹”了!

    據說在院子裏種上梧桐樹,可以給住在這裏的人帶來好運:傳說中象征吉祥的神鳥鳳凰,對生長茂盛的梧桐樹情有獨鍾。有那麽一句老話: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可是,這兩棵參天的老梧桐算是白瞎了,它們不光沒有招來金鳳凰,也沒有給這裏帶來好運……

    正屋那排房子正中的那扇門,便是府宅的主會客廳,那裏是主家的會客之所,也可做餐廳之用;走進去,左右的牆麵各有一扇門,一間為家主的書房,一間為私密的小會客室;

    正屋西側的那扇門,是一處起居之所所,進門後是個小會客室,左右各有一間臥室;正屋東側的那扇門,就是“家長”的主臥室了;

    院子東西兩側的廂房,與正屋的格局大體差不多,但是由於尊卑有別,入住的人身份不同,所以麵積也較之正屋“袖珍”了很多,並且西側的那處廂房隻有一處臥房,另一處本該是臥房的位置,被一間大廚房所取代。

    這些房間內均鋪設了水泥地麵,但也許是因為施工質量的原因,又或者是水泥本身的問題,此時那些地麵已經失去了光澤,房間中心位置的地麵受損嚴重,更為粗糙斑駁,踩上去沙沙作響。袁媛告訴林皓陽:她住在這裏的時候,可都是青磚地麵的。

    林皓陽和母親圍著院子轉了一圈兒,偌大的庭院如今已經人去房空、家徒四壁,能搬走的東西已經都被搬走了。袁媛重遊故地,望著這座承載著她全部童年的院落,觸景生情,不禁又是一番淚水漣漣。林皓陽牽著母親的手來到了正堂,又找來一把椅子讓母親坐下,他問起了當年外公失蹤前的情況。

    袁媛回憶了一下,她告訴林皓陽:外公的失蹤,幾乎沒有任何征兆!

    那段日子,與外公劃清界限的舅舅袁方住在學校,已經不在家裏居住;每天早上起床,袁鶴年會為女兒袁媛準備早飯;吃過早飯的袁媛去上學,而袁鶴年則被人“押解”去學校,接受“人民”的審判、批鬥和再教育,偶爾也會被押去遊街;袁媛中午不會回家,她會去距離學校更近的莊世澤家吃午飯;由於批鬥會都是在上午,所以當傍晚袁媛放學回家的時候,袁鶴年已經在家裏為女兒準備好了晚飯。

    對於袁媛和父親來說,那是一段暗無天日的時光,他們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但是苦難也已經成為了習以為常。可是突然有一天,袁媛回家後沒有見到父親,並且那一整晚父親都沒有回家。漆黑的夜,小小年紀的袁媛一個人守著偌大的空宅,那種擔驚受怕是可想而知的!

    可當時袁媛並沒有為父親擔心,因為之前她也遇到過這種情況:袁鶴年被強製留在學校,連夜趕寫“認罪材料”!一般情況下,父親會在半夜,或者第二天早上回家。袁媛那天沒有去上學,她在家裏苦等父親回家,可是當一群準備“押解”袁鶴年去開批鬥會的革命小將來到家裏,袁媛才知道:父親原來沒有在學校!

    我國著名的中醫專家袁鶴年,就這樣離奇的失蹤了,從此再也沒人見過他!

    林皓陽提出了質疑:“媽,您說會不會有那麽一種可能:外公在被批鬥的過程中,遭受暴力的淩虐,發生了不測,而那些批鬥外公的人懼怕承擔責任,所以他們將外公的遺體做了隱藏,又‘賊喊捉賊’的跑到咱們家來要人。”

    袁媛抹著眼淚歎息道:“開始的時候,我也有過這樣的想法,但是後來一想,不太可能。”

    她的理由是:首先,在那個動蕩的年月裏,領導、專家被批鬥致死的事件時有發生、屢見不鮮!人死了也就死了,被害死的人往往會被再冠上一個“畏罪自殺”的罪名,沒有人會去追查具體的死因!故此,那些人根本用不著費盡心機的去演戲,去欲蓋彌彰;

    其次,袁鶴年是“重犯”,他接受的都是“公判大會”。也就是說,他是在人山人海的會場裏,在眾目睽睽之下接受批判。如果遭遇不測,很難做到掩人耳目!

    袁媛還回憶起一個細節:每次父親被帶走前去受批鬥,在離開家的時候,他都會將家裏所有的房門全部鎖好!如果父親有事未能及時趕回,袁媛脖子上掛著家裏的鑰匙,她會自己開門。而父親失蹤的當天,袁媛放學回家後卻發現,家裏的大門是敞開的,父親臥室的房門也是敞開的。這就說明,父親是在某種突發的情況下,很突然的失蹤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