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孤舟萬裏(一)
字數:3821 加入書籤
前言
人在山中是為仙,為國為民是為俠。仙俠二字,在我看來,是儒道互補的一種精神。用之則行走天下,濟世度人。舍之則藏身名山,求仙問道。或是懷采菊東籬之心,行風塵碌碌之事,兩相調和,未嚐不可。
珞珈之山,東湖之水。山高水長,流風甚美。武漢大學依珞珈之山而傍東湖之水,鍾靈毓秀,實為一等一的洞天福地。然而湖光山色美則美矣,若無人文參之,不過是無情的山水,難以令無數英才遙思神往了。
珞珈學子每受山水靈氣,美麗的山水孕育美麗的心,美麗的心怎能不產生美麗的故事?可惜多少俊傑人物來來去去,一屆屆學子蜂擁而至,很快又風流雲散。年輕的我們走得太急,總想快點再飛向更遠的地方,對於珞珈山本身卻懶得駐足流連,未嚐不是辜負如畫美景。
因此我在大二時便發心為珞珈山寫點故事,一則為以後留點念想;二則希望能借此給珞珈山增添些可供津津樂道的美談佳話;三則希望我寫的故事能讓或多或少的人對珞珈山升起些許恨不能至的向往,為珞珈山當一回搖旗呐喊的馬前卒。
從初有此意到真正動筆寫我心目中的珞珈山,已是一年以後。大三下半學期時終於有點眉目,我還記得那天我午覺醒來,身旁單曲循環著陳奕迅《富士山下》的旋律,夢中紛雜浮現的“四不皆空”、東湖邊上的梧桐、盛開如錦的櫻花……就是在一瞬間心有所動,於是開始了《夜色將闌》的寫作。
可是我心中最想寫的,是關於珞珈山的仙俠題材。《夜色將闌》可以說是我構建自己的珞珈山世界的第一步,但說到寫出規模宏大的仙俠小說,一時大有力不從心之歎,遂不敢輕易動筆。
我從初中開始接觸武俠仙俠等等小說,每讀金庸古龍的經典之作,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楚留香傳奇、小李飛刀……常有心癢難耐,想要一吐為快的感覺。還有各種仙俠小說的經典,亦讓我拍案擊節,恨不能自抒胸臆,也寫出如此引人共鳴的作品。
武漢大學是一個機緣,在水利水電學院讀書更是機緣。由於宿舍靠近東湖,我一方麵特別喜歡去湖邊散步,一方麵又可常常徘徊於獅子山、珞珈山。身處山水之間,我得以更加全麵充分地對武大的迷人風景心領神會。因而我心中漸漸明晰了想法,就是將武大的山水融入仙俠小說的題材中,讓我心目中的珞珈山水真正有神仙眷侶往來其間,珞珈山為何就不能成為我們珞珈學子心目中的聖地呢?
我在《夜色將闌》的結尾也表達了自己的遺憾,可惜我為武大寫一部仙俠小說的構思隻是剛有雛形,四年已經匆匆而過,去年畢業到如今,離開珞珈山已有一年有餘。其間種種,實在一言難盡。去年工作半年,施工單位,在上海外灘旁邊,黃浦江邊上。許多值夜班的夜裏,坐在打樁機旁邊讀儒道釋,抬頭看見黃浦江對岸的東方明珠。又有很多時候,獨自漫步在外灘、南京路、陸家嘴,一個人淹沒在人海中。更有去年元旦跨年,在外灘被擠成狗……不知不覺間心境大變,終於略有信心,決定動筆寫作《珞珈謫仙記》。
數年之間,從最初的朦朧念頭,到略有信心,再到真正動筆,寫第一卷時忐忐忑忑,不甚滿意,直到第二卷才局麵頓開,堅定了寫下去的信念。惶惑地一步步邁進,既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是值得的,不該在意因此而失去的種種。可又怕自己努力追求的如此微不足道,甚至撐不起畢業時那個滿心傷懷的自己,因為離別在即卻一字未就而獨登櫻頂,悵望沉默的珞珈山,不知路在何方。
害怕自己打著武大的旗號,害怕自己寫的不盡如心意,辜負了武大的美。一直懷著忐忑在構建我的幻想珞珈界,甚至常有恍恍惚惚分不清現實虛幻之感。可每當清晨或黃昏或是夜色深深,晨曦初現或斜陽夕照或星河在天,又覺得自然的神奇玄妙遠遠超過我們的幻想,不必太過區分落伽與珞珈。
把工學部主教變成通天高樓,把部分學院變成門派,把阿裏巴巴變成奇人異士匯聚的酒館,把櫻花城堡變成珞櫻帝國的帝都,把鑒湖變成鑒海,把珞珈山變成聖山,櫻花大道應有櫻花千裏,至於鯤鵬廣場當然要有鯤鵬的身影。如此等等,將珞珈山下的世界變成一片神仙浩土,其中人往來修道,斬妖除魔,生死輪回……這才是我向往的珞珈啊。
如果讀者不是武大人,我希望這本書至少是一本耐看的書。如果讀者恰好也曾是珞珈山的過客,或是正徘徊在珞珈山下,或是對珞珈山心向往之,那麽我希望可以讓大家在許多的地方會心一笑,書中許多細節梗可能要武大人才能會心。
仙俠是一種寄托,是一種情懷,不是殺人越貨,不是扮豬吃虎。這些年我思索應該從哪裏切入校園仙俠題材,最後覺得大學中和仙俠最有共通之處的應該是感情了,畢竟感情是所有人的共同語言。我深深讚同《牡丹亭》的至情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神仙遊方之外,絕欲棄情,欲求長生,殊不若紅塵萬丈之動人情懷。
於是這就是我的仙俠了,數載念念不忘,終於可以給自己一個交代。五年前我從家裏出發去武大,忽忽五年,換一個好故事,也算不虛此行。
《珞珈謫仙記》是一段漫長的旅途,很高興有人陪我一程。
本書背景:
一、空間背景
1、為了配合神仙人物日行萬裏騰雲駕霧的需要,將武大地圖放大億萬倍,大體上各個地方還是參照武大原本的地圖,但是相應地放大。
2、有些地方是我自行想象杜撰,還有些不能完全符合武大地圖,比如許多山水都是要自己另行想象,但武大標誌性的景點自然要保留。
3、為了讓現代的地名符合仙俠小說的畫風,有些取舍也是自然。比如為了把網球場寫入書中,編造一句“千千情網求生場,對對癡人埋骨坡。”
二、時間背景
1、以一萬年為一紀元,本書設定珞珈界自有史以來,共一百二十紀元,即一百二十萬年。2、本書中珞珈界曆史分為如下八個時期:
1)前10紀元為上古期,人族弱小,處於萬族夾縫中。
2)10紀元到20紀元為百家爭鳴期,三皇五帝,孔孟老莊等等都處於該時期,人族在諸位聖者帶領下開疆拓土,屹立於珞珈界。
3)20紀元到30紀元為五妖亂珞珈時期,此時人族諸聖仙逝,後繼乏力,五大妖族為禍珞珈界。
4)30紀元到40紀元為珞櫻大帝時期,珞櫻大帝在珞珈山悟道成聖,橫掃天下,一統珞珈界,建立珞櫻帝國。
5)40紀元到50紀元為魔界東侵時期,魔界在誅天魔帝率領下東侵珞珈,兩紀元後逼迫珞珈界舉界西遷,曆時8紀元方才奪回珞珈界。
6)50紀元到80紀元為珞櫻帝國時期,大體平穩,珞珈界東西融合,道法興隆,時有妖魔作亂。
7)80紀元到100紀元為道武中興時期,珞珈界人才輩出,雖沒有百家爭鳴時期的局麵,但也興盛非常。
8)100紀元至今,珞珈界略有凋零,但逐漸興盛,此時魔界修養聲息後蠢蠢欲動,正值第二次魔界東侵前夕,主角出場。
3、許多地方為杜撰,請勿牽強附會。另外本書設定珞珈界櫻花自古即有。
【正文】
雲夢澤,橫亙億萬裏,波濤浩瀚,自古便是荊楚珞珈界最負盛名的水域。(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