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俯覽全局

字數:4082   加入書籤

A+A-




    “所謂以德報怨所謂教化都是文字的遊戲,其實京中很多朝臣對邊地一清二楚,大宋對這些羈絆部落的控製遠遠不如西賊和遼國,因為他們的騎兵眾多可以隨時出擊那些羈絆部落,也許在深夜,也許在淩晨他們睡夢中就刀劍加身了,而我大宋步軍為主,出動討伐不臣卻是讓對方早早知道了,你說這些羈絆部落更害怕誰呢,”

    秦延淡然一笑,來到這個時代越發的清楚所謂的士大夫善於遮羞選擇性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那一麵,果然是春秋筆法啊,所謂士大夫推崇的德行,可以同後世一樣成為貶義詞,他們需要的時候大肆宣揚,同時在幕後卑劣的無所不用其極,滅人欲存天理這樣荒謬的口號就是這樣出來的,

    “所以那些羌人部落最為恐懼西賊,疏離大宋,而邊臣掣肘太多,後麵不知兵不知邊事的朝臣隻有一件事兒最擅長就是彈劾,這越發讓邊臣寸步難行,寧可少一事不可多事,長此下去在沿邊羌人越發的傾向西賊,於是朝中有些人利用筆法來個文過飾非,什麽教化之類都是遮羞而已,真實就是大宋帶給那些人的利益不及刀劍加身的恐懼,”

    宗澤擰著眉毛,他心裏很是不平,他想說曆任宰輔不能都是這般視而不見,但是從沿邊他秦延所見的情形來看,真的是如此,他不相信每日裏看到多少折子,知道邊地大部分事情的宰輔們和六部主官不清楚邊地的內幕,那可能嘛,隻有一個解釋,他們確實掩飾了很多東西。

    那麽從京中傳到各處的很多說法是不是真實的,就是邊地糜爛都是邊地的軍將貪腐無能造成的,很多的朝臣更是言之鑿鑿如果他們能到邊地執掌一方,數年間就能讓扭轉乾坤。

    “秦機宜,我大宋將大半的國帑投入到軍伍邊事中,為何遲遲不能解決邊患,不說遼國,隻說西賊,他們可是隻有區區數百萬,可以出戰的丁口隻有數十萬而已,而我西軍就有三四十萬之眾,”

    這不是宗澤一個人的想法,大宋內部很多百姓之所以對邊軍痛恨,都是這一個原因,大宋人丁千千萬,卻奈何不得區區一個數百萬人口的西夏,不是邊軍邊臣無能是什麽。

    一旁坐在馬下休息的種師閔斜睨了宗澤一眼,眼神頗為的不屑,幾日下來他也算是清楚這個宗澤有些一根筋,太過直梗,所以這才不計較,或是他說服不來宗澤就是再大聲也無用。

    這個窮書生骨頭倒是極硬,對種家也是毫不低頭的,否則他早就咆哮上了,邊臣是很多無能之輩,但是不包括種家。

    現下嘛,他就隻能指望秦延能壓服這位了,這樣的呆子隻能說服,不能壓服。

    秦延笑笑,這個題目看來很簡單,實際上卻是很複雜,想想後世大華夏被多少人口疆域遠遠不如的對手欺壓,就知道簡單的用人丁多少疆域廣闊來對比敵我雙方是多麽淺顯。

    “國與國爭鋒,要看真正的國力,宗兄可能要說大宋的國力遠在西賊之上,不過某所言是真正的國力,”

    秦延伸手阻止了宗澤的欲要反駁,閑著無事,不隻是種師閔在一旁,就是馮小娥、秋桃、秋菊也聚攏過來聽著。

    “大宋雖大,每年國帑雖多,然用在西軍身上者不足十之一二,想來宗兄也清楚,大宋的冗官冗員冗軍耗費了八成以上的國帑,也就說大宋的未能使出龐大身軀的全部力量重擊對手,想來曆任先主和官家都意識到了這極其不利的局麵,這也是慶曆新政和熙寧新政的原因,”

    “聽了官人所言,才曉得新政的由來,這樣看來倒也很有些道理,非是妾身想得那般折騰不休,”

    馮小娥笑道。

    此番連宗澤也笑了,不過在很多商賈細民看來可不是折騰不休嘛,作為大部分目不識丁的宋人是和士人階層分離的,說白了兩次新政不過是大宋士大夫階層維新罷了,而大部分的宋人對新政的目的茫茫然不知。

    “而某的看法是邊患解除的根本非在邊郡,而在國中,”

    秦延終於說出了他的觀點,

    “想想國中大臣戰和不一,相互掣肘,這樣對西軍的支持時厚時薄,讓邊臣舉足無措,上下未能眾誌成城對敵,此其一,”

    “二者,雖然邊軍勢眾,然精銳戰力的禁軍剛剛過半,多是廂軍和鄉兵戰力低下,再者騎軍戰力羸弱,如果沒有朝中的大力支持,籌集錢糧整訓兵卒更新兵甲怎能戰力大增,”

    “三者,陝西沿邊分為五路,各自為戰,互不統屬,因為對敵每每居於劣勢,這幾路兵馬各自為戰倒是不能為禍作亂了,但是也是無法形成一個鐵拳痛擊西賊,”

    “因而無論解決戰力兵甲還是戰時統屬都在國內,都在朝中,”

    秦延言簡意賅的將西軍的問題歸納出來,聽者不得不同意秦延所講,解決西賊的關鍵在內不在外,

    “而西賊,西麵是西域群胡,對西賊威脅不大,北方是遼國,兩國相互暗中結盟對抗大宋,西南是吐蕃諸部各自為戰,隻是小患,因此西賊可舉全國之力對抗大宋,上下皆知真正的勁敵隻有大宋,因為雖小而力專,可傾全國之力攻擊我大宋陝西五路中任何一路,因為每每占據上風。”

    秦延隻是幾句就將敵我雙方的優缺點點了出來,讓四周各人有撥雲見日的感覺,不禁都是暗自點頭,

    這也難怪,秦延是大宋中幾乎唯一可以俯視全局的人,後世帶給他的卓絕眼光是無可比擬的。

    宗澤即使執拗,此時也是點頭稱是無法辯駁。

    “因此要解決西軍統屬,加強西軍戰力,裁撤冗軍,都在朝中官家和諸公,因為隻有他們才能確定各路事權財權軍權,也隻有朝中才能為西軍提供戰馬和兵甲,提點精幹邊臣整訓強軍,因而,國內一片指責西軍之聲,實欠公允,”

    秦延這話一說,種師閔立即跳起來開懷大笑,

    ‘看到沒有,土山秦郎為我西軍解了冤屈,誰還不服,盡管來辯,’

    種師閔說著斜睨了一眼宗澤,嗯,你倒是跳出來啊。

    宗澤倒是幹脆,實在是辨無可辨,解決西賊當真是在內不在外,在朝不在野,他起身向著種師閔一拱手算是賠禮,宗澤如此豪爽,豪爽到一點不像其他把麵子看的比天大一味搪塞的文人,倒是讓種師閔有些訕訕的回了禮。

    “某方才講的大勢,大勢所趨而已,不過西軍內部倒也是憂患叢叢,吃空餉喝兵血,走私盛行,將門林立爭鬥,”

    秦延的話讓種師閔一瞪眼,嗯,就是有也不能這般說,

    ‘比如李稷、李浦、李盎之流,讓他們掌事掌軍,禍患叢生,’

    秦延的一句話就讓種師閔老老實實的了,怎麽反駁,那幾個確是大大的禍害。

    看到種師閔每每在秦延麵前吃癟,秋桃不禁捂嘴偷笑,嗯,饒你是種家衙內在我家官人麵前也得吃癟,秋桃此時滿滿是對自家官人的崇拜。

    馮小娥此時也將美眸投注在秦延身上,這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男人對她有這致命的誘惑,

    “秦機宜果然高瞻遠矚,”

    宗澤欽佩拱手道,這是真正佩服的第一人,就是當朝宰輔施政他也能挑出種種問題來,都在他的隨記裏記錄著,將來有機會他是要呈上的,但是對秦延所言他是無話可說。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嘛,哈哈,紙上談兵而已,哈哈,”

    秦延哈哈一笑,嗯,對自己的表現很滿意,當初也沒發現自己是個能言善辯的人,現在倒是能裝x了。

    (www.101novel.com)