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人員到齊

字數:5349   加入書籤

A+A-


    來人見唐飛有客人,馬上一個抱歉的眼神,立刻退了出去,且將門輕輕的關好。

    乍一看,似乎很陌生。但很快唐飛就知道這是誰,心中一陣高興,見對方退出去也行,並沒有說什麽。反正人都已經到了,不急於這一時。

    謝振華當然不認識這名中年女性,他道:“唐總,你有客人過來,耽誤你了。”

    唐飛揮手道:“沒有,沒有,你剛才問第二台車的DJ4型控製係統什麽時候試製,是吧!”

    “對,對,就是這件事情。”

    這是謝振華非常關心的,第一台車的控製係統試製出來,肯定不能用於交付紅星廠,因為第一台控製係統經過了很多項試驗,其中包括各種苛刻環境的試驗,以及最後的破壞性試驗。

    經過這麽多的試驗,這套控製係統的質量再好也不能裝車使用,必須等第二台,甚至第三台。

    這麽優秀,這麽卓越的控製係統,謝振華想早一點得到它,早一點將它裝上自己的電力機車,巴不得唐飛他們馬上開始第二台車控製係統的生產製造。

    唐飛稍微想了一下道:“嗯,大概還要一個月左右吧,接下來的一個月,我們會根據第一台車控製係統試製過程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對設計資料,對工藝資料等進行完善。”

    “這估計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些全部完善好之後,我們就會著手第二台車控製係統的控製,爭取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將第二台車的控製係統試製出來,到今年下半年,我們爭取進入DJ4型控製係統的小批量生產,明年進入正式大批量生產。”

    第一台車的控製係統的試製用了四個多月的時間,這是因為需要摸著石頭過河,需要積累經驗,遇到問題需要整改。

    有了第一台車的控製係統的試製經驗和基礎,第二台車就會快很多,第三台的生產製造周期還會縮短,等進入小批量生產製造,到了那個時候,技術相對穩定和成熟,每一台控製係統的製造周期會大大縮短。

    謝振華是搞技術的,完全知道這些。

    他隻是沒有想道,唐飛他們隻需要一個月,然後就能開始第二台車的控製係統的試製,他以為起碼要兩、三個月呢。

    他認為,第一台車的控製係統試製完成之後,肯定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整改,設計資料,工藝資料都需要大幅度的改進,起碼要兩、三個月的時間。

    “唐總,你們隻要一個月的時間!”

    謝振華的語氣之中透著濃濃的驚喜,尤其是唐飛說了,今年下半年進入小批量生產製造。

    這樣一來,紅星廠小批量生產製造的DJ4型電力機車就能裝上完全國產化的控製係統,因為紅星廠關於DJ4型電力機車的小批量生產製造也在今年下半年左右。

    同唐飛交談一番,謝振華仿佛吃了一顆定心丸,完全心裏有數,知道唐飛還有客人,他也不想耽誤唐飛的時間。

    他起身告辭道:“唐總,那我就先回去了,我要將了解到的情況詳細的向常總做一個匯報。”

    唐飛起身相送,將謝振華送到辦公室門口,這才又回到自己的老板椅上坐下來。

    沒有多久,門外又響起了敲門聲。

    剛才那名幹練的中年女性敲門進來,恭敬的道:“老板好,郝紅霞向您報道。”

    唐飛的猜測完全沒錯,這就是自己召喚的微電子和芯片領域的技術專家,國內某著名微電子研究所的研究員郝紅霞。

    “郝專家,你來得真快,你們四個人之中,你是第一個到的。”

    郝紅霞道:“老板,我就在國內,馬上辭職,乘坐飛機就過來了,我希望早一點投入到工作之中,早日將我們的第一款手機芯片研發出來。”

    充滿幹勁,這是好事。

    唐飛心中到,不愧是自己召喚的專家,事業心強,對自己也忠心耿耿,一有召喚,立馬過來報道。

    和郝紅霞聊了一下,了解她的一些基本情況之後,唐飛將王海龍叫過來,由他去安排,將郝紅霞暫時先安頓下來,等其他三人到齊了之後,再一起去深海市。

    第一台車的DJ4型控製係統試製成功,沒有多久,為聶青山他們廠設計研發的DJ4型控製係統也全麵完成試製準備工作,開始試製。

    因為有為紅星廠試製成功第一台DJ4型控製係統的技術基礎,這一DJ4型控製係統的試製準備工作就順利得多,在速度上也快得多。

    聽聞試製準備完成,即將開始試製,聶青上高興之極,他人雖然沒有過來,但特地打電話過來,特地向唐飛表示感謝。

    聶青山的話語之中充滿了感激。

    九洲工業有限公司幫了他們一個大忙,完成試製準備工作之後,將迎來正式試製,他們廠將來就能用上國產的電力機車控製係統。

    他們也在推行提高國產化率的工作,目標也是DJ4型電力機車的國產化率達到80%以上,有了國產化的電力機車控製係統,他們達到這一目標的問題不大。

    隨著郝紅霞第一個過來報道,其他三人,陸陸續續出現,紛紛向唐飛報道,短短幾天之內,四人全部到齊。

    一共三名芯片領域的技術專家,一名企業管理方麵的專家,具有豐富的大型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

    人到齊之後,楊成林和王興奎也從深海市趕了回來。

    他們倆一回到九洲工業有限公司,第一件事情就是大步走進唐飛的辦公室,向唐飛匯報工作。

    見兩人回來了,唐飛很高興。

    “都辛苦了吧,快請坐,要喝茶的,自己動手。”

    楊成林對唐飛辦公室的情況比較熟悉,熟門熟路,自己動手泡了三杯熱茶,唐飛,他自己和王興奎,一人一杯。

    將茶泡好之後,他才又在沙發上坐下來,首先向唐飛介紹了一番深海市芯片基地的最新情況。

    聽完匯報之後,唐飛感覺到很欣慰,自己芯片基地的第一期工程,從去年開始建設,大約半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已經完工,基本能投入使用。連工程量最大,建築麵積最大的芯片設計研發中心也即將完工。

    王興奎也主動的匯報了他的工作,他已經按照唐飛的吩咐,組建了一支百餘人的技術團隊,其中博士生有好幾位,碩士學曆的技術人員有十幾人,其餘學曆最低的都是重點大學,相關專業的本科生。

    不錯,不錯,技術團隊已經基本組建起來。

    王興奎還匯報了芯片生產製造設備,以及相關科研試驗設備的選型,采購等情況。

    有一些設備快到貨了,有一些也已經在國外裝船,正在運來的海上。說起這些設備采購,尤其是進口設備的采購,中間還有一個小故事。

    芯片研發,生產製造,需要用到幾種比較高端的進口設備,王興奎聯係了國外一家廠家,人家不賣。

    他將情況匯報給唐飛之後,唐飛隻一個電話就搞定了,德馬克機床集團充當的中間人。

    當初有協定,德馬克集團采購九洲工業有限公司的IGBT產品和伺服電機產品,當九洲工業有限公司在進口設備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德馬克集團有幫忙的義務。

    德馬克集團也說到做到,他們的高層接到唐飛的電話之後,馬上開始行動,聯係了那家芯片設備廠家。

    也許是都同為設備製造廠,也許是德馬克集團陳述了利弊,也許是九洲工業有限公司的IGBT產品和伺服電機產品起到了作用。

    那家芯片設備廠出現了鬆動,然後又改變了策略,完全同意將設備賣給九洲工業有限公司。

    這樣一來,第一期工程需要的各種設備,包括科研和試驗設備,全部搞定,除了最關鍵的光刻機。

    這東西可不簡單,想要買到它可不容易,幸好唐飛根本就沒有提出需要進口光刻機。

    王興奎還以為,等芯片生產製造的時候,可能會用到在清江市廠區內的那台大型光刻機。

    王興奎道:“老板,所有的設備全部搞定,將會陸續到貨,然後就可以安裝和調試,但缺圓晶生產製造的設備,也缺關鍵的光刻機。”

    唐飛一笑,輕鬆的道:“這些設備都已經有著落了,尤其是光刻機,我們已經擁有第二台性能先進的大型光刻機。”

    “那太好了。”聞言,王興奎一陣放心,又將他的一些其他方麵的工作進行了匯報。

    聽完兩人的工作匯報之後,唐飛道:“將你們千裏迢迢的從深海市叫回來,知道是什麽事情嗎?”

    兩人輕輕的搖了搖頭,暫時還真不知道是因為什麽事情,反正肯定不是為了當麵聽自己的工作匯報。

    如果要了解深海市芯片基地的情況,唐飛完全可以通過電話,再說,楊成林隔三差五的,都會主動打電話匯報芯片基地的最新進展,唐飛對芯片基地的情況比較了解。

    完全沒有必要大費周章,將兩人從深海市叫回來。

    兩人看著唐飛,等待唐飛繼續說下去。

    ………

    今日兩更,第二更完畢,謝謝大家的支持!(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